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争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争雄- 第1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也是罗昭云迟迟未突破先天的原因,就差了那么一点,仿佛如同窗户纸一般,阻隔了他的视线,一旦戳破,就能看到另一番世界了。

    “难道是,我当了讨伐高句丽的先锋主将后,消息泄露,高句丽王室请了杀手来袭杀?”罗昭云暂时不去管这件事,只要人在十万大军中,哪怕几个先天罡气高手来刺杀他,都难以靠近。

    个人勇武,终究有限,罗昭云并不担心自己的安危,反而使他有了心理准备,以后要做好防备了。

    ………

    时光飞逝,一个月很快过去,出了二月,天气暖和,各地开始耕地了。

    大隋的雄师从各地集结,开始北上,要在三月中旬,陆续抵达渔阳、北平郡。

    隋炀帝也御驾亲征了,一身黄金甲,金盔金铠,散发耀眼光芒,坐在龙撵车上,满脸威严肃穆,对这次伐高句丽,势在必得。

    洛阳城内,宽阔的定鼎大街两旁,挤满了人群,为隋炀帝送行,这倒不是自发的,而是洛阳令、礼仪官吏们强行发动百姓欢送,祝隋炀帝凯旋!

    洛阳北城区的一处柳树街巷,长孙无忌牵着马,走出了巷子,对着一位青衣少女道:“妹妹,我去边戍投奔罗将军了,在京城里,实在无聊透顶,这几年,书也读了不少,还是怀念跟随罗将军在边塞的戎马生涯,我去他那里,谋得一官半职,也总别在家呆着好。”

    青衣少女十多岁的样子,皮肤雪白,娇俏灵动,有些担忧道:“阿兄,你要多保重,战场刀剑无情,不要鲁莽。”

    长孙无忌道:“知道了,我也不一定非得冲锋陷阵,做一个参军,帮着罗将军治理一番军政、粮草、账目之类,出谋划策,管理文书,都可以。”

    青衣少女正是长孙无蓉,轻轻一笑,脸若桃花,点头道:“那就好,阿兄多保重,我就你这么一个亲人了,相信罗大哥,一定能抚照阿兄一番的。”

    “在京城咱们已经举目无亲,大伯也去世了,其它堂叔堂兄们,都跟长孙恒安他们走的亲近,我离开洛阳后,你可以跟随舅舅离开,去齐鲁之地,学习诗文,有了才华,日后才能找到如意郎君。”

    “阿兄取笑人!”长孙无蓉不依,脸颊微红,跺足跑回去了。

    长孙无忌摇头一笑,翻身上马,带着佩剑、软弓、马槊,出了洛阳城,直奔辽东方位赶去。

    ………

    洛阳游艺坊。

    昔日越王杨素的府邸占据一个坊,别无它宅,都是杨素一家,可以住进去数千人的宅院,不光九进九出,横向也有着不少厢房、别院,画舫楼阁、假山飞瀑、曲廊石桥,园林景致优雅,暗含着许多风水讲究。

    杨玄感与几位兄弟,堂叔杨约、杨慎等人都来了,还有心腹李密,韩世谔、史怀义、王仲伯、于雄等人,来头都不小,父辈、祖辈都是大将军、国柱的级别,背后都有世族背景。

    杨玄感道:“诸位,机会终于来了,杨广这个昏君,为了一己私欲,想要圣可汗的虚名,来掩盖自己夺权不光彩的一面,称颂大隋,流芳后世,结果穷兵黩武,百万大军折在辽东,死伤过半,如果算上那些劳役、船工、运料队伍死去的百姓,已经超过百万。昏君不再关心超正,一心想要扩大疆域,内忧外患却视而不见,这是自取灭亡。”

    “各地都有起义军打起了反隋的旗号,但终究是一盘散沙,缺少威望,我杨家是弘农杨氏,杨坚当年也不过是挂名在咱们杨氏族群中,现在,该我们夺回社稷之位,由我真正弘农杨氏立国了。”

    众人听他说的条条是道,都点头赞同,距离这一日,筹备已久,终于等到杨广骄傲犯错,搬起石头打了自己的脚。

    杨约问:“玄纵,昏君给你安排什么职务?”

    “去黎阳,督运粮草,负责看守、调度黎阳仓!”杨玄感回道。

    杨约点头道:“这是个好机会,有了粮草,招兵买马,很快就能拉起一支正规军来。”

    杨慎却在一旁凝重道:“玄纵,你起兵,我不反对,但是,刚开始不可打出自立为王的旗号,那样会成为众矢之的,我们可以打折昏君无道,百姓受苦,替天行道的名义,对外声称废掉隋炀帝,拥立秦王杨浩为帝,他是文帝第三子杨俊的孩子,杨广的侄子,这样可以转移一下阻力,面带朝中一些忠于大隋的官员、将领誓死反抗,到时候,我们控制了杨浩,就可以学着当年文帝那样,来个禅让。”

    杨玄纵、李密等人都觉得此计可行,不至于第一步师出无名,被议论为叛军了,他们可自诩正义之师,清理昏君,拥立新主,减少一些阻隔。(。)

第三百七十八章 有备而来() 
“咚咚咚!”鼓声雄壮,气势浑厚,振奋士气。

    天色微明,八万精锐隋军,列阵在河滩上,旌旗展动,铁甲锵锵,声威浩大。

    准备妥当后,罗昭云亲自督战,要进攻辽水对岸的土堡,进行渡河抢滩登陆战,相比去年那一场血战,这一回,罗昭云可是无所不用其极,从各方面做了充分的对策。

    此刻,数万大军,百艘战舰横江,几座浮桥已经横陈在河面,但延伸到一半,再往前,就是高句丽军队弓箭手的射程,暂时难以铺过去。

    罗昭云站在辽水河边的高台上,望着江面上船艘、战舰和木筏橹舟,大小不一,参差不齐,这是几个月内,他派工匠秘密打造的船艘,甲板上披甲之士肃然林立,月光下剑戟矛戈寒气森森,橹盾上狰狞的鬼面獠牙呲呲。

    几十支船艘,上百只木筏橹舟上站满两三万精锐,这是罗昭云从二十万大军中挑选的几万精兵,不少都是边戍的将士,或是精通水性,不至于途中落水被淹死。

    负责领军的是麦铁杖将军,副将有钱士雄、孟叉,负责指挥三万精锐第一波登陆河滩作战。

    配上了优良的铠甲和兵器等装备,战斗力大大提升。

    除此之外,还有一支曾在突厥战场,跟随罗昭云抵抗突厥可汗大军的昔日袍泽,在边疆不断阻抗草原戎狄的将士,铁骨铮铮,远非新征入伍的将士能比,所以这次被罗昭云委以重任。

    罗昭云昂首道:“诸位将士,高句丽弹丸之国,却屡次冒犯我大隋天威,滋扰边界,对中原虎视眈眈,上一次讨伐辽东,死伤惨重,多少中原男儿,客死他乡,埋骨在此,我们要为那些死去的将士报仇雪恨,只要征服高句丽,大隋从此太平,我们再也不必出征,可以回去卸甲归田,享受盛世了。

    他在安慰将士们,给他们勾勒出一个太平盛世,心有所向,不是厌倦战争,而是要尽快胜利,可以活着回归家乡。

    众将哄然称诺,充满了杀伐的气息和一去不复返的勇武气概。

    “诸位将领请登船!”

    “擂鼓,登船!”

    麦铁杖、钱士雄等将领转身登上甲板,昂然站在船头,神色冷峻,两侧的士兵喊着低沉的号子,整齐合一地划动橹桨,江水出“泼啦啦”的声音,船艘、战舰横渡辽水,向对岸攻去。

    第二军的统将是薛世雄,负责指挥下一轮的进攻,除他之外,身边还有他三个儿子来到,在他麾下任职,分别是薛万淑、薛万均、薛万彻,年纪轻轻,却各个勇武非凡。

    当战舰渡过了一半河面,接近攻击范围后,长角声响起,接着擂鼓手、鸣金手、令旗手皆在战舰上一起发出进攻的信号。

    “咚咚咚……咕咕咕……”

    “弩车阵掩护,准备登陆!”麦铁杖大喝。

    “诺!”诸偏将和都尉校尉骁骑等大小官职,以及士卒吼声如雷,表现出高昂的斗志和热血如虹的士气。

    “弩车预备,射!”一名都尉站在一排弩车旁,手持令旗猛地一挥,一所大舰横过来,甲板上摆放了一排弩车,储放的大型弩机对着河岸土堡防线猛射出去,一弩车一次能射出十二支铁驽箭,五十辆车就是六百支强劲的铁弩箭矢,一股脑儿倾泻而出,破空之声震破了空气,铮铮嗡嗡之声不绝于耳,但听这股劲风声,也可想而知这弩箭的霸道和恐怖。

    只见六百支铁杆弩箭如流星划过夜空,带着嗤嗤的风声疾射而至,下一刻,惨叫声响起,却见土堡城头上不少士卒被射中后,整个身子被箭矢穿破带飞出去,从好身后的墙垛透飞越而出,摔到城内墙根,血肉模糊;还有点士卒直接被穿透,箭矢力道不衰竭,连同后面的士卒也被射死了,吓得城墙上的高句丽守军急忙趴子躲在砖垛后,躲避如此强劲的车弩铁矢。

    最先抵达的船艘,推开夹板和内仓,从里面跳出许多盾牌手,阻挡着河岸上的弓箭手射击。

    “嗖嗖嗖!”

    河岸高句丽军的弓箭手,也在疯狂射击,但是被强大的车弩压制,一旦站起来射箭,就容易被洞穿,伤亡很大。

    隋军这次有备而来,并不胡乱冲击,而是有组织,有节奏的配合,盾牌手做掩护,分成一个个小方阵,缓慢前行,途中遇到蒺藜、倒刺、陷阱等,会有人负责清理。

    “抛石机,准备射!”孟叉在另一首五牙战舰上,大声喝道。

    一名校尉接令立即挥动令旗,上百个大汉齐声大吼,用力一拽,通过杠杆原理,盛放的瓮罐瞬间被抛飞出去,力道甚猛,在空中划过一道抛物线,猛然落到了城头,在守军不明所以的情况下,轰轰轰几声炸响,几十个瓮罐忽然爆炸开来,迸裂的瓮片四处飞射,周围的士卒顿时被瓮片伤到,惨叫连连。

    这里面并不是黑火药,而是一些鱼油、树脂调配的易燃物,放在陶瓷管内,放了一些铁皮、铁珠子,一旦点燃掷出,爆炸开后,也有不小的杀伤力。

    负责土堡的守军偏将,名叫车载沅,曾上一次参与过河滩保卫战,当时他是一名校尉,在那场战斗中立功,后来被提拔了。

    但今日他却感到是束手无策,因为这一次的隋军,比上一次更加勇猛,武器也更先进了。

    当隋军陆续登岸,双方陷入鏖战,也是最激烈的交锋时刻。(。)

第三百七十九章 势如破竹() 
这种河滩登陆战,与正面集团军作战不同,战场面积有限,能利用的进攻空间也有限,十多万人一齐冲到城下也白搭,只有被守城将士乱中射杀击毙,因为人数太多,任你闭眼随手抛一块石头、随便放箭都能打中人。

    往往聪明的将领都是分波进攻,前仆后继,与对方大体力战,接连不断一波猛似一波,后方列阵的战士还能休息养神,最重要的避免充当炮灰的绝色。

    土堡防线的高句丽守军,大约两万多人,列队一批批替补更换,杀声震天呼地,乱箭纵横散射,即使在城关内也得时刻用盾牌挡住身体,否则不知何时就被空中突然飞来的箭矢射中。

    “杀啊!”麦铁杖指挥三万精锐冲锋,口中呐喊,斗志昂扬,如潮水决堤般汹涌地冲锋沙场。

    第一波是盾牌手,第二波是刀斧手,然后是弓箭手,前面的人用盾牌挡击迎头砸下的石块、箭矢,伤亡在所难免。

    两方尚未兵器交击,但伤亡已经上千,隋军在死伤损失上,显然处于被动局面,因为地利原因。

    但隋军声威浩大,并不缺人,死了一千倒下,还有数千压上,使守军忙得焦头烂额,一不谨慎便被雄关外射来的弩箭穿中,惨叫声中,一头栽落土城墙下。

    “给我上,快点冲上去!”麦铁杖、钱士雄带来先头部队冲锋,眼见身边不少部下中箭身亡,或被石块滚木砸下,气得暴怒,奈何仍未爬上城头伤敌不得,一边大吼道:“弓箭手射死他们,快!”

    与此同时,车载沅在城头也喝道:“狠狠地砸,准点射,别让隋军爬上城头,弓箭手配合……”

    他久经沙场,当然清楚守城的关键就是不能让敌军爬上城墙,此刻以地利优势居高临下,敌兵便像钉在板上的肥肉任其宰割,一旦蜂拥扑上来,那时墙头空间小,又要与敌厮杀,又要阻挡下面的敌军,场面混乱不堪,乃守城大忌!

    一个时辰过后,薛世雄指挥大军继续渡河,要增援前线的冲锋。

    而麦铁杖等将领,已经指挥大军闯过了处处陷阱和障碍的沙滩,抵达了土堡防线的下面,开始架起小云梯攀爬,瞬间,几里的城墙范围,一列列的长梯架起来,隋军将士爬上去又摔下来,摔下来又爬上去,前仆后继,死的死,伤的伤,不到小半个时辰,城池下以积起一堆堆死尸,血流成河,浸入河沙之中。

    罗昭云坐镇在后方,已经出动数万人马攻打防线,但伤亡惨重,至少折了五千之多,而高句丽军也就死伤几百人而已,大多是被弓箭射中;不像隋军攻城的将士,有弓箭射死的、失足摔死的、石木砸死的、热油烫死的、刀斧砍死的、长矛刺死的等等,五花八门,横尸遍地,太过惨烈了。

    不过,冲锋号与战鼓不断急促,示意着大军继续猛攻,前方的将士明知必死,此时也义无反顾,没有回头路而走,因为这就是战场,一旦违背军令掉头逃跑,就是临阵脱逃,回去照样被砍头,死的一点价值都没有,至少现在战死了,有一定抚恤金,可以给家中的妻儿老小,甚至能免除一定赋税和劳役。

    隋军精兵,顶着飞石箭羽,冒着性命危险,仍在往上爬,终于有人登上土墙城头,挥刀砍了两名高句丽的士卒,却被守军十几个长矛手刺中,摔下了城墙,早已断气身亡。

    后面紧接着又登上百余名隋军将士,与高句丽军厮杀在城头,但很快又被替补上来的守卫以雷霆手段剿杀,一时高句丽军也有不畏死的露身举起大石块砸向云梯,然后自身被射成烂窟窿,却舍身阻断了隋军的攀爬。

    很多守卒见办法有效,便不要命地纷纷站起来防守投石,有的明知必死无疑,干脆直接跳下城,在半空中保住敌人的身躯或长梯,与隋军士兵同归于尽。

    战斗十分惨烈,面对不畏死的高句丽军精锐,隋军士卒气势有些受影响,攀爬的速度和进攻的气势明显降下许多,要不是后方大军坐镇,又有将军观望指挥大局,说不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