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争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争雄- 第2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罗昭云心中苦笑,这些都是自己抄袭了唐诗而已,可不算自己真才实学,上次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使得大隋读书人能够接受他,让名望大族真正看重罗家,他才使用了文化攻势,否则,他只有在泡妞的时候才会用。

    毕竟总把别人的诗文说出自己创作,次数多了,也觉得自己挺无耻的。

    “别说那么多了,都在酒里,干杯!”罗昭云举杯相邀,薛芷箐说的神色激动,也顺手举杯,然后一饮而尽。

    接下来,罗昭云夸赞薛芷箐身为忌酒,那是朝廷的园丁,授业解惑,值得他敬仰,又向对方敬酒。

    薛芷箐因上次罗昭云幕后出谋划策,搭救她祖父,同样提出感谢,敬酒一杯。

    就这样,他敬一杯,她还一杯,喝了不少下肚。

    罗昭云功力深厚,酒水度数又低,所以没有醉意,反而越喝越兴奋了,对大才女的束手束脚的枷锁也解开了,谈笑风生。

    薛芷箐喝得浑身有点发热了,但是眼眸越来越亮,双颊一抹陀红,更加娇艳欲滴,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跟一个统领男子单独饮酒,可以这么开心。

    她的花容月貌,在此时更加明艳,嘴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超尘脱俗,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流露着娴熟静雅的才女气质,与之相处,的确很容易被感染。

    只不过,自古红颜多薄命,能够消受的起美人恩的男人必须要有强大的实力才行!不然,又如何能保护的好自己的女人?而对于绝世美女来说,去嫁一个没有深厚实力的男人,其实是祸害了别人。

    罗昭云借着酒意,仔细打量面前的绝代佳人,心中感慨,日后也不知哪个王八蛋好运,能够睡了这位大才女呢?不是,应该说有福气娶了这个大才女呢!

    “昭云,你实话实说,你是否还做了不少诗词,只是不想太过瞩目,所以没有全都让它们显世?”薛芷箐喝得有点多,心中对国公身份的敬意也没有了,直接呼他的字,当然,这也是二人谈的投机,所以撇开爵位,拉近关系。

    “芷箐,不瞒你说,我的确还做了一些诗,但都是打发时间而已,诗能言志,洗涤心灵,有着很好的教化作用,这都不假,但我身为武将,佑国公,在这即将来的乱世中,不可能一心钻诗文,所以,多做几首,还是少写几首,这都没用什么区别。”

    薛芷箐愣住了,愕然看着他,咀嚼他的话,脸色沉静道:“你也觉得,天下要大乱了?”

    “是滴,不会超过三年,大隋也许要彻底毁灭,天下各地征战不止,生灵涂炭,盛世的日子,将会如同那宣纸一般,被轻易撕烂。”罗昭云回答。

    “大隋有你,也不行吗?”

    “我虽名为佑国公,但不能真正庇佑一个日薄西山的朝廷,这是国运衰竭,岂是我一人之力所能改变?如果我真有定鼎江山的能力,恐怕不是被人杀,就是要杀掉其它人,注定血与骨!”

    薛芷箐脸色大变,她出身关中四大名望家族之一,虽然薛家在朝中实权不大,但是氏族靠前,被士子文人、勋贵豪门所推崇其根红苗正,是魏晋一来中原文化的传承家族之一,所以对中原变局,祖上传下来的典籍中多有提到。

    五胡乱华、永嘉南渡,南北朝分裂,征战不休,中原大乱,文化断崖,胡人入住,重创华族。

    “若是天下大乱,你会怎么办?”薛芷箐浑身带着一种正义感发问。

    罗昭云豪情四溢,哼道:“当然是以解救苍生苦难为主,难道还让我整天吟诗作对,隐居山林,会对乱局有帮助吗?”

    薛芷箐陷入了沉默,经过与君一席话,她忽然意识到,未来天下格局要变化,她引以为豪的文采,也许将成为鸡肋,无法定国安邦的学问,终究是绣花枕头一般,没有实质用处了。

第五百二十章 学术探讨() 
薛芷箐似乎想到很多典故,对乱世的到来,感到一些惶恐与沮丧,大乱之世意味着将会起战争,天地荒芜,人口锐减,尸体遍野,瘟疫流行,到处都是饥荒和暴民。

    大隋经过开皇的储备,好不容易走入盛世,想不到十年之间,已如过眼云烟了。

    “盛极必衰,自古依然,芷箐姑娘请勿感伤。”

    “如何能不感伤?也许将是连年征战,还有可能引得胡人再次入侵华夏,光想一想就可怕,到头来,最苦的还是百姓。

    罗昭云听到才女的一番话,暗赞她的仁义之心,点头轻叹:“不错,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薛芷箐默默念着他的话,同样有了共鸣,叹道:“盛世兴文,乱世兴武,可恨不是男儿身,无法征战天下,安抚百姓,只能眼睁睁看着天下大乱,隋国衰亡。”

    “芷箐姑娘可不要小看自己的影响力,也许,你能为这天下,做出更多的事。”

    “哦,我一个女性,无法征战,难道依靠教化不成?哪一个乱世枭雄不是杀人如麻,心狠手辣,岂会听我文章和劝慰,就会放下屠刀?”

    “当然不是让你去说服那些黑心的枭雄,知道在乱世中争霸,什么最重要吗?”

    薛芷箐想了想道:“粮食!”

    罗昭云差点翻白眼,心想这就是差距,不是智商和文化,而是视野的差距。

    他写文章、做学问,如果凭个人实际能力,十个罗昭云也不是薛芷箐的原创文采的对手,

    可是罗昭云却有着一千多年的丰富视野,后世人通过互联网、期刊、书籍等,翻看许多古书事件,又经过工业革命、现代信息等综合发展,所以,他的思维比薛芷箐开阔、长远。

    “不是吗?”薛芷箐异常聪明,一看罗昭云那个眼神,就知道自己可能会错意,说的不对。

    “乱世中最重要是人才!如果文有诸葛,武有赵云,人才济济,所向披靡,安定一方,不成问题,你是太学祭酒,若能在学院培养出真正有大才干的务实人才,既有纵横捭阖者,又有治理一方的能手,还有精通算术、经济、匠艺、理化等各类人杰,对天下稳定必有促进作用。”罗昭云循环诱导,给她指出一些方向。

    薛芷箐愕然道:“太学院,如今也扩增了上百士子,难道不够用吗?”

    “得了,那些人,大部分都是书呆子,读书认字,做几篇文章或许可行,但是太过教条,靠他们出谋划策、治理地方等,只会越帮越忙,唯少许士子可堪重用,比如杜如晦这种人,但百中无一。”罗昭云冷哼,对那些满口之乎者也,自命清高的勋贵士子,嗤之以鼻。

    薛芷箐质疑道:“如果这些太学院的学生都不行,各地的县学早名存实亡,私学受到打压,天下还哪里有精英人才?依靠察举制而被推荐上来的孝者、廉吏?”

    “当然也不是,我觉得,太学院的教学太过单一,而且教条,除了诗词文赋外,就是诸子的一些文章,不够全面,缺少其它层面的教育,使得这些士子学生,视野束缚,满口文绉,能有多大作用。”

    “那你说,该如何教,难道你更有惊艳不成?”薛芷箐身为太学书院的副院长,本身又是祭酒博士,被外行人如此耻笑,脸面也有些挂不住了。

    罗昭云摇头道:“光学文章是不够的,大多数士子脑筋都学死了,像是生了锈,一片浆糊,如果这些士子能普及一下数学教育,开发另一半大脑,以及地理、古史等综合能力的强化,普及一年基础课后,再分班学习专业课,一部分人专攻诗词文章,一部分人研究算术,还有自然科学,大匠工艺、医学知识、农林科学、律法判案等等科目,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各种人才,用于不同领域,才能各尽其才。”

    薛芷箐听完之后,目瞪口呆,显然这种新颖的想法,她从未听说过。

    目前教学都是这样传授的,觉得天经地义,从未觉得不合理,甚至薛芷箐等人,都觉得建立这样的学院,是一种文化进步。

    隋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打击门阀世袭,故在开皇末年实行科举制,规定六品以下官吏须由尚书省吏部铨举,废除了传统的州郡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推行科举考试制度,设秀才、明经两科,不过,每年录取人数很少,只有二三十人而已,效果其实没有传说中那么大,六品之上官吏,仍从门阀大族庇荫、推荐而出。

    后来,杨坚觉得选拔上来的人,大多书呆子,还是不如门阀中的勋贵子的家学渊源,办事力能也逊色,隋文帝在仁寿时候,又中停了科举,几大学院也都停办了,只留下太学不足百人学生。

    到了杨广登基后,为了加快摆脱门阀制约,又加了进士科,将中举、中进士的人数增多,停办的学院也都全部开启,光太学院每年新生就好几百人了。

    “说的容易,可是如何从那几方面入手教学?而且士农工商,这种观念根深蒂固,许多士子不屑于去学习其它领域的知识,都以写华丽文章和诗文为才华,以看经史子集为主,再说,学院也缺少哪些领域的祭酒啊!”薛芷箐白了他一眼,大有询问之意。

    罗昭云呵呵一笑道:“在学习数术前,需要变换一种思维,不能再用汉体数字了,而是需要符号来代替,也许你不知道,人的大脑分左右,记忆的东西不同,文章代表语文,和数术各经不同的半脑,数字学其实就是符号逻辑学,那样才更容易记,运算、推到法则等,才更便捷。”

    “哦,你说的什么意思,哪里来的符号?”薛芷箐有些不解。

    罗昭云起身,走向了她的说桌前,薛芷箐也起身,婀娜跟着走过去,迫切想知道他能写出什么符号来,改变已有的观念?同时,心中也对这个青年,好奇更强烈了。

第五百二十一章 奇妙符号() 
罗昭云走到书桌前,拿起一支细小的毛笔,沾了沾保存在瓷瓶内的未风干的墨,在一张宣纸上写下了几个阿拉伯数字。

    “芷箐姑娘,请看!”

    “咦,这是什么符号?”薛芷箐看了一眼,有些茫然。

    罗昭云细心解释:“这些我称为为符号体,代表着数字,比如咱们日常用的数学文字壹、贰、叁等汉字,数目一多,写起来很长,看上去也不够直观,如果用了1、2、3来替代,这样计算起来,就非常简单了,不必存在累计运算中的混乱和繁冗。”

    “这些,真的可以吗?”

    薛芷箐对于算术也有研习,因为华夏古代传到隋时,已经有了先秦的《周髀》,西汉的《九章算术》。

    前者是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主要阐明当时的盖天说和四分历法。

    后者则是数学运算法,古人提出了若干算术难题,并创造了解勾股形、重差等新的数学方法,内容十分丰富,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牵扯了方田、粟米、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及勾股等不同领域的计算问题。

    东汉马续、张衡、刘洪、郑玄、徐岳、王粲等通晓《九章算术》,或为之作注,而隋代流行本,多是刘徽为《九章》所作的注本,此人还撰出《海岛算经》一书。

    薛芷箐精通文学的同时,也对算术有所猎涉,自认为学的很深,但很少使用它,因为在大隋时代,除了工匠大师如宇文恺那种人,经常需要在建筑时候使用算术外,她写文章,著书立说,往往使用不到。

    最主要即便精通算术的人,在这个时代,也不受人敬重,觉得那是淫工巧匠所学,属于肤浅、低俗之事,勋贵子弟们,没有人重视它。

    “当然了,如果使用它,我们在工业、经济、建筑、造船、自然科学等方方面面,都有着不可思议的推进。”

    薛芷箐听到国公这样描述,好奇心起,仔细盯着它们看,倘若用简单的符号,来代替繁杂的数学文字,未免不是一种捷径。

    此时,她灵机一动,满脸地惊讶,脑海中不断在思考这一方面的闪光点,似乎有所开启,隐隐觉得,这种符号替代文字书写,也许真的对数学的计算和推演,有着重要的意义。

    “昭云,能否为妾身解释一下它们的定义和用法呢?”

    罗昭云点头,他知道薛大才女的学问贯通古今,又精通多种领域,见她对这些算术理论也很感兴趣,其实并不意外,提笔在纸上写下“0、1至9”十个阿拉伯数字,向她解释道:“这就是数学符号,代表着壹、贰、叁到玖,拾壹就用11表示,以此类推,方便简洁……”

    薛芷箐眼神一亮,轻轻点头,全神贯注地盯着。

    顷刻,罗昭云写下个位、十位、百位的数字写法,讲解出来,这种东西通俗易懂,以薛芷箐的智商和知识储备,几乎瞬间就明白过来。

    “比如加法,可以写成这样……以这个代替乘法……除法演算是这样的……”罗昭云此时就像一个老师,在给一位天才学生讲述最基本的数学知识。

    薛芷箐的眼眸越来越亮,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有了这些数字代替繁体文字,计算起来,写起来和复加排列起来非常简单,运算自然也会减少苦难了。

    “啊,竟然可以这样!”

    “还有更复杂的,要不要听听?”

    “君所愿,不敢违尔。”薛芷箐笑靥如花,带着酒意,双颊酡红更增娇艳之色。

    罗昭云通过接触和大才女交流,发现她对数学也挺有悟性,于是破例,细心为她多讲解深一些,从简单的加减乘除,到复杂的方程式,然后开平方、开立方、正弦、反弦数,后来又提到了基数、指数、导数等,从小学到大学的数学知识,挑着为她讲述下来。

    这些东西如果用古代的文字来代替,则非常繁杂,不具有直观性,演算困难,这也是为何近代中国在工业、数理化等方面落后的一个原因,别看阿拉伯数字简单,但数字学本来就是符号逻辑,如果用文字来写,就失去了这一领域的钥匙,尤其是更复杂的精密运算和电子程序、航空技术等等。

    “简直太奇妙了,这种符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薛芷箐此时终于认识到这种数字符号的优越性,太过便利,简单实用,而且最适合运算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