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明当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混在大明当皇帝-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若是他知道了内情,显然就不会如此惊讶了。不过他也懒得理会这事,毕竟刘瑾就算再怎么仇恨这般大臣,也不可能真的提刀去将他们给宰了。

    “这批红的事情朕准备交给王廷相来做,刘瑾你”郑德看着刘瑾,实在有些头痛不知该如何安排。虽然在历史上这位是大明鼎鼎的名监奸臣。不过在现实中与他相处的这一个多月来说,感觉两人合作的还是挺愉快的。或许也是因为这位还未起势的缘故,不过也不能因此就因咽废事。

    “朕决定升你为司礼监秉笔太监。”郑德犹豫良久,才终于做出了这么一个决定,将刘瑾升为了司礼监秉笔太监。毕竟现在的司礼监只要没有了批红的权利,就像老虎失去了獠牙,实际权利并没有想象中的这么大。而且若是连个太监都管理不好,又如何去管理整个天下呢?

    刘瑾这时候也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忧,毕竟当初他申请去东宫,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太子登基时自己也能够跟着鸡犬升天。可惜现在被皇上升为了司礼监秉笔太监,这个无数人渴望的职官,成为了这个内廷二十四衙中最有权力的衙署中一员,却怎么总感觉有点明升暗降的意味在其中的。

    不过刘瑾就是刘瑾,很快就将心态给调整过来,笑着躬身到底,“奴婢谢主隆恩。”

    “这些事情你和子衡交接一下吧。”郑德指了指侍立一旁的王廷相。

    “万岁爷,奴婢知道了。”刘瑾闻言看了一眼王廷相,对于这个抢了自己饭碗的人他自然没有多大好感。不过有郑德先前的那番话做铺垫,大部分仇恨自然被朝中那般大臣给拉住了。也知道这位既然能够代替自己批红,显然皇上对其颇为信任,自然不好得罪。不过还是故意的说了一句,“王大人,陛下这么信任你。你可莫要辜负了皇上对你的信任,和朝中的那般大臣那般为难皇上。”

    刘瑾这番话显然是要王廷相战队,到底是站在皇上这一边呢,还是站在朝中大臣这一边。

    王廷相也是一个聪明之人,从接受这个批红的职责开始,他就明白自己已经是和皇帝站在同一艘船上了。毕竟他可不是朝中那班大佬,只是一个从七品芝麻小官,若是左右逢源,恐怕两头都不讨好,还不如一开始就坚定站在皇上身边。

    他笑着朝郑德拱手道,“臣乃是天子门生,自然是听陛下的。”

    郑德满意的笑了笑,想拍拍他的肩膀勉励一番。却发现自己或许是因为年龄的问题太矮了,根本够不着后者的肩膀,只好讪讪地收回了手,尴尬的说了一句,“果然是好样的,只要跟着我混,保证你升官发财。”

    “怎么好像跟了个土匪头子似得?”王廷相闻言颇有些哭笑不得,不过还是拱手一礼,“臣定当不负陛下的信任。”

    说是交接其实也没多大的事情,就是将未批红的奏折交代一番,已经需要注意的一些事情,没一会功夫就交接完毕了。

    当刘瑾离去后,整个懋勤殿就剩下王廷相和郑德两个人,他叮嘱一番之后两人便是各忙各的。

    正在看书的郑德习惯性地抬眼看向一旁的书案,却是一个陌生的身影。顿时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刘瑾已经不在这了。看着坐在那帮着他处理奏疏的王廷相,没来由的感觉顺眼许多了。

    郑德想了想,“子衡,帮朕将这些奏章整理一番,若是言官谏言的奏疏放一旁;若是事关国事的放另一边,批完递给朕看。”

    听了皇帝的吩咐,王廷相一愣,不明白皇上为何要这样做。

    或许是看到他的疑惑,郑德笑着解释了一句,“那些言官整天闲着没事干上疏尽说些啰哩吧嗦没什么营养的话,看了除了生一肚子气什么也得不到,所以朕一般只关注国事。至于那些言官的谏言都交给你来处理,若是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递给朕来看,至于其他的都留中吧。”

    王廷相终于明白自己的上疏为何石沉大海了,原来如此。

    对于皇上对言官的偏见,王廷相却是不敢苟同,毕竟他也是言官出生的。虽然他只在六科呆了一年,却觉得言官是整个朝廷最不可或缺。犹豫片刻还是起身拱手道,“臣以为陛下对言官有所偏见,言官左右言路,拥有规谏皇帝,弹劾、纠察百司、百官以及巡视、按察地方吏治之职责。若是言路闭塞,陛下难免被小人蒙蔽,进而整个朝廷奸臣当道、小人横行,危及我大明江山社稷。”

    “有这这么严重吗?”

    郑德看了王廷相一眼,没想到这位第一天上班,就敢冒大不韪的和上司唱反调,胆子挺大的啊。这并没有让他产生反感,反而是对后者是越来越有兴趣了。不过这个兴趣可不是那个兴趣,他可没有这个调调的爱好。

    不过仔细想想也是,连郑德稍微做点小动作就被言官们迅速知道,接着规谏的奏章像雪花一样飞向了自己的御案之上,简直和狗鼻子有的一拼。更别提那班文武百官了,时时刻刻在这般言官的盯防之下,小心翼翼根本不敢做出一丝逾越之举。若是有什么不轨的小动作。估计不需要第二天,弹劾的奏章就已经飞上了皇帝御案上了,之后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言路畅通导致底下的官员根本不敢做小动作,无疑是加强了皇帝对文武百官的控制,能够更好的掌控住整个朝廷。这或许也是后来明朝的皇帝为何能够几十年不上朝,依然能够安安稳稳地坐在皇位之上的原因之一。

    尽管如此,郑德还是觉得这些言官实在太烦人了!像一群乌鸦一样,聒噪无比。

    “不说这个了。”郑德也不想和王廷相争论下去,这事也没什么好争,除非他真的想要将所有言官罢免,否则也最多也只是说说气话罢了。

    “刚刚上任就敢跟我唱反调,你胆子不小嘛,难道不怕朕又将你赶回六科了吗?”

    王廷相闻言倒是不卑不亢得说了一句,“若陛下是真心实意地想用微臣,自然不会将臣赶回六科。”

    对于这位的回答,倒是有些出乎郑德的意料,不过这也越发让他满意。试问一个对自己都不自信的人,又如何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

    “你倒是对自己颇为自信的嘛!”

    郑德轻笑这摇了摇头,也不再试探他了。拿出一叠纸笺正准备继续练字。回头发现王廷相竟然还站着,笑着说了一句“别给我偷懒,快将内阁送来的奏疏都代朕批好,若是批不完就不要吃午饭了。”

    竟然拿威胁小孩子的方式威胁自己,王廷相也只能无奈一笑。虽然是大明至尊当今天子,可毕竟还是个孩子不是吗?

    看着一旁已经神情专注练着字的郑德,正准备坐回去的王廷相似乎突然发现了什么。双眼圆睁地望着御案,一脸的不可思议。

    “这是皇上写的字吗?可也太那个啥了,连三岁小孩都不如啊!”。

    似乎感应到他的目光,郑德抬头看了他一眼,又回头看看自己写的那些实在丑的不堪入目的字,毫不在意笑着说了一句,“是不是觉得我的字写得太难看了?”

    听皇上这么一说,王廷相实在不知说什么好。难道真的要说“皇上你这字写得的确连三岁的孩童都不如”。或则让他说点违心的话更是不可能,最后只好保持沉默。

    “连拍马屁都不会拍,前途堪忧啊!”郑德轻叹一声,摇了摇头,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练字去了。

    看到这一幕的王廷相瞬间无语了,“我大明到底是出了一个啥样的皇帝啊?实在有点有点奇葩啊!”

第三十二章 工作餐() 
“万岁爷,该用膳了。”

    正午时分,王岳准时将郑德的午膳送了过来。

    郑德闻言感觉确实有些饿,抬起头正准备用膳。却是看了到了一旁地王廷相还在代他处理奏疏,午饭肯定也没有什么着落。便说了一句,“子衡,和朕一起用膳吧。”

    王廷相闻言一愣,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只听见皇帝又说了一句,“给子衡也添一副碗筷来。”

    “臣谢陛下赐宴。”王岳赶紧起身谢恩,不过随即就傻眼了。接过王岳递过来的碗筷,发现自己的书案上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皇帝的御案上倒是有两荤两素一汤,虽然有些惊讶皇帝的简朴,不过自己吃什么呢?总不能和皇帝共用一桌膳食吧?

    不过还真被他猜中了,只见郑德对他招呼一声,“子衡,还愣着干嘛?过来夹菜啊,总不能只是白饭啊。”

    王廷相其实真的很想说一句“臣就爱吃白饭”,可惜这样的违心的话他实在说不出口啊。只能苦着脸愣在原地,半天不敢动弹。

    “是不是因为顾忌朕的身份,不敢和朕一起吃饭啊?”看着王廷相婆婆妈妈的郑德也知道他犹豫的原因,无奈地摇了摇头,轻叹一声,“实话实说,当皇帝就是这点不好,所有人都畏惧你的身份。连个知心朋友都交不到,难怪都自称为‘寡人’。现在若是连你都这样,朕可就真的没有朋友可言了。”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这样的人又有谁敢和他做的朋友?”王廷相暗自腹诽了一句,不过看着郑德寂寥略显抑郁的神情,不知怎的却又颇为同情,安慰了一句,“陛下此言差异,天下百姓皆是皆是陛下的臣民,又怎会是孤家寡人?”

    说完,也不再顾忌那么多,只接上前在郑德面前夹了一口菜。虽然吃在嘴里味同嚼蜡,不知是何种味道。

    同时也让郑德一愣,随即开心的笑了起来,“好!这才是朕的好臣子,可惜现在没有酒,否则朕定要和你喝上一杯。”

    “陛下谬赞了。”王廷相本身就有那种文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只是因为在皇帝面前不敢有所表现而已。不过刚才那一番试探之后,却是有点明白皇帝的心性了。

    “来,吃吃吃。”郑德站起来招呼一声,“朕其实应该在膳房招待你的,可惜朕一个人习惯了在书房吃饭,也只能委屈子衡了。不过朕已经决定,今晚会在宫后苑设宴,招待子衡,不醉不归。”

    “臣谢陛下赐宴。”王廷相也不拒绝,皇帝赐宴乃是臣子的荣幸,若是拒绝岂不扫了皇帝的面子以及雅兴?这样的蠢事,他自然不会干。

    这一顿工作餐可谓是郑德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吃的最为开心的一顿,也是王廷相吃的最没有味道的一顿,到最后连有没有吃饱都丝毫没有感觉。

    “子衡,朕困了,准备午睡一会儿。这里就就交给你了,若是你也困了,让侯在外头的小太监给你找间屋子休息。”无论前世还是今生,郑德都由午睡的习惯,这也算是他前世的习惯延续吧。

    看到皇帝离去的背影,王廷相无奈的摇了摇头。他算是看出来了,你越是对这位大明至尊客气,也越容易遭到他的反感;反而爽快直接一些,更容易得到他的好感。当然这也得分场合,若是真的肆无忌惮毫无顾忌,估计你也快死到临头了,毕竟无论如何都无法掩盖他皇帝的身份。

    虽然郑德让他困了可以找个地方休息一下,不过王廷相肯定不会这样做,即使知道皇帝是发自内心的,毕竟还有一大堆奏疏需要他处理。想到这,他无奈的苦笑一声,“难怪之前皇帝都将这些事情都交给太监们来做,即使遭到言官们的劝谏也丝毫没有改变,这的确挺累人的。”

    当然对他而言只是有些累人而已,并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事儿。不像郑德来到这个世界,简直和半个文盲差不多。

    当申时都快过去的时候,王廷相已经将所有的奏疏都处理好了。可惜皇上的影子自从说去午睡之后,到现在都没有看见,也不知是还在睡觉还是跑去哪里遛弯了。虽然屋里有一大堆书籍,可惜他也不敢去翻阅。坐了一会儿的王廷相见皇帝还没有出现,闲的实在无聊便想到外面去透透风。

    没想到刚刚跨出大门的王廷相和一位身穿大红蟒袍的官员撞上了,正是谨身殿大学士李东阳。后者看到从懋勤殿内走出来的这位从七品官员,顿时认出来是兵部给事中王廷相。略微有些疑惑这位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廷相,你怎么会在这里?”

    “见过阁老,下官是奉命在懋勤殿行走,帮助陛下处理奏疏的。”王廷相没想到在这里会遇见李东阳,拱手一礼。却是将自己在这里的原因说了出来,毕竟这事迟早会传遍整个朝廷的。与其遮遮掩掩,还不如直接说了出来。

    “帮皇上处理奏疏?”李东阳闻言一脸吃惊的望着他,这个消息简直比让刘瑾批红还要来的让人更加震撼,皇上怎么会突然找一位名不经传的外臣来帮助处理奏疏呢?

    不过想到皇上闹出的这些事情,一会儿裁撤所有镇守太监博得朝野上下一片赞誉之声,接着传出皇上想要取消科举以及军户妄动祖宗之法,又惹得朝野又是骂声一片。真是一幕接着一幕,**迭起。折腾的整个朝廷都鸡犬不宁,接着又是长宁伯之事,到现在还没有了结。惹得刘健这个内阁首辅整天在文渊阁值房内唉声叹气,瞬间老了不少。

    “或许对于这个才登基一个多月就折腾出许多事情的皇上来说,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吧?”李东阳无奈摇了摇头,又看向一旁的王廷相。前些日子他虽然向皇帝推荐了他们七个,不过除了康海、李梦阳之外,其他人只不过是顺带而已。没想到眼前这位顺带的反而现在在帮着皇上做事,也实在太过离奇了吧。也不知他和皇上是怎么认识的,不可能是那天只见了一面就熟识了吧,其中定然发生了他所不知道的事情。

    “陛下为何让你来懋勤殿当值?”李东阳好奇地询问了一句。

    王廷相歉意道,“恕下官无礼,这事没有得到陛下的允许下官也不能说。”

    对于皇帝的想法结合最近朝廷发生的事情也是猜到了一点,若是说出来万一坏了皇帝的计划,恐怕自己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无妨。”李东阳摆了摆手,他也不是那么强势的人,自然也不会借着权势威逼王廷相。再说了眼前这位既然被皇上看中了,没事他也不愿意去招惹,免得惹下什么麻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