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争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争雄- 第2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房彦藻点头道:“魏先生所言极是,魏公,我们当舍弃洛阳,直接进兵大兴城,这是您当年给杨玄感拟定的中策,恰恰是此时我们应该考虑的上策。”

    李密沉思片刻,摇头道:“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的局势,跟数年前已经大不相同,杨广迁都洛阳后,经济、政治中心都移过来,朝廷中枢所在,精锐重兵也在洛阳城内,夺得东都,便是给杨广的心窝插上致命一刀,大隋也就名存实亡了,而去洛阳城内,有国库财宝,有朝廷大臣和家眷,有最可能继承大宝的越王杨侗,一旦被我们攻陷,到时候称帝,也不为过了。”

    “另外,洛阳就在我们跟前,我军舍近求远,长途跋涉,军中的队伍多是齐鲁、河南之地的百姓,他们远离故土,进兵关陇,未必肯尽心作战。而且一旦洛阳朝廷待我们走之后,切断我们后路,到时候,我们腹背受敌,有可能被阻函谷关外,进退两难。”

    李密所说也是实情,如今他自己为王,考虑的事情就多了,抉择时候,难免诸多顾虑。

    先取洛阳,后打大兴,就是稳步推进的战略,不想冒进,折戟在途中,而且,李密有自己的担忧,那就是他刚掌握大权不久,对瓦岗寨的翟让、翟弘、黄君汉等人,还不够放心,一旦自己带兵去往关内,可能后方容易发生变故,没有人能驾驭了这么多支混杂义军。

    思前想后,李密还是执意要打洛阳城。

    魏征、房彦藻等人劝说不动,也都无奈接受事实,开始谋划进兵洛阳的路线和策略。

    。。。。。。。。。

    王世充带着数千亲兵,离开了江都,赶往洛阳。

    虽然这次被破格提拔,任命河南招讨平乱大使,大将军职位,能够调动洛阳的兵力,抗击瓦岗军,权力大增,这是他值得兴奋之处,不过,王世充也有自己的烦恼,那就是途中听说了虎牢关被迫,李密越来越强,拥兵快三十万了,能否战胜瓦岗,他心里一点底儿都没有。

    “富贵险中求!”王世充咬着牙,手中握着圣旨,眼神发狠,他很清楚,这是一次大好机遇,倘若能够把握住,自己从此就可以化身为龙。

    洛阳是朝廷枢纽,天下中心,多少诸侯想要抢夺,王世充凭借手中的圣旨,就可以轻易调动城内雄兵,为己所用,培养自己的亲信,启用家族子弟,等到时机成熟,天下大乱时候,自己在洛阳趁机易帜,也不是没有可能。

    想通这些,王世充顿时觉得浑身轻松不少,催马扬鞭,加速赶路,要趁着李密还没有发兵为主洛阳,先一步进入城内,接收兵权。

    。。。。。。。。。

    涿郡,蓟城帅府。

    萧依依接到了一封密函,上面的情报显示,李景将军得到圣旨,即将赶来涿郡,接替罗成的总管职务,掌管北方六郡。

    “真让夫君给猜到了。”萧依依很清楚北方六郡,对她夫君的重要性,这是罗家的根据地,日后争霸天下的大本营,不能让别人到此插手,事实上,六郡的指挥系统,基本都是罗成父子提拔起来的亲信,早就不是朝廷任命的那些人了。

    不过时间很紧,萧依依已经来不及派人送书信到西北请示罗昭云了,想到他临行前跟自己提及,不论是谁,都不能让他活着来到涿郡。

    萧依依当机立断,前去找顾青霜,把行动的事交待清楚。

    青霜面无表情道:“好,我会派人去处理,不留痕迹。”

    “最好让人查不出是刺客所为。”萧依依叮嘱一句。

    青霜道:“放心吧,让人扮作一批山贼出手,如今各地起祸乱,盗贼横行,难以避免。”

    萧依依点头,除掉李景,嫁祸给山贼,倒是名正言顺,不会让朝廷起疑心。

    “只是可惜了这位老将军。”青霜一叹,她多少请过李景之名,算是大隋的一位大将军,如今过了六十,征战一生,颇有威名。

    萧依依无可奈何道:“这也是没法子的事,谁让他淌入这条浑水来,北方六郡,绝不允许任何人前来染指,不管他还是谁,只要侵犯了罗家的利益,我们都要替夫君除去。”

    青霜沉默下来,半晌,脸颊微红道:“是你们的夫君,不是我的。”

    萧依依转而笑道:“现在不是,以后可能就是了。”

第六百二十一章 各自进军() 
临羌城外,战马呼啸,侯君集、郭孝恪、程名振等人在训练骑兵,布成各种阵法,冲锋跑动。

    这一次大获全胜,隋军在城内缴获一万匹战马,提升了骑兵队的马匹补给。

    而降兵四千多人,被收编在一起,加入了先锋军的徒步方阵,用于冲锋陷阵,只有经过考验期,才能被正常对待。

    罗昭云在城外亲自监督,检阅三军训练情况,并且吩咐诸将领,只休整两日,然后立即上路,要发兵土楼山,剑指山岭防线。

    算一算时间,薛万仞带人应该正在穿行琵琶峡,天险之路,正是奇兵出其不意的路线。

    “杜长史,新兵招募多少了?”

    杜如晦禀告道:“回少帅,招募了三千多人,但是城内百姓基数有限,加上先前几次朝廷征兵、李轨征兵,壮丁已经锐减,这一次,新兵还是因为拥戴少帅,念着昔日少帅的恩惠,这才投军入伍,否则,很难再找到人。”

    “把咱们的新规张贴下去了吧,投军入伍,可以为家庭免税,而且会发一定的军饷补助,告老还乡时候,有安置金,战死沙场,有抚恤金。”

    “嗯,已经把檄文贴出去,如果比待遇,我军应该是为将士考虑最多,待遇最好的了。”杜如晦点头说道。

    “府兵制最初还是合理的,但在乱世,已经没有了吸引力,不如真金白银的军饷实在,免除一定赋税,再给予一定的照顾,这样的待遇,才能让百姓真正体会到甜头,甘心为我们效力。”

    杜如晦担忧道:“少帅,只是我们随行,所带的军饷并不多,长期这样发放,以后随着军队增多,会捉襟见肘,一旦财政紧缺,难以发放的时候,可能会引发兵变,给库存带来巨大的压力。”

    罗昭云点头道:“我明白,所以要完善经济体系与军事体制的相互融合,好在现在发放的军饷,并不大,只是一笔零用钱而已,但比其它诸侯军队好多了,他们还没有募兵制的概念,也没有固定军饷。”

    “我们建立邮寄系统,每月发放军饷后,都可以让大家选择邮寄家里,以免在外丢失、战死,如此一来,他们的钱财只是一个数字,会转到后方消费,填补家用,融入地方的经济中,我们的商会在占领区通过刺激消费,推陈出新,又会将钱财赚回,还能使市场流通更快,有利于地方发展。”

    杜如晦听完,有点瞠目结舌,对于经济问题,他虽然有一点了解,但经济思维肯定是僵化了,这是因为这个时代的士族,往往瞧不起商业,士农工商,所以,大才子们,往往对商业流通、贸易逆差之类,猎涉有限、似懂非懂。

    ………

    晋阳起兵之后,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二人带着三万先锋军,从太原郡出发,挥师南下,攻打西河郡。

    这一路经过太谷、祁县、平遥、介休等小诚邑,往往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守军寥寥,望风而逃。

    李建成帐下有杨文斡、冯立、谢叔方等亲信,掌控先锋左军,李世民带着他平日结交的绿林好汉,都城豪侠等,房玄龄、殷开山、段志玄、雷永吉等人,掌控先锋右军,配合得当,没有遇到大敌。

    不过,代王杨侑派虎牙郎将宋老生率精兵数万驻守临汾郡霍邑,另派屈突通率骁果数万驻守河东郡,与宋老生遥相呼应,以拒唐军。

    霍邑就在西河郡的南面,是南下的必经之路,城关依山傍势,地形险要,乃一座军镇要地,堵住唐军南下的去路。

    “霍邑壁垒高坚,若是硬攻,恐怕会伤亡惨重。”李建成犹豫不决,不想这样强攻。

    李世民年轻气盛道:“上兵伐谋,真正懂得用兵的能人,都不是正面硬拼,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那样带兵都出不来气候,所以,还是用奇谋。”

    “二弟,你想到什么谋计了?”李建成素知自己这个二弟,平时奇思妙想不少,不按常理出牌,鬼点子多,所以遇到问题,忍不住询问。

    “这个,暂时还没有,只是大体方向没有错,办法嘛,得回去想想。”李二毕竟年轻,十八岁而已,他平时看书不多,喜欢舞刀弄枪,骑马射箭,不爱读书,他哪有什么谋计,需要回去询问那些谋士才行。

    李建成叹道:“那好,我们各自在营内思考对付宋老生的策略,如果几日后,还想不出来,那么父亲的中军,就会抵达,到时候,需要群策群力,再考虑如何对付宋老生吧。”

    李二急忙开口道:“那怎么行,兵贵神速,咱们不能耽搁太久,否则,代王会从周围调动更多的兵力阻挡我军,而且,这是咱们兄弟立功大好机会,不能让父亲和身边那些人,小瞧了咱们的能力。”

    李建成摇头道:“宋老生屯兵霍邑,这不是最可怕的,我们还有提防屈突通,那可是大隋猛将,带着骁果卫数万精锐,屯兵河东郡,作为宋老生的后方,前方进军艰难,当稳妥为主,我们毕竟年轻,带兵经验少,不可鲁莽,逞英雄。”

    李世民撇撇嘴,虽然没有再顶嘴,但是心中却不以为然,他很清楚自己这位长兄,办事稳妥,僵固守旧,不够灵活变通,攻坚不擅长,守业倒是符合,可李家要马背上打天下,就需要一位擅于带兵打仗的世子,否则何以服众,驾驭群雄?

第六百二十二章 发兵土楼山() 
两日后,罗昭云统领三四万兵马,继续朝着土楼山进发。

    临羌城留下一千精锐,三千新卒暂时驻守,提拔一名都尉,做临羌城的县令,随时向前线补充兵源和粮草。

    侯君集仍是先锋军大将,五千铁骑,五千精锐,另外还有四千的降兵,给他们戴罪立功的机会,用于冲锋陷阵,算是投名状,得到验证可以为己所用,陆续才会提高军人待遇,提拔重用。

    大军浩浩荡荡,兵戈锵锵,旌旗飞舞,铁甲生寒,整个队伍的气势雄浑,颇有精锐的威风。

    特别是罗昭云的中军里,抽取三千六百人,全副武装明光铠,取名燕甲军,更是百中挑一的好手,以一当十没有问题,连战马都覆盖了铁甲,从远处网上去,闪着银光,寒气冲霄。

    这是罗昭云的绝对心腹所在,在以后的作战中,关键时候,他很可能会带着一群铁甲精骑,冲锋陷阵,横扫敌军主力,起到致命一击的作用。

    “轰隆隆——”

    铁骑飞奔在砂石地上,声音雄浑,滚滚尘土飞扬。

    大军推进,士气如虹,跟在少帅罗成帐下,这群将士都感觉到一种荣幸和兴奋,因为他们会常打胜仗,而且不担心战败丢命。

    “报——”

    “什么事?”

    “启禀少帅,前方发现敌军散骑,已经被我军斥候营斩杀过半,距离土楼山防线,还有半日路程。”

    罗昭云看了看天色,夕阳烧云,天边一片晚霞,红彤彤的异常壮丽。

    “传令先锋军,选择有水源处,准备安营扎寨,明日一早再起程。”

    “遵令!”传令官骑马飞奔而去。

    半个时辰后,先锋军和中军相隔了三里扎营,彼此呼应。

    由于罗昭云带兵严谨,哪怕只住一晚,营寨也要竭尽所能设置完整,鹿障、壕沟、倒刺、箭塔应有尽有。

    每个帐篷的距离也要按照标准,营地的布局都经过深思熟虑设计,越往里,越吻合阵法。

    在营地内,有防火的水坑,也有隔离带,防止马踏连营,会有一定的障碍区。

    战马、粮草都安排有重兵把守,而且位置靠里,以免被敌人偷袭。

    严格地军纪,整齐的营盘,井条有序,经常训练的将士们已经习惯了主帅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那些降兵、新兵终于体会到什么是朝廷正规军,什么是王牌军队,差距巨大啊!

    夕阳缓缓落下,黄昏来临,远远的高原,一面有绿毯青色,某个方位也有黄沙扬起。

    袅袅的炊烟升起,边塞的征戍生活,苍凉中带着悲壮格调。

    罗昭云卸掉厚重的盔甲,穿着锦袍玉带,一身玄衣长褂,裹着头巾,剑眉星目,负手立于帐外,观望着正前辕门上,大旗飘舞,甬道侍卫的长枪寒光,心中充满了征战天下,戎马疆场的豪情。

    曾几何时,他只是后世的一位工科学生,只因为酷爱历史系,报考了研究生,却阴差阳错,真的魂穿了历史长河,成为了隋末的一份子。

    因为后世人的思维,他不肯屈于篱下,为那些门阀贵族卖命,只想凭借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去争夺江山,否则,自己岂不是白穿越一回。

    夜幕降临,侯君集、郭孝恪、杜如晦、周仲隐、程名振等人来到帅帐内,商讨明日进攻之势。

    罗昭云沉思道:“为了麻痹敌军,明日正午抵达云楼上防线外,一切按部就班,安营扎寨,然后下午先锋军派步兵冲锋,程名振,你带来一支八千人的右军,与先锋军的步兵方阵轮流进攻,让防线上的敌军,认为我们是要真刀真枪跟他们鏖战,不疑有他。”

    “末将明白了。”诸将点头,清楚了主帅的战略想法。

    罗昭云询问:“打探到土楼山目前的主将是谁了吗?”

    侯君集拱手道:“据探子回报,是李贇,还有一个突厥曷娑那可汗之弟达度阙,各自镇守南北一边的防线。”

    罗昭云道:“我们偷袭的目标是北侧。”

    侯君集道:“那里应该是达度阙负责镇守的山岭防区。”

    “突厥人擅长马战,防御不在行,而且军纪松散,平时约束不足,容易偷袭。”罗昭云微微点头,对偷袭行动更增了几分把握。

    众将也都暗暗松一口气,对于薛万仞等人,能否穿过险峻的琵琶峡,奔袭能否成功,心里一直没有底儿。

    罗昭云又道:“按约定的时间,行动就在明晚了,先锋军准备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