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霸王孙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霸王孙策- 第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这守城的责任也就推到了成廉身上,谁让你兵多呢?

    说实话,陈登虽然有把握守住高邮城一段时间,可是他也明白,周瑜就算一时攻不破,等到孙策率大军一到,那高邮城也是必破无疑。

    不过,这失陷城池的责任,还是推给成廉比较好。

    成廉可没有陈登这种花花肠子,自己兵多,为主帅那是当仁不让。

    到了高邮城后,成廉便一意孤行,不听陈登劝阻,领本部5000军想要攻破太史慈大营,却被太史慈坚固的营盘挡在了外面,非但没有杀败太史慈,反而损兵近千人。

    当然,守在营寨里的太史慈也不太好受,同样损兵数百人。

    成廉这狗东西怎么来得如此之快,太史慈站在哨楼上暗骂着。

    好在成廉损兵近千之后,也知道难以攻克敌军大营,便有些灰溜溜的回到高邮县城。

    成廉回来之后,陈登依旧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人畜无害。

    可是成廉一看他这幅模样,就想要暴揍他一顿,你他妈是在嘲笑老子嘛?

    成廉和陈登的小龌龊先不说,3月27日,周瑜领大军至高邮县。

    随着周瑜5000陪戎营士卒的到来,整个高邮城内外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一般,气氛极为紧张。

    原本春天极为活跃的鸟儿也纷纷避开了高邮城这个是非之地。

    周瑜一到高邮城,便率领众人前去查看敌情。

    高邮城外半里处,周瑜一身轻甲,内罩锦衣,黑带黑靴,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

    只见他皱了皱眉,看着不远处的城墙,暗叹了一口气。

    这高邮城不好破啊!

    相比于低矮的广陵城,高邮城确实称得上是坚城。

    恐怕即使有投石机助阵,没有一段时日,也休想攻破这高邮城。

    而且,敌军前两日虽然小挫,但士气并未有多大影响。城头之上旌旗蔽日,黑压压一片,看起来极为压抑。

    “子义,你怎么看?”周瑜缓声问道。

    太史慈皱了皱眉,想了想说道:“都督,高邮县城池坚固,且兵力足够,若是强攻恐怕伤亡太大!”

    顿了一下,太史慈又说道:“虽然我军有投石机利器,可若要攻破高邮县的城墙,恐怕所需时日颇多!”

    周瑜点了点头,太史慈想到的,正是他所担忧的。

    如此一座坚城,没有十天半个月时间根本拿不下来。

    可是,如果时间久了,吕布必然会派出援军。

    不过如今周瑜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既然如此,也就只有强攻一途了。

    3月28日,天气不错,微风徐徐,阳光和煦,万里无云。

    士卒吃过早饭后,很快便列阵出营。

    迎着初升的朝阳,数千士卒在距离高邮城外300米的地方列阵。

    他们军容整洁,兵甲精良,士气高昂。这就是孙策一直以来都引以为傲的爪牙——侍卫司亲军。

    整个方阵最前排是刀盾手,他们左手持圆盾,右手执环首刀,身穿精良皮甲,面容坚毅。

    刀盾手后方则是三排弓箭手,他们同样身穿精良皮甲,左腰挂着一把短一些的环首刀,右腰挂着一壶羽箭,手中则拿着制式弓箭。

    弓箭手后面则是连续十排的长枪手。他们身着精良皮甲,腰间挂着一把同样短一些的环首刀,手中拿着一杆长枪。

    准确的说,长枪手才是战争年代最为便宜的士卒。他们的装备便宜,训练简单,极易补充。

    长枪不过是木杆加个铁枪头而已,简单实用。

    枪术训练更是简单,只有一个字,那就是刺!

    而弓箭手和刀盾手的装备贵,训练更难。

    刀盾手虽然装备要贵一些,但是训练却比弓箭手简单些。

    而弓箭手除了昂贵的装备,训练周期则更加漫长。如果没有一年的时间训练,一个普通的农夫不可能成为一个基本合格的弓箭手。

    在大阵前方则是十架排列十分紧凑的投石机。

    每架投石机边上都有一名负责指挥的士卒,手持一面红色的三角形小旗。

    而投石机后面则有九名士卒负责填装石弹和发射。

    十架投石机在朝阳下,显得十分庞大。

    部分金属零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陈登和成廉已经注意到了城外的不同寻常。

    两人也算是见多识广之人,不过片刻之间,他们便猜到了那是什么东西。

    “投石机!”两人异口同声的说道。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16、引兵北上战广陵 十四() 
陈登和成廉对视了一眼,他们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一丝惊骇。

    此时的两人,终于明白了魏续为何迅速战败。

    原因就在于城外的十架投石机。

    这十架庞大的机器,带来的压迫感太强烈了。

    陈登和成廉二人,也顾不上彼此之间的那点小龌龊了。

    虽然高邮城坚,可是到底能不能顶住这十架投石机的攻击,二人心里一点底也没有。

    夯土包砖城墙,再加上半人高的条石底座,应该能够抵挡投石机一段时日吧!两人在心中暗暗祈祷着。

    没过多久,陈登和成廉似乎看到了城外十架投石机边的小红旗闪了一下。

    紧接着,城外江东军的阵地上响起了巨大的震动声,那是投石机的配重落下,砸在地上发出的声音。

    伴随着巨大震动声的还有投石机发出的吱呀声,石弹射出的破空声。

    “呜呜”的声音之下,是一颗又一颗的石弹被抛射出去。

    一轮抛射结束,数十颗石弹齐齐砸向了高邮城墙。

    不得不说,这投石机的准头真是差强人意。这么一轮过去,数十枚石弹之中,差不多只有六枚砸到了城墙之上。

    陈登和成廉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而太史慈和周瑜则是皱了皱眉头。

    一旁的陆昭捏了捏手指,开口说道:“都督,子义,这城墙可不会如广陵县那般容易轰塌了!”

    太史慈望之无言。

    周瑜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实在不行,也只能强攻了!”

    陆昭沉默着没有说话,作为一名合格的参军,他此时却无法提出有效的建议,因而情绪有些低落。

    自古以来,攻城之法不过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类。

    所谓金法,故名思议,就是用弓弩射击。

    而木法,则是使用攻城器械,如投石车,巢车,云梯等。

    水法,则是用河水灌城,如韩信就曾利用潍水消灭龙沮,智伯也曾以汾水淹晋阳城。

    火法,便是火攻,主要使用火箭点燃草木或油脂,以火烧城。

    最后一种土法,主要是通过土木工程作业的方式进行攻城。如挖地道,堆土山,造鱼梁大道等。

    金法、木法、土法无法单独使用,一般都是与水法和火法相互配合使用。

    孙策在《孙氏兵法》中,对于攻城这一节描写的十分详细。

    水法暂时无法使用。虽然高邮县就在高邮湖边上,但是此时并非丰水期,且水攻会给百姓造成大量死伤,于名声不利。

    火法暂时也无法使用,因为高邮县并不缺水,灭火极为容易。而且火攻与水攻一样,有伤天和,对名声不好。

    仔细的想了想,陆昭终于开口说道:“都督,我军可以投石机压制城头敌军,在城外立土山。待土山立好之后,命士卒在土山之上以弓弩压制敌军,然后以云梯蚁附攻城。”

    周瑜思索片刻,点了点头。

    “传我军令,在城外筑土山!”周瑜轻声对身后的亲兵说道。

    很快,周瑜的命令便被传达下去。

    在几个军司马的指挥下,数千士卒很快开始了土木作业。

    投石机不断抛射,压制着城头上的敌军,然而依旧有不断射来的羽箭数百名士卒扛着木制的大盾,以长枪为支架,将正在进行土木作业的士卒掩护起来。

    陈登与成廉很快便清楚了城外江东军的打算,如此大规模土工作业,肯定是要堆土山了。虽然这办法有些笨,却往往很有效,尤其是当土山要比敌人的城墙高时,自上而下的弓弩射击将会对敌人形成有效的压制。

    当然要阻止江东军堆土山,即使不能阻止,也要尽力延缓他们的工程进度。

    从某种角度讲,土山一日不成,高邮县就安全一日。

    所以,站在城头上的成廉和陈登很快便高声命令士卒以弓弩射击堆土山的江东兵。

    密密麻麻的羽箭,犹如箭雨一般,疯狂的抛泄向正在堆土山的士卒。

    不过三四轮箭雨过去,掩护士卒作业的木制大盾上便扎满了羽箭。

    这些木制大盾当然不能完全的阻挡射来的羽箭,还是有不少的箭枝射进了正在作业的人群中,短短一会儿的时间,就有上百名士卒中箭身亡。

    而城头之上的敌人也不好过。

    投石机虽然发射速度比较慢,可是以3架、3架、4架的顺序次第抛射石弹,就大大缩短了发射间隔。

    虽然相对应的,每次抛射的石弹减少了,但同样对城头上的敌军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压制。

    每隔一会儿,便会有抛射而来的石弹清空一截城墙。

    几颗数十斤重的石弹,一下子砸到城墙之上,便会砸倒一小片士卒。

    江东军依旧冒着箭雨进行紧张的土工作业,而高邮城头上的士卒同样冒着随时被石弹砸成肉泥的危险不断射箭。

    两军像是在比赛一样,看谁的意志最先崩溃。

    战事陷入了僵持状态。

    周瑜根本没有想过现在派士卒携长梯蚁附攻城。

    而城内的陈登和成廉也根本没想过派兵出城野战,以阻止江东军堆土山。

    一则周瑜并没有多少兵力优势,强攻乃是下下策。

    二则周瑜并不希望看到大量的伤亡,而且孙策同样不希望出现大量伤亡。

    至于陈登和成廉出城作战,只要看看太史慈虎视眈眈的率领一百骑兵和千余步兵守在城外,两人就提不起丝毫的勇气。

    第一天的战事就在胶着和僵持的状态中过去了。

    土山差不多堆到2米那么高了,而高邮城墙的高度在5米左右。

    高邮城5米高的城墙,在这个时代已经是相当高大的城墙了。

    即使是洛阳城的城墙最高处也只有10米高,其余大部分地方的高度都是在8米左右。

    周瑜大帐中,诸人的面色都还算平静。

    南方城池大多矮小,江东军攻城向来不是很费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天下所有城墙都很容易攻陷。

    在北上之前,孙策已经多次提过这一点,所以众人心中多少有些心理准备。

    况且,就目前来看,堆土山的策略进展还算顺利,差不多两天之后,应该就可以对高邮城进行压制。

    只是若要攀梯登城,恐怕兵力还是不足。

    所以,在军议之后,周瑜便命人向孙策求援。

    同时,周瑜还将成廉率全军南下,高邮以北空虚的消息一齐告知了孙策。

    周瑜认为,既然广陵郡以北空虚,正好可以抢占射阳县这个重要的战略据点。

    如此一来,江东军不但可以断绝陈登和成廉的退路,还可以将射阳县作为对抗吕布援军的依托。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17、引兵北上战广陵 十五() 
4天过去了,高邮县外的土山已经被堆到了8米高,500弓弩手每天不停的在土山上居高临下的向高邮城射击。

    原本的十架投石机因为每天不停的抛射,已经有六架无法使用。

    仅剩的四架投石机依然在不停的抛射石弹。

    在投石机和弓弩手的压制下,周瑜命令士卒尝试了一次攀梯登城,结果没有成功,反而损兵数百人。

    4月5日,侍卫司军司马吕岱与别部司马凌操相继到达高邮城外。

    周瑜见二人至,心中大喜。

    4月8日,周瑜命太史慈与凌操各领千人攀梯登城。

    东风吹,战鼓擂,高邮城的喊杀声震天响。

    在投石机和土山弓弩手的掩护下,两千士卒在猛将太史慈、凌操的带领下朝高邮城冲去。

    太史慈和凌操各自手持刀盾,亲冒箭矢,冲杀在前。

    其余士卒或执刀枪,或提长梯,紧随二人身后。

    护城河早已经被填平,众人轻而易举的跨了过去。

    数十架长梯很快被架到了城墙边上,长梯顶部的钩子钩住了女墙,使得长梯稳固下来,不易被推倒。

    太史慈与凌操身先士卒,打头攀上长梯。

    其后士卒也各个奋勇争先。

    城中的敌人经过这几天弓弩和石弹的消耗,约莫只剩下了4000余人。

    陈登手下士卒只有800余,成廉手下兵马也只剩下3000余。

    太史慈和凌操很顺利的登上了城头,然而其他士卒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周瑜在阵前看的分明,刚刚架到城墙边上的长梯,一开始便有七八架被推倒,攀登到一半的士卒从高空中坠下,哀号而死。

    更有敌人从城头砸下滚石檑木,沿长梯而下,将梯上士卒纷纷砸下。

    攀梯登城,不过是一炷香的功夫,2000士卒中已经有近千战死。

    蚁附攻城的惨烈,可见一斑。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太史慈和凌操这两位猛将,果然不负周瑜所盼。

    在这两位的带领下,800余士卒已经登上了城头,占据了一下片城墙。

    周瑜一身软甲,头戴铁盔,脚蹬黑靴,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之上,手中长剑铿然出鞘,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全军攻城!”周瑜大声令道。

    伴随着周瑜的命令,几位陪戎营军司马和吕岱,各自指挥着本部兵马向高邮城冲去。

    陈登看着已经登城的太史慈和凌操,心中大恨,原本就几位苍白的小脸,此时更是被骇的煞白。

    成廉作为吕布麾下有名的将领,南征北战惯了,并不曾被这阵势吓到。

    既然事已至此,不过是为温侯效忠罢了!

    成廉可不会去管陈登,只见成廉将头盔扔到一边,接过亲兵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