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争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争雄- 第1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知道什么人所为吗?”薛芷箐好奇地问。

    罗昭云道:“众说纷纭,传什么的都有,也不知哪条为真?不过,说高句丽人的居多。”

    二女听完,一时没了言语。

    “等一会外面安稳了,没有暴民出现,我会派人护送你们回家。”

    薛芷箐点点头,绝美的容颜上,露出一丝谢意。

    如意公主道:“昭云,今天元宵佳节,还没有见到你新作呢,还有要送给我的吗?”

    “也没什么新作!”罗昭云谦逊道。

    薛芷箐道:“连公主如此推崇你,说你还有很多诗,从不外露,流出的只是聊聊几首而已,恰逢际会,难道罗将军不肯示人,觉得芷箐无资格聆听吗?”

    “姑娘言重了,其实,我的确有一首写元宵的诗,只是不够欢快,有些惆怅而已。”

    “哦,说来听听好吗?”薛芷箐其实有些期待了,毕竟罗昭云以前流出的诗文,都足以传世佳作了,在宴会上,猜字谜,对书联,均胜出,挫败京城诸多才子文人,所以,肯定有真才实学。

    如意公主同样也以灼热的目光盯着他,迫不及待想要听他吟诗出来。

    罗昭云停顿一下,忆起了李商隐比较出名的那首写元宵的诗文,来了精神,嗓音浑厚道:“去年圆月时,花灯亮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圆月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啊!”薛芷箐文才出众,跟着他的音容表达,聆听过后,顿时在脑海就译了意思,懂了精妙之处。

    薛芷箐眼眸闪烁,异彩连连,整个人看着罗昭云的神态,有些微妙变化,心中又钦佩了几分。

    “有一首佳作啊!”大才女忍不住一叹,今天夜里,这个男人给她的冲击,实在太大了,终于明白,他能名声鹊起,在大隋名传天下,绝非侥幸,这等文武全才的年轻俊杰,谁能比肩左右?

    如意公主此刻有些痴迷了,满眼冒着小星星,恨不得立即扑入怀抱索吻了。

    当罗昭云送走二女的时候,似乎都没有待够,一个是想要多亲热一番,另一个,很想进一步切磋、谈论一番诗文和才学等,却被他以深夜太晚,东都不稳为由,派人送回薛府和宫城了。(。)

第三百三十八章 乱局将启() 
元宵节落幕了,一股旋风卷起千层浪,东都洛阳再次戒严。

    隋炀帝大发雷霆,对于一心想要做圣可汗的他,心高气傲,却屡遭刺杀,这是打脸的行径啊!

    “高句丽!朕必讨伐高句丽,让它臣服,成为大隋疆域!”

    杨广立下决心,不降服高句丽,绝不会罢休,哪怕倾尽国力,也要出这口恶气。

    这件事,谁也劝不动,谁也劝不了,无法阻挡他征高句丽的雄心壮志。

    罗昭云夜里去见了高雨菲,今晚把她安排在三楼之上的四楼,那是平时烟雨楼计算工钱、管理账目的地方,只有罗昭云、宁沐荷、萧依依才会上来。

    所以,高雨菲虽然没有亲自参与文人宴会,但楼下的一言一行,她都在楼道口听得真切,对罗昭云的文采,钦佩不已。

    见面的时候,高雨菲的眼神,明显多出几分明媚和灼热。

    她的身段儿颀长苗条,细细的腰杆儿挺拔柔韧,走动间犹如一管柔韧的青竹迎风摇曳,一身淡绿色霓裳,气质清雅,一双明亮的双眸,又直又挺的鼻梁,红嘟嘟的小嘴儿,模样迷人。

    她的身上有一种特殊的女人味儿,柔柔的,是那种能直接钻进人心里去的味道。

    罗昭云收回目光,开门见山道:“今晚有两地都发生了暴乱,有人行刺当今圣上,还有一波人,据说是绿林好汉,被巡街的武侯府的捕快、侍卫发现,发生了激战,很快,洛阳会再次戒严了。”

    高雨菲蹙一下眉,说道:“原来如此,这一次,应该不是我高氏族人干的了,毕竟当初刺驾,并非想过真的能成功,只是要气一气大隋皇帝,使他对高句丽用兵,祸水东引,激发天下各地的矛盾,这样,反隋的武装就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大隋必然会被推翻。”

    “你就这么自信,各地都能起义抗隋?”罗昭云有些奇怪地问。

    高雨菲微微一笑,说道:“你不是在庙堂为官,就是边疆戍守,哪有时间观察民情,其实,这次大运河工程,挨着河渠附近百里的县乡,都遭受重创,大部分男丁被抓走、征调,为了赶工期,日夜动工,不分寒暑,死去六七成人,运河两岸的百姓,庄稼都荒废了,不少人担心被抓,都迁徙走,但由于大貌检索,户籍固定,不少人为躲避灾祸,只能逃入山林,落草为寇了,现在各地不少绿林好汉,都是这样形成的。”

    “可是,大运河工程,为的是造反百姓,使南北运输通达,利在千秋的事,为何百姓如此反感它?”

    提到大运河,高雨菲就有些愤慨道:“是否利在千秋,我看不出来!但是,当世的百姓犯了什么罪,竟然这样挖渠枉死,上百万人背井离乡,死在外面,而且大隋皇帝下江南两次,河渠两岸,还有栽种各种名输,挂上彩绸,还有准备餐食,这样家中了运河两岸郡县的负担,许多百姓田地荒芜,还要上缴各种名头的赋税,劳役繁重,苦不堪言,他们恨透了运河!”

    罗昭云轻轻一叹,以他对杨广的了解,也许杨广出发点是好的,想要干大功业,青史留名,他不是昏君,甚至有抱负,有理想,有聪明才智,只可惜,这个人太急于求成了,不惜民力,把百姓看成了草芥,丝毫不爱惜子民,才会招使民间百姓的憎恨。

    大运河是有利的,它在历史上的作用巨大,甚至盛唐的出现,也是因为有运河,两宋的经济发达,也跟运河息息相关,甚至影响后世王朝的经济、军事等。

    大诗人皮日休还曾写过一首名诗,来歌颂大运河: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给功不较多。

    可见,大运河的确是好事,如果杨广不着急,用十年时间去开凿,爱惜民力,也许不会这样受人诟病了。

    当然,隋朝灭亡,原因很多很复杂,有必然的因素,也有偶然的因素。

    北伐高句丽,引发大隋倒卷式崩塌灭亡,在这历史上,都不多见。

    罗昭云此时明知道伐高句丽是一个无底洞,但是,却不能去劝说隋炀帝,否则,估计容易被推出去斩首。

    “希望我能带军,早日破城,让大隋命运改写吧!”罗昭云心中这样想着,但无法预料,毕竟出兵大将分十多路,他只是其中一路而已,不起决定作用。

    “一会我要回府休息了,今晚你就宿在这吧,明日我派车来接你,街上此刻估计都在戒严盘查,免去不必要的麻烦。”

    高雨菲点头,听从他的安排。

    罗昭云告辞了,在高雨菲恋恋不舍的眸光下,回到院子内,派人传唤了宁沐荷和萧依依,一起坐车出门,在侍卫的护送下,回到了罗府。

    大业五年,这是一个多事之秋。

    待正月过后,罗昭云就准备回幽州了,去他最开始来到大隋的地方,经营地盘去。(。)

第三百三十九章 北伐提前() 
隋炀帝被刺大怒,决定加快进攻高句丽,原定大业六年的出兵计划,却提前大半年,打算入秋就出兵,这样可以打乱高句丽百姓收割粮草、交税的时机,使高句丽的朝廷没有无法征税收。

    而大隋富甲天下,仓库充盈,绝对够数十万大军,二三十年使用了,所以拼国力,隋炀帝自信,放眼四海,没有那个番邦能富裕过大隋。

    此时,已经顾不得大运河能否完工了,能干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

    罗昭云和宇文化及也被下了旨意,出了正月,立即去幽州秘密按旨意办事,一个负责军械,一个负责养马,互不统属,不得干戈。

    当地鹰扬府的郎将要全力配合,不过幽州在大业年初,已经更名为涿郡了,因为隋炀帝恢复了郡县二级地方制。

    这里的地形十分重要,是大隋联系北边、经营东北防线的据点和内控河北的军事要地,兼有对外防御和对内控守的双重任务。

    由于这里重要军事地位,所以鹰扬府在涿郡就设了两处,有两个鹰扬郎将,互不统属,其中罗艺就是其一,或许因为父凭子贵的关系,从以前的车骑将军,直接飙升上来,成为三个正郎将之一,另一位是赵十住!

    涿郡的郡守为李景,官位要比鹰扬府的郎将大,只是暂时不领兵权而已。

    这样一来,兵权和治权分开,避免兵政合一,尾大不掉,藩王割据。

    ………

    罗昭云得到消息后,就开始准备要回涿郡的事情了。

    不过,在他未离京之前,还是入宫一趟,以拜会萧皇后为名,见一见如意公主。

    二十岁的罗昭云,英伟挺拔,俊朗不凡,文武双全,的确是大隋女子的倾慕对象,如意公主自那晚见了罗昭云文采表现后,更是沉醉不已,难以自拔。

    回去之后,几乎天天在萧皇后面前吹嘘,他如何文胜京城才子们,什么实至名归,什么绝非浪得虚名等等,赞不绝口。

    萧皇后莞尔取笑:“当初也不知是谁,听到他的才名,还不屑一顾,嘲笑他不是鱼成都十合之将呢!”

    如意公主大窘,糗事被挖出,赶紧弥补道:“那时是我少不懂事,听到有人赞赏十几岁的少年,就觉得匪夷所思,难免不质疑,后来,人家不是也信服了,母后不许犯旧账。”

    萧皇后每次都含笑看着她的窘态,感叹女儿的心思。

    ………

    罗昭云来到凤鸾殿前,禀告过后,被侍女领入了宫内。

    已经有些日子他没有见到萧皇后了,那成熟女子的圆浑、丰润,一颦一笑,都有一种美态。

    三十四五岁的年纪,正是如狼似虎时,他看到萧皇后的一霎那,两人的目光,不自禁地一碰,顿时都有些心虚,急忙避开,闹红了脸。

    “昭云!”

    如意公主见到他的身姿,龙行虎步,气宇轩昂,沉步走来,风度翩翩,顿时有些兴奋,连公主的架子都没有了,直接起身,想要下去迎接,但是萧皇后干咳两声,提醒她注意宫内礼仪,这才撇嘴作罢。

    “臣罗昭云,拜见萧皇后、如意公主!”罗昭云施礼。

    “罗卿免礼。”萧皇后端庄贵气,说话不疾不徐:“来人,赐座!”

    一位秀丽的侍女端来的软榻,供罗昭云按中原旧礼来跪坐。

    “都下去吧。”

    “喏!”侍女和太监们撤出去后,殿内只剩下三个人。

    如意公主焦急道:“昭云,你又要走了,我们的事,你打算什么时候向父皇禀明啊?上次你可是答应过我,从边疆回到京城,你就要给我一个明确答复的,以前嫌弃人家小,如今,我可是十七岁了。”

    “十七虚岁!”萧皇后在一旁纠正。

    罗昭云非常尴尬,只好硬着头皮道:“陛下最近的心情一直不好,眼看伐辽东在即,这个时候,我若提亲,一来陛下没有心理准备,二来也有不顾大局之嫌,何况,即便真的求是陛下赐婚,当有一个契合机会,比如,若是能在这次伐高句丽之战中,立下功劳,等陛下询问我有何请求时候,我再提出婚事,水到渠成,或许有几分把握。”

    萧皇后听得频频点头,这几句话,他说得还算靠谱、中肯,也有诚意,现在还真不是时候,她几次接近圣上,想要说上几句话都难,全是隋炀帝愤怒要伐高句丽的事,在考虑如何用兵,如何尽快调动粮草先行,任何事都听不进去,像是着魔一般。

    不得不说,高句丽成了隋炀帝的一块心病,也是扫颜面的一个祸端,必须要把除掉,把它征服才能舒心。

    “罗将军说得有道理,如意,你切不可操之过急,现在你父皇的脾气和情绪,你又不是不清楚,动辄雷霆大怒,现在求亲,估计你父皇第一个反对,其它群臣早就对你有意,想要你下架给他们的贵族子弟,如果不在正确的时候,罗将军很可能成为众矢之的,这次被反驳了,下次就很难开口了。”

    如意公主嘟起小嘴,勉强答应下来,认可了这个说法。

    “此去涿郡,罗将军你要尽心办事,然后在讨伐高句丽的作战中,再次立大功!”萧皇后即以厚望。

    “属下一定竭尽全力!”罗昭云拱手。

    如意公主神色有些委屈,叹道:“我只希望你平平安安,顺便把咱们的婚事给敲定了,别无它求。”(。)

第三百四十章 清官难断家务事() 
罗昭云稳住如意公主,松了一口气,萧皇后借机出去一趟,给二人留下一点独处时间。

    如意公主哪忍得住相思之苦,痴缠过去,倚靠入怀,小嘴不断地凑过去,在罗昭云的脸颊、嘴唇、眉毛、额头上吻着,眼眸中蕴含着水雾,难舍难分。

    罗昭云的心在一点点融化,紧紧地搂着她的娇躯,闻着那处子的芳芬和熏衣香味,也有点迷醉了。

    唇瓣相吸,那种微妙的感觉,似乎血脉都在相容,能听到彼此的心跳律动。

    缠绵了许久,小妮子脸蛋红扑扑,像是喝醉酒的公主,香腮红润,眼媚如丝,轻轻地眨动,修长的睫毛,非常有灵性。

    罗昭云有些恋爱,心想不管大隋未来如何,自己绝不会让如意她被伤害的!

    但是现在,实在不宜谈婚论嫁,自己不想过早绑在杨广的战车上,一直替他卖命。

    ………

    当罗昭云离开了皇宫,回到府邸时,见到有人在焦急等待,见到他回府后,跑过来喊道:“罗将军,我家大人病逝归西了。”

    “你家大人是谁?”罗昭云蹙起眉头喝问。

    “是长孙晟大人!”那位青衣仆人回答。

    “长孙晟将军!”罗昭云略感吃惊,却并不多意外,因为历史上,长孙晟就是大业五年去世的,忧劳成疾,这些年往返塞北与关内,长途跋涉,风餐露宿,还多次经历险境,上阵杀敌,以至五十八岁,旧病复发而亡。

    其实,在这次西巡的途中,他就已经重病缠身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