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争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争雄- 第1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嗯,比如有西京的才子,写了诗赋,有人写了挽联,追悼这位少年成名的大隋少将军!”这名情报小头目,如实地回答着。

    罗昭云仔细分析着他的话,脑海中灵光一闪,忽然想到一个策略,那就是先抑后扬,假戏真做。

    既然西京不少百姓都认为他死了,那就将计就计,趁此把他的名声再抬一抬,让这个乌龙闹得更大一些。

    以前他虽然在军中威望甚高,但毕竟是武将,随着四海升平,战事减少,朝廷文官开始左右政局,公卿大夫的地位逐渐高于武将,所以对武官有一种轻视,罗昭云之所以能入一些文人才子的眼,主要因为他折冠诗词会,曾在对书联比赛中也占了上风,做了几首佳句,塑造了文武全才的形象,才让一些文人看重,如今追悼。

    以前他活着好好,往往要躲避锋芒,不敢太露才华,遭到朝廷政党、隋炀帝的妒忌,如今他下落不明,生死不知,正好是一次做宣传的好时机。

    罗昭云微微一笑,遣走了情报人员,一个人留在房内,开始默写唐诗,先从王昌龄的七绝开始。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从军行》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突厥终不还《从军行二》

    随后,他从杜甫、李白、杜牧、李商隐的七言、五言绝句中,又背写了一些,整理了三十余稿,加上以前的所作,凑成一本诗集,当日下午,派人秘密送往锦衣会下的印刷厂,进行活字印刷。

    打的宣传牌,正是罗成将军生前遗作,一直没有公开于世,如今生死不知,凶多吉少,家人在整理他书房时候,发现了这些存稿,不忍就此埋没于世,打算公布出来,让文人墨客们追忆。

    在这种噱头之下,印刷作坊开始日夜赶工,一册册诗集被卖出去,很快,一传十,十传百,整个大兴城为之沸腾了。

    年轻的文人士子们,奔走相告,哪怕大雪天,北风呼啸,仍然热情地揣着一本最新罗成诗集,去往自己的同僚、同窗家中研究,念到激动处,热泪盈眶,产生共鸣。

    “好诗啊,这一首《出塞》定然会流传千古!”

    “不错,我觉得《从军行》才是罗成边塞最好的一首。”

    “我觉得罗成的《八阵图》写得好,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一语点破三国时局,绝妙也。”

    “切,罗成的《将进酒》才是他所有诗歌中的最高水平,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写的太好了。”

    这种士子的争论场景,在大街小巷,茶楼酒肆,府邸宅院内上演,甚至一些大文豪们,也都在梅亭内煮酒赏雪,闻着梅花香,读着罗成诗,大赞此子的才华横溢。

    “天妒英才啊,这等才华,就这样死了,太过可惜,老夫觉得,这是我大隋第一诗人,无人能及!”

    “对,罗成的诗,简直比他的军事才能还让人钦佩,这等人物,英年早逝太可惜了。”

    这些朝中遗老,儒家名宿们,也纷纷表态,对罗成刮目相看,对他以往的偏颇暂时放下,嫉妒也没了,毕竟人都死了,嫉妒也没有意义,所以,各个层面的人,在短短数日间,全都认可了罗成的才华,把他的名声推向很高,甚至开始向洛阳、其余郡传播开。

    罗昭云躲在府内,听到各种汇报,微微一笑,他就是要达到这种目的,把自己威望抬高,可以让那些文人大夫、儒学名宿们,都站在他这一边,日后把持舆论,将有大用处,一支笔,可以胜过十万大军的影响力。

第四百六十一章 他的传说() 
罗昭云通过印刷上万册的诗文集,流向大兴城内,上到豪门贵族、前朝阁老,大家闺秀,下到寒门士子、茶楼酒肆、歌姬艺妓,都在谈论着罗成文集,一时纸贵!

    如果不是锦衣会的强大运作能力,日夜雕刻、赶工印刷,推波助澜,不可能传播如此迅速。

    国子监、太学、州县学等,在隋文帝时期已经被废除,但隋炀帝杨广登基之后,全部恢复了,推进了科举制度,设明经、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虽然录取人数有限,但也对当时门阀制度造成一定成绩,打破垄断,给没落贵族、寒门一些希望。

    薛芷箐在太学中任职祭酒,这几日,她的心情跌宕起伏,因为她对罗成文集上许多诗词,感到心动、迷恋,人文最终神交,哪怕她跟成交情一般,私下没有多少来往,甚至不甚了解,但这些诗词,却是最好的精神交流。

    她忽然觉得,自己懂了罗成,他是那样一个奇男子,边塞生活,保家卫国,立志豪情,不为艰辛苦寒,同时,又是博览群书、酷爱读史的有识之士,而且洒脱、多情、真挚,不论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点睛之笔,还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放荡不羁。

    这些综合因素,各种真性情的挥洒,让薛芷箐的心中浮现出一个男子的烙印,让她倾慕又离愁。

    毕竟罗成凶多吉少了,她感到惋惜,愈发希望他能逢凶化吉。

    从没有哪个男子能这样镌刻在她的心中,形象高大,才华横溢,一身肝胆之气,可以说,薛芷箐有点爱上了这个完美男子。

    当然,这个完美男子,并不是罗昭云,而是她心中构想出来,以她多愁善感的才女气息,通过这些诗文,以及罗昭云过去的事迹,结合在一起,给她一种朦胧印象,幻想成自己的完美英雄。

    这就好比后世人,没有见到网友前,通过一些寒暄温暖的网络关怀,却爱上了那个自己虚构在脑海的人,最后,往往大跌眼镜。

    京城内,有许多才子爱慕薛芷箐,比如虞世南、杜如晦、房玄龄、温彦博、侯君素、孙伏伽、张损之、杨纂等西京才子们,都在不同场合,表达过对家人的爱慕和钦佩,可是无一人能真正打动她。

    如今到了双十年华的薛芷箐,却因为这一本诗集,芳心萌动,回想当日她见到罗将军的外貌,联想他诸多作战疆场的英雄事迹,汇合在一起,终于打破了薛芷箐的封闭的心窗。

    不过,她也明白,这只是爱慕其文采武略,要真正发展成感情,还需要进一步相处,不是一厢情愿的事。

    太学里,最近开始主讲罗成的诗文了,如果他真的死了,这些就是绝笔遗作,更加珍贵。

    ………

    大雪飘舞,很快就把整个大兴城笼罩一层皑皑白雪,如银装素裹一般。

    外面北风呼啸,寒冷异常,屋内却温暖如穿,炭火熏香。

    罗昭云站在窗棂前,看着外面的飘雪,渐渐压上枝头,如同盛开的洁白海棠花一般。

    萧依依、宁沐荷、史大奈三人还没有从涿郡西北赶过来,估计雪路难行,需要躲一段时日。

    “青霜,今天跟我去见一个朋友吧。”

    “什么朋友?”

    “吐谷浑的朋友!”罗昭云想到了慕容紫嫣,大业七年的时候,他跟紫嫣做了约定,要囚禁她们姐弟三年,如今是大业九年了,还有一年之期,也就是说,明年入冬之前,就要送走索哲。

    不过,现在吐谷浑名存实亡,伏允已死,吐谷浑部落被吞噬零散,很难再聚齐,这时候,如果吐谷浑要重新崛起,需要名正言顺的继承者,毫无疑问,索哲就是符合这个身份。

    罗昭云已经在府上思忖两年,决定去见这对姐妹。

    “你,不打算去罗公府,见你祖父了?”

    “我已经派人早早送去书信,让他不要担心我的安危,现在西京鱼龙混杂,我不宜登门,免得消息走漏。”

    “明白了。”青霜点头,不再多劝,转身回去找外披的蓑衣和貂裘、油纸伞。

    片刻后,罗昭云和青霜出门,走出保宁坊,去了永安坊,相隔了三个坊,走出数里地。

    由于天空飘着雪,街道人冷冷清清,一片萧瑟,缺少生机。

    虽然刚过晌午,但是日头被乌云笼罩,没有什么阳光透射下来,视线有些沉淡。

    二人坐在车厢内,车轱辘碾压雪地,吱呀吱呀地响着,抵达永安坊的那处宅院外,二人才下车。

    罗昭云穿着青色加厚长袍,带着一个斗笠,而青霜穿着一袭雪白貂裘,走在风雪中,窈窕优美的娇躯,裹在雪白貂裘内,只露出一张明艳倾城的容颜,手中撑着一把油质伞。

    一名侍卫去敲门,等大门开启,露出一位家丁,询问几人有何贵干。

    “自己人!”那名侍卫拿出腰牌,给家丁看了看,都相互认识这种标记,直接放行,进入了里面。

    “我们相见这里的阿紫姑娘。”

    “这个,没有上级指示,任何人不能去探望她,这是组织严格交待的命令。”

    罗昭云掏出自己的令牌,问道:“有它可以吧!”

    那家丁看完,顿时一惊,自然也清楚这是组织里高级档头才能拥有的腰牌,立即同意了。

    他把罗昭云、青霜引入第二进院子,这里出现一些带刀侍卫,把守这里,防守严密,不容有失。

    当罗昭云走到第二进院子,就听到房舍内,传出朗朗的读书声。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明镜高堂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如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读书的人是一个孩童,嗓音还有些细,索哲已经八岁了,经过两年在中原寄人篱下的日子,心智成长很快,并在慕容紫嫣的细心教导下,两年内学了不少论语春秋,诗词歌赋,懂了一些中原的文史典故,比六岁时候,知识增长了许多。

    罗昭云苦笑,想不到今日到来,竟然听到索哲在朗诵自己刚发行的诗文集。

    这时候,索哲念到一半,停下来,忽然提出问题:“姐姐,你说那个罗成坏蛋,是否真的死了?”

    另一个娇美声音道:“据说凶多吉少了,可惜,一代少年将军,难免马革裹尸。”

    “哦,太好了,咱们的仇也算报了,省得他再来欺负咱们,这个大坏蛋!”索哲高兴地在拍手。

第四百六十二章 沉重打击() 
罗昭云听到屋子内的对话,脸色陡然难看下来,额头冒起青筋,心想这对姐弟活宝,在背后没少诅咒我啊!

    他转身吩咐守卫撤出十丈外,不得监听,然后走上前,轻轻敲动房门,里面的慕容紫嫣愣了一下,通常情况下,无人来打扰她姐弟二人。

    “谁呀?”慕容紫嫣起身,前来开门,当她打开房门的刹那间,看到斗笠的面孔,目瞪口呆。

    “是……是你!”慕容紫嫣有些活见鬼了,方才她还以为这小子凶多吉少,可能挂掉了,下一刻,就出现在她门口了,要是晚上,估计会被吓够呛,以为还魂来了。

    “嘘!进去说话。”罗昭云直接迈步进去,青霜也跟随进房,寸步不离。

    “姐姐,是谁来了?”索哲探头询问。

    “是你念念不忘的坏蛋!”慕容紫嫣哼了一声。

    “啊?”十岁的索哲,长得壮士,个头按后世的标准有一米四了,穿着华服圆领儒生长袍,倒有了几分书生气息。

    “你还没死啊!”索哲懊恼地说。

    罗昭云冷笑道:“就那么盼我出事吗,如果我一去不复返,真的三长两短,你觉得,你们还能活着走出这个府邸吗?只有我活着,你们才能平安。”

    慕容紫嫣脸色一变,仔细想想,也是这个道理,她是跟罗昭云有协约,他若是出事了,没有人会管二人的死活,甚至灭口都有可能,所以,这样一想,她反而清醒罗昭云还活着。

    “紫嫣,到里面,我有几句话要跟你谈。”

    慕容紫嫣蹙眉道:“在这里不行吗?”

    “事关重大。”罗昭云郑重其事地说。

    “好吧!”她犹豫了一下,但还是信得过对方的人品,所以直接答应了。

    罗昭云转过身对着青霜道:“你在这等我,顺便看着一下门,别让人靠近。”

    “明白了。”青霜点头,目光在他和吐谷浑的紫嫣身上来回扫两下,似乎在猜想二人的关系。

    里面的卧室,是慕容紫嫣的闺房,隔出一个屏风,后面有一张小床,是索哲睡觉的地方;由于在这当人质,慕容紫嫣十分谨慎,不肯让索哲离开她的视线,不让他独自居住,担心会被下毒手。

    “你……没伤着吧?”

    罗昭云愣了一下,错愕道:“这算是对我的关心吗?”

    慕容紫嫣脸颊微红,哼道:“随你怎么想吧,我也只是随口问问而已。”

    罗昭云道:“受伤了,还不轻,九死一生地逃亡,总算逢凶化吉了。”

    “哦,那你什么时候到大兴城的?”

    罗昭云道:“也就几日前吧。”

    慕容紫嫣寻思一下,顿时想到了罗成诗文集,看来跟他本人也有关系,不像是传闻中,说什么罗府人发现的手稿,为了高祭罗成,拿出了遗作,博取了世人的同情,看来这一切,似乎都早有谋划。

    “你找我有什么重要的事?”

    “关于吐谷浑,你父母等族人的消息。”

    “哦,他们怎么样了,一切都好吗?”慕容紫嫣已经跟族人两年多没有联系,所以很是挂念。

    “有一个不好的消息,希望你听后,不要太激动、难过。”罗昭云轻叹一声,给她打上预防针。

    慕容紫嫣听他这样说,顿时心中有不详的预感,脸色大变,询问道:“究竟是什么事,我父王、幕后他们,究竟怎么了?”

    罗昭云解释道:“两年前,你父亲衰落大部分族人,投奔吐蕃去了,刚开始似乎得到了接纳,可是随着吐蕃这两年日渐强大,隋朝又战争不断,分顾不暇,导致吐蕃野心暴涨,企图吞并吐谷浑,所以,可能觉得你父王他们碍事,挥起屠刀,对你族人下手,只有少数人逃走,逃回吐谷浑的西部山脉,还有西域去了。”

    “什么,他们都出事了?”慕容紫嫣脸色惨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