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霸王孙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霸王孙策- 第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步练师正是其中之一。

    步练师如今年方二八,含苞欲放的年纪。

    准确的说,步练师应该是步骘的堂妹。

    甚至在步氏家族之中,步练师才是属于步氏嫡枝。而步骘如今虽然说混的不错,但是在步氏家族中血脉要偏远一些。

    不过在世家大族之中,既论出身,也论功绩。

    如步骘这般出身虽然不是嫡系,但是功绩足够大的族人,在家族中的地位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步骘对步练师这个堂妹不错,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堂妹温柔大方、美丽谦逊。

    更重要的是因为,当初步练师的父亲曾对步骘有恩。

    步骘如今发达了,自然不能忘恩负义。

    正好吴夫人要举行宴会,步骘为了让堂妹步练师能够融入江东上流社会之中,便让她陪着母亲一同出席了宴会。

    也就是在这次宴会上,吴夫人恰好就瞅中了步练师。

    孙策分析,这并不是偶然事件。

    如果说这件事与步骘无关,孙策绝不相信。

    准确的说,步骘只是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而这种可能恰好就实现了。

    步骘只是给步练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而她之所以能被吴夫人看重,也是因为她的个人素养。

    美丽大方、温柔和煦,这正是吴夫人最喜欢的性格。

    孙策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只是淡淡一笑。

    如此美人,岂能辜负?

    既然如此,纳入门中又何妨呢?

    有了母亲吴夫人的首肯,纳妾之事自然办的无比顺畅。

    作为正妻的顾滢已经有了九个月的身孕,生产的日子也要快了。孙策自然感觉有些对不住顾滢,不过顾滢的表现倒不是特别在意。

    的确,顾滢作为孙策的正妻,有庞大的顾氏家族作为他的后盾。况且,顾滢马上就要生产,若是生下嫡子,那么顾滢的地位将无可动摇。

    顾滢又何必跟一个才即将过门的小姑娘过不去呢?

    对于顾氏家族来说,也只不过是对淮阴步氏多加关注了几分。

    世家大族做事,向来喜欢未雨绸缪,万一日后步练师对顾滢有了威胁,以步骘为代表的步氏家族就是顾氏的敌人。

    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

    此时的步骘还不知道,顾氏已经将他和步氏看做了潜在的威胁。

    当然,即使步骘知道了,恐怕他也不会在意吧!

    (第二更)'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35、孙权的恨意() 
在步骘看来,步练师并不会成为顾滢的威胁。

    步氏家族的兴盛,需要步骘和步练师的共同努力。步骘从不奢望,步练师能够动摇甚至取代顾滢在孙策后宫中的地位。

    自有汉以来,外戚始终是汉代政治博弈中的重要一方。步氏家族虽然是淮阴大族,但在江东的影响力却是乏善可陈。

    相比于吴郡四姓之一的顾氏,步氏显然不够看,对其构不成威胁。

    孙策的性格是极为霸道的,他可以娶出身吴郡四姓之一的顾氏嫡女顾滢为妻,他也可以毫不犹豫的屠灭意图不轨的安氏和赵氏。

    孙策之所以娶顾滢为妻,除了顾滢酷似刘亦菲的美貌之外,更因为他是顾氏嫡女,是顾雍的妹妹。

    孙策需要考虑权力的平衡,也需要为自己的世子留下强有力的倚靠。

    对于统治者来说,有时候母族和妻族要比同姓的宗族更为可靠。

    这些算计且不去提,孙策极为相信自己的掌控能力,只要他能够稳坐一天,就绝不会发生他不希望看到的事情。

    对于普通人来说,纳妾并不是什么大事。

    而对于诸侯来说,纳妾就算不上什么小事了!

    按说以步氏家族的地位和声望,是绝不可能允许自家嫡女为妾的事情出现。不过,这事还得分人。

    给普通人做妾,和给一方诸侯的孙策做妾,那能一样嘛?

    因而,步氏家族对此并无异议。

    甚至,淮阴步氏对此还乐见其成。尤其是当作为步氏家族这一代中流砥柱的步骘给族人晓以利害之后,众人反而多了几分期待和欣慰。

    纳陈冰为妾和纳步练师为妾,这也不一样。

    步练师若被孙策纳入房中,那立马就会成为孙策后宫中第二人。无他,只是因为步练师的身后有步骘和步氏家族作为依靠。而陈冰只是孤零零的一个。

    相比于陈冰被孙策收入房中时的简简单单,步练师的纳妾过程还是多少有些隆重和喜庆的。

    步氏家族以此为荣耀,大宴宾客自不必提。

    而孙策也例外的因纳妾而设宴款待江东臣属。

    至于纳妾的仪式,与陈冰给主母敬茶一样,步练师也给顾滢敬上一杯清茶。

    这意味着两人之间地位的高低和身份的从属,也意味着从此步练师就是孙策的女人了。

    秣陵城中,讨逆将军府前院的宾客还在欢宴。

    孙策却已经放下了酒杯,偷偷溜回了后院。

    房中有佳人,何必与一群男人喝酒?

    春宵苦短,孙策可不愿意浪费了。

    在几个侍女的引领下,孙策很快便到了步练师的小院外。

    这处院子倒颇为清雅,与步练师的性子也很合拍。

    绕过院子里的水塘,穿过回廊,孙策轻轻望去,房中亮着灯,似乎能够看到一个模糊的身影坐在床边。

    “你们退下吧!”孙策对侍女吩咐道。

    说罢,孙策已经推开了房门,大步走进了房中。

    孙策关掉房门,扫了一眼房中的情景,嘴角挂起了一丝笑意。

    房中萦绕着一股股淡淡的馨香,味道很迷人,让孙策有些沉醉。孙策分不清这是香炉里的气味还是女人身上的味道,也许是两种的混合。

    所有的家具都是崭新的,精致而又充满了贵气。

    檀木玉屏风,金丝烛台,镂空镶银大床,每一件家具都价值不菲。

    女人羞涩的坐在价值数万钱的镂空镶银大床边,有些局促和紧张。

    这样的表情,孙策不是第一次看到,他在顾滢的脸上也曾经看到过。似乎所有的女人在这时候都会露出这样的表情。

    既期待又紧张的矛盾感。

    步练师坐在那里,美极了。

    水蓝色的长裙托在昂贵的地毯上,粉红色的纱衣披在身上,显得格外诱人。

    金质的发饰固定着女人梳好的垂鬟分肖髻,看起来很是端庄。

    这种发式,将发分股,结鬟于顶,不用托拄,使其自然垂下,并束结髾尾、垂于肩上,亦称燕尾。

    据《国宪家猷》记载:“汉明帝令宫人梳百花分髾髻。”

    这种发髻就是垂鬟分肖髻。

    金色的耳环在灯光下有些耀眼,脖子上的银项链挂着一颗红宝石坠子,腕上的翡翠镯子流动着青色的光芒。

    孙策看着女人,竟有些呆了。

    怪不得历史上渣权后宫无数,步练师却能够独宠于后宫。

    步练师确实有这种资格。

    “一起喝杯酒吧!”孙策笑了笑,开口说道。

    女人闻言,轻轻的嗯了一声,似是在应答一般。

    孙策自顾自的拿起酒壶和酒杯,斟好了酒,送到了女人面前。

    步练师没有犹豫,自然而然的接过孙策递来的酒杯。

    正要将酒杯递到唇间,孙策却拉住了女人的臂膊。

    女人不解的看着孙策,却见孙策拿起酒杯,勾住了她的臂弯,笑眯眯的看着她。

    步练师的脸更红了,她知道,这叫做交杯酒。

    喝完了这杯酒,自然是好一场颠鸾倒凤,洞房花烛。

    步练师虽然才16岁的年纪,尚未完全张开,可是身材早已经有模有样。加上娇躯的柔韧性极好,一时兴起的孙策竟然玩了好几个高难度的花样。

    那其中的美妙滋味,自然不足为外人道也。

    然而,没有人知道的是,孙策在这边一晚上爽了又爽。

    而他的弟弟孙权却整晚未眠。不仅仅未眠,孙权还喝了一晚上的酒。

    这酒可不是孙策的喜酒,而是孙权的闷酒。

    没有人能够体会到孙权有多痛苦,钻心的痛啊,自己喜欢的女人却在自己兄长的身下婉转承欢。

    孙权虽然才14岁,可是古人成熟的早,在加上世家大族往往会提早进行性教育,所以孙权早已知人事。

    对于男女之间的那点事,孙权清楚得很。

    孙权心中充满了恨意,他恨自己不是父亲长子,他恨自己无能为力,他更恨孙策抢走了他心爱的姑娘。

    此时的孙权,只要一闭上眼睛,仿佛就能看到自己心爱的姑娘在孙策身下颤抖、娇喘和呻?吟。

    他已经无法忍受下去,那澎湃的恨意仿佛如惊涛骇浪一般冲击着他尚未成熟的内心。

    抢回自己心爱的姑娘,这是孙权喝醉之前脑海中闪过的最后一句话。

    (第一更)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36、孙策西巡 一() 
孙权并不知道,他早就成为了孙策的特别关注对象。

    内卫司的人第二天就将孙权怪异的表现写成报告,放在了孙策的书桌上。

    内卫司的人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可是孙策却看得分分明明,清清楚楚。

    哼,这个臭小子竟然敢对他的嫂子有非分之想?孙策不满的在心中骂道。

    他才不会管,步练师在历史上明明就该是孙权的女人。

    嗯,反正步练师是现在是老子的女人。谁敢打老子女人的主意,谁就该死。孙策暗暗想着,眼中闪烁着丝丝怒火。

    过了一会儿,孙策平息了一下心中的不满,仔细思考起来。

    他在考虑这件事情对孙权的刺激有多大。

    之前,孙策之所以将程普调往江北都督府,一方面是为了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孙权一个机会。

    毕竟孙权是自己的亲弟弟,母亲吴夫人绝对不会允许自己对弟弟动手。

    多行不义必自毙,走着看吧!孙策叹了口气。

    有时候,身处高位,不一定就能够为所欲为。

    位置越高,考虑的问题就越多,各方面掣肘的因素也就越多。

    日子过得很快,孙策虽然人在秣陵城中,心却早已飞向了彭泽都督府。徐盛已经多次发来汇报,大战似乎一触即发。

    三司衙门依然在调查宛陵郡和鄱阳郡极有可能发生的山越叛乱之事。

    这一场战争,将是孙策与世仇的第一次对决。

    如果孙策胜利,那么他将在今后征讨荆州的战争中获得极大的战略优势。与孙氏关系密切的长沙士族,荆州内部墙头草般的世家大族,他们都在关注着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

    这场战争之后,就是他们下注的时候。

    然而,若是孙策战败,那么他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战略守势。

    甚至可能让孙策前期迅速一统江东和北伐广陵所取得的威望全部大打折扣,严重影响到江东内部的团结和稳定。

    孙策绝对不能允许这场战争出现任何差错。

    北面的袁曹吕之战,孙策已经没有时间去关注了。

    正所谓外行看装备,内行看后勤。

    对于一场战争来说,后勤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

    尤其是在在冷兵器时代,武器装备没有代差的情况下,后勤对于一场战争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

    江东虽说长期安定,但相比中原,开发依然不足。甚至相比荆州和益州也有所不如。

    但好在孙策前期的积累比较丰富,严白虎、安氏和赵氏就犹如送粮大队一般。

    江东的粮食储备完全能够支持这一次对荆州的作战。

    但是,此次大战之后,孙策将不得不迎来长期的休养生息。短时间之内,将无力再对外发起战争。

    战后的事情暂且不提。

    为了打赢这场战争,孙策已经征发了近十万民夫,他们的任务就是向彭泽都督府输送粮草和武器装备。

    一车又一车,一船又一船,络绎不绝。从秣陵前往彭泽的水陆交通极为繁忙。

    而大量的侍卫司亲军也开始向彭泽进发。

    经过一个月的补充和休整,7月上旬,侍卫司陪戎中郎将周瑜以及侍卫司校尉吕岱各领本部兵马,共计7000大军,向彭泽县进发。

    7月中旬,沉不住气的孙策终于决定西巡。

    之所以是西巡,而不是西征,主要是孙策前不久得到了两个好消息。

    一个是秣陵郡石城县附近的马鞍山镇发现了大量的铁矿。另一个是宛陵郡泾县附近的铜陵镇不仅发现了铁矿,还有大量的铜矿和煤矿。

    得到这两个消息的孙策,简直要笑得合不拢嘴了。

    争霸、统一、战争需要三样东西,分别是武器、钱和粮食。

    粮食先不提,武器和钱就是铁和铜。

    这一次一下发现了大量的铁矿和铜矿,孙策怎能不高兴?

    孙策一听到马鞍山镇和铜陵镇的名字,就知道绝对不会错。

    后世天朝两个大名鼎鼎的工业基地,孙策怎么可能没有听说过?

    马鞍山的铁矿和铜陵的铜矿,将会对孙策未来的战略部署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孙策必须要亲自前去查看一下,对这两处矿产的开发做出部署。

    7月16日,孙策辞别了母亲和妻妾,开始西巡。

    扬武中郎将韩当领本部兵马随行,虎贲校尉太史慈、以及最近才被升为侍卫司校尉的孙辅、宋谦和潘璋也一同领兵而行。

    这阵势,不算已经先行的周瑜和吕岱,光是孙策身边的兵马就高达13000。

    随行文官的阵容也十分庞大。

    这一次由长史张昭坐镇秣陵县,从事祭酒张纮、军事郭嘉、主簿严畯、功曹魏腾、仓曹从事诸葛瑾一同随行。

    引人注目的是,广陵郡海陵县县令徐宣以及广陵郡郡从事陈矫也被孙策征召一同随行。

    孙策之所以带着这两位,自然是有他的打算。

    这打算也不算什么秘密,明眼人都看的出来。甚至连徐宣和陈矫自己也都多少知道一些,不外乎就是将采矿之事交给二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