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霸王孙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霸王孙策- 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于孙策来说,首先不能让吕布和袁术受到大的损失。孙策明白,吕布和袁术绝对不是曹操的对手。

    其次,孙策还是希望曹操的势力得到扩张。毕竟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还有袁绍这个如今的天下第一大诸侯在。

    所以,究竟如何出牌,让孙策很是纠结。

    孙策如今正在射阳县衙之中,一众臣属正在议事。

    自孙策十日之前率军入射阳之后,张辽便率军退回了淮河以北。

    毕竟,如今的形势,张辽也看的很是分明。

    打又打不过,不打又不成。

    那还不如先返回淮北等命令。

    县衙中,孙策高居其上。一众文武分座左右。

    “诸位,如今的两淮局势,大家也都清楚了,我们江东如何从中获取最大利益,都谈一谈吧!”孙策放下手中精致的白瓷茶杯,缓缓说道。

    张昭作为孙策帐下第一人,此时正坐在孙策右首。

    只见他当仁不让的率先开口说道:“主公,昭以为我军此次北伐战略目标已经全部达成,如今坐观曹袁吕三家成败即可。我军当以荆州战事为重!”

    孙策闻言,没有开口。

    张昭说的也有些道理,前不久徐盛那边也已经传来了消息。

    据说彭泽都督府得到了线报,江夏一代的荆州军蠢蠢欲动,似乎有大战一触即发的趋势。甚至在靠近鄱阳都督府驻地的宛陵郡和鄱阳郡也都似乎有了一些不安定的状况出现。

    这些不安定因素,自然与两郡内的山越人有很大关系。

    三司衙门作为孙策在江东的喉舌耳目,自然也将这两郡的异常情况向孙策作出了汇报和分析。

    然而让孙策不满的是,虽然三司衙门已经可以确定在两郡内的山越部落有问题,却无法确定山越部落和荆州之间的具体交易。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报工作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

    时代的局限性和技术的落后是无法在短时间之内能够弥补的了的,那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研究。

    虽然亲卫军五司已经建立起来有数年的时间,三司衙门更是孙策一直以来重点关注和扶持的部门。

    侍卫司作为军队,自不必提。

    相比与内卫司,三司衙门得到的资金和支持力度要大得多。两者之间虽不似天壤之别,却也足以让内卫司诸人眼红的很。

    当然,这也是因为目前整个以孙策为核心的江东利益集团正处于上升期。从对外扩张的角度来讲,三司衙门的作用要比内卫司大得多,那么自然也就获得了更多的资源。

    不过,显而易见的是,随着江东利益集团的不断发展,孙策为了集中个人权利,维护他至高无上的权威,内卫司的大发展是必然的,

    孙策虽然不满,却也无可奈何。

    原本孙策还打算暂时留在广陵郡,看看有没有什么机会从中渔利。

    张昭的话却让孙策的想法出现了动摇。

    毕竟,对于孙策来说,刘表这个现实性的威胁要更大一些。

    袁曹吕之战,孙策并不需要直接面对。而江夏之战就不一样了,这是事关孙策未来几年重要战略部署的关键一环。

    能否打胜即将到来的江夏之战,将会直接影响孙策连接荆扬二州的基本战略目标。

    想了想,孙策将目光转向了军师郭嘉。

    说起来,自从郭嘉投降孙策之后,在江东军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这种重视和尊重,是郭嘉在曹营中未能体会到的。

    虽然当初是荀彧将郭嘉推荐给了曹操,可是曹操并未多么重视他,只是将其当做普通的从事官看待。曹操当时的谋主乃是戏忠,戏志才。

    真实的历史上,荀彧是在戏志才死后,才推荐的郭嘉。

    然而,孙策的穿越犹如蝴蝶的翅膀一般,让整个历史似乎都发生了许多的不同。

    若不是戏志才仍在,若不是郭嘉阴差阳错被派往江东,若不是郭嘉的猪队友们,郭嘉如今也不可能成为孙策最器重的文臣之一。

    说起孙策最器重的文官,那必然就是长史张昭、从事祭酒张纮和军师郭嘉三人。

    孙策对三人的分工极为明确,长史张昭总领讨逆将军领地政事,主抓财政税赋后勤事宜。从事祭酒张纮则为张昭之辅,主抓讨逆将军领地内官员的考核升迁以及监察事宜。至于军师郭嘉自然是主管军事方面的工作,负责帮助孙策出谋划策,提供军事方面的战略建议。

    (sorry,今天刚从北京回家。)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31、三家会盟() 
看到自家主公殷切的眼神,郭嘉笑了笑说道:“嘉以为长史之言有理,我军确实不宜直接卷入袁曹吕三家之间的大战中。”

    在郭嘉的话中,蜗居小沛的刘备直接被他赤果果的无视了。

    这也怪不得郭嘉,在这场规模巨大,横跨半个中原的混战中,刘备所扮演的角色也只不过要比汝南的黄巾残部强上一些罢了。

    孙策见郭嘉也如此说,心中便有了计较。

    “奉孝以为,我军怎样才能从中得利?这么离开,我还真是有些不舒服啊!”孙策的脸上带着一丝不甘心说道。

    郭嘉闻言,心中暗想,自家主公果然是这种雁过拔毛的个性。

    不过,他喜欢!

    只见郭嘉微微一笑,自信的开口说道:“主公,对于我军来说,什么样的形势才是最为有利的?”

    孙策一听这话,想了一会儿,缓缓说道:“曹操、袁术和吕布,最好一直混战下去,让整个战事陷入胶着,谁也无法获得大胜!”

    郭嘉点了点头,笑道:“主公所言不错,所以我军若要得利,自然要加上一把火!”

    孙策皱了皱眉,问道:“奉孝之意,是让我帮助袁术和吕布不成?”

    “袁曹吕三家之中,袁术和吕布明显弱于曹操,如今的形势很有可能让曹操各个击破。所以,主公需要做的是促成我们三家的联合!”郭嘉淡淡的说着,可是说出来的话却让整个县衙堂中之人都大吃一惊。

    三家联合?开什么玩笑?

    卧槽,三家前几天还在打生打死啊!

    吕布不夺走的两个郡怎么算?难不成再给吕布还回去?

    孙策也有些诧异的看着郭嘉,不过孙策明白郭嘉想来都是有的放矢,绝不会胡说八道。

    这个主意,仔细想想,虽然有些不大实际,却似乎真的是最符合江东军利益的情形。

    “怎么个联合法,你说说看!”孙策敲了敲桌子,开口问道。

    郭嘉依旧是一脸自信,只见他微微一笑,起身拱了拱手,开口说道:“想来大家都以为我是异想天开,前不久还是生死仇敌的三家怎么会联合在一起?”

    郭嘉话音落下,半晌无人接腔。虽然大家都以为不切实际,不过却没人说话,只是他们脸上的表情明显写着不相信三个字。

    郭嘉丝毫不在意。

    只见郭嘉继续侃侃而谈:“诸侯之间,向来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盟友。我们三家的暂时结盟,只是为了对付共同的强敌曹操。若是三家会盟,一来我军可以抽身脱离淮北战事,积极备战彭泽。当然,总是要付出一些代价。二来,我军可以在淮北形成一个暂时稳定的均势,而这种均势对于暂时无力北上的我们是极为有利的。”

    孙策听罢,想了想,他不得不承认,三家会盟的前景确实看起来不错。

    起码,在共同对付曹操这一点上对于三家的诱惑是巨大的。

    “前景很诱人,利益十分大。”孙策开口说道。

    随即,他话锋一转:“可是,如何才能让三家结盟?”

    “主公勿忧,可遣使者赴袁术处陈说利害,同时放归吕布帐下大将成廉传信。”郭嘉笑着说道,自信满满。

    孙策一愣,问道:“如此即可?”

    郭嘉点头道:“主公放心,袁术帐下阎象与吕布帐下陈宫皆为智者,自然看得分明。”

    孙策听罢颔首。

    随着孙策使者的派出,以及成廉的放还。

    从广陵到寿春,从广陵到郯城,两条大路上,往来信使络绎不绝。

    正如郭嘉所预料到的一样,袁术和吕布对于三家会盟的提议都极为意动。这当然不是说袁术和吕布和好了,而仅仅只是说明他们在对待曹操的问题上利益一致。

    利益是合作的基础。

    讨价还价是合作所必经的手段。

    信使往来半月之后,三家终于在条件上达成一致,决定会盟。

    之所以能够迅速的达成一致,是因为袁术和吕布都有些撑不住了。

    小沛的战事,正如荀攸所预料的一样,第三日吕布的援军果然到了。援军从沛国东部的彭城国而来,其领兵大将乃是吕布麾下骁将臧霸。

    臧霸率领的10000大军兵至小沛后,很快便遇到了麻烦。

    于禁和吕虔率领的4000轻骑对臧霸的大军造成了很大困扰。这就使得臧霸不得不在距小沛县城东部五十里的地方安营止步。

    小沛岌岌可危,每次似乎要城破之时,总有数百白毦兵拼死反击。

    可是,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刘备多年来好不容易积攒下的2000白毦兵也已经死伤了一半。

    如果再这么继续下去,刘备很快就要战死沙场,应了他那死守小沛的誓言。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刘备总是在想,自己当初装什么逼?好好的听大家的话,逃出小沛不就行了?

    可是,如果刘备知道吕布之所以不能再次派出援兵,只是因为吕布正忙着和袁术、孙策扯皮,不知道他又是什么感想?

    也许,这就是小人物的悲哀。

    没错,此时的刘备还真就只是个小人物,起码在这场大战中是。

    而袁术在汝南那边的局势也不容乐观。

    曹操依旧在猛攻汝阴县,乔蕤和张勋在主簿阎象的协助下,堪堪抵挡住曹操的进攻。只是,这种坚持,恐怕也不会多久了。

    袁术麾下第一猛将纪灵还在下邳和吕布僵持,袁术只得派出麾下的将领陈纪与雷簿各自领兵万人从寿春前往汝南救援。

    陈纪与雷簿的能力并不怎么样,不过胜在对袁术的忠诚。

    曹操听闻袁术派出援军之后,一方面继续猛攻汝阴县,另一方面命史涣、朱灵二人领兵前往迎战。

    陈纪与雷簿三战三败,不得不退往淮河岸边的慎县。

    小沛和汝南紧张的战事,使得袁术和吕布最终下定决心,不再和孙策继续扯皮下去。

    6月7日,孙策与袁术、吕布,三家会盟于下邳国司吾县南山坡。

    会盟之前,袁术麾下猛将纪灵已经停止围攻司吾县。

    原本退守淮北的吕布麾下大将张辽,直接被吕布派往小沛救援。

    司吾县南部,之所以被选为三家会盟之地,也是因为目前这里乃是三家势力范围的交界处。在此会盟,三家都比较安心。

    毕竟,谁也不知道别人心里在想些什么。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32、 事了拂衣抽身去() 
晴天,威风,和煦。

    下邳国司吾县南部的山坡上,正在发生着一件注定被历史所铭记的事情,天下间最有影响力的几大诸侯之中,有三位在此会盟。

    此次会盟,史称“司吾会盟。”

    而会盟中的三位主人公,正是吕布、袁术和孙策。

    三人在山坡上,各自相聚约20米左右。

    吕布一身甲胄,手持方天画戟,骑在赤兔马上,独自一人而来。他有这样的把握,也有这样的底气,天下间的武将,能被他吕布看在眼中的还真是没有几个。嗯,唯一值得一提的似乎就只有刘大耳的两个结拜兄弟,一个是红脸鬼,一个是黑脸贼。

    袁术同样一身甲胄,右手紧紧的握着腰间的剑柄。周围则护卫着好几员将领,以大将纪灵为首,还有李丰、乐就、粱纲三位。袁术可没有吕布那般有底气,他世家公子哥出身,武艺自然是会的,可是距离精熟还差得远,更别提上阵拼杀了。

    孙策与那两人一样,也是一身甲胄,毕竟安全工作最重要。一身银色的精良铠甲,手持九曲霸王枪,看上去颇为英武不凡。相比于吕布和袁术,孙策要年轻了不少。毕竟这两位可是当年和孙坚同时代的人物。

    这一次会盟,孙策可不敢托大,自然也不会独身前来,与他同来的正是虎贲校尉太史慈。

    吕布、袁术和孙策三人的交谈,内容究竟怎样,无人知晓。

    有机会参与这场会盟的纪灵、李丰、乐就、粱纲和太史慈也在事后对此次会盟讳莫如深,不曾透漏分毫消息。

    不过,会盟的结果,自然不会保密。

    说起来,这次会盟对于三家都是比较有利。三家诸侯的基本目标都得以达成。

    结果如下:

    第一,吕布、袁术和孙策三家诸侯结为同盟,共抗曹操。

    第二,孙策向吕布与袁术各提供五万石粮食,作为孙策不直接与曹操开战的代价。此后开战,循例而行。

    第三,当曹操攻击袁术和吕布中任意一方时,另一方必须派出军队加以援助。军队人数不得少于三万人。

    第四,三方诸侯在对待除曹操以外的其他诸侯的态度上,不需要遵循一致原则。

    会盟的过程也许不是很愉快,但结果是令人愉快的。

    好在江东暂时并不缺粮食,一共十万石粮食的代价是孙策可以承受的。

    中原地区虽然说一向富庶,可是混战多年,袁术和吕布缺粮是可以肯定的。孙策提供的十万石粮食,也算是很大的诚意。

    三家诸侯的领地划界过程,当然不会愉快。

    好在孙策此次打下来的地盘没有什么变动,淮河以南的广陵郡,包括淮河以南属于下邳国的淮阴县,正式成为了孙策的领土。

    而孙策原本占有的江东领土,包括毗陵郡、吴郡、会稽郡、临海郡、秣陵郡、宛陵郡和鄱阳郡在内,都得到了吕布和袁术的承认。

    当然,孙策对于袁术和吕布的领地也予以了承认。

    这种承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