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明当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混在大明当皇帝-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他回到京师的时候,就得到皇上已经派出刑部侍郎屠勋、大理丞邓璋核实十二团营战功是否属实的消息,这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

    显然皇上对于捷报上说的已经有所怀疑了。

    说实话,对于虚报军功的事情他在先帝在世的时候已经做过一次,虽然有中官苗逵监军,不过显然军功越大对于两人皆有好处,所以对于虚报军功这件事情上两人都心照不宣。尽管最后受到朝臣们的质疑,不过先帝最后还是选择相信两人,也让两人得偿所愿获得丰厚的封赏。

    而这次出征因为皇上对于上次事情有所怀疑,便想在这次宣府之战中立下大功,免去皇上追究上次虚报军功之事。而且此次没有中官监军,少一个人就少一分危险,也让他最终决定铤而走险。至于右都御史史琳,书呆子一个,几句话就让他给忽悠过去了。

    不过这万无一失的事情,也不知怎么惹得皇上产生了怀疑。竟然派人开始对于捷报所述战功进行核实,这让他产生了一种不好的感觉。

    “父亲大人。”这时候,一个中年人突然走了进来,正是保国公世子朱麒。

    朱晖没好气的看了自己儿子一眼,“你怎么闯进来了?”

    朱麒拱手一礼,“父亲是不是对于瞒报战报之事为何泄露感到有所疑惑?”

    “混账,你爹行得正坐得直,怎会做这种欺君罔上之事?”朱晖闻言脸色瞬间变得很难看,怒斥着自己的儿子,“竟然敢污蔑自己的父亲,你这个逆子,还不快给我跪下,跪下!”

    朱麒知道自己戳到了父亲的痛楚,不过并没有跪下,“现在这事已经传遍了整个京城,若不是真有其事,又怎会空穴来风?父亲与其继续隐瞒,还不如好好想想如何解决此事。”

    朱晖闻言长叹一声,也没再发怒了,抬头看了眼墙上的一幅字画,上面写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十四个大字,在现在看来说不出的讽刺。

    “陛下对上次的事情已经有所怀疑,若是这次不再搏一搏,恐怕我们保国公府的没落是不可避免的了。没想到”朱晖真是没想到,这位才十五岁的新皇,竟然比先帝还要难以糊弄。

    朱麒点了点了头,“这事肯定是军情局从中插一手,否则陛下不可能知道军中的情况。”

    “军情局?”朱晖还真没听说这个衙门,看向他,“朝廷怎么又多了一个衙门?”

    朱麒解释了一句,“在父亲率领大军驰援宣府的时候,陛下就将锦衣卫改为了军事情报局,负责监视大明所有军队以及卫所的动向。”

    朱晖闻言脑海里顿时产生了一个可怕的念头。难道这是皇上设下的陷阱,故意不派中官监军,就是想引诱自己做件事情,然而将整个保国公彻底拔出。若真是如此,那皇上也太可怕了。

    “皇上倒是真的狠啊!”想到这,朱晖倒吸了一口凉气。

    郑德可没想到自己的无意之举,竟然被人认为是腹黑狠辣的证据。他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抬头对着王廷相笑着说了一句,“到底谁在想我?”

    朱麒闻言有些摸不着头脑,“父亲,你这是什么意思?”

    “晚了,一切都晚了。”朱晖苦笑着摇了摇头,若是自己猜测的属实,看来这保国公府是逃脱不了这次劫难了。

    “老爷,大事不好了,一位中官太监带着宫里头的侍卫闯了进来了,手上还拿着圣旨。”一位家丁这时候慌慌张张的闯了进来。

    “果然来了。”朱晖淡淡说了一句,原本忐忑不安的心神却在这一刻彻底平静下来。

    朱麒这时候也慌了,“父亲,这怎么办?”

    “走,去接旨吧。”朱晖没有说什么,只是好好的整理了一下衣裳,当先大步来到了前厅。六神无主的朱麒也只好跟着父亲出去了,衣袖下的手却止不住的颤抖着。

    前厅中,朱晖带着自己的家眷跪在一名红袍中官的面前,四周围着的则是看起来有些凶神恶煞的大内侍卫们。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保国公朱晖宣府作战不利,导致我大明数万百姓遭到劫掠,又杀害我大明百姓已充军功。因此褫夺保国公世爵,贬为庶民,没收全部家产,钦此。”

    “臣接旨。”尽管已经有所心里准备了,当真正到了的时候,朱晖还是有谢承受不住打击,颤颤巍巍的接过圣旨。

    “若不是自己这愚蠢的举动,或许保国公府也不会走到这一步吧。我愧对列祖列宗啊!”朱晖这一刻宛如得了失心疯,忍不住哈哈大笑了出来。接着又突然“哇”的一声,吐出一个鲜血,整个人瞬间晕了过去。

    “父亲”

    “老爷”

    “公爷”

    保国公府的众人顿时一阵手忙脚乱。

    中官太监对于这些却是视而不见,淡淡的说了一句,“来人,把这里的一切都贴上封条。还有你们这些人,赶紧收拾一番就滚出去吧,倒是若是磕着碰着可莫要怪咱家了。”

    “公公能否通融一下,等家父苏醒再走可行?”朱麒赶紧跪在地上低声下气的乞求道。这还是他第一次跪在一个太监面前,可惜形式比人强,也只能咬牙强忍了。

    中官太监冷冷看了他一眼,“通融?我通融你们,谁又通融我呢?不要说废话了,我还赶着交回宫复命呢。赶紧的吧。若是还耽搁下去,恐怕就真的要净身出户了。”

    朱麒闻言怒不打一出来,当初还是保国公世子的时候,这个中官太监又怎敢如此嚣张?不过现在若是对着这位太监大发一通脾气,显然不是一个很明智的决定,也只能低着头,看着自己已经昏迷的父亲,暗暗捏紧拳头。

    当保国公府众人带着简单的行礼被赶出了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府邸,外面早已经围满看热闹的京师百姓,对着他们一顿指指点点,口中说着一些非常难听的话。虽然保国公府众人愤怒不已,被贬为庶民他们的也是无可奈何,感受着什么叫做世态炎凉,只能如过街老鼠般灰溜溜逃走了。

第三十六章 捷报频传() 
文渊阁值房内。

    刘健看着手中这份八百里加急送来的一份捷报,忍不住露出一丝喜色,“最近好消息倒是不少,广西那边的事情也解决了。”

    “想来皇上也可以松一口气了。”李东阳笑着说了一句,“刚刚登基就遇到这么多事情,陛下估计也是蛮头疼的。”

    “头疼?”刘健忍不住摇了摇头,“看皇上这些日子折腾出来的事情,我看陛下是还闲不够闹热啊!”

    “折腾倒是未必,看陛下这些日子的动静,估计是要做一番大事啊!”李东阳倒是提出了一番不同的见解。

    “大事?”刘健看向李东阳,不认同的说了一句,“除了裁撤镇守太监,我倒还真没看出来皇上想要做什么大事,不过皇上想方设法偷懒我倒是确实看见了。”

    这么调侃的话从刘健口中说出来还真是少见,显然他对于郑德某些偷懒的行为很是看不惯。李东阳忍不住轻轻一笑,“光凭裁撤镇守太监一事,皇上的魄力显然并不比先帝差多少,而且我觉得犹有过之。”

    “茶陵,你这话说的有些过了吧?”刘健一脸不相信地看向他,“皇上只不过做了一件事情,你就说他魄力堪比先帝?”

    李东阳淡淡一笑,“你还记得当初时兵部尚书刘大夏劝先帝裁撤镇守太监的时候,先帝说了什么吗?”

    “祖宗之法,不可妄动。”刘健瞬间知道了李东阳话里的意思,不过还是摇了摇头,“这事也说不了什么,只不过皇上胆子比较大而已。连祖宗之法都敢妄动,对于此事我反倒有些担忧。”

    李东阳苦笑着摇了摇头,也不知这位阁老对新皇为何有这么大的偏见。明明皇上做了一件历代先帝想做却又不曾做的事情,他首先想到竟然不是欣慰而是担忧,也不知是怎样想的。或许是因为皇上的性格和先帝的大相径庭,才会造成他的这一番想法吧了。

    看到李东阳不说话了,刘健也是知道他肯定不认同自己的这番想法。无奈的摇了摇头,“茶陵,你什么都好。就是这性格有些软弱,还需要改一改啊!”

    听到刘健的这番数落,李东阳只是轻轻一笑,也不想去辩驳。眼神却流露出一丝疲惫,暗道一声,“现在朝廷都已经稳定下来了,或许也到了我该离开的时候了。”

    懋勤殿御书房内。

    “会不会觉得朕做的太狠了?”郑德看向王廷相说了这么一句,显然说的褫夺朱晖保国公世爵一事。

    “刚开始对于保国公虚报军功一事,朝臣们都是群情激奋,纷纷上书要求朕严惩。可当朕按照他们这样做的时候,他们倒是同情起朱晖了,反而觉得朕处罚太重了。你说他们是怎么想的?”

    “若是陛下对于一位勋贵都能够下如此狠手,那那些地位还不如勋贵的朝臣们又会怎么想呢?”王廷相并没有明言,只是提点了一句。

    郑德闻言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他们是害怕朕有一日也会对他们下狠手吗?”

    王廷相笑而不语。

    “可若不是犯了错,朕又怎会去处罚他们吗?”郑德摇了摇头,“看起来这些朝臣们平日看起来个个都洁身自好、刚正廉洁,背地里也没少干些龌龊的勾当,否则又何必害怕朕?”

    “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王廷相这时候笑容一敛,拱手道。

    郑德看着他有些严肃的神情,便知道他要说些犯忌讳的话,摆摆手道,“朕赦你无罪,你说吧。”

    王廷相道,“朝臣们未必是害怕自己的小尾巴被抓住,而是害怕陛下暴虐成性啊!”

    “暴虐成性?我可能吗?”郑德倒也没有生气,哈哈一笑,看向他,“子衡,你觉得朕像这种人吗?”

    “陛下自然不是,可保不齐朝臣们这么想啊!”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王廷相对郑德的性格自然有所了解。虽然脾气不太好,有时候会意气用事,还特别懒,做事三分热度毛病一大堆,但唯一的优点就是还算听得见意见。在他看来这已经算是好的了,或许有可能成为一名昏君,但绝不像朝臣们说的那样成为暴君。

    “还是子衡了解我啊!”郑德得意地笑了起来。若是知道在王廷相心里想的那番话,也不知还笑不笑的出来。

    “对了,右都御史史琳这老家伙”一不小心说漏嘴了,郑德看了王廷相一眼,见后者浑然没听见似得。颇感尴尬地清咳一声,“史爱卿的病情如何了?若不是他回来后病倒了,否则朕非拿下他不可。”

    郑德口中说的自然是提督军务的右都御史史琳,这次的事情出了这么大一个篓子,身为监军的史琳肯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正当郑德准备有所行动,后者回来了后就传出病倒了的消息。再加上朝臣们的求情,他也不知该如何处置这位。

    不过这位也病的太巧了吧?便怀疑这位故意装病来逃脱惩罚,随即派了王廷相代自己去慰问一番,好刺探刺探虚实。

    王廷相闻言也是一脸忧色,“臣代陛下前去探望发现,史琳大人是真的病倒了。估计是因为宣府一事来回奔波车马劳顿。再加上年纪大了的缘故导致。而且据其家人说已经多日滴米未进,这一下病倒了恐怕凶多吉少啊!”

    郑德闻言也是瞬间沉默了,本来他还怀疑这位故意装病来逃脱惩罚。不过现在看来这位还真是病倒了,看起来也时日无多了。他现在反倒提不起追究这位的心思了,毕竟最多也只是个失察之责,还不如让这位老人安心的走了。

    “子衡,你等下再代朕再看望一下这位右都御史,就传朕的口谕决定赦免他的失察之责吧。”

    王廷相闻言拱手道,“陛下仁慈。”

    郑德点了点头,正想再说些什么。王岳走了进来。

    “万岁爷,兵部尚书刘大夏来了。”

    “让他进来。”郑德似乎想到了什么,也有些猜到刘大夏来此的目的。转而对王廷相说了一句,“子衡,你猜这位兵部尚书大人来朕这所谓何事?”

    王廷相笑着道,“陛下不是已经猜到了吗,又何必来戏弄微臣?”

    “知我者,子衡也。”郑德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

    “微臣参见陛下。”刘大夏走来进来,对已经重新坐在御座上的郑德拱手道。身后站着的王廷相则对他施礼道,“见过尚书大人。”

    刘大夏看了王廷相一眼,对于这个最近皇上身边的红人自然清楚。虽然不喜欢在商谈朝廷大事的时候有旁人在一边,不过显然皇上是不会让他出去的,也只能随他了。

    “陛下,保国公朱晖已被贬为庶民,京营大帅一职空缺,有何人补缺,还需要陛下定夺。”

    郑德点了点头,十二团营就是大明的中央军,也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钱,自然不容有失。现在京营大帅人选空缺,自然要选个靠谱的人了,可不能再出个像朱晖那样的人了。

    可惜郑德用搜索系统搜索了这么多人,文臣倒是找到一大堆,武将反倒是寥寥无几,能力出众的更是少的可能。杨一清算是最出众的一个,可惜大明的西北边防不能没有人来守。至少在郑德找到能够替代的人选之前,杨一清还真不能离开。还有两广总督潘蕃,可惜南方那些个土皇帝都不安分,也不能缺少人坐镇。胡琏也算是一个,可惜才刚刚进士登科,资历太浅了。

    郑郑德掏空了脑袋瓜子也没想到合适的人选,也只能看向刘大夏,“爱卿可有人选?”

    刘大夏显然是有备而来,闻言马上道,“臣觉得原户部侍郎许进是最为合适的人选,他曾在边关多年,曾巡抚大同、甘肃等镇,熟悉军务。也曾上阵杀敌过,哈密便是在他的手中收复的。”

    郑德闻言点了点头,也觉得这个人选不错,不过他还有一丝疑惑,“爱卿说原户部侍郎?如此人才,难道现在不在朝廷了吗?”

    刘大夏尴尬的点了点头,“许进曾遭到言官的弹劾,无奈的致仕而去。”

    明朝官场有一条潜规则就是:无论谁遭到言官弹劾,也无论你是否对错,都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