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经验不足,虽然江东水军的新式武器层出不穷,可是架不住他们作战经验缺少。战场之上,最忌讳的便是不知变通,江夏水军丰富的战斗经验恰好弥补了武器相对落后的问题。
江东军的武器并没有先进到形成代差,因而无法挽救江东水军此战战败的命运。
即使在接舷战中,周泰阵斩张硕,也不过是使江夏水军暂且退兵罢了。
至于说江东军战败,主要是从战损比来看。
回到柴桑水寨的周泰三人,清点了一下战船的数量和士卒的人数。知道结果之后,三人的面色都不太好看。
三人的战损差不多,周泰的战损稍轻一些,却也强不到哪里去。
周泰营中士卒只剩下1000出头,三十余艘艨艟轮船有二十三艘沉没,十艘二层楼船有六艘没能回来,倒是三艘三层楼船基本没有什么损坏。
蒋钦营中士卒损失过半,只余800多人,三十余艘艨艟轮船只剩下六艘,十艘二层楼船剩下了四艘,三层轮船也损失了一艘。
至于孙瑜,营中士卒也损失过半,剩下了900余人,连孙瑜自己也受了不小的伤。艨艟轮船全军覆没,十艘二层轮船倒是只损失了四艘,三层轮船未损失。
这样巨大的伤亡和损失,让周泰三人心疼无比。
而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战斗,更是让三人心中蒙上了一层阴云。
江东水军士卒已经不足3000,战船也损失过半。
而江夏水军的情况显然要好一些,10000大军损失了约莫3000人左右,战船的损失也没有江东多,依旧对江东水军呈压倒性优势。
不过幸运的是,张硕战死,江夏水军要恢复士气,还得需要一段时间。
接下来该怎样,徐盛有些犹豫。
他有心命水军撤往彭泽,却又不知道孙策是什么想法。
彭泽都督府参军张玄,显然看出了徐盛的犹豫。
于是张玄轻声提醒道:“都督改向主公汇报军情了!”
徐盛闻言,立刻明白了过来。
只见徐盛赞赏的朝张玄点了点头,开口说道:“先发鸽信,将战况简单汇报。”
顿了一下,徐盛又继续道:“至于发往彭泽的详细军报,有劳清虚帮我代笔了!”
张玄自然明白徐盛之意,微笑颔首应承下来。
张玄乃是从事祭酒张纮之子,名副其实的官二代。
不得不说,在哪一个时代,官二代总是会比别人有更多的特权。
尤其是在汉末这个时代,出身异常重要。
孙策若不是大名鼎鼎的孙坚之子,谁会鸟他?马日磾又怎么可能给孙策加官进爵,江东士族又怎会臣服?
说到底,不过是孙坚当年打下的名望,杀下的威风,留下的人脉。
当然,孙策的个人努力也是很重要的。
若是孙策自己不争气,也不可能短短数年间便整合了大半个江东,雄踞东南。
在如今的江东利益集团中,官二代这个群体已经逐步凸显出来。
比如说马日磾的儿子马忠便刚刚升任为宛陵郡郡丞,张昭的儿子张承如今是吴郡长水县县令兼幕府司盐长史,张纮的儿子张玄则是彭泽都督府参军。
徐盛原本以为张玄这个人能力并不算出众,只不过因为他的父亲乃是从事祭酒张纮,才得以出任彭泽都督府参军一职。
毕竟张纮乃是孙策手下排名第二的文官,位置极为重要。孙策怎么着也要给张纮一个面子。
不过,当徐盛看完张玄一蹴而就写好的军报之后,不得不承认,自己小看了张玄。
抱有同样想法的还有孙策,当孙策收到军报之后,他开始蓦然沉思。
第一,孙策小看了张玄。
果然,能够在史书中留名之人,都不可能那么简单。即使张玄的名字之所以能够出现在《三国志》之中,只是因为他是张纮的儿子。
第二,孙策在考虑是否将水军撤往彭泽县。
张玄并没有在军报中明确提出将水军撤往彭泽县,只是详细说明了水军的战斗过程和战斗结果。
根据这份军报,孙策的结论是有两点。
第一,江东水军之所以不能敌过江夏水军,最重要的是数量上的差距,其次才是士卒的经验问题。
第二,新型的轮船在水战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却无法达到左右战局的程度。
孙策沉思良久,无法做出决定。
从性格上讲,孙策是一个绝不服输之人,他难以做出让水军撤退的命令,即使这个命令可能是正确的。
孙策考虑的另一个问题是,撤回水军之后,柴桑的守卫是否会受到影响?对接下来的战局又会有多大的影响?
(第一更。关于上架的投票发出来之后,收藏竟然开始掉了。太受打击,求支持!)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46、血战柴桑 四()
孙策考虑了良久,依然在踌躇。
茶杯中的水已经换了三次,最终孙策不得不长叹了一口气,对亲兵说道:“召祭酒和军师前来!”
从事祭酒张纮和军师郭嘉都住在彭泽城内,没过多久便到了县衙。
孙策命侍者给二人上座看茶,随即便开口说道:“子纲、奉孝,我欲将柴桑的水军残部召回彭泽,尔等以为如何?”
张纮皱了皱眉说道:“主公,若将水军召回,会不会影响柴桑战事?”
孙策摇了摇头,开口道:“如今柴桑城中有虎步中郎将徐盛的5000大军,鄱阳郡都尉孙贲的4000郡兵,以及侍卫司校尉吕岱和宋谦的各2000大军,共计13000大军。若是只守城的话,应该无虞。况且江夏水军对攻城的助益并不大!”
孙策话音一落,郭嘉便开口说道:“主公,江夏水军虽然不会对柴桑的防御造成多大损失,但若是其顺水向东,对我军的损失可就太大了!”
孙策沉默,微微颔首,他当然知道郭嘉的意思。
对于整个江东来说,长江水道及其支流就是军队的后勤保障,就是商旅的贸易通道,就是江东繁荣的基础。
江东若是失去了对长江水道的控制,其后果不堪设想。
可问题在于,江东水军根本无力对抗江夏水军,一旦江东水军被全歼,江东同样要失去对长江水道的控制。
如何选择,这是摆在孙策面前的难题。
“水军无力抵挡,迟早要败,长江水道的控制权很快就会落入江夏水军手里!”孙策面色阴沉的说道。
说实话,孙策现在的心情非常差。
想他孙策出道以来,纵横江淮,无往不利,甚至与成名已久的吕布干仗,也未曾处于下风。
如今他堂堂讨逆将军孙策,竟然被一个小小的江夏太守黄祖麾下的水军给打的束手无策。
这让他乌程侯的面子往哪里放?
整个县衙一片沉默,张纮和郭嘉都是一等一的智者,他们自然明白如今的困局。
如何才能破局,是摆在他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郭嘉想了想,开口提道:“不若派一支偏师入长沙郡,以搅乱荆南!”
孙策想了想,说道:“奉孝所说,是个办法,可惜短期内无法奏效!”
随即,县衙堂中又陷入了沉默,这种平静让众人都不太好受。
过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沉默的平静终于被打破了。
“禀报主公,门外有一人自称徐庶,特来求见!”凌统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孙策闻言,双眉一挑,心中突然有了一股子期待。
而张纮和郭嘉显然也看到了孙策有些欣喜的表情。
两人作为孙策手下重臣,自然也是听过徐庶这个名字,要知道徐庶的母亲可还在讨逆将军府住着呢。
“快请元直进来!”孙策朗声笑道。
凌统转身要去,孙策却又说道:“不,我要亲自去请!”
说罢,孙策起身,大步向门外走去。
看孙策亲自前去迎接,张纮和郭嘉自然也要跟上,二人倒是想要看看,徐庶到底是何方神圣,竟能得主公如此看重?
彭泽县衙大门外,在两个一身戎装的侍卫司亲兵面前,正站着一人。
此人身材修长,面容俊秀,一袭白色的儒衫,看起来风流潇洒。
眉眼间带着一股子浓浓的自信,乌黑的长发被白色的发带束起,随着微风飘扬。一尘不染的白色儒衫,仿佛如其人君子般的品格一般。
一把长剑挂在腰间,随意中却仿佛能够随时出鞘杀人。
旁人也许看不出来什么,不过孙策倒是清楚的很。
徐庶乃是三国时期少有的奇才,但是他的剑术同样精妙。
《魏略》中这样记载徐庶:“中平末,尝为人报雠,白垩突面,被发而走,为吏所得,问其姓字,闭口不言。吏乃於车上立柱维磔之,击鼓以令於市鄽,莫敢识者,而其党伍共篡解之,得脱。於是感激,弃其刀戟,更疏巾单衣,折节学问。”
徐庶的剑能杀一人,但是他的谋略可杀千万人!
所谓万人敌者,非武艺也!
只有谋略方能万人敌,方能克敌制胜于千里之外。
“奉孝,吾等你久矣!”孙策笑容满面的说着,双手拉住徐庶的袖子,再也不愿放开。
倒也不是孙策有同性的趋向,只是这年头人才实在太难得,更难得的是徐庶还是寒门士子。
徐庶微微一笑,作为标准的直男,徐庶当然不会认为孙策有什么别的意思。
他知道,这只是孙策渴求人才的表现。
“庶特来为主公效力!”徐庶笑着拱手说道。
孙策闻言大喜,拉着徐庶,朝县衙走去,一边走一边给徐庶介绍身边的张纮和郭嘉。
徐庶与二人纷纷见礼。
对于二人的大名,徐庶自然是有所耳闻。
所谓江东二张,指的便是孙策麾下的长史张昭和从事祭酒张纮。
而郭嘉作为孙策麾下的军师,也是名声在外。
进了县衙堂中,众人纷纷落座。
孙策命人看茶之后,便急不可耐的向徐庶问道:“元直,如今局面,可有何教我?”
孙策话音方落,张纮和郭嘉的目光都落在了徐庶身上。
倒不是说张纮和郭嘉不如徐庶,只不过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擅长的一方面。
比如张昭和张纮都比较善于处理政事,管理后勤。
而郭嘉虽长于军事,却更擅长大略,善于洞悉人心。
至于徐庶,如果史书记载是真的,那么想来他擅长的应该是具体的军略。至于火烧博望坡是徐庶干的还是诸葛亮干的,孙策还真有些记不清了。
等等,火烧博望坡!孙策突然想到这里,心中似乎有了一丝明悟。
徐庶见孙策如此急不可耐,也不客套,直接开口道:“主公所虑者不外乎是江夏水军。以吾所见,我江东水军暂时并非是江夏水军的对手。”
顿了一下,徐庶继续说道:“不过,打仗向来是正奇结合,有正便有奇。正兵虽好,但有时奇谋的效果更好,更能出人意料。”
“元直可是有何奇谋?”孙策开口问道。
徐庶点头,笑着说道:“所谓奇谋便要出人意料。我水军新败,江夏水军定然会以为我军要败逃。那么我等便反其道而行之,假意败逃,随后以火攻围之。”
孙策闻言颔首,果然与他想的一样,用火攻。
“既然如此,我便任命元直为我幕府军师,此战便交由元直部署!”孙策向来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直接将指挥权交给了徐庶。
“庶必不负主公所托!”徐庶笑着起身,拱手领命。
(第二更,感谢书友修岚陛下。)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47、血战柴桑 五()
郭嘉有些神色复杂的看了徐庶一眼,他知道自己的竞争对手出现了。
不过,郭嘉向来是洒脱不羁之人,只是稍微纠结了那么一下,便想开了。
毕竟两人擅长的方向不同,一个长于大略,一个擅长细谋。
况且,孙策向来善于用人,郭嘉根本不需要多想。
却说徐庶领命而去,很快便部署开来。
历史上有不少火攻的经典战役,仅在三国时期极为有名的就有火烧博望坡,赤壁之战和火烧连营。
我们从史书中或小说中观看,似乎火攻不过是动动嘴皮子的小事而已。
事实上,想要成功的实施火攻,不仅需要精确的计算,还需要大量的后勤准备。
好在这一次孙策为了打赢这场仗,准备的各种物资都不少。
向来作为军事物资进行储备的引火之物也备下了很多,如硫磺、干草、油脂之类的东西足够徐庶调拨使用。
徐庶的火攻之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火烧柴桑水寨,另一部分是火烧彭蠡泽。
随着徐庶的准备和部署,事情的发展正如他所预料的一般。
江东水军在周泰三人的指挥下,离开柴桑水寨,向徐庶所部署的目的地而去。
而江夏水军这一边,作为左右先锋接应使的黄射也已经到了,在黄射和陈就的合力安抚下,江夏水军总算恢复了一些士气。
当黄射和陈就准备再战的时候,有探船回报,江东水军东逃。
黄射和陈就当然不会放江东水军逃走,虽然暂时提振了江夏水军的士气,但只要一天不完全打败江东水军,那江夏水军的士气就不会真正回来。
因此,两人当即命令水军追击。
巨大的坐船上,黄射与陈就扶栏而望。
看着不远处东逃的江东水军,黄射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
上一次被江东军搞得极为狼狈,黄射可还没有忘记。
这一次,黄射下定决心,要连本带利讨回来。
在黄射看来,现在不足3000人的江东水军只有被自己碾压的份儿。
想了想,黄射对陈就说道:“陈将军领3000水军先去占据柴桑水寨,等到蒯主簿和文将军到了,协助他二人攻打柴桑城。这些江东水贼,便由本公子亲自领兵歼灭!”
陈就闻言,皱了皱眉,想要说些什么,却还是没有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