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争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争雄- 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站在邹泰的面前,是一位三十七八的中壮年,身材挺拔魁梧,国字脸,短胡须,浓眉大眼,双眸炯炯,脸色有些枣红,看上去非常沉稳干练,此人就是秦琼,齐郡历城人。

    他为人忠厚,颇讲义气,祖辈曾在北齐、隋朝为官,到了他父亲这一辈,由于其父秦爱早故,秦家落魄下来,秦琼小时候的富裕生活很早就过去,但他因自幼习武,十八九岁时候,为减轻家里负担,入伍从军,在来护儿帐下当差,不过,只是队头,管理五十人的低阶武官。

    这个秦琼,根本不是隋唐演义中的角色,他父亲不是北齐大将秦彝,而他自己也没当过什么捕快,从一开始,他就是大隋的正规军士卒,这在二十五史的新旧唐书中,都有相关记载,而隋唐演义版本,完全是杜撰的!

    秦琼此时有些发愣,不知道这个邹泰这是闹哪一出,自从离开齐郡后,山东一带几支人马混合,编制成四五万人的大军,开赴辽东,可从没有见过他这样跟自己说肺腑之言,今日邹郎将撞邪了不成?

    ______

    PS:很多人纠结,为何主角不一出来,就露出霸王之气,而是这样随波逐流,一点点转变?其实,作者写过其它历史书后,前几部都是一出来就想要争天下,千篇一律,写的反感了,而且觉得那样主角太直白,并不真实。一个人的心境是需要成长的,随着环境转变,理想和目标在变化,许多立国的帝王,在人生的前几十年,根本没想过当皇帝,但后来因为局势压迫,权力涨了,野心大了,时机成熟,才会立国称帝了。(未完待续。)

集结号(重要通知)() 
金戈铁马,畅想历史,一页页,镌写狼烟烽火的喧嚣。

    谁煮酒,一生知己伴,重聚首,千杯醉笑!

    …………

    今日,作者做了一个决定,把笔名丰玄机更改回龙竹。

    当初来起点的时候,因种种原因,没有使用龙竹的笔名发书,导致以新人的姿态,一点点从零开始积累人气。

    现在因为版权和笔名归属等原因,要把众多历史书,收回在龙竹笔下。

    (丰玄机是本人在影视行业内,做编剧的艺名。)

    …………

    也许这里的读者朋友,有的听过这个笔名,大多则相对陌生。

    龙竹以前的作品有《君临战国》、《寻秦记续之战龙返秦》(雄霸楚汉)、《游龙神雕》、《情剑倚红颜》、《九界武神》、《都市锦衣卫》、《护花邪君》、《盗灵空间:诡杀凶案》等等。

    以前,我在翠薇居写书,后来网站被关闭了,本人四处游荡,始终没有安定下来,毕竟历史的作品,在很多网站,都难有阅读量。

    《江山争雄》发表起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感谢大家的支持,使本书在更新缓慢情况下,依旧冲进了历史类月票榜的前几十名,年度历史类作品榜的百强。

    接下来,更名之后,龙竹会在下个月(2月份)开始,加速更新,保证每天双更,抽出更多精力,把江山争雄写好,写的更精彩,与爱好历史文的朋友分享、共勉。

    …………

    在这里,我想对那些看过龙竹书,却不知道龙竹去了哪里的朋友们说一声,我在起点,期待你们的到来,继续支持龙竹历史作品,续写辉煌!

    兄弟们,重聚首,这里需要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

    十年磨笔,不忘初心,龙竹依旧,等你归来!(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二章 演义不靠谱() 
秦琼听着鹰扬郎将邹泰的话,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他今日为何会找自己谈心?自己这些日子,中规中矩,似乎没有得罪他吧?

    “邹将军,属下以为,一身本领,的确是该报效国家,然则这些年荒芜的岁月,叔宝一事无成,谈大理想,似乎过了热血的年纪。”

    邹泰语重心长道:“叔宝啊,你这样就妄自菲薄了,当年来护儿将军可是很看好你的,后来大隋承平日久,山东一带没有了战事,这才闲置下来,放牧南山,搁下兵戈,如今不一样了,讨伐高句丽,是大隋最后一战,征服它之后,大隋才算真正的没有对手,四海安抚,进入太平盛世。”

    秦琼心中冷笑,带着一种感叹,因为他亲眼目睹这几年大隋的条令,开凿运河,修洛阳,补长城,开御道,征辽东,滥用民力,山东一带正好是重灾区,壮丁大多被抽调出去劳役,庄家荒芜,黄河决堤,各种灾荒不断,百姓流离失所,社会凋敝,非常严重。

    在齐郡时候,他看到许多灾民,无家可归,男子为了不被抽调出去,劳累死在他乡,纷纷砍掉自己的一条胳膊,躲避官府的征兵、徭役,称为福手、福脚,而且,长白一带,有王薄已经占山为王,起义对抗朝廷了,齐鲁之地,不少人响应,钻入山林成为匪寇。

    这样的天下,如何四海升平,达到盛世?

    秦琼沉默下来,不再言语,因为实在不知今日的邹泰将军,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邹泰见他镇定,面无变化,干咳一声道:“秦叔宝,坦白告诉你吧,你的机遇来了。”

    “什么机遇?”

    “罗成将军今日在殿前,向陛下再要一路军,补充伤亡的队伍,他点了咱们山东道的府兵,即日起,五万人都归他统领,要攻城略地,他向我询问军中有什么骁勇之人,又懂带兵,我一合计,把你也给报了上去,还真巧了,罗成似乎对你的名字,也有一点印象,可能是来护儿将军提过吧,就这样,一会本将军带兵过去后,你要跟我一起去见罗将军,他另有重用你!”

    秦琼楞了一下,罗成将军要见自己?对于这位年轻的少年冠武侯,他可是听闻过,天下盛名,他也有些钦佩,毕竟十四岁成名,依靠自己的能力,在边疆创下威名,一步步依靠自己崛起,这等气魄和胆识,非凡人能比。

    这时候,他的心思多少活跃几分,如果真的是罗成统帅要见自己,委以重任,自己的一身本领,终于有施展的空间了。

    秦琼有些感叹,这些年不是他能力不济,而是地方府兵,民兵合一,缺少锻炼,已经不是以打仗为集结目的了,大多时候,开垦荒地,屯田耕作,还有就是修筑堤坝,凿运河等监工的任务。

    他当了队头后,户籍入了府兵,不得擅自离开,困在地方,因为他不屑于贿赂长官,送礼怕马,所以一直没有得到较快提拔。

    当初秦琼二十来岁时候,的确得到过来护儿的赏识,后来秦琼母亲去世,来护儿还派人去吊信,其它将领得知后,就询问来护儿,说军中你们多将士,低阶官职者,家里婚丧嫁娶,也没见来将军派人去参加啊?

    来护儿当时回答,秦琼这个青年,有真本事,相貌非凡,日后必成大事,有很大前途,怎么能跟其它人相同呢?

    只是后来齐郡一带由于没有战事,来护儿被调走了,还没有来得及提拔秦琼,就这样,他的前程变得迷茫,始终没有大起色。

    第二次征辽东,秦琼跟随齐鲁之地的府兵,汇合整编后,来到了前线,他觉得,自己的机会,也许真的来了。

    只是,机遇来的有些晚了,如今朝廷腐败,风雨飘摇,报效国家的心情,早已没有当初年轻时候那么激动、热衷了。

    人总是会变的,时时刻刻,都在因为环境的原因,生活的压力,改变自己的一些想法。

    没有一成不变的人,只是秉性、品格等与生俱来的因素,或许改变较小罢了。

    邹泰夸赞了一番秦琼,并且透露出,这次能被挖掘,跟他举荐有很大关系,这等若一份大人情。

    秦琼即便再忠厚,也能听出了其中的味道,微微点头,不冷不热,抱拳一礼,说是谢过了。

    半日后,邹泰带着五万兵马,拉着帐篷、物料、武器、部分粮草、炊具等,来到了平壤东城门外三里处,罗成大营的驻扎地。

    薛世雄、卫文升负责接收和整编,把邹泰的人马瓜分了一半,挑选了一些精锐甲士,只留给他两万多兵马,听候其殿前,算是这批大军中的替补力量。

    邹泰并不在意,只要能在罗成军中任职,生还率和立功率都是最大的,他带着秦琼,来到了罗成的。

    大帐之内,罗昭云正在研究沙盘地图,得知邹泰、秦琼账外求见,立即让人进来。

    “末将邹泰,拜见罗将军!”

    “属下秦琼,拜见罗将军——”

    罗昭云从容点首,并没有因为面前来了一个响当当的历史豪杰人物,就得意忘形。

    他目光直接忽略了邹将军,而是上下打量着秦琼,这位隋唐笔墨最多的好汉,什么马踏黄河两岸,锏打山西九州六府一百单八县,镇山东半边天,孝母似专诸,交友赛孟尝,神拳太保秦叔宝!

    不过,罗昭云在隋朝生活十年,已经不信那些演义和评书了,他看着秦琼,身材挺拔,腰背魁梧,脸色有些枣红,胡须不长,显得干练又成熟,脸庞有一些风霜,岁月在这个三十六七岁的男子面容,留下了痕迹。

    秦琼已经不再年轻,类似一位中年大叔了,比罗昭云大了十七八岁,二人也不是什么表亲关系。

    “邹将军,你将兵马都迁过来吧?”

    “回罗将军,已经全部迁入罗军大营。”邹泰恭敬回答。

    罗昭云点头道:“行了,你初来本营,有许多规矩要知道,还有调整的事,够你忙碌的,现在就去处理吧,这位秦琼校尉,暂时留在这,我有几句话要问。”

    邹泰虽然还想留下,套近乎,拉关系,但是想到过犹不及,暂时还不熟悉,以遵从命令为主,抱拳行礼,然后离开了大帐。

    “来人,赐座!”罗昭云直接发话,让侍卫搬来了椅子,给秦琼座位,然后再谈事。(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三章 值得拉拢() 
罗昭云吩咐侍卫为秦琼搬来一个座位,让后者有些受宠若惊,毕竟两者官衔相差太多,一个王侯,实权大将军,另一个则是校尉,始终没有派上战场的预备队员。

    秦琼来到这,其实有些感到不真实,不知道罗将军为何请他过来,此时在受到如此待遇,更加不知所措,好在秦琼经过这些年的历练,见过了风霜,世情冷暖,早已不是当初年轻气盛,满腔热血,舍我其谁的时候了。

    岁月总是会改变一个人身上许多特征和习惯,秦琼坐下来,对着罗昭云道:“不知罗将军唤秦琼来,有什么吩咐?”

    罗昭云打量着秦琼,对他的印象还算不错,双眸有神,不卑不亢,表情质朴,没有虚浮之气,反而内敛稳重,就好像玉石被打磨到一定程度,可堪大用了。

    “秦校尉,实不相瞒,本人曾跟几位将军探讨过,需要一些武艺高强,又精通一些兵法,有人向我举荐过一些名单,里面就有你的名字,我觉得眼熟,就挑出来了,想跟你谈一谈。”罗昭云找一个比较妥当的借口,秦琼官职还低,他不可能去询问那些将军,谁举荐的他。

    甚至,秦琼对于那些将军,似乎只认识来护儿,如果被人谈及,估计也就是来将军了,所以,两人心照不宣,没有在这个问题是过多停留。

    “不知罗将军想要谈什么,秦琼但凡知晓,必言无不尽。”

    罗昭云微微点头,询问:“你最擅长什么武器?”

    “长枪!”秦琼被询问武艺,顿时来了几分精神。

    “不是用双锏吗?”

    “锏?”秦琼愣了一下,摇了摇头,略显尴尬道:“从没用过,也不太懂锏法,最主要,它不是军中常规的制式武器,无处学起。”

    罗昭云明白他的意思,军队中只配备刀枪剑戟,矛斧弓弩等最常用的武器,民间武师教授的功夫,也大多是这些常规的武技,秦琼祖上都是北齐文官,根本没有祖传锏法之说。

    演义杜撰害死人,都是虚假的文化传承,跟真实的历史原型相差甚远,往往经过了艺术加工,就像历史上的关羽明明善于用长枪,却被渲染成手持青龙偃月刀一样,古代的民间文学好像很喜欢给英雄好汉安排个性突出的武器,这样好辨识。

    隋唐十八好汉,各个使得武器不同,编造的非常离谱,但艺术渲染性却很强。

    “你读过兵书没有?”

    “嗯,在来护儿将军帐下时候,曾经被赐了两部兵法册子,是来将军亲手抄写,后来一些年,没事我就翻看它。”秦琼家境一般,十多岁时候,不喜读书,好舞枪弄棒,从军之后,逐渐成熟,接触了几册兵法,懂了不少。

    “你对攻城战,熟不熟悉?”

    “打过几次,但没有太多经验。”秦琼实话实话,不想虚构。

    罗昭云通过几句交流,他体会到秦琼的忠厚淳朴,光明磊落,非常值得深交的一位硬汉子。

    “这样,由于军中这大半个月来,不断征战,伤亡很大,俾将、都尉出现了空缺,本将军先提拔你为都尉,明日就安插在麦铁杖将军的麾下,若是立功,便提升为俾将,你能否胜任?”

    秦琼一听自己要被送往最前线参与攻城,有机会直接冲锋陷阵,带兵杀敌,顿时脸上露出了喜色,这样一来,自己的本领就可以施展,有了立功的好机会。

    如此知遇之恩,令秦琼感激,他不禁站起身,抱拳道:“多谢罗将军破格提拔,秦琼一定竭尽所能,立下战功!”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见秦校尉你谈吐有张有据,气质不俗,应该适合带兵打仗,希望我没有看错人。”

    秦琼尴尬一笑道:“不会,不会看错,属下必身先士卒,攻上平壤城。”

    罗昭云摆手道:“这就严重了,你只要精通带兵,指挥有方就行,冲在最前面,可不是指挥者该做的。”顿了一顿,问道:“你对大隋现在的局势,有什么自己的看法?”

    秦琼心头一惊,他现在对大隋有些失望,但此时被问及,却又不知如何回答,如果说的直接,担心罗昭云不悦,这样自己反而失去了仕途机会,但如果胡编敷衍,却又不是他的性格,一时有些犹豫。

    罗昭云看出他的忧色,微微一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