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明当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混在大明当皇帝-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珊招待不周,待日后某病好之后,定要好好设宴招待你等一番。”戴珊在其夫人的搀扶下挣扎着站了起来,拱手说道。

    “那就一言为定,廷珍请留步。”

    四人阻止了后其想要跟出来相送的想法,随后告辞离去。

    看着几人离去的背影,戴珊轻叹一声,在其夫人的搀扶下正要回到后堂,却又剧烈咳嗽起来。

    情况稍缓,正拿开捂着口鼻的手绢的时候,戴珊突然“哇”的一声吐出一口暗黑色的鲜血,瞬间晕厥过去了。

    “老爷你这是怎么了,快快去叫郎中啊”

    当然这些都是离开之后的李东阳等人所不知道的。

    与闵珪、曾鉴二人分别之后,刘大夏看着眼前自己的这位师弟,无奈的轻叹一声,“贤弟,为兄知道你志不在朝堂之上,可现在朝廷的这班老臣们明年都需要退休了,朝廷的一切到时候都还需要你来主持大局。无论怎样,莫要再向陛下请辞致仕了。即使你真的想要走,也要待朝廷一切稳定下来再说,就算为兄求你了。”

    说完朝李东阳一揖到底。

    “世兄莫要这样,东阳答应就是了。”见他对自己行如此大礼,李东阳赶紧避让开来。

    “辛苦你了。”刘大夏看着他,又说了一句,“还有师弟以后只能靠你多加照拂了。”

    李东阳知道他说的是杨一清,点了点头,“东阳定不负世兄嘱托。”

第六十七章 军机处() 
就在李东阳等人前往看望戴珊的时候,刚刚回到懋勤殿没多久的郑德也迎来两位特殊的客人。

    “微臣张懋(徐光祚)见过陛下。”

    来的这两人一位是英国公张懋,一位是定国公徐光祚。这两位可不是庆云侯周寿以及张氏兄弟这种靠着成为皇亲而获封爵位的,而是握有一部分军权的世袭公爵。尤其是英国公张懋嗣爵五十六载,握兵柄者三十年,职掌五军都督府多年。在军中威望可不是那个保国公朱晖能够比的,连郑德也不得不小心应对。

    “两位国公免礼,请坐!”郑德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待两人坐下来之后。郑德有些奇怪的看着眼前这一老一中年的组合,不明白他们来自己这里做什么。

    张懋看着眼前这位少年天子,倒是颇生起一番感慨。自己身为五朝元老,每一位皇帝登基之初自己都经历过。可也没有谁有这位这么能折腾的,搞得他这把老骨头也不得不跑到这里来探探口风。

    他起身拱手道,“陛下,五军都督府负有统领京军之责,现在却由兵部侍郎许进担任京营大帅,不说这是否妥当。臣拥有职掌五军都督府之权责,为何臣却不知晓此事?”

    原来这位是来兴师问罪的,郑德闻言顿时显得有些尴尬。他还真不知道京军大营都是由五军都督府统领的,只是把兵部作为大明整个军队的领导者,一切都交给他们去做,没想到会惹出这档子事情。

    “国公息怒,对于此事朕并不知情,还望见谅!”

    见到皇上姿态放的如此之低,张懋也不好继续发火。至于皇帝说不知道,在他看来简直就是胡扯。五军都督府拥有调有统兵权而无调兵权,兵部拥有调兵权而无统兵权,这几乎就是一个人所共知的常识。堂堂大明皇帝竟然说不知道这回事,要找个借口也找个高明的好不好?

    “陛下,之前职掌京军大营的乃是前保国公朱晖,与兵部并无任何瓜葛。现在却又令兵部侍郎许进统领京军大营,这让兵部集统兵权与调兵权与一身,职掌的又是戍卫京师的京军,实在有些不合适啊。”张懋又转到之前的这个问题之上。

    郑德倒是觉得这的确是个问题,看向他,“那你认为谁职掌京军大营较为合适?”

    张懋倒是不假思索的直接道,“臣觉得定国公徐光祚倒是不错的人选。”

    “哦?”郑德看了一眼一旁的这位中年人,也就是定国公徐光祚。一个面皮白净的中年人,怎么看怎么觉得像一个文弱书生。没有一点历经风霜的军人气概,看起来实在太不靠谱了。

    “算了,京军大营暂时还是由许进职掌吧。”他想了想还是否决了这个提议。

    见皇上说着说着就反悔了,让张懋一时有些愣住了,实在搞不懂皇上为何会突然变卦。

    “陛下,这”

    他还想说些什么,却被郑德给打断了,“张爱卿,你职掌五军都督府这么多年,真的觉得定国公是个合适的人选吗?”

    没想到皇帝会当面这样说自己,让一旁的徐光祚颇为尴尬,站在那里一时不该如何是好。

    “可职掌京军大营一般都是由勋臣职掌,如之前的保国公朱永、朱晖等人皆是如此。”张懋据理力争道。

    郑德也是毫不客气的说了一句,“那朝廷哪条规定说了职掌京军的必须是勋臣?”

    张懋顿时哑口无言了,他之所以极力替徐光祚争取这个职掌京军大营的机会,倒不是说他与其私交深厚什么的,只是单纯的为了维护自己这个职掌五军都督府的人权威地位而已。

    要知道五军都督府看似是“总内外诸军事”的中枢机构,可由于只有统兵之权,变得处处受制于兵部成为单纯执行命令的机构。之前还好,由于张懋职掌五军都督府长达三十年之久,又有世爵在身,即使身为兵部尚书的刘大夏也不敢太过于放肆。

    可最近由于郑德掺和了一手,将所有事情都扔给了兵部去做,瞬间让五军都督府的身份尴尬起来。明面上五军都督府无论官职品级都比兵部高,可现在却好像成为了兵部的一个下属衙门似得。

    五军都督府的那班人自然是心有不快,可武官无论身份地位都比文官要来的低,在朝堂之上怎么都说不上话。无奈之下只好去找英国公张懋,这位已经处于半退休状态的国公出来替他们说说话。

    张懋闻言也是气不打一处来,虽然是皇上下的命令,不过在他看来肯定是刘大夏这位兵部尚书唆使的。像趁着皇帝刚刚登基,将五军都督府彻底变为兵部的附属衙门。

    其实以张懋这国公的身份即使不掺和这事,谁也不能把他怎样。不过朝廷的这五位国公为何地位如此超然,就是因为他们职掌了部分兵权的原因。若是被刘大夏这么一搞,自己丧失了对五军都督府的掌控,英国公或许会沦落到和普通公侯差不多的地步。就像张氏兄弟这种皇亲获封的侯爵一般,到时候还不是任人欺负。

    而郑德之所以不同意徐光祚职掌京军大营,不仅仅是因为他没有一点军人的风范,更多的是不想让这些勋臣们职掌军队。他希望自己的军队中的每一位军官都是靠着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爬上来的,而不是靠着自己的世爵一步登天成为高级军官。这样的人即使真的有能力,也会最后沦为像赵括这种纸上谈兵的将领。

    而且他对于躺在祖辈的功劳簿上的勋臣们他可没有多大好感,即使是英国公张懋也不例外。只是因为他年纪大了,又职掌五军都督府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才好声好气的和他说话。

    他也不愿意太过于得罪这位英国公,想了想,“要不这样吧,朕在武英殿设立军机处。由你与兵部尚书担任军机大臣协调好兵部与五军都督府的关系,帮朕将整个大明的军队整顿好,可否?”

    设立军机处,可以将这两个互不统属又相互制约的衙门统一起来。尤其是在郑德准备对整个大明的军队做出一番整顿的前提之下,可以更有效率的处理一切事物,而不会因为发生了某些事情而出现相互扯皮的事情。

    当然军机处也应该有主次之分,才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不过对于谁主谁次这个问题,郑德也是感觉颇为头疼,毕竟无论是张懋还是刘大夏恐怕都不是愿意甘于人下之人。现在也只能将这个问题暂时放下,不去想它了。

    军机处?张懋闻言顿时一惊,没想到皇上竟然想直接设立一个衙署凌驾于五军都督府与兵部之上,这也实在太大胆了点吧,皇上难道不怕有人造反吗?

    当然若是他知道郑德心中所想的话,恐怕会吓得惊出一身冷汗。即使他不甘居于刘大夏之下,但皇上若是正想分个主次,他还真不会和和后者去争。毕竟自己身为英国公无论身份地位已经是显赫无比了,若是再去争这个职掌天下军队的职务,多半是会引起皇上的猜疑之心,简直和找死差不多。

    他可没有这么大的野心,也不想英国公这个爵位传到自己这一代就给断了,即使有也不是用这么愚蠢的办法去做啊。还是平平安安过自己的国公生活来的自在逍遥,衣来张口饭来伸手的不用去想这么多。即使天塌下还有皇帝顶着呢,只要大明永世不灭,他们家这个铁帽子就可以世世代代一直传下去。

    当然,这也只是个奢望而已!

    想到这,他小心的说了一句,“陛下,这是否有些不妥?”

    郑德明白他担忧的是什么,摆了摆手道,“没事的,这个军机处只是为了整顿天下的军队暂设的,事情办完了自然会裁撤的。”

    张懋闻言暗松了一口气,顿时放心了下来。

    “去将兵部尚书刘大夏给朕叫来。”郑德对一样的石珤吩咐了一句。

    看着石珤离去的背影,张懋迟疑着询问了一句,“那定国公该如何安置呢?”

    郑德抬起头看了一眼几乎已经被两人遗忘了的徐光祚。想了想也实在没有什么好主意,只好道,“既然你职掌五军都督府,就随便给他安排个位子吧。”

    张懋点了点头,现在也只能将就一下了。

    徐光祚闻言差点多要哭出来了,自己好不容易被这两位给想起来了。没想到最后就像打发阿猫阿狗似得,就把自己的官职轻描淡写的给解决了。说是解决了,可说到底自己的官职还没有确定下来,反而是交给英国公张懋去办。那这样自己来此面见皇上又有何意义,还不如直接求张懋得了,简直就是个陪太子读书的可怜角色罢了。

    为何同样身为国公,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徐光祚心里如是想到。

    郑德可不知这位定国公此刻心里的想法,即使知道了他也不会在乎。他一边等着刘大夏,一边没事又和这位英国公扯着一些没什么营养的话。

    就在他说着说着着自己就要睡着了的时候,石珤终于领着刘大夏匆匆走了进来。看见后者额头隐隐还有汗渍渗出,显然是急忙赶过来的。

    “微臣参见陛下。”刘大夏赶紧行礼道。又看了一旁的两位国公一眼,显然皇上找自己多半是与这两位有关了。

    郑德点了点头,将军机处的想法告诉了他。最后问了一句,“不知爱卿意下如何?”

    “微臣觉得可行。”刘大夏听到是暂设的之后,明显是松了一口气,也点头答应下来了。

    见刘大夏答应下来之后,郑德脸上也是露出了一丝笑意,“既然如此,清查大明所有军队以及卫所的事情就拜托你们了。”

    刘大夏张了张口,其实他心里还有一个疑问,军机处到底谁主谁次。不过这个问题却也不好说出口,否则岂不让皇帝认为自己争权夺利?

    他抬头看了英国公张懋一眼,后者这时候也正好看了过来。对视一眼,似乎都明白了对方心里的想法。

第六十八章 议事(上)() 
一品轩,一座坐落繁华闹市区的茶楼。然而走入其中,刚才的热闹喧嚣却仿佛被人硬生生掐断似得,突然间戛然而止,令人感觉得到异常的清净舒适,仿佛置身于两个不同的世界一般。

    “这个地方倒是挺不错的。”当郑德踏进这间茶馆的时候,看着整间茶楼典雅简洁的布置,不由由衷赞了一声。

    “不知客官几位,雅间还是包厢?”这时候一位外穿着翠绿交领衫,内穿抹胸的三十出头女子娉娉袅袅的走了过来。

    郑德来到这个世界这么久,还是第一次看到穿着如此开放的女子,而且还是一个较为貌美的女子。忍不住又望她的胸前露出的那抹雪白都多看了两眼,晃的他眼睛都都要花了,差点把持不足露出了洋相。

    勉强将连连不舍的目光收了回来,郑德看向眼前这位女子,“你是这里的老板娘?”

    “老板娘?”这位女子闻言一愣,不过随即反应过来,笑着说了道,“老板娘倒是有趣的称呼,不过我是这里的掌柜。”

    郑德点了点头,“给我找个雅间吧,大一点一些的,否则还真容不下这么多人。”

    这位老板娘瞥了一眼郑德身后这些人,又见他们衣裳着装均是富贵人家才能有的,自然更不敢怠慢了,引着这些人上了二楼。

    “曹谦、杨凌你们辛苦一下,站在门外不要让人进来。”郑德进入雅间之后,对他们两人吩咐了一声。

    郑德回头望着里面的布置,倒是一愣,若不是当先知道这里是大明,他还以为到了日本呢。里面布置典雅简约,除了中间有茶桌以及两个坐垫外,空荡荡连把椅子都没有。

    他也只好在茶桌旁的坐垫上跪坐下来,却是极为不适。苦笑着对一旁的王廷相说了一句,“这是什么鬼,早知道我就不来喝茶了。”

    王廷相闻言也是忍不住露出一丝笑意,“陛下不是说要喝最正宗的茶吗?”

    郑德无奈地摇了摇头,对他摆了一个请的姿势,“子衡,请坐!”

    待王廷相坐定之后,正想说些什么事情。

    两名年轻的女子却是走了进来,一人拿着一古筝,放置于角落处轻轻弹奏起来,虽然不知弹的是什么。不过却也是颇为好听,让人心情感觉无比的舒心。

    另一名女子却是朝两人行礼之后,跪坐在两人中间。拿起茶具将沸水倒入壶中,又迅速的倒出。沸水再次入壶,倒水过程中壶嘴“点头”三次,用壶盖拂去茶末儿。盖上壶盖,用沸水遍浇壶身。再将壶中茶汤倒入杯中,略微停顿片刻,又将茶汤分别倒入两个杯只当中,堪堪斟到七分满。

    这一连串的动作看的郑德是眼花缭乱,他还真不知道喝茶还有这么多的门道啊。直到这名女子将茶盏递到自己面前,说了一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