《江山争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争雄- 第2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叶姑娘能在此时到来,探望我义军,李某感激不尽。”

    叶珺瑶不卑不亢道:“唐公客气,这次来,的确有些事要跟唐公商议。”

    “叶姑娘请说。”

    叶珺瑶陈述道:“首先,大军不能掉头,必须要一鼓作气向西京进发,哪怕晋阳丢掉,也要拿下大兴城,它关乎到唐公是否能坐稳江山,得到关陇门阀的支持,作用比晋阳大得多。”

    李渊焦虑问道:“可是军中粮草紧缺,而且阴雨绵绵,前方有隋军重兵阻挡去路,如何是好?”

    叶珺瑶道:“唐公不必发愁,来此之前,我去过晋阳,已经说服留守的三公子、晋阳令等人,准备粮草,随时听候唐公手令发来粮草,至于唐公前些日子派回去催粮的队伍,已经在途中出事,被一股来历不明的势力伏击,全部阵亡了,所以两边都迟迟没有得到消息。”

    “竟有此事,有人在故意陷害我唐军,截杀征粮车队,用心险恶。”李渊这才知道粮队为何销声匿迹,迟迟没有回信的原因。

    “究竟是谁干的,如此跟我李家做对!”李世民也感到愤怒了,粮草对于十万大军而言,实在太过重要,有人这样做,这是要致他们于死地。

    叶珺瑶淡定道:“暂时不是追究的时候,安稳军心,击败宋老生,是当务之急,此人虽然略懂用兵,但毕竟不是什么知名大将,只要能够用激将法,引得宋老生带兵杀出来,钻入圈套,霍邑关卡也就迎刃而解了。”

    李渊父子听到叶珺瑶的分析后,顿时豁然开朗,跟补天阁传人又商讨片刻,唐国公便改变主意,收回军令,要继续南下,进攻大兴城了。

第六百三十三章 西北七豪族() 
叶珺瑶交待完毕,就提出告辞了,她飘忽不定,神龙见首不见尾,不会再某个地方过多停留。

    李渊得到对方的承诺后,心思终于安定,神色兴奋,亲自将叶姑娘送出了账外。

    “父王,孩儿去送一送叶姑娘。”李二主动请缨,眼中的爱慕之情溢于言表。

    李渊点头,心中暗叹,自己这个痴情儿子,即便看上了补天阁传人又如何,人家不会嫁人,也不会在世俗中逗留太久的,如天空皎月,只可观望,难以获得,哪怕身为帝王也摘不到。

    若执着此情,注定徒增苦恼,不如早放手。

    叶珺瑶与李世民离开辕门,门外有侍卫牵来一匹汗血宝马,正是叶珺瑶的新坐骑。

    “二公子,请回吧,不必远送。”

    李世民看着叶仙子的音容笑貌,活了十八九岁的心忍不住狂跳,心动莫名,盯着叶珺瑶的完美脸孔,晒笑道:“姑娘不必称呼我二公子,如此见外,叫我世民即可。”

    叶珺瑶没有在意这些繁缛细节,对她而言,称呼什么都是代号而已,并不关心,心境止于水。

    “叶姑娘打算去哪里?”

    “西北,那里最近很热闹,我要去处理一些事。”

    李世民一听西北,顿时猜测到叶珺瑶可能去关注薛举、李轨、罗成等大战的事,最近传得沸沸扬扬,罗成已经攻占西平郡,击溃了李轨的西凉军,逼迫西秦政权东移,风头正劲。

    “罗成是否也有称王之心,能否为我李家所用?”

    叶珺瑶缓缓摇头道:“不好说,罗成这个人,文武全才,很难看透,需要接触之后,才能试探出来,不过,乱世之中,枭雄并起,但凡有兵权者往往心装猛虎,罗成堪比西汉韩信之才,不出明主,如何能驾驭得了他。”

    李世民轻叹:“就怕他担心自己会像韩信的结局,有前车之鉴,不会轻易投奔别人。”

    “我当尽力游说,这个人是变数,不应该存世才对。”叶珺瑶说的模棱两可,充满了玄机,后两句让李二听不明白。

    叶珺瑶并不解释,翻身上马,扬鞭而去,洒脱不羁,白衣身影,渐渐苍远。

    原地,空留下李世民的惆怅苦恋和患得患失的心情。

    唐公帅帐。

    李建成听到叶仙子来找唐公,立即赶过来,想要见上一面,却发现大帐内,只有李渊和裴寂在。

    “父王,叶姑娘是否来过,他人呢?”

    “已经走了。”李渊淡淡回应,眉头皱起,发现自己两个儿子,似乎都被叶珺瑶给迷住了。

    “刚走吗,我去寻她。”李建成有些焦急,见绝代佳人心切,转身就要去追。

    “回来!”李渊大喝一声,脸色不悦,冷哼道:“你二弟送她出大营辕门,已经半刻,以叶姑娘的性格,不会逗留,现在怕是已经出了十里外了,飘渺无踪,你上哪追去?”

    “这,二弟见到她了?”李建成曾与叶珺瑶交流过两三次,加上自己是嫡长子,所以觉得追求叶珺瑶的机会更大,今日却发现唯独他被排斥在外,李二却跟叶姑娘相见了,这是如何道理?

    “叶姑娘此行前来,是为我唐军排忧解难,出谋划策来了,她的想法和你二弟一样,支持唐军继续南下西进,夺取大兴城,义无反顾,不可回头,否则前功尽弃。看来你二弟虽然年轻气盛,做事鲁莽一些,但目光方面却有高瞻远瞩的潜力,你要多努力了,身为嫡长子,要获得更多的人脉和资源支持才行,否则,何以服众?”

    “孩儿明白了。”李建成暗叫晦气,佳人没有见到,还白挨一些批评和警告,心头不爽,悻悻离开。

    。。。。。。。。。。

    罗昭云在湟水城新开张的烟雨楼设宴,请西北几大豪族的代表共席,希望得到这些豪族的支持与合作,当然,如果不听话,他也在思考,如何打压。

    如今,罗昭云在西北已经是无冕之王,占据了四个郡,地域很广,而且李靖攻克了张掖郡,正在接收敦煌郡和玉门关等,极西的三个郡,一旦全部拿下,罗成无疑就是名副其实的西北王了。

    这种形势,迫使西北的七大豪门士族,对罗成的态度,也不敢过于顶撞和开罪。

    刘、符、张、折、薛、姚、曹七族在西北势力自大,生意和人脉不止一个郡,彼此往来,关系错综复杂,有竞争,又有合作,对外同仇敌忾,内部也相互拆台。

    七族组成了西北羌盟商会,因为他们五姓都是羌族后裔。

    前赵政权的刘族后人,前凉的张族人,前秦的符家人,后秦的姚族人,都是西北政权的皇族,但是政权覆灭后,残存了旁支,生存下来,在西北积累了一定的势力。

    整个酒楼被包下,重兵把守,防御森严,明晃晃的长枪和横刀侍卫队,昂首挺立,散发彪悍之气。

    酒楼正厅中,桌椅都已摆好,一共八张大桌,在最里面,正中的酒桌为主位,背后是百鸟朝凤图的画壁。

    七族人都没有来家主,因为不知这是什么宴会,如果自己亲临,一是可能折损身份,二来也担心遭遇威胁和不测,都派了家族长老,或是能说上话,地位不低的人,可以临时代权答应一些事。

    此时酒宴未开,但烟雨楼已经呈上蜜饯干果、上品茶水等,照顾周到。

    “罗元帅到——”

    当七家人都入席后,罗昭云才出现,让众人等她,压轴出场,这是心理上的战术,给他们施压,如果早出现一个个迎接,那就丢身份了。

    七家代表,虽然自持家族底蕴深厚,没有太惧怕西北隋军,但是看到如此森严的场合,一个个侍卫全都是悍勇精锐,远非他们在李轨、薛举营内看到的普通士卒,心中也都有些寒气。

    罗昭云走入大堂正厅,器宇轩昂,目不斜视,根本没有跟七族代表们有任何目光接触,直到坐下后,才扫了一眼,开口道:“诸位远来是客,应邀赴宴,都坐下吧,不必拘束。”

    在罗昭云的身后,有一位战将挺立,正是薛万仞,一身甲胄,手持马槊,腰间配刀,如同铁塔般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充当侍卫长,更加有威慑性。

    一位年约四旬,文士打扮的中年人,头戴蓝巾幞头,颌下留髯,是刘家的家主亲弟刘风源,他跟西北隋军没有什么利益冲突,因此率先拱手道:“早听闻少帅之名,在西北流传数载,今日相见风采,果然名不虚传。”

第六百三十四章 软硬兼施() 
刘风源开了头,当场赞扬罗帅,其余人也不得不附和两句,做足表面功夫,这些人常年经营生意,都是人精,为人处事颇有见地,没有太鲁莽、直白之辈。

    “少帅当年征讨吐谷浑,在这里曾驻守三四年,那时候,我们早就想要结识了,只是一直没有机缘,想不到时隔多年前,少帅再次来到西北任职,我们欢迎之极。”符家的代表符漓说道。

    张召远道:“少帅威名远播,今日相见,实在大慰平生。”

    这里面最尴尬的人是薛良,他是薛族的一位长者,算是宗族长老,但薛举目前在金城郡骑兵,建立了西秦政权,薛族水涨船高,隐隐成为七家里最有势力的人,但换一个角度,也是最危险的。

    所以,薛族的族长,才派人过来,不能完全得罪罗成,就是担心万一罗成发威,惹怒了他,铲除薛家就遭了,而且,薛举的西秦政权能支撑多少时间,还是未知数,所以,薛族两面都要投资,关乎家族命脉和存亡,不敢完全压在薛举身上。

    罗昭云扫了这群人一眼,开口道:“如今乱世,朝廷正经历劫难,天下百姓更是遭受痛苦,水深火热,我罗某不才,想要匡扶社稷,救济百姓,既然派来了西北,同时我与西北广袤土地有着深厚感情,所以,这一片地域,我要重点保护,扶持,不但让乱贼盗匪绝迹,更要把经济搞起来。”

    “如重新开篇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在这里建立盐厂、茶厂、铁器工具厂、酒楼、布坊等,诸位家族都是河西大户,所以我有意要联合诸位,带动当地商业,为百姓谋福,同时,也能够增加七家的利益,当然,这还要看各位及幕后家族的意思,我罗成并不强求人发财,七家之下,还有数十个大小商贾家族,也会对此项目感兴趣。”

    刘风源并不避讳,对经济合作很感兴趣,问道:“不知道如何合作?”

    罗昭云说道:“首先,在西北做生意,开设较大的厂房作坊,需要按照西北新的工商法审批,销售时候需要按营业额上税;其次,全部使用西北元帅府麾下银行铸造的五铢钱、以及发行的银钞等,使得货币统一,第三支持帅府的条令,户籍调查,辅助地方民政以及新规等。”

    “如果遵守我平西元帅府的政令,那么,作为回报,你们的家族也会优先被保护,而且,可以获得一部分细盐、茶叶、瓷器、琉璃器的销售比例,允许你们比市场价批发一些朝廷工坊的产品,向西域、偏远地区销售,这样可以获取差额价值。”

    这是经济攻势,要拉拢西北豪族,为元帅府所用,就必须给予一定的利益,让他们有所舍掉的同时,也能获取利益。一昧的强压政策只会适得其反,比如,若是一点利益不分出来,那么七家利益受损严重,就会抱团,抵抗拆台,虽然不敢明面下手,但背后肯定有小动作,使绊子,唯恐西北不乱,到那时,自己只能铁血镇压,便闹的不可开交,不符合双边共赢的目的。

    在场的人都不是泛泛之辈,人过中年,常年经商,逐利思维很重,所以,现在都在沉思,是否该加入罗成少帅的阵营,谋求合作。

    这个时候,七族人的想法就不一样了,面对大利益,他们很难抱团平分利益,而是都想多得,争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而且每一家族背景不同,所以出发的也不一样,比如薛家的人,自然不会跟罗成和朝廷走的太近,只要不被清算、刁难就行,慢慢等待局势变化,再做决定。

    刘风源、符漓、张召远等人,当即同意跟罗成帅府合作,因为他们早就没有了争霸天下的野心,门阀势力比关陇贵族、山东豪族已经落后一截,所以他们只想继续巩固势力,扩大资产,如果能重现丝绸之路,低于市场价格,批发拿到官府的产品,派商队卖去西域数十国,大食国、天竺国等,利益不会小。

    姚、折二家族的代表,犹豫再三,也觉得跟随合作,先试试看,有没有利益可图,再决定日后是否加码,争取更大批量。

    薛、曹两族,一个偏向薛举,一个偏向李轨、曹珍,所以没有马上答应,要回去跟族长商讨才能抉择。

    罗昭云果断道:“好,就谈到这些,选择合作,就要坚定不移支持帅府的决定,不可背叛,两面三刀,不选择合作也没关系,后面还会有七天商贾大族感兴趣,也要给他们留点位置,也许日后就不止西北七豪族,会变成九豪族,深知更多,全看诸位和幕后家主是否能审时度势,认清形势了。”

    他的话中夹杂着几分威胁,震慑三心二意的人,也算先礼后兵了,等有的家族不合作,那就被孤立出来,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七家铁板一块了,罗昭云利用经济手段把不合作者,变成了异类,再扶持起新等豪族,取代旧族,这样实现洗牌,最为温和的势力过度。

第六百三十五章 恩威并重() 
谈完公事,罗昭云开始宴请西北七豪族的代表,各种美味佳肴上来,都是他们从未吃过的做法,不论是细盐,还是佐料,都不是西北拥有的,加上烹炒煎炸不同的口味,使得七人胃口大开,吃得津津有味。

    吃完午饭后,罗昭云亲自带着七人,来到校场,检阅一下士兵演武场面。

    西北民风粗狂,人性彪悍,受的教化少,很少讲究儒雅、彬彬有礼那一套,罗昭云自然不会温柔安抚,而是给他们看一看精锐军的铁甲威势,让七人心灵跟着震撼。

    刘风源、符漓、张召远、折卫冬、姚秀成、曹平、薛良七人,带着随行的几个仆人,一起来到校场,坐在右侧布好的座椅上。

    罗昭云则坐于高位,左侧坐了一些武将,全都是顶盔戴甲,气宇轩昂。

    七人看到校场一个个千人阵,气势如虹,铜墙铁壁般的气场,使得这些经商者都感到森森寒气。

    “开始吧!”罗昭云下令。

    “遵命!”薛万仞得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