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争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争雄- 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吐谷浑的军队实力,一是依靠铁骑的冲击速度,二是每个骑士的勇武和骑射水准,兵法阵型和谋略方面,却是短板。

    慕容拔岳隐隐看到了一位青年,金盔银铠,披着战袍,实力很强,周围的士兵似乎都以他为主,随着他向前横扫。

    他料定这个人,必是大隋军中的重要人物,而且看着对方的枪术,手上也技痒了,于是提着狼牙棒,带着一股亲卫军,就杀了过去。

    “纳命来!”慕容拔岳吼声如雷,勇冠三军,沿途的几名隋军骑士被他一棒打倒一个,势如破竹一般,冲到了罗昭云的跟前,劈头盖脸就是一记重砸。

    罗昭云早有感应,所以第一时间点头一枪,如龙蛇出击。

    “当!”

    清脆的兵刃交击声回荡四周,迅速被厮杀声淹没,两股兵刃嗡嗡不停颤抖。

    罗昭云的铁枪震得有些抖动,换做其它人,早就虎口滴血了,甚至兵器震飞了。

    但是他刚柔并济,体内发劲,所以手上的化劲一抖,枪身在手掌中转动几圈,又被他牢牢握住,震动的作用力,被他耳朵气劲化解掉了,没有传到体内,伤到手腕。

    不过,他也试出了这个壮汉勇猛过人,似乎天生神力,这种人,在沙场上非常可怖。

    因为天生神力之人,挥动两三百斤的武器,并不吃力,游刃有余,依靠战马的冲击,这样猛地一砸,力量大,速度快,空间狭小无处躲避,哪怕大剑客在此,也要吃上暗亏,不能四处游走躲避。

    哪怕练出化劲,甚至抱丹内气的武者,在沙场上,与这样的对手厮杀,也会处处受制,落于被动,甚至最终被击杀。

    武学中有功大于理之说,功力多了,就打破了常理,不是以谁招式更精妙,修为高,占道理来判断了,实力和拳头破之!

    “嗨嗨!”

    慕容拔岳狼牙棒使得虎虎生风,如同一个大铁锤般,砸来砸去,罗昭云挺枪对战,顿时被牵制住了。

    每一击,罗昭云都用上了化劲,这样可以卸掉一部分的震击力和伤害,但这样一来,时刻发劲在兵器和手上,消耗体能非常大,长久下去,心脏负荷,体能气劲,都要面临着巨大考验。

    就在此刻,郭孝恪率领的三千骑兵已经杀过来了,由于吐谷浑的骑兵把精力都放在步兵上,咬住鱼饵不放,忽略的阻击,三千铁骑犹如一把利刃,刺破吐谷浑的后面队伍,直接给截断了,冲散了他们的队伍。

    战势如此一来,就变成里应外合,把吐谷浑的骑兵完全给包抄了,还断了后路。

    三千骑兵借助着冲击力,一鼓作气,压制住了吐谷浑的骑兵。

    这些来自京城的英勇战士们,也展现出他们身经百战的能力,根本就不惧吐谷浑的骑士。

    “噗噗噗!”

    双方士卒疯狂地互砍拼杀着,一个个血肉横飞,尸横就地,有的士兵杀红了眼,身陷生死之间,已瞧不清对方是谁,只顾着挥戈乱舞。

    狼烟奔腾起,生死弹指顷,功过皆不论,少见男儿归。

    不杀敌人,就只有被杀的下场,此时已经分不清谁好谁坏,谁对谁错,或者说自古没有对错的将士,只有是非的战争。

    吐谷浑的骑兵已经被分割了,三才阵也开始展开,变成了品字形,这样把骑兵隔开,一旦进入围困之中,很快就被长枪连人带马一起刺死了。

    这时候,罗昭云已经跟慕容拔岳大战了五十回合,一个武功超群,枪技绝伦;一个天生神力,勇猛无双,打得难分难解。

    不过,形势越来越对隋军一方有利了,慕容拔岳余光扫过战场,暗暗心惊,想不到数千骑兵已经被彻底打散,在被逐渐吞噬,已经看不到完整的队伍了。

    他焦虑之时,想要快一点结束战斗,所以完全爆发,一连三环击猛地砸出去,角度狠辣,令对方无从可躲,罗昭云只得举戟相挡,并且趁机露出一个破绽。

    慕容拔岳求胜心切,见对方门户露开,大喜之下,直接挺着兵刃斜挑过去。

    罗昭云身子一歪,装作重心不稳,露出败象,然后掉头要走。

    “休走!”慕容拔岳乘胜追击,高举狼牙棒就要砸向罗昭云的后背,却不料一道寒光乍现,那是镏金虎头形,虎口吞刃,乃白金铸就,锋锐无比,正是罗昭云的虎头湛金枪,他施展了必杀技——回马枪!

    噗的一声,枪锋直接刺中了慕容拔岳的心窝,同时罗昭云身轻如燕,已经跳跃马来,身子用力一挺,把慕容拔岳直接穿透,挑翻马背,钉死在地!(。)

第二百五十四章 众志成城() 
罗昭云施展必杀技,一招回马枪,加上劲道捏拿恰到好处,出其不意,这才一击致命,刺死了慕容拔岳,斩杀马下。

    这位在吐谷浑军中,至少能排进前三的勇士猛将,又是王族部落,就这样被战死沙场,被人挑杀了,钉死在地上,这一幕,使得周围的吐谷浑将士们都震惊,甚至脸色大变。

    这是吐谷浑的一位王侯,死在了边疆,绝对是大事件。

    隋军已经一层层围住了这数千吐谷浑骑兵,使骑兵的优势根本就丧尽了,启动不了,等若受了限制,战斗力减弱近一半,逐渐被人数更多的隋军吞没。

    许多骑士被刺落马背,然后乱刀砍死,枪林刺死,几乎一边倒的局势了。

    大战又持续了半个时辰,战斗声已经停歇,除了数百投降,几百人突围出去逃散了,其余的吐谷浑将士全部阵亡,至少六七千人。

    这一战,罗昭云彻底确立他的统帅之威,那边疆的两千骑兵和一万甲士,存活下来的人,此时对这位少年统帅,已经真心佩服了。

    如此血腥大战,太过精彩和热血,让这些边疆男儿,打得激烈,过足了瘾,不像往常那样一味地死守,不敢进入吐谷浑的地界与骑兵正门对抗。

    隋军虽然也阵亡了三四千人,有一千多骑士,接近三千的徒步甲士伤亡,比起杀敌的人数,已经占据了很大优势,算是一场大胜了。

    战争基本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可能不死人。

    “清点人数,收拾尸骨,就地火葬掩埋,为死去的袍泽们,聚坟立冢!”罗昭云吼了一声,很快,将士们清理战场,包扎伤员,牵走战马,整理尸体身上的衣甲、兵器、银两等。

    数个时辰后,清理完毕,三军凯旋,这时候,已经是黄昏了,大漠炊烟,残阳如血。

    长孙无忌非常兴奋,策马来到罗昭云面前,讲着他这次射死射伤了七八个吐谷浑士兵,也立下了功劳。

    罗昭云点头,鼓励说:“不错,你第一次上战场,没有吓哭,还能冷静杀敌,足以证明,你是一个小男子汉了,在边疆锤炼三年,再回京城,你的胆量、才能、视野,都不是朝中那些公子哥能比的。”

    “那当然,我若经历了行伍锤炼,军旅磨砺,日后文武双全,肯定能成为大隋的能臣,就像家父一样。”

    “努力吧,为兄看好你,日后的声名,绝对能超过你的父亲,青史留名!”

    长孙无忌脸色潮红,有些激动,他虽然有些自信和骄傲,但他也知道,父亲长孙晟在大隋,那可是能人,官居高位,而且为大隋外交、带军破突厥、联西域方面,功劳甚大,注定能在历史上留下浓浓一笔。

    他以这样的父亲为傲,说超过,只是一种目标,却心中没底,想不到罗昭云会这样看好他。

    侯君集等人这次带兵抵挡住了一支吐谷浑的骑兵,而且这六人都非常悍勇,赢得骑兵们尊敬,他们回到侍卫军中,向罗昭云复命。

    “不错,你们几人的身手都展露出来,立了战功,从今日起,你们就不必当亲卫兵了,侯君集正式提拔为校尉,其余五人,一律升为百夫长。”

    “多谢罗将军提拔!”侯君集、晁威、梅长峰等人,想不到这次机会这样好,一战立功,便得到了提拔和重用,这个罗将军看人识才,不考虑出身是否高贵,一视同仁,令他们感激、敬佩。

    “就在军中历练吧,这里是男儿最好的成长之地,铁骨铮铮,壮志豪情!”罗昭云微微一笑。

    “我等会一直追随罗将军,只要罗昭云去哪里带兵,我们就跟随到哪里!”侯君集等人都纷纷表态,觉得还是跟着他,才会这样受到重视,这样的用兵如神,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郭孝恪、长孙超等人相视而笑,看到侯君集这些人,不由想到自己当初,由怀疑,到坚信他的用兵才能,简直非常相似。

    胜利的消息,早已传回了雄关和临羌城,梁文礼、张峻等人带着兵马和一些俾将、都尉们出城迎接。

    他们第一时间听到后,都傻眼了,死伤三四千人,击杀七千多吐谷浑骑兵,还俘虏了几百人,这等胜利,难能可贵。

    “末将恭迎罗将军凯旋!”这些武将们此时算是服气了,都收起桀骜不驯的性子,真心臣服。

    罗昭云没有难为这些将领,也没有自持功劳,讥笑他们,而是很平静道:“从明日起,不论是京城来到这里的将领,还是边疆的武将,本将军都会一视同仁,有功则赏,有过则罚,加紧练兵,扩大实力,防备吐谷浑的反扑,同时,也为明年出兵吐谷浑,做好军事准备!”

    “末将听命!”双方的将领们,这一刻,有一种同心协力的感觉,不再是像以前那样相互排斥了,这种归属感和协同感,众志成城,拧成一股绳,完全是由于罗昭云的个人魅力,还有他一场实战胜利改变的。(。)

第二百五十五章 太子归西() 
罗昭云大胜吐谷浑铁骑的捷报传回东都洛阳,在朝堂上引发一定热议,隋炀帝杨广大为愉悦,毕竟人是他派往边疆的,如今历下战功,证明了他的知人善用,没有让他失望。

    虽然引起吐谷浑的外交干涉,派来使节倒打一耙,状告边塞将军打破吐谷浑和大隋的友好,偷袭吐谷浑边防军,袭杀了一位年轻王侯,但是隋炀帝杨广野心甚大,而且心高气傲,根本就不吃这一套,直接板着脸,让使节回去带话,要求吐谷浑的伏允可汗老实一些,别在边疆惹事,否则,大军要征伐过去。

    同时,杨广还下旨褒奖罗昭云,在爵位上提升一格,授紫金大夫散衔,赏赐不少黄金、绸缎等,并且准他在边疆继续扩大马场,发展骑兵,加紧练兵,拥有生杀大权,可用金麟剑,先斩后奏。

    得到了这些许诺,罗昭云在临羌城的威望更高了,梁元礼、张峻、崔师等人率领一些都尉都表示效命,愿听从大将军调遣。

    “以后我们不问出身,不分是京城军还是边塞军,只凭才能,大家一视同仁。”

    梁元礼等人抱拳,对这位少年将军的果断和不拘一格处事方式,还是有些佩服的。

    郭孝恪这时说道:“启禀罗将军,这次我们俘获了上千匹战马,已经分配在四大马场,进行培育和配种,一年之后,马场会有两万匹战马,骑兵定然壮大起来。”

    罗昭云点头道:“本将军的目标,是两个郡,在两年之内,打造五万铁骑,虽然现在缺少马匹,但是骑士训练不能少,可制作一些木马,进行跳骑训练,然后找一些老马做训练奔骑的马匹,可上战场的马匹,则尽量减少损耗。”

    郭孝恪眼神一亮,这么看似简单却又很难自己想到方法,就是罗昭云的过人之处。

    “末将明白了。”

    罗昭云继续道:“边疆继续屯田,然后招募新兵,从六万驻军,发展到十万大军,两年内,朝廷对吐谷浑必有大动作,这里,就是我们开疆拓土,建功立业的好地方,相信诸位,没有一个甘心就这样平庸一生,在苦寒之地养老,我们要把这,当成磨砺之地,我们的跳板,名垂青史的地方。”

    他的话,极其有感染力,不少的将领,全都激动起来,如果能在这不断提拔,然后带军杀入吐谷浑,扩大疆土,的确可以作为自己一生的荣耀。

    罗昭云神采飞扬,自信满满道:“接下来的一年,本将军已经制定了一个大方案,其中包括练兵、打造器械、养马、屯田、军户调动、阵法操练等多方面内容,诸位要全力配合,并且要严格执行军纪!”

    “末将遵命!”所有武将官职们,全都起身,恭敬听命。

    罗昭云点头,他很期待,自己在边疆锤炼一年,养兵蓄锐后,能打造出什么样的大军来。

    ………。。

    时光流逝,转眼到了八月下旬,太子杨昭已经被隋炀帝通知两次,可以回大兴城了,但他有些舍不得幕后、王妹,所以拖延了一段时日,引起杨广的不满。

    杨暕派系的大臣,开始纳谏,有的他违反陛下圣意,不遵王命;有的检举他跟一些重臣来往过密,企图掌握更多权力,所以才不愿意离开东都。这些言论,对太子不利,引起了杨广的猜忌情绪。

    萧皇后找来杨昭谈话,让他赶紧离开东都,否则使父子被人挑拨离间,那对他太子一位,将是一个威胁。

    杨昭无可奈何之下,在乾阳殿外跪着叩首多时,告别他的父王,才带着家眷和侍卫、近臣离开东都,回往大兴城。

    这一条路途,有几百里,要经过函谷关等崇山峻岭的关道。

    杨昭在路上有些心情不愉,因为他知道,自己被御史和大臣上书检举,幕后有齐王的影子,原本亲兄弟,现在也走上了夺嫡之路,这是一条你死我活的残酷路,帝王路上多尸骨,残忍和血腥,已经不是亲情关系能够阻挡和羁绊的了。

    他不想对齐王下手,但是想到伯父杨勇的下场,妻离子散,饮下毒酒,剩下的骨肉,都被流放暗害了。

    杨昭对帝王之位,并没有那么热衷,但是,现在却骑虎难下了,并非他想让路,齐王就能放过他的。

    “哎,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杨昭一叹,撩开车厢帘子,看到了夕阳落山的余晖景色很美,下令驻足,在此休息一晚。

    这里并非驿站,所以侍卫军需要安营扎寨,忙活了一番。

    夜里,杨昭翻书的时候,忽然感觉身边多出一个黑影,他的身子很胖,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