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明当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混在大明当皇帝-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位兵部尚书大人顿时变得有些患得患失,脸上一时阴晴不定。反倒是让郑德觉得有些好笑,也没有去打扰他,让这位好好清醒清醒也好,免得以为自己很好糊弄似得。

    只是对两位兵部侍郎示意了一下,便又悄悄地离去了。

    原本听到牟斌禀报,自己任命的这位兵部尚书将自己分发给亲军以及京军的五十多万两白银给暂扣了下来的时候,他是非常不满地想找这位算账的。不过现在看来,好像除了警告之外其他的什么也做不了了。总不能让这位刚刚接掌兵部尚书没几天的大臣就紧接着就被一捋到底了吧?无错小说网不少字朝令夕改会不会显得太过于幼稚了,这样以来朝中文武百官又会如何看待自己呢?

    一个喜欢意气用事的人是永远成不了大事的!

    所以思虑再三郑德也只是隐晦地提醒了一句,希望自己的这位下属今后不要再自作聪明背着自己擅自做主。到时候自诩为颇有容人之量的某人,就可以不用顾忌这么多的做出惩处了。

    “陛下?”

    其实沉思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情,当熊绣立刻反应过来,发现远远地只剩下了皇帝的最后一个背影消失在拐角。他怀疑地望向一旁的兵部左侍郎、京营大帅许进,“此事是许大人向陛下所诉?”

    也怪不得熊绣会对许进有所怀疑,当初接掌兵部尚书一职的时候,其实三人以各自的资历来论的话,最合适德人选应该是这位兵部左侍郎许进。不过由于这位京营大帅已经达到六十九岁高龄,过了今年按照郑德自己定下的规矩就要退休了。之后又曾有兵部尚书刘大夏劝说,最终让郑德下定决定让熊绣接掌兵部尚书一职。毕竟他需要的是一个能够长久帮助他来做事情的人,而不是一个只干一阵便退下的临时工,这样也可以让他推行的一些政策的延续性得到保证,这也是他最为看重的一点。

    “部堂大人难道忘了大明军事情报局了?”许进虽然不喜欢熊绣这个人,却也不想和自己的这位顶头上司做无为的争执,淡淡地提醒了一句。

    大明军事情报局?

    熊绣这时候也才想起这个有着奇怪名称,且前身是由锦衣卫这个皇帝耳目演化而成的的特殊衙门,这些事情恐怕很难逃过他们的情报收集。不过现在显然这个类似以前锦衣卫的衙门在改名之后低调了许多,若是不太注意恐怕很容易被人忽略过去了。

    “许大人的意思,这事儿是他们告诉皇上的?”

    许进并没有回答的意思,只是行礼说了一句,“既然部堂大人无事,那下官就先行告退了!”

    话毕,便当先离去了。

    他虽然对于熊绣担任兵部尚书之事并没有明着反对,却也不代表着他就肯定赞成此事。只是事已成定局的情况之下,不好再多说什么而已。而且按照皇帝所规定的退休制度,他在朝中也只剩下一年的时间了。所以他即使不怎么卖自己这位顶头上司面子,后者也多半拿他无妨。

    望着突然离去的许进,熊绣虽然一时有些懵圈,不过随即也有些明白过来这位兵部左侍郎心底的想法。

    既然如此,那就进水不犯河水吧!

    他如是想到。

    当然,现在六部之中最为繁忙的莫过于礼部了。现在由于恩科的临近,许多考试之前的准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展开着。而且这也算得上是王璟接手礼部以来着手的第一件大事,更是丝毫马虎不得。

    望着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礼部大堂,郑德简直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似得。不过他那显眼的着装肯定瞒不过所有的目光,肯快便被认了了出来。

    他制止了正欲行礼的各级官员,直接找上了礼部尚书王璟以及左右侍郎张澯与杨廷和,因为恩科的事情前者一直坐镇在礼部大堂之中。

    郑德在主位坐了下来,望着眼前礼部的这三位主管大臣,相较于兵部的那三人而言,无论是年龄还是能力都是值得他重视的。而且王璟和杨廷和也算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不过人虽然是他提拔上来的,却也未必能够算的上是他自己的心腹之人。

    这也算是因为这次恩科的事情之后,他隐隐感觉地到的一些东西。当然对于这种东西,他现在并不是太过于在意。

    王璟,字廷采,号东皋,山东莒南人。明成化进士,一生为官清正廉洁,明史给予很高

    郑德脑海里过滤了一遍这位的资料,发现自己虽然将这位拥有宰相之才的能臣给破格提拔上来了。却未曾真正的去了解发掘这位的才能,做到真正的物尽其用。用一句来说就是有些暴殄天物了。

    其实若不是杨廷和之前一句话的提醒,郑德还真的忽略了这位所在的特殊位置。以为以李东阳为首的内阁大学士对于恩科的事情持有异议,便一棍子将所有的人给敲死了,认为四位阁臣都赞同这事儿,不过看在看来却也是未必的事情儿。

    至少王璟是四位内阁辅政大臣之中,唯一没有多说什么而只是持有了默认态度。这多少有些暧昧的态度,在杨廷和等老狐狸看来就值得玩味了。而提醒郑德的意思,一来也让自己不至于陷入众矢之的,二来也能够卖个好给皇帝,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当看到皇帝来到礼部大堂,杨廷和显然是猜到了皇帝来这里做什么事情了!

    一切不出所料!

    “不知王卿对于这次恩科有何看法?”郑德直接开门见山的询问乐一句。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第一百零四章 流放王鏊()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对于皇上没头没尾的一句问话,王璟一时反应不过来,郑德望着他又补充了一句,“朕准备想在这次科考之上放弃八股文格式的同时推行百分制,不知爱卿意下如何?”

    经过一夜的时间他也想明白了,现在可是儒学兴盛的年代,朝中大臣皆是儒家门徒出身。让他们完全放弃科考四书五经,这恐怕不仅不是一个短时间能够达成的目标,而且多半也是一个不现实的想法。与其如此,还不如先改变科考的录取方式。这样反而可以在短时间内可以预见足够大的成效,间接地削弱那些只会专注于八股文的书呆子们高中的机率。

    而经过杨廷和的一番提醒,郑德也觉得自己和这四位阁老怄气实属不应该,甚至可以说幼稚的无以复加,哪有人和自己的下属置气的?

    而且自己不仅这样做了,而且竟然对于自己一手提拔上来的官员竟然直接放任不管,不加笼络也就罢了,而且还隐隐往外推,难道不是应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吗?

    每每想到这里,郑德也是老脸一红,感觉自己幼稚的不行。昨儿个想了一个晚上关于王璟、孙交等二人的定位,该如何如何看待二人所处的位置呢?

    见王璟还是有些不明白,郑德也懒得卖关子,直接开诚布公道,“王卿应该知道,我大明无论是哪一级别的科考:童试、乡还是会试等各个级别地科考考试,对于主考官员而言多只注重于对第一场考试的阅卷,甚至是要你八股文做的足够好,入了主考官的眼,剩余两场只要可以通读且没有错别字便可直接高中,爱卿觉得这样行事合理吗?或则说如此一来,另外两场考试不就变得可有可无了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王璟闻言也有些明白皇帝的意思,沉吟道,“微臣也觉得主考官过于注重于第一场考试而忽略另外两场考试实属不该。毕竟太祖皇帝既然定下三场考试自有用意且合情合理,能够更好的为我大明江山社稷选拔人才。不过在立朝百余年之后,科考机制还是不免出现了偏薄,却绝不仅仅是因为八股文的出现而导致的,还请陛下明鉴。”

    郑德点了点头,望向他道,“所以我在才想在三场考试之中推行百分制。就像我之前讲的那样,每一场考试满分一百分,按照每一场考试的分数相加总分即是士子们在这次科考的成绩,当然排名也是按照这个总分来论的。只是之前朕和尔等四位阁老简单地说说,不知王卿意下如何?”

    他想了一晚上,也觉得之前自己的这个决定太过于莽撞了。不过四位阁老在朝中的声望,就是自己做任何事情所绕不开的。而且将第一、二场考试的分数压低至只有五十分,也很容易给人攻击借口。所以郑德绕来绕去,也懒得在一些细节上多做计较。

    他真正所需要的是,王璟能够不仅在此事上为自己所用,而且在今后的一些事情上也能够真真地站在自己这一边,目前看来这个目的的确有可能达成。

    对于百分制,王璟之前听说之后也不是一味的否定。而是仔细思虑过这个的可行性,发现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所以赞同道,“臣附议!不过陛下还应该作出如何统一给分的标准,而且在科考的时间安排上要给与充裕。”

    郑德赞同地点了点头,顺水推舟道,“既然爱卿身为此事科考的主考官,那么这次第一场、第二场的试题还是由你与礼部左右侍郎共同来出题,如何?”

    王璟闻言倒是一愣,皇上不是将这事儿交给了杨廷和吗?他望向后者,这位帝师却是微微向他示意。显然在将出试题的权利交出这位不仅仅是说说而已,而是用实际行动来践行自己曾经说过的话。

    见还是略显得有些犹豫,郑德却是不容置疑道,“这事儿就这样定了吧!”

    雍肃殿内,因为恩科的事情郑德又不得不将四位阁老再次请了回来。不过因为自己的让步,王璟对于此事也是有所妥协的。至于内阁首辅李东阳总的看来也算是一个很好说话的人,剩下的也只剩下谢迁、王鏊二人,即使听到皇帝的态度有所让步,也看起来很硬气的样子。不过总算没有总是坚持己见,而是默认了此事。

    恩科的事情便在初步的达成了一致之后,总算避免了继续耽搁下去了。郑德望着一脸不服气的谢迁、王鏊二人,神情一动,突然询问了一句,“两位阁老好像都是成化十一年进士吧?无错小说网不少字”

    谢迁、王鏊二人对视一眼,不明白皇上怎么询问起这事儿来了?

    郑德却好似自言自语般地说下去,“说起来我大明有两京之地,北京由朕亲自坐镇,可南京自太宗皇帝北迁之后,却总觉得有些名不副实。尤其是在裁撤镇守太监之后,更是如此了。”

    话微微一顿,抬眼望向眼前四人,“几位阁老以为呢?”

    “这”四人闻言面面相觑,实在不明白皇上说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不过李东阳还是硬着头皮回答道,“陛下所言甚是!”

    “好像南京六部里头达到致仕年龄的官员还未接到圣旨致仕退休,而北京里头的这些事儿好像也忙活地差不多了。所以朕想派一个人为钦差大臣前往南京传旨,顺便代朕坐镇南京主持南直隶诸多事宜,几位阁老觉得如何?”

    话虽如此,郑德地目光却是有意无意地朝谢迁身上靠。这种并不隐晦地目光又岂能瞒过这几位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几十年的阁老们,他们也是瞬间反应过来。皇帝说的这番话的目的,显然是针对谢迁这位内阁次辅说的。

    谢迁也没想到自己这么遭皇帝所讨厌,不过想到自己屡次犯言直谏也随之释然,“或许这一点也是自己最难受皇帝所待见地地方吧?无错小说网不少字”

    他如是想到,对于皇帝的这这种行为也没有任何怨恨之心,毕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纲理伦常。正准备主动站出来应下此事,却有人抢先一步。

    “陛下,臣愿意担任钦差大臣镇守南京,还请陛下应允。”却是文渊阁大学士王鏊开口说道。

    郑德倒是没有想到王鏊会主动站出来应下此事,正想说些拒绝的话,原本有些犹豫地李东阳却是赶紧地附和了一声,“臣也觉得王鏊王大人身为文渊阁大学士,的确是最适合坐镇南京之人,还请陛下恩准。”

    原本是想将有些聒噪地谢迁流放出去的,没想到最后王鏊这位新晋的内阁大学士会主动接下这份近乎于贬官的苦差事。而且内阁首辅李东阳也在一旁附和同意,事情顿时变得有些难办了。

    郑德目光在谢迁、王鏊二人身上来回徘徊,他也没想到事情最后竟然会弄巧成拙变成这样,令他顿时感觉有些纠结难办了。想要再一意孤行地流放谢迁恐怕是不可能的,不过若是王鏊的话,也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了。毕竟他与谢迁也是同榜进士,怎么也算是削去后者一臂膀。

    想到这他也不再纠结这么多,“既然如此,那朕就任命正二品正卿大夫、文渊阁大学士王鏊担任饮差大臣、应天府府尹坐镇南直隶,钦此!”

    见皇帝对自己示意,李东阳倒也是轻车熟路地接过笔墨、黄绢开始拟旨,待最后郑德浏览无误之后,便钤上玉玺交给了王鏊。

    “关于南京达到退休年龄官员致仕名录,你可以前去吏部找韩文,再来找朕讨要圣旨。而今后你虽然身为钦差大臣、应天府尹坐镇南京,可切莫忘了朝中一干事情,须知你是京官而不是地方官。”

    郑德忍不住叮嘱道,对于王鏊此人他便没有像对谢迁那般这样讨厌。而且这样明升暗贬总觉得做的有些理亏,所以忍不住多嘴说道。”臣遵旨!”

    王鏊闻言却是颇觉地感动,显然在他这种臣子眼中看来,来自君父的一切关心都是值得动容的,在现代人眼中显然很难理解。

    当四人从雍肃殿出来,谢迁回头望向王鏊忍不住说了一句,“济之,你又何须如此呢?”

    王鏊却是笑着宽慰了一句,“于乔莫要过于自责,鏊这样做也不尽然是一时冲动。王阁老曾说唐有制‘不拟州县不入省台’,我也觉得老待在朝中不是一件好事,不如到地方真正为天下百姓做些事情来得痛快。”

    “是我着象了!”见自己的这位至交好友如此看的开,也没有因为贬官之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