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争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争雄- 第2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将军直接称王,足有跟朝廷共享天下的本钱。”

    武将们都兴奋起来,想要打更大的仗,好建功立业,磨砺自己的军事才干。

    凌敬捋着短须道:“窦将军,我有不同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窦建德并不专断独裁,能够听进建议,于是道:“凌先生请说。”

    凌敬一拱手,如实道:“罗成名声很大,而且在百姓中如同战神般的人物,我军北上贸然去进攻,以罗成的带军能力,以逸待劳,我军真的能够在他身上夺取胜利吗?而且,我军都是临时组建,缺少训练,就这样直接跟涿郡守军和边塞悍卒硬碰硬,实在不智,还不如先把附近恒山郡、赵郡、平原郡、清河郡拿下,兵强马壮,人数再增一倍,将士们也磨砺足够,在跟罗成去决战不迟。”

    此建议说出话,也有人点头赞同,毕竟无敌少帅的名气起来了,自然有百姓多加渲染,将罗昭云此人说成新秀战神,大隋福将,十年内立下不少大功劳,不论是门阀贵族,还是贫困百姓,多少都听到过他的威名。

    高雅贤在旁点头:“凌先生的话也不无道理,如果能再储备一年,把周围地盘扩大,实力增强,对付罗成就容易了。”

    “不可!”宋正本却道:“诸位,大家都听闻过罗成的威名,不错,十年前,老夫也听说了,当时很是钦佩这个少年,十四岁敢离家出走,从军征战,不假于祖辈庇荫,有志气。随后这些年,不断累计战功,在大隋也算一位文武双全的人物,越是如此,他也就越发危险!”

    “如今他挟带圣旨抵达涿郡,擢升四郡总管,府兵、百姓统归调度,边塞的粮草、武器充足,咱们只有一个郡,如果给他时间,以罗成的威望和能力,一年之内,就会招兵买马,壮大实力,超过咱们目前的军力,所以,绝不能给他发展的时间,趁着一开春,大地回暖,立即出兵,打他一个措手不及,这样,咱们才有取胜的机会。”

    宋正本的话,引发不少人的共鸣,深觉有理,众人虽然没有亲眼见过罗成,但传言实在太过厉害,主动去招惹这个煞星,文谋武将,都有些抵触,但是,正如宋正本所言,如果给他时间,那么他在涿郡盘踞,手持圣旨,调度四郡人马和物资,那么崛起速度惊人,很快就能超过他们这批义军的实力。

    齐善行拱手道:“窦将军,宋先生的话极有道理,绝不能给罗成机会,否则拖延时间越长,我们目前的兵力等就会被追赶上来,更无把握了。”

    王伏宝、张青特等人抱拳请战,事已至此,他们都明白必有一战,那么索性豁出去了,大着胆子要北上对付罗家军。

    窦建德最后开口道:“刚进入腊月,离着三月初,还有两个月时间,我们可以召集更多壮丁入伍,另外,附近郡县若有什么豪杰、文人等,愿意跟随咱们一起对抗隋廷,就可以招揽,人杰聚的越多越好。”

    宋正本道:“不瞒窦将军,我已物色了一个人选,武邑有一位老县尉名为苏邕,最近各地盗匪横行,打着起义的旗号,烧杀抢夺,祸害地方百姓,这位苏邕身为县尉,组织了一支人马,对抗钦犯的盗贼响马,护得乡里周全,他有一子名为苏烈,字定方,少年时候拜得高人学艺几年,武艺超群,年约十六岁,却也堪比少年时期的罗成,可堪大用。”

    窦建德听完,顿时大喜过望,这等少年英雄,若是能收揽麾下,绝对是一把利剑。

    “先生能说服他们父子吗?”

    宋正本答道:“我的一位朋友,跟这苏邕有交情,可派他去做说客,如今大隋满是疮痍,无可救药,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待明年有可能局势更乱了,想必这对父子也不甘心就这样被埋没。围攻吧。”

    “苏定方!”窦红线听宋先生如此高赞那个少年,心中充满了好奇,暗想他跟自己的年纪相仿,还都师从高人,若是相见,当比剑切磋一番不可。

第五百三十七章 安置难民() 
太原郡,晋阳城。

    李渊带兵进驻这座河套平原的要塞重城,往北就是雁门郡,往西是龙门郡,西北有五原、马邑等,与草原突厥快接壤了。

    所以晋阳是镇戍重地,控制河套边关一带的最大城池。

    这里军需、人口都超过普通郡治所城池,人口接近二十万,还有一处杨广的晋阳行宫,里面藏有不少名玩字画,珍珠宝石,粮食也有几个大仓库囤积。

    李渊带兵控制了晋阳城,由于随行带着朝廷调令,所以这里的郡守和府兵也没有任何异想,都觉得唐国公来到,兵强马壮,附近的盗贼和叛军不敢来犯了。

    晋阳令刘文静设宴为李渊一家接风洗尘,陪同的有刘弘基、裴寂、柳崇礼等人,都是太原郡较有身份和官职的人,本身又出自地方门阀,代表士族力量。

    “欢迎唐国公来到晋阳,兵多将广,我等在这也就无惧四周的叛军了。”

    李渊镇定道:“诸位放心,既然我李渊到了,绝不会让那些乱军在太原郡为非作歹,霍乱一方。”

    刘文静道:“目前,对晋阳威胁最大的事历山飞贼甄翟儿,他已经招揽流民,落草为寇。占山为王,人数达五六万人,已经攻克了几个县邑。”

    李渊神色自信,安抚人心,说道:“无妨,我们是朝廷正规军队,比那些草贼、乱军不论是武器装备,还是粮草补给、战马数量、训练方面都占据优势,麾下也有诸多武将,定能镇压甄翟儿。”

    裴寂道:“太原郡内有一些门阀,河东士族,人才济济,可以发动起来,为唐国公所用。”

    李渊闻言,微微一笑道:“对河东士族,向来仰慕已经,河东裴、柳、薛三氏从北魏开始,历事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大隋,两百年不衰,嫡系旁支,错综复杂,哪怕只有一部分入仕途为官,都占据朝廷很大比例,更别说一些专心追求学问的夫子了,若能引介一些士子加入麾下,当然求之不得。”

    “这件事,就交给我等去办了,以李家的底蕴,唐国公威望,肯定能吸引诸多士子俊杰来投效。”柳崇礼在一旁微笑说道,他就是河东柳氏族人。

    这一场宴会非常愉快,李渊刚到这里,很快就站稳脚跟,得到了晋阳士族以及百姓的拥戴。

    不到十余日,一些听闻李渊在晋阳盘踞的消息后,李阀不少被打压、贬斥的人,纷纷离开大兴城,赶往那里渴望得到庇护和重用。

    李神通、李孝基、李孝恭、李道玄等人,再加上其它门阀子弟,组织数十人投奔,使得李渊周围聚集了不少人才,实力在快速增长。

    ………

    长孙无忌、麦孟才、贺若怀廓来到涿郡西南方位,留下一部分人简单用石头、木栅围城,修筑临时居所,用来安置流民。

    其余人力都进入上谷郡内,发动宣传,拉拢那些村落贫民,许多老弱妇孺,还有残疾的男丁,有的存粮不多,无以为继,听到涿郡内设立新县,可以接受难民过去安置,免费发粮,迅速答应迁徙,只要不饿死就行了。

    冰天雪地,上谷郡与涿郡接壤之地的村落率先迁徙,进入了涿郡,到新围的城郭内生活。

    如此一来,难民从几千,迅速过万,随着不断派人去各县邑、村镇宣传,鼓动难民跟去涿郡避难。

    长孙无忌后期把四处寻找难民的工作交给了一些属下,他则在自己新建的救济区内,安抚百姓,将涿郡的政策耐心解释,当百姓们得知这一切想法,都跟罗成有关外,心理就彻底踏实了。

    这几年,朝廷已经没有威望和凝聚力了,但罗成的威名却在,他本人并没有做过什么坏事,也没有在朝中舞私弄权,在民间的名声还是很好的,不论读书人,还是贫民百姓,都视他为少年英雄的形象。

    “还是少将军关心百姓!”

    “是啊,能在少将军管辖的地域为民,肯定不用担心被活活饿死了。”

    “现在罗少帅可不是将军、侯爷那么简单,已经是国公、当朝驸马了,还这样想着咱们这些穷人,真是菩萨心肠啊!”

    百姓都是盲从的,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很快都被感染,口头上在称赞、歌颂罗成的百般好。

    这时候,长孙无忌站在难民们的身前,看着他们穿着皮棉衣,一身狼狈,端着热乎粥喝完后,那种满足的感觉,心中却被揪了一下,贫农百姓们多朴实,在动荡时期,能吃上饭饿不死,没有战乱波及,这已经令他们高兴、知足了。

    长孙无忌身上的贵族高傲气息,在这种场景下,逐渐在削弱,似乎体会到了百姓的难处与疾苦,使他的心胸也变得宽广,能装下更多事了。

    这种情形在高表仁、杜如晦等新县也出现了,都在为安抚难民、登记户籍忙碌,即便这些落难的百姓吃饱穿暖了,还需要郎中大夫看病,衙门审案,维系治安等许多事。

    人一多了,形成了一个县城,就需要相应配套的措施,让这些百姓吃饱之后,如何能打发时间,不违反犯罪,使之成为真正的社会团体运行起来,需要更多的物资和精力投入。

    经此磨砺,这些年轻士子们,都得到了一次很好的锤打、历练机会,傲性也减少一些,对百姓的生死有了一定感触,这就是罗昭云安排他们来此的目的之一,已经初见成效了。

第五百三十八章 有朋自远方来() 
年关来临,过了除夕,正式进入了大业十一年。

    罗昭云带着三女,去了罗艺的府上吃过除夕饭,看着同父异母的晴儿长大了,亭亭玉立,已经是十八九岁的姑娘。

    薛世雄替儿子求亲,请罗艺把二女儿嫁给他的第四子薛万仞,虽然薛家为武将,但出自河东薛氏,也是名望大族,甚至祖上的威望和名声,比罗家要显赫。

    罗艺以前的官职只勉强到了将军,薛世雄为大将军,略有不足,能促成这件婚事,罗艺也觉得是个门当户对的婚配,就答应了。

    如此一来,薛罗两家的关系就更紧密了,牢牢拴在一个战车上。

    罗昭云也较为满意,罗晴儿是个好姑娘,虽然想出不多,没有几次交集,但也听不少仆人家丁议论过,这个晴儿品性不坏,跟薛万仞成婚,以后薛家可是要为罗家打江山了。

    婚暂时定下了,要等着入秋后再正式喜结连理,举办婚礼。

    元宵节很快来到,高士廉一家的车队终于辚辚驶入了蓟城内。

    罗昭云派人迎接高士廉和家眷的到来,先请入了自己的府邸,他则站在门口等待,礼迎这位渤海高氏的大学士,也是北方很有名气的一位大儒。

    如此对文人礼遇和尊敬,容易得到天下士子的好感和认可,罗昭云要按照很高的规格接待高士廉,推崇起来,就如同当年燕昭王筑黄金台典故如出一辙,摆出求贤若渴的姿态,这样自认为跟他才华相仿,甚至比他更有才华者,才会怀着不忿与期待,主动到来。

    高士廉下车了,罗昭云拱手前迎:“高先生,终于把您给盼来了。”

    “国公,这是哪里的话,让高某惶惴。”

    罗昭云微微一笑道:“实不相瞒,陛下委任我治理北方四郡,既要防范突厥、契丹、高句丽的进犯,又要准备镇压北齐后裔、窦建德等叛军队伍,无暇分身,此地治民、教化等事,却力不从心,需要像高先生这等当代大贤相助,才能安抚地方四郡。”

    “国公说的太客气了,抬举高某,让我自己都有些汗颜,就是一介读书人,能帮助你多少忙?”高士廉虽然也认为自己有学问,但毕竟仕途不显,五十多岁只做到司隶大夫,四品官而已,比罗昭云的一品实权,当朝驸马身份,差得远了。

    这时候,高士廉的几个儿子也下车了,高履行、高至行、高纯行、高真行,年纪大的也不过二十四五岁,年纪小大只有十一岁,穿着士子华服,各个眉清目秀。

    “拜见国公!”这几个少年都非常客气,听过罗昭云太过传闻,所以见面时候有些拘谨,眼神中偷偷打量,想要看出这传说中的少帅究竟有何不同常人之处,眼底都带着一种兴奋。

    从后边的车子,下来一个少女,身材纤细,窈窕俏立,披了一件白色大氅,手中执着一把紫色油伞,大氅上端狐狸毛围脖,白绒绒的围住了她的脖颈,只显出一张素净如出水莲花般的容颜,眉目如画,清美可人。

    在这冰天雪地中,犹如谪尘仙子一般。

    不知为何,罗昭云看到她的身影,想到戴望舒的雨巷,那个撑着油纸伞,走在小巷,像丁香花一样的姑娘。

    “罗成哥哥!”长孙少女下车后,眸光如秋水般,深湛又剔透,带着一股水灵灵的劲儿,笑盈盈地向罗昭云福身一礼,却没有喊什么国公,显得见外。

    她过了年,十五岁了,介于少年与青年之年,加上跟罗昭云的关系,所以她不论怎么称呼,也没有人怪她。

    罗昭云看了她一眼,暗暗轻叹,这就是青少年版的长孙皇后吗,果然姿色倾城,最主要是她眼神中那股灵动,不曾在其她女孩子身上看到过,这是一种智慧又狡黠融合,古灵精怪的同时,又包涵一定的知识底蕴。

    她不同于薛芷箐的成熟与学识,也不同于如意公主的痴情与执着,更不同于萧依依的柔情与才艺,是一种独特的性格。

    “都长这么大了。”罗昭云感慨万千,追忆初见时,这妮子才三岁,一晃十二年过去,已经成为大姑娘了。

    长孙闻言,心中嘀咕:还把我当黄毛小丫头呢。

    “罗成哥哥,这次我要跟舅父一家蓟城逗留一段时间,可以常来你府上玩吗?”

    罗昭云有些溺爱这个可爱的妹子,跟她接触的次数,甚至比自己亲妹还多,感情更深,笑着道:“当然欢迎了,把这里当成你家就行。”

    长孙无蓉听完,既然兴奋又是羞涩,对他的日常生活,同样好奇无比,迫切想要深入了解。

    高氏兄弟们看到表妹跟国公如此近的关系,都目瞪口呆,以前听她说自己跟罗成关系紧密,交情深厚,总觉得她在开玩笑,此时却都信了,暗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