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争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争雄- 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箭急射、马疾驰,两军团相争锋,轰隆隆一阵撞击巨响,

    哗啦啦——

    战马正面冲撞,就好比两股巨浪交叠撞击,惊涛骇浪一般,顿时人仰马翻,血肉横飞。

    “杀杀杀!”

    战场上双方的将士彻底交锋了,不时有人被斩杀、挑落、刺死,血肉战场,每一个人都在拼命地挥灭这生命,鲜血飞溅,残肢乱飞,无头的尸体喷着血柱。

    此时,一马冲前驰出一名吐谷浑战将,一身铁铠,此人手持车轮大斧,通体都是熟铜与铁质混合打造,净重足有三百多斤,人如虎,马如龙,一身重甲包裹全身,露着正面,长眉短须,鼻正口方,眼神是深蓝色,一副威严煞气,此人是吐谷浑排名第二的勇士慕尔特。

    他是吐谷浑血统与西域高昌人混合的后代,同样天生神力,而且又在塞外习武,学过西域的武学,如此一来,个人悍勇的实力非常强大。

    慕尔特策骑冲过来后,手中长斧重兵,左右一斩,但凡靠近他数丈之内的隋军骑兵,几乎一个照面,就被斩落马下,勇冠三军!

    当他一抬头,看到了前方的帅旗,精神一振,想要过去斩杀敌帅,这样没有首领指挥,就能打破隋军方阵了,不得不说,这一考虑没错,但是他智谋太过简单,只带着近百亲卫,就冲杀过去,完全不管其余的大部队的。

    吐谷浑的军制,跟突厥、匈奴类似,从下往上,分别有什长、百夫长、千夫长来统领基层队伍,往往都是各小部落形成千人队,所以总体调动性是不够的,平时没什么训练,完全靠日常游牧的积累,上马为兵,下马为民,作战时候,什么军阵配合,很少使用,全凭一个阵型冲杀过去。

    “杀了中原的隋军狗帅,他们大军就完蛋了。”慕尔特大吼着,带着骑兵朝着隋军方阵的猛冲过去。

    “咚咚咚咚……”促令出击的战鼓声响起,大隋将士听到了将军令鼓点,全都热血起来,知道这是主帅在发出号令,准备全线投入战斗,围剿这支骑兵了。

    锋利的马刀,击刺的长矛,凄厉的惨叫,愤怒的咆哮……

    这些声音与刀影,静与动,血与腥,构成了一副难以言喻的战争场面,犹如炼狱一般惨烈。

    “分阵!阵中有阵!”

    罗昭云喝令,外围的阵脚忽然散开,竟然放入了一波骑兵,然后迅速跑位,步兵方阵转动起来,犹如八卦在动,环形相扣。大阵一旦动起来,长枪如林,刀锋密布,那种杀伤力,如同齿轮在粘合,闯入的敌军骑兵顿时成了肉饼,被碾压碎了。

    闯出不足一千多骑,很快就被数万的步兵方阵淹没,慕尔特有勇无谋,带着一百多勇士,一直杀向了帅旗的地方,坚信着只要杀掉隋军主帅,就能取得完胜。

    “杀狗帅——”慕尔特手持板斧,勇不可当,借着青骢马,冲撞而过,杀出一条血路,要去斩首敌帅。

    罗昭云眼神冷静,紧握长枪,一挥手,四周散开的一定的区域,留出了空地,然后他挺枪策马,跳跃而出,长枪如龙,跟慕尔特厮杀在一起。

    当当当!

    二人板斧铁枪,都是重兵器,尽管罗昭云的长枪只有五十斤,不如对方的沉重,但是枪法超群,虚实难测,跟对方周旋在一起,马打盘旋,攻守交替,战得旗鼓相当。

    罗昭云略感吃惊,因为这个慕尔特要比一年前,他刺死的慕容王侯更猛一些,好在他这一年来,跟李靖相互切磋,加上练着气功不辍,体能攀升,弥补了先天的体质不足,跟对手大战三十回合,谁也没有奈何谁。

    这是吐谷浑国的第二勇士,也是赫赫有名的战将,威名传遍吐谷浑的各个部落,似乎有使不完的力量,不知疲倦,大斧头抡起来,威猛绝伦,虎虎生风。

    罗昭云认真对敌,沉着冷静,有这样的对手激发,加上一年来的锤炼和沉淀,枪术越来越接近精髓,神勇无比,越战越猛,哪怕是吐谷浑的第二勇士,也渐渐落了下风。

    “杀!”

    罗昭云长枪舞动,全身上下,腰腿骨骼,背脊肩膀,手肘腕掌的力量连成一气,气血调和,想软就软,想硬就硬,刚柔并济,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到达一种极限,内家功夫精深,武者元气流淌全身经脉、脏腑还有细胞内,抱丹归元的门径,已经被他勘破了。

    二人大战到一百回合,罗昭云终于找到机会,一枪刺破对方的防御,刺中慕尔特的胸腔,血喷如柱,即便如此,慕尔特还是在临死前,不要命的奋力一搏,划中了罗昭云的左臂,哪怕有护甲,扔被划出一道口子。

    慕尔特倒下马背,奄奄一息,隋军步兵方阵之外,吐谷浑的骑兵失去了指挥,都是各自为战,并没有形成集团军作战的套路。

    “敌军主将已死,缴械不杀!”罗昭云喊出去,随后数万将士一直大喊着,甚至有人用着吐谷浑的话来喊,顿时让敌军骑兵有些慌了神,没有了总指挥,队伍如一盘散沙,然后纷纷撤退!

    一支军心已散的军队一旦撤退,那种恐慌气氛是无法抑制的,而且会传染,正面有敌他们还能一战,背后有敌该如何?败军之士,岂有不争先逃命之理!

    在古代,大军败退,最容易是导致三军指挥失灵、士气最为低落的因素,如果一支庞大的军队在溃退时,尤其是那样的古老年代,就算是一位天纵英明的主将,也难以力挽狂澜,对三军实施有效指挥了,兵败如山倒。(。)

第二百六十二章 徐徐图之() 
吐谷浑两万多的骑兵,在这一场对决中,死伤惨重,蜂拥而散,步兵方阵无法追击,只有那一万骑兵衔尾追杀,最后,吐谷浑的骑兵们,只剩下几千人逃掉了,其余全部被杀、被擒。

    罗昭云带军悍勇之风,再次让麾下的部将们都感受到了,以身为罗家军为荣。

    梁元礼、崔师等人全都意气奋发,很久没有跟蛮夷胡族打过这样的硬仗了,的确过瘾,心目中对这位少年将军,也非常的佩服。

    如今是大业八年,罗昭云已经十九岁了,即将达到男子弱冠的年龄,可以说,已经是青年成人了。他的身高按照后世的度量来算,有一米八多,挺拔魁梧,却又不是那种粗狂臃肿,而是浑身肌肉,有非常好的流线型,肌肉中蕴含着无穷的力量。

    “启禀将军,我军歼敌一万七千多人,其中俘虏三千人,伤员有两千,不知如何处理?”

    “押送俘虏回边关看押,轻伤留下,重伤难治愈者,全部聚集在一起,听天由命吧。”罗昭云轻轻一叹,在古代,只要重伤在军营,没有消炎药,没有高超的医术,基本就是等死,别说对待敌军俘虏是这样,就是自己的士兵,也基本如此。

    “我军伤亡如何,统计出具体数字没有?”

    “回将军,骑兵伤亡三千多人,步兵五千,还有数千的伤员。”

    罗昭云神色冷峻,默默点头,这就是战争,杀敌的同时,也在自损,不可能没有损失地杀敌,毕竟这是冷兵器时代,你杀的敌人,是靠士兵一刀一枪拼杀、削砍出来的。

    他脑海中忽然想到了黑火药,如果有这东西,制作成火炮和炸药,面对突厥、吐谷浑等敌军,埋下雷区,火炮齐发,那骑兵阵很容易被打乱,攻无不克。

    不过,罗昭云只是一想而过,暂时并不想付之行动,因为他暂时不知自己命运,前途迷茫,火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他告诉了大隋朝,以隋炀帝杨广的性子,一旦投入生产和使用,见到厉害之后,说不定要四处出征,高丽、扶桑、铁勒、西域、百越等等,他都要去平定了。

    历史上大隋的崩溃,并非因为他武力和财富不行,恰恰相反,因为它很强大,超越以往,才会使得隋炀帝野心膨胀,做一些超出极限的事,如果像北魏、北齐、北周那样的小国力,也许杨广还不至于那样傲慢自大,谦虚下来,说不定大隋还能更久远。

    所以说,发明火药,对大隋本身而言,并非挽救国运的良药,还可能是日后起义军都要利用的利器。罗昭云不会傻得,暂时在自己命运难测的时候,就拿出来分享,日后给自己的对手同样的火器。

    罗昭云心中暗想:“再过几年,看看形势吧,如果大隋无法挽救,还不如留作成自己的杀手锏,时机一到,江山争霸,什么窦建德、什么杜伏威,十八路诸侯,都给炸上天!”

    副将梁元礼走过来,拱手道:“罗将军,我等要不要继续进攻,还是停留等待援军。”

    罗昭云沉思一下,然后回答:“选取适合安营的地形,加固防御,安营扎寨,等待队伍的重新整编,把一万骑兵的数目补全,送走伤员,而且,李将军会派来一批人马配合,毕竟前方数百里,就是吐谷浑的王都所在,伏俟城!吐谷浑的可汗,不可能没有防备,这是一场艰难硬仗,甚至可能要攻城,我们的器材也在运输途中。”

    数万大军安营下来,数日后,整合完毕,从步兵方阵中挑选出备用的骑士,将俘获的吐谷浑战马投入使用,这样补足了一万之数,多余的战马,给了百夫长之上的军官,还有斥候营。

    这个时候,深入高原大漠,地形陌生,斥候营的作用就更加重要了。

    罗昭云参军的时候,最先就是从斥候营做起,深知它的功能和作用,所以,每个斥候两匹战马,一骑一备,向四面八方散开,探寻情报,清除吐谷浑的游哨,及时发现敌军来袭。毕竟与胡族为敌,他们是机动性敌军,如果不能提前发现,被千军万马突然袭击,那步兵营没有防备就死定了。

    休息了几日,罗昭云没有冒进,终于等来了援军,是李靖派来的八千铁骑,由侯君集带领,前来支援主帅。南面的战事,趋于尾声,吐谷浑没有了大城、大部落抵抗,已经用不到那么多兵力,所以李靖果断给罗昭云送来不少铁骑。

    “参见罗将军!”侯君集一身戎装,容光焕发,在边塞军旅的戎马生涯,金戈铁马,寒风凛冽,的确锻炼了他。

    “幸亏侯都尉了,即日起,我将就封你为先锋俾将,就统领这八千铁骑,可能胜任?”

    侯君集闻言一喜,知道机会了,这是对他的信任,破格提拔,也是阵前立功的绝佳时机,一旦打了胜仗,功劳叠加,回去之后,就有可能从都尉,真正提拔上去,成为军中俾将了。

    侯君集抱拳道:“属下绝不辜负将军器重与信任,若不胜敌,军法处置!”

    “好,本将军就喜欢这种血性和自信,哪个将军,也不是一到军中就是领兵的材料,就是大将军,都是从基层做起,一步步提升上来,机会给你了,看你日后的表现吧!”罗昭云鼓励一番,点到为止,以侯君集的聪明,不会不明白。

    “属下遵命!”侯君集托手行礼。

    罗昭云微微点头,脸色露出一副高深莫测的神色:“好了,原地修整两日,然后先锋军推进,距伏俟城百里的时候,挖壕沟,设营壁,本将军要跟步萨钵可汗打一场心理战,看谁先按耐不住,输心者,先死!”(。)

第二百六十三章 巡视地形() 
先锋军推进,侯君集带领八千铁骑,快速奔腾,在斥候营准确的轻薄之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席卷了几个大部落,把矛头直指伏俟城,在吐谷浑王城的百里处,安营扎寨,构筑堡垒。

    隋军大营俱是面向伏俟城而立,壕沟、拒马、荆棘、鹿障等,俱都陈设在前,甚至还用木材建立了几个高高的箭塔,可举目远望。

    三日后,罗昭云带军抵达,五万多大军,有骑兵,有重甲士,弓箭手,步甲兵,不同类型,合计五万五千人,行营设在后阵倚山而扎,在山上另有一支小股特种队伍,担任警戒,和夜袭作用,不设在大营内,这样出入自由,不在大军调度之内。

    到目前为止,不论是侯君集,还是梁元礼等人,对罗昭云的计谋,都不清楚,猜不透对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越是高深莫测,他们越觉得主帅胸有成竹,毕竟这两年来,他数次出兵,都能出其不意,令人折服。

    罗昭云坐于帅帐内,听着各路虞侯军的俾将,汇报着当前的进度,扎营情况,粮草储备等,这时,有斥候送来了从临羌城传递的密函。

    他拆开火漆,仔细了信笺,微微点头,这是来自朝廷的皇帝手令,里面是调兵的安排,隋炀帝再派罗昭云进攻吐谷浑的时候,并没有孤抛一掷,完全依赖他,而是另有后手。

    隋炀帝派安德王杨雄出浇河郡调兵,同时命令元寿屯兵金山,段文振北屯祁连雪山,杨义臣东屯张掖琵琶峡,张寿西屯大通河的泥岭,各有数万人马,打算将步萨钵可汗四面包围。

    这封密令,主要让罗昭云能战就战,不能战就拖,等四面合围,对吐谷浑可汗进行围剿绝杀。

    “看来隋炀帝对我,还是心存戒心,一是不放心我单独指挥大战,打算调动多地大军前来围堵,二是不想我拥兵自重,在边塞获得太大的兵权,使我的功劳过大,给我身上安插太多的光环,担心有朝一日,夺了所有人的风采。”

    罗昭云心中有数了,微微点头,暗忖这样也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自己如果凭借一己之力,就消灭了吐谷浑,年仅十九岁,战功太过惊艳了,可能会受到很多势力的眼红和陷害。

    不过,这并不影响他的策略,因为罗昭云已经想好了如何跟吐谷浑的可汗周旋,如果他所料不差,不出半个月,没等大隋援军抵达,双方就会爆发大战,胜负可定。大不了,罗昭云在胜利之后,不追击过紧,给后面的隋军大将们,一个追击立功的机会,分担他的光环。

    “瞿刚,带上亲卫,轻装策马,跟随本将军出去巡视地形吧。”

    罗昭云也学习周罗睺等名将,每出征到一地界,过于重要的战斗,将军们都要亲自巡视地形,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光凭那些手绘地图。

    许多时候,刺探的地形,并不是完全准确,还存在滞后的因素,如果过分依赖已有地图,忽略实际情况,往往会纸上谈兵,反受其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