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争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争雄- 第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在说出来,为时过早,不过,我肯定不会束手待毙,坐视我罗家灭亡,幽州遭劫,所以,一旦隋朝真的腐朽将亡,天下群雄并起,相互争霸,到时候,罗家肯定也会有所行动。”罗昭云说的含蓄一些,但意思也很明显,那就是顺应大势,绝不愚忠到底。

    李靖沉默下来,消化他的言论,这些话太过惊人,若是传出去,以当朝陛下的猜忌和秉性,肯定会诛杀三人,妄议君王,有谋反之心。

    青霜已经淡定下来,因为一路上,罗昭云已经把自己的部分想法,说给了她,以诚意打动,让她知道自己的为人和目标,绝非愚忠皇室,助纣为虐的人,而是有责任感,拥雄才大略,肩负重任的乱世豪杰。

    半晌,李靖松了一口气,抱拳道:“我李靖能成为正四品武官,在地方为将,多亏了罗将军破格提拔,给予机会,而且几年袍泽相处下来,早已深知罗将军为人,若真有那么一天,国将不国,天下大乱,李靖愿意继续追随罗将军,完成一番大事。”

    罗昭云眼神一亮,心中暗喜,知道自己没有看错人,提前就押宝在此人身上,以李靖的性格,言出必行,而且不是反复无常之人,得他此番报效言论,心下安定许多。

    “李将军,言重了,其实一直以来,我就把你当成兄长般看待,你的带兵才能,昭云非常佩服,昔日相处,跟着兄长学习不少,那些自创的军阵,受益良多,可以说,我们亦师亦友,虽然你我有军衔差异,但昭云的确想以后继续与兄长并肩携手,闯出一番大功业!”

    “当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急于求成则适得其反,我等现在毕竟还是隋朝将领,食君之禄,为君分忧,还是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为国效力,孟老夫子说的好,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我们利用手中之权,保护百姓免遭苦难,就心中无愧,对得起自己身上这身铁甲了!”

    李靖心中激动,对罗昭云的这些话,深感赞同,他自己出身官宦贵族,有一股自豪,以及儒家治世的思想观念,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幼就立志做名将,保家卫国,做一番大事业,但如今他快到知天命年纪,仍没有达到舅舅韩擒虎的威望和高度,多少有些懊恼,如果中原真有革鼎洪流,那么也是他展现才能的好机会。

    “罗将军,你和贤弟妹风尘仆仆,从突厥草原赶路过来,有上千里路,当很疲惫,不如去沐浴更衣,休息一下,我去让内人做一些饭菜,咱们晚上痛快地喝一顿,我再叫来侯君集他们,给罗将军接风洗尘。”

    罗昭云也想见一见这些熟人和旧部,说道:“关于我去太行山一行的事,暂且需要保密,所以,等会我就说,中伏之后,被商队所救,但是醒来发现商队往西北边关去做生意,我中途离开,顺道来此。。。。。。”

    他可不想让自己抢夺战国帛书的事传开,否则,日后难以安宁了,跟李靖如实道来,是因为一来信得过他,二来因为虬髯客的关系,这事迟早都会让李靖知晓,自己不好隐瞒,对其它人,就不想告诉了。

    “好,都听罗将军安排!”李靖爽快答应。

    罗昭云与青霜起身,去了后院,李靖安排了丫鬟,给二人准备热水和干净的衣裳。

    二人分开洗浴,浸泡身子,缓解身上的乏力,然后换上崭新干净的衣袍之后,男的丰姿如玉,英俊无匹,挺拔威武,女的青春靓丽,窈窕多姿,娇美倾城。

    两人穿戴好后,下榻房间已经安排好,罗昭云和青霜先回房间暂时歇息一会。

    青霜坐在床沿,轻声议道:“这个李靖不错,为人诚恳正直,你没有看错人。”

    罗昭云微微一笑,因为他熟悉历史人物,有一定识人优势,未卜先知;接下来,他要观察侯君集等人态度,待收纳了西北鹰扬府兵,为后面隋朝大乱做准备,至少这一股力量,日后可以制约李渊入长安,发挥奇效。

第四百五十二章 熟悉的面孔() 
高原之上,一轮月牙升上了夜空,皎洁的余光,透过清澈的云层,洒在吐谷浑的大地上,就好像铺上一层薄薄的银霜。

    一阵凉风吹过,庭院内的树叶随风飘荡几片,竹枝发出沙沙的声音,不时传来几声的雁叫,深秋的苍凉,直透心底。

    罗昭云和青霜休息了一个时辰,醒来后,精神饱满,体力恢复很多,感到神清气爽。

    二人推开了房门,一名丫鬟等候在外,说饭菜已经备好,客人也来到主宅,就等二人过去用晚膳。

    “哦,怎么没叫醒我们?”罗昭云听说其它宾客已经到了,他随口问了一句。

    丫鬟回道:“这是将军吩咐的,如果你们睡下,让我不要打搅,在外面等候你们自然醒来。”

    罗昭云愣了一下,微微点头,看来李靖对他和青霜,还是很上心的,小处的关心,却能窥见一斑。

    “前面带路吧,我们这就过去,别让其它宾客久等了。”

    “请跟奴婢来。”十八九岁的姑娘,在前面引路,穿过花圃、回廊,来到主宅宴堂。

    这时候,在大堂内,围桌坐在几个男子,李靖、侯君集、郭孝恪、侯莫陈婴、张峻等人正在交谈,有人对罗将军的到来将信将疑,因为没有发现伏俟城出现外来的侍卫队,将军府内外也没有明显变化。

    除了这几人外,还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子,样貌清美,穿着一袭素色深衣,只有衣襟的领口边绣有美丽的云纹图案,简洁朴素,正是李靖的妻子红拂女。

    几人正在交流,这时候,罗昭云和青霜走近,众人发现之后,全都惊讶起身。

    “罗将军!”

    “拜见罗将军!”

    这些人看到罗昭云的瞬间,先是错愕愣住,然后激动地抱拳,向他敬礼。

    他们曾是罗昭云的部将,而且是他亲自提拔,委以重要,这种提拔之恩,让人铭记,何况罗昭云的威名太盛,这些武官跟随他的时候,南征北战,立下不少功勋,在心中都留下了很深的影响,下意识地起身敬礼,仿佛条件反射。

    尤其是郭孝恪,在当初突厥战场上,就跟罗昭云并肩作战,出生入死,一直追随左右,细数起来,那是十年前的事了。

    如今罗昭云从十四五岁的少年,长到了二十四五间青年才俊,心智成熟,面容也变得英俊无匹,不在稚嫩。

    侯莫陈婴曾在仁寿四年,跟随罗昭云去镇压汉王杨谅的起兵,然后就一直追随,直到灭吐谷浑后,隋炀帝杨广西巡,罗昭云留下了他们,然后回京去,再过一年就有了辽东的战争。

    郭孝恪喜出望外道:“罗将军,可想死我们了,没有你在,我们无所事事,都没有仗可打了。”

    张峻点头道:“是啊,听说朝廷发动百万大军,攻打高句丽小国,为何迟迟没有得手,是否需要我们调动过去参战?”

    “高原地区,环境恶劣,水土不服,我们也想早点回中原去作战立功。”侯莫陈婴诉苦说道。

    “好了,都先别着急问,让罗将军坐下再慢慢说来。”红拂女大喝一声,颇有女主人的架势。

    本来这种宴请场合,家里的女主人是不陪男宾客同桌的,男女地位差距很大,有一些礼俗制约,但是红拂女不尊那些儒法繁节,加上心性使然,不做作,性格直爽,平时这些武将们来拜访将军府,跟她也有见面、谈话,关系熟络,而且尚未开饭,所以就坐下一起等待。

    罗昭云在众人热情之下,坐在席间的高腿胡椅上,跟后世的桌椅高度和外形已十分相似了。

    青霜被红拂女热情拉着,也坐下来,寒暄问暖,好像自来熟一般。

    酒席间的饭菜还没有上,仍是空空如也,只有一些地方水果摆在那,李靖吩咐丫鬟、仆人,收拾果盘,开始上菜、煮酒,准备开席用晚膳了。

    “罗将军,你这次不是过来出差公干的吗?”张峻好奇地询问。

    罗昭云摇头一笑,把提前想好的说辞,都大概说出来,让诸人释疑,明白了他的遭遇。

    “谁这么大胆,竟假传圣旨,胆敢行刺罗将军,朝廷正三品的大将军,又是册封的王侯,这也太无法无天了。”郭孝恪、侯君集等人,都感到愤慨。

    罗昭云说道:“是杀手组织楼外楼干得好事,不过,他们也是那人钱财,替人消灾,幕后那个雇佣者,才是最可恨的!”

    “罗将军,这次你回去,能带我们走吗,整天待在边疆,有些无聊啊!”郭孝恪很想跟随罗昭云身边,继续参与其他的大事件。

    他们已经发现,罗将军总是能参与到国家一些大事中,出其不意,立下赫赫战功,令人心驰神往,敬佩不已。

    罗昭云见这几个人表情真挚,见到他后那种喜悦感、尊敬感,不带虚假,这些武将汉子,还是当初的那些部将,依旧拥戴他。

    当酒菜上来的过程中,罗昭云趁机把目前朝廷的形式,征高句丽的曲折,中原地区的灾乱,各地义军抗隋的事情,都详细说出来,即便众人刚才从李靖口中得知了一些消息,但等罗昭云说完后,大家都脸色深沉,颓叹一声。

    他们生活的大隋盛世,就这样瞬间要崩塌了吗?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股迷茫,毕竟他们都是隋军将领,在深入番邦腹地的边塞驻军,监视吐谷浑人作乱,防备吐蕃来袭,吐谷浑贵族的反抗等,他们誓死保卫的国家朝廷,就这样要灭亡了?

    那他们在这里的付出和努力,还有什么意义呢?

    “乱局开启,谁也改变不了,当初我留下你们,也是希望汝等在此,带兵历练,艰苦磨合,变得铁骨铮铮,血气方刚,打造一支精锐之师,日后必堪大用!”罗昭云郑重其事地说道。

    郭孝恪、侯君集等人,听到这些话,都上了心,仔细咀嚼过滤,忽然间,都发现罗昭云很有先见之明,把他们安置在这,熟悉练兵,不受拘束,而且培养了只属他们调动的募兵。

    “罗将军,若是以后真的天下大乱,我等希望能继续追随罗将军,干一番大事业——”郭孝恪说完,侯君集、侯莫陈婴、张峻都同意了,因为到那时候,朝廷不再给补给,都要自给自足,还有阻挡边疆敌军,内部叛军的袭击,肯定撑不住多久。如果有了罗昭云这个主心骨,他们便不必担心这个队伍会被其它势力轻易吞掉了。

第四百五十三章 红拂女的经验() 
罗昭云心情不错,跟李靖、郭孝恪、侯君集、侯莫陈婴、张峻等人喝酒畅谈,一晃几年未见,这些人没有太大变化,对他依旧恭敬、热情,就好像他刚离开吐谷浑没多长时间一般,恍如昨日。

    他暗暗点头,认可了这些人,留在这里,算是他提前在西北布局,会有大用处。

    “对了,吐谷浑王伏允,后来怎么样了?”罗昭云问。

    侯君集解释道:“吐谷浑王已经死在了吐蕃,而且不少投奔吐蕃的人,也被蚕食了,吐蕃有野心要进攻吐谷浑,将这里的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对抗大隋,这两年,吐蕃没有了吐谷浑的制约,逐渐强大起来,已经吞掉三分之一的疆域,那些高山峻岭,偏僻之地,我大隋军士难以去守护,眼看这吐蕃军在靠拢,这西海郡已经严重缩水了。”

    罗昭云询问:“没有痛击吐蕃吗?”

    李靖叹道:“他们并没有大规模入侵,只是推进,占据一些少数民族村落,没有向我大隋驻扎的城池和要塞进攻,大概也是摄于我大隋的强势,不过,一旦中原乱起来,边戍撤军,纷纷自立的话,肯定挡不住吐蕃、突厥的侵犯,到时候,我大隋朝廷眼下开拓的疆域,可能要丢掉一些。”

    罗昭云神色凝重,他也能聊到,过两年隋朝灭亡,中原混乱不堪,突厥、吐蕃等少数政权,瞬间从附属地位,变得强势,让中原许多首领低声下气去借势,自称儿皇帝。

    他想到伏允,自然想到了吐谷浑的公主慕容紫嫣,还有那个小王子索哲,正在长安城内,算一算,也过三年了,未到五年之约。

    自己一直在外面调来调去,没有跟这对姐弟多接触,虽然他去洛阳时候,曾打算把这对姐弟带过去,可是长安城内有国子学、太学等,贵族众多,门阀盘根错杂,京城内人才济济,文化包容,各类书籍可以买到,甚至高雅一些的酒肆场所,还有大儒、士子们在那下棋、谈诗赋、对对子等,这种中原文化,深深地吸引了慕容紫嫣、索哲。

    隋文帝掌权后,为革新政治,扭转风俗,特别重视统治人才的培养,很注意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有官学。

    在京城,设立国子寺,置祭酒,专门管理全国的官学教育工作,此乃中华古史上设立专门教育行政部门和设置专门教育长官的开始,意义重大,在国子寺下设立五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学员大约千人,最后一门学科还是隋代首创。

    在乱局之中,谁能先一步掌握长安新城,控制西京,吸纳京城内的贵族子弟、才学志士的依附,将有重大优势,因为任何时候,人才都是最宝贵财富。

    自东晋开始,中原地区就是严重的门阀制度,文史、儒学、经学、治国等人才大多出自门阀贵族,而长安城是关陇集团的聚集地,汲取天下各地不少门阀人才汇聚,大隋一乱,得长安城者,便是掌握了先天优势。

    罗昭云通过历史知识,当然很清楚,李渊自太原起兵后,几个月时间攻克了长安城,虎踞龙蟠于关内,只有他打别人,没有别人打他的份,既可坐山观虎斗,又能可进可退,等若复制了当年秦统一六国的路子。

    “若有机会,我能抢在李渊之前,占据长安,那么李唐,还能出现吗?也许,改叫罗唐吧!”罗昭云心中暗自想着,已经有了新的战略规划,早一步去长安,布置底班去。

    前半夜,几人喝得痛快淋漓,都已经大醉,后来,这些人已经不叫他罗将军,改口称兄道弟了,的确喝得有点高。

    但这样的袍泽生死之谊,男人兄弟豪情,反而使众人通过酒水和倾谈,更加深了彼此的认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