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明当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混在大明当皇帝-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郑德闻言瞬间被逗乐了,你还是老实人?作为明朝三大赫赫有名的太监,你若是老实人了,世界上可就没有老实人了。又看到刘瑾可怜兮兮一副欠扁的模样。郑德实在忍不住揣了他一脚,“你这老货,还知道装可怜了啊。”

    “奴婢虽老,可不是什么东西。”

    听到这话,郑德实在忍不住笑出声,“你不是东西吗?”

    刘瑾下意识的摇了摇头,“奴婢是东西。”不过随即反应过来,“不,奴婢不是东西,也不对,奴婢还是东西,还是不对,奴婢”

    看到刘瑾一时转不过弯来,急得抓耳挠腮的模样。说出的话更是让郑德捧腹大笑,心情顿时好了不少,连忙制止,“好了,好了,不说这个了。”

    刘瑾只好苦着脸无奈的赔笑一声,眼中却闪过一丝异样的神情。

    “既然无事了,那朕就先回去睡觉了。”郑德走上前来,学着前世上司鼓励下属,装模作样的拍了拍了他的肩膀以示鼓励,“好好干,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故作潇洒的一甩袖袍,转身离去。

    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这什么跟什么啊?

    望着郑德离去的背影,刘瑾苦思了半天,也不知道面包和牛奶是什么,只好作罢。心里却是忍不住轻叹一声,万岁爷这到底是怎么了,怎么和东宫变得完全不一样了,心思也是越来越难猜了。每次和皇帝在一起,都是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生怕出一点差池。

    哎!还是在东宫的太子爷好伺候啊!刘瑾现在倒是无比怀念在东宫时候的光景,既轻松又惬意,太子爷更是哄小孩般好伺候的紧。即便如此,他还是更喜欢现在的样子,大权在握的感觉,当然若是没有皇帝干涉那就更美妙了。

    “要想得到更多,就得让皇上更信任我。”想到这,刘瑾浑身瞬间充满了能量似得,精神百倍投入到处理奏章中去了。

    郑德回到乾清宫却并没有立即入睡,而是将所有的宫女太监都赶了出去。接着摊开左手,正中有一个浅浅的黑痣,比芝麻还小。他轻轻一点,一个巴掌大小的虚拟屏幕出现在手掌心上。屏幕正中有一格搜索栏,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金手指?

    郑德想到这笑了笑,这也算是自己穿越的福利吧。在手掌心用手指将“孙交”这个名字写了上去,虚拟屏幕搜索栏中也随着他手指得勾画,“孙交”这个名字也也随之出现在其中,看起来非常神奇。

    孙交

    最高官位:明朝户部尚书

    能力评级:s级

    系统评价:古代版经济学家,擅长经济管理工作

    之后便附了一篇生平介绍。

    s级!这还是郑德第一次看到s级能力的官员,实在惊讶的让他不知说什么为好。要只道带郑德这一个月来搜遍整个朝堂重要官员的名字,找到的拥有a级能力的官员只有聊聊数人,b级能力者的官员才十多人,其余皆为c级。可见整个朝廷人才的匮乏,这还是在又号称中兴之主的孝宗皇帝统治之下。没想到现在竟然冒出一个在a级之上的s级能力评级。可见能够获得如此评级的人能力如何,郑德瞬间有种捡到宝的感觉。

    也多亏郑德刚才无意间看到一份奏章,竟然写的是因为军士采办薪炭导致边关树木急剧减少,希望能够植树造林这样才能保证薪炭能够长久采办下去。没想到古代竟然还有人能够提出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的主张,一时兴起看了下上疏之人的名字,没想到竟然挖到一份巨大的惊喜。

    太常寺少卿,正四品,奉命经略黄花镇诸边隘。而且还是孝宗皇帝亲赐金绮为其壮行,看来自己那便宜老爹挺看中他的吗。郑德躺在床上想着搜索到的内容,可惜便宜老爹死的早,否则一生也不会止步于户部尚书。

    “如此人才流落在外实在可惜,明天就下诏把其召回来,至于担任何种职务到时候再说吧。”迷迷糊糊间,郑德睡了过去。

    第二天卯时,郑德睡眼朦胧的坐在奉天门殿的御座之上。望着鱼贯而入的朝廷大臣们,心中怨念如潮昏昏欲睡。任谁每天早上四五点钟睡的正香时候被人叫醒,也免不了是这样一幅表情。

    听着朝堂下大臣们絮絮叨叨的奏着事,郑德是一句也没听见去,只是冷不丁的回上那么一句。

    明朝早朝制度自太祖皇帝重八兄创立以来,经过一百多年的历史演变,到现在发生了许多变化。其中之一便是早朝所奏事目,通政司先一日进呈“面贴”,由内阁预先处理。待第二日早朝皇帝只需照答即可。一般也只需要回答“是”或则“照例”,也难怪郑德落得如此轻松。

    整个早朝制度已经逐渐失去了行政功能,现在也只是剩下一个流程罢了。

    “哎,这个早朝根本就没有继续举行下去的必要,你们何苦这样为难自己呢?”郑德暗自嘀咕了一句。毕竟每天五点就开始早朝,四点多就得起床,这还是郑德自己住在宫里头。若是宫外那些住的远的,估计凌晨一两点就得起床准备上床,十年如一日,也亏得他们这么能够坚持。

    郑德看着朝堂下神情肃穆,进退有度的诸位大臣。感觉像是在进行一场神圣的宗教祭祀般,看的实在无聊,忍不住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在肃静的朝堂上可谓如雷鸣般突兀响亮,连奏事的大臣也不得不停下来,目光齐刷刷地指向坐在御座上的皇帝,让已经历经一个月洗礼的郑德也颇感吃不消。只能尴尬地摸了摸鼻子讪笑道,“你们继续,你们继续,不用管我的。”

    此话甫出,仿佛捅了马蜂窝似得,目光刹那间变得宛若利箭般,盯的郑德整个人浑身生疼,内心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

    太可怕了!

    这一刻,他感觉自己化身成一个不着片缕的美人,周围尽是一群眼冒绿光的彪形大汉。顿时感觉浑身凉飕飕的,遍体生寒。

    成何体统啊!

    那些个忠心耿耿的大臣们一个个更是痛心不已,堂堂大明皇帝在朝堂上“打哈欠”已然不对,竟然还说早朝不关自己的事,实乃千古奇闻。若是被后世史料所著,自己身处其中不管不问,岂不要被后世所唾弃。不行,一定要立刻谏言皇上,纠正其不当之言行。

    “既然没什么事情,那我就先走一步了。”

    可惜不待他们有所行动,大感不妙的郑德感觉再坐下去的话,恐怕会有不好的事情事情发生。赶紧扔下一句话,溜之大吉。

第三章 他还是个孩子() 
看着皇帝仓皇逃离的背影,所有大臣惊愕的说不出话来。朝堂之上顿时陷入一片死寂之中。不过片刻之后,又宛如火上喷发般炸开了锅,议论之声如潮水般涌来。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这还有一个皇帝的样子吗?”一个着大红蟒袍,留有一缕雪白山羊胡须的官员看着郑德逃离的背影,已经是须发皆张,愤怒到了极点。

    “我们有愧先帝的重托。”说话的是一旁同样身穿大红蟒袍,雄姿懿伟,长髯垂胸的的官员,颇为赞叹的点了点头,

    “他还是只是个孩子罢了。”这时,一个截然不同的声音冒了出来。

    听到这话,两人皆怒视旁边一位脸略长且消瘦,胡髭稀疏,如同乡下老农般的官员,此人同样身着蟒袍。

    说话的这三人正是内阁三位阁老,有着贤相之称的华盖殿大学士刘健、谨身殿大学士李东阳、武英殿大学士谢迁。也是弘治皇帝留下的顾命大臣,自然有辅佐劝诫皇帝的职责。

    “李阁老此言何意?”谢迁轻一脸不满地看着李东阳,“我等受先帝知遇之恩,入内阁参予机务。又受先帝临终托孤,自当尽心竭力以报君恩。皇上今日之举,实乃我等失责所致,岂可一言推脱。”

    李东阳苦笑一声,“皇上今日之举的确有失妥当,不过考虑其年幼。当为无心之失,应当宽宥,不可过分追责。”

    “茶陵所言有理,不过皇上已年方十五,大婚在即,怎可以年幼为借口。身为一国之君,当为万民之表率,怎可如此轻浮?”内阁首辅刘健此刻缓缓开口了,忍不住轻叹一声,暗道自己这个辅政大臣实在不好当啊!

    “阁老所言甚是。”见刘健开口定调了,李东阳也不再出言反驳。

    刘健轻捋胡须,看着朝堂上群情激奋的诸位大臣,也有了决断,看向两人说了一句,“我等应当立刻进宫面圣,谏言劝进。”

    谢迁立即赞同的点了点头。李东阳略显迟疑,看到两位阁老的目光都看向自己,也只好点头同意了。

    于是三位阁老挥袖联袂朝后宫而去。

    看着三位阁老离去的背影,剩下的大臣自然明白他们去干嘛。既然事情由三位顾命大臣出面,也没他们什么事了,都在议论纷纷中各自散去。当然事后少不了上一道奏折以表拳拳忠心。

    自己怎么就跑了呢?好像也没做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啊?不就是打了一个哈欠吗,至于这么大反应吗?这下子不会把事情闹大吧?

    回去的路上,郑德不停的责问自己,借此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安。其实他也知道自己刚才的举动有些失礼,可事情已经发生,再怎么懊悔也是没有用的。

    顺其自然吧!

    郑德按下自己内心的焦躁不安,回到乾清宫换了身衣服,准备出去吹吹风清醒清醒。

    “皇上,三位阁老求见。”正在这时候,王岳这时候走了进来。

    郑德闻言脸色一变,他们怎么来了,不会是因为刚才的事情吧?多大点的事情啊,至于吗?顿时感觉有些无奈,轻叹一口气,“是祸都不过,还是过去看看吧。”

    勉强定了定心神,对王岳吩咐一声,“请三位阁老到雍肃殿奉茶。”说完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衣裳,踟蹰片刻方朝雍肃殿走去。

    “皇上驾到”

    一声呼喊从外面传来。雍肃殿内坐着的三位阁老闻言都站了起来,赶紧躬身行礼,“臣刘健(李东阳、谢迁)见过陛下。”

    这一个月郑德也不是没做什么事情,面圣免跪便是郑德要求的。当时他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三位阁老唧唧歪歪的表示反对。惹火的郑德当即表示:是条狗见朕就跪着趴着吧!三位阁老脸瞬间绿了,却也再没说什么,不过以后面圣却不敢再跪着了。毕竟他们虽然被儒家思想洗脑了,也不是有奴性的人,只是被忠君的思想所左右而已。

    “免礼,都坐吧。”

    郑德走了进来,当仁不让的先在御座坐下。因为若是他不坐的,这几人是不敢也不会坐的。看着三位阁老才依次挨着半边锦墩坐定,才继续说下去,“不知三位阁老找我有什么事?”

    “皇上已经登基,应该自称“朕”才是。”刘健闻言微微蹙眉,又无奈的提点了一句。自从皇上在先皇的灵柩前晕厥后,好像得了癔症似得,说话做事什么的都有些不搭。

    又来了!郑德看着这三位自己那便宜老爹留给自己的辅政大臣,一脸无奈之色。虽然这三位个个能力都不错,可就是婆婆妈妈的太烦人。连自己身边一点点芝麻小事都要管,能不能将时间放到正事上啊。有气无力的说了一句,“朕一定改。”

    “陛下金口玉言,屡次说改屡次忘记,却不该是天子所为。”谢迁却毫不留情当着众人的面揭了他的短,让郑德尴尬之余不爽的看了一眼前者,“你直接说我屡教不改就得了吗?还特意拆开来想怎么样,想让我对你感激不尽吗?还有我爱怎么称呼就怎么称呼,碍你啥事了?”

    这也不能怪郑德,毕竟一个人的说话习性不是那么容易扭转过来的。再说自称“朕”什么的,总是让他感觉别别扭扭的,感觉在演戏似得,更是不愿意常挂在嘴边。

    可惜和这位有“侃侃”之称的老家伙相比,郑德显然不是他的对手。至于直接破口大骂,抛开他辅政大臣的身份,让郑德对着一个长辈也骂不出口啊,想了想只好闭口不言了。

    “昔有周厉王”看到皇帝直接不说话了,谢迁却是毫不在乎,充分发挥自己“侃侃”的天赋技能。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借用历史上无数的典故想给郑德来一场精神上的洗礼。希望皇上能够幡然悔悟,能够成为一名“能够听得尽忠言逆耳”的明君。以尽到自己辅政大臣的职责,也不愧自己辅政大臣的身份。完全不顾郑德越来越黑的脸色。

    听到谢迁越扯越远,几乎把这一场会见变成了经筵,连坐在一旁的刘健也看不下去了。毕竟同殿为臣快十年了,以他对前者的了解,若是任由这位继续这样说下去,估计说上几个时辰都算短的,而且是一口气下去不用喝水且不待重复的。清咳一声,谢迁这才打住,回头一脸茫然的看向他,“怎么?我说错了什么吗?要知道先秦时期”

    “没什么,说你说的很有道理。”刘健一脸无奈的再次打断,也不想再给他继续说话的机会,直接转移话题,“今日早朝之上,皇上竟然不顾天子礼数,直接弃众臣而去,大失体统。还望陛下今后切记,不可失态了。”

    郑德这时候也长舒了一口气,若是让这位有“唐僧”潜质的老家伙继续说下去,自己若是不会崩溃或许都会直接疯掉。听到刘健的话,颇为感激的看了他一眼,怨念也消减了不少,略带诚恳的说了一句,“朕定当谨记阁老教诲。”

    “皇上圣明”刘健看着郑德一副虚心纳谏的模样。轻捋胡须,甚为满意的连连颔首。内心忍不住说了一句,“老臣不负先帝所托啊!”不过如果他能够听到郑德的心里面的称呼,估计会气的吐血三升。

    “没想到这位内阁首辅还会拍马屁,真是难得啊!”郑德一脸怪异地看了一眼自己的这位首辅大人,不过事情既然事情了结了,郑德也不想和这三位再继续待下去。若是一不小心又做了什么不符合礼制的事情,恐怕免不了又被唠叨一番了。

    “三位阁老还有事要说吗?”

    三人互相对视一眼,刘健略微沉吟片刻缓缓开口,“皇上初登大宝,天下正是百废待兴之时。还请皇上继承先皇之遗志,革兴利弊,还我大明一个朗朗清平盛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