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霸王孙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霸王孙策- 第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本《孙氏兵法》,乃是孙策根据家传的两部兵法,即《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进行融会贯通之后,编纂的一部简略版兵法。

    目的吗,自然是为了提高将领们的军事素养。

    当然,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年轻的将领们学习孙策编纂的《孙氏兵法》,就意味着他们成为了孙策的徒弟学生。

    孙策还没有空去把印刷术搞出来,这可不是简单的雕个版,造个活字那么简单。其中还涉及到油墨和纸张的实用性问题,总之是比较复杂的。

    所以,孙策只好命数十个书佐来抄书,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给全军上下,军司马及其以上的所有军官配齐了这本《孙氏兵法》。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9、引兵北上战广陵 七() 
这本《孙氏兵法》的作用,自然是不必讳言。

    看看陈武此时依旧如饥似渴的阅读,就知道这书相当不错。

    在夜间看书,光线多少会有那么一些不够,所以陈武在房中一下子就点上了八盏油灯。

    而此时,陈武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一时心软所下的一个命令,竟然险些让他全军覆没。

    原来,陈武作为先锋,领本部士卒急行军。

    今日至南湖镇后,陈武见士卒多有疲惫,苦不堪言,便命令守夜的士卒减少了四分之三。

    原本应该有200名士卒值夜,可是今晚却只有区区50人。

    50人自然无法安排的面面俱到,使小镇四面都有人值夜。

    因为一面靠湖,一面挨山,陈武想来不会有敌人自这两面而来。

    所以,只有两堵土墙上各有20名士卒值守。

    其余10名士卒则在小镇中巡逻值守。

    深夜中,时不时响起一阵阵夜枭的叫声。天上的月亮还是圆的,看起来很明亮。

    明亮的月光,给陈武军中士卒的守夜带来了不少便利,却不利于陈登的埋伏和偷袭。

    陈武做梦也想不到,敌人恰巧就来自于他认为最不可能的水中和山里。

    水中埋伏着1500士卒,白天他们隐藏在水洼里,夜间却缓缓驶出芦苇荡,准备偷袭南湖镇。

    山中也隐藏着500士卒。这山也算不上是山,顶多是一片小山丘,也就只能藏下500士卒。

    陈登也隐藏在芦苇荡中,和1500士卒在一起。

    而山中的500士卒,从某种角度上来看,已经可以算是弃子了。

    陈登并没有完全的把握能够解决掉陈武率领的2000侍卫司亲军,他的主要目的是迟滞敌人的行动。

    若是事有不谐,那500士卒根本不可能逃出生天。

    不过,作为军事统帅,有时候就要心硬些。

    就像是后世朝鲜战争中的彭帅那般。

    寂静的夜里,突然响起了哗哗的拍水声,那是小船在湖中行使所发出的声音。

    陈登看起来有些瘦弱,皮肤极为苍白,似乎面有病容。

    不过,陈登的双眼却看起来极为明亮,一身合体的铠甲穿在身上,倒也多了那么几分英武之气。

    大丈夫,当提三尺青锋,身赴国难。

    这就是陈登的想法。

    一个弱不禁风的文官,能够把这群桀骜不驯的丘八管教的服服帖帖,这就完全能够说明陈登的能力。

    要知道,这些在陈登面前服服帖帖的丘八,曾经可是横行广陵郡的强盗土匪。

    看着不远处,昏暗的,闪烁不定的火光,陈登嘴角划过了一丝淡淡的笑意。

    不论今夜结果如何,都能够至少迟滞陈武2日,多了2天的时间,想必身在射阳县的成廉应该能够赶到高邮县了吧。陈登在心里默默想着。

    数十艘小船缓缓的靠了岸。

    这些小船大都是些普通的渔船,约莫能坐20人左右。

    小船靠岸后,陈登手持青锋,率先登岸。

    挥了挥手中的长剑,1500士卒有序的登岸,火把次第点燃,整个湖边似乎都烧了起来。

    伴随着依次点燃的火把,喊杀声暴起。

    那声势犹如猛虎下山一般。

    很快,守夜的士卒也都反应了过来,不过也用不上他们敲梆子示警了,那喊杀声足以把沉睡的士卒们惊醒。

    惊醒的士卒们,在各个基层军官的弹压下,总算没有发生炸营的恶性事件。

    在军官们的带领下,惊醒的士卒们纷纷拿起武器,冲出了帐篷或房子。

    有过被从睡梦中惊醒的经历的人都知道,这会儿的人们是最愤怒的。

    当他们拿上武器之后,愤怒之下所爆发出的战斗力是极为强悍和惊人的。

    更何况,他们本身就要比陈登麾下的士卒精锐一些。

    陈登麾下的士卒强在出其不意攻其无备,而弱点则是战斗力不如江东军。

    江东军虽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可是在各基层军官的弹压和带领下,不断有士卒冲出来组织抵抗。

    一时之间,倒是打了个难分难解,混战不休。

    就在这时,山中隐藏着的500士卒猛冲了下来,一下子让江东军面临着腹背受敌的困境。

    原本正在仔细研究《孙氏兵法》的陈武,同样听到了房外的喊杀声。

    那声音,让陈武心中大惊。

    放下手中的兵书,陈武迅速在亲兵的帮助下,披挂整齐,拿起一把长刀便冲出门去。

    不过是片刻之间,陈武便判断出来,东边山上来的敌人较少,大部分敌人都集中在了西边。

    陈武立即命令手下的几个军司马和军侯带领士卒在西线进行抵抗,并组织反攻。

    而他自己则带着百余人的亲兵向东边杀去。

    东边的500士卒从山中一出来,便大开杀戒,不少士卒还在睡梦中便被结果掉了性命。

    陈武看着那500个满身鲜血的士卒,目眦欲裂。

    只见他怒吼一声,手持长刀向敌人军中冲杀了过去。

    不得不说,陈武的武艺在江东军中也就仅次于孙策、太史慈和周泰三人。差不多与凌统的武艺有的一比。

    陈武手中的长刀犹如死神的镰刀一般,不断收割着敌人的性命。

    没过多久,陈武浑身上下便染满了鲜血。

    当然,大部分都是敌人的鲜血。

    率领这500士卒的乃是陈登族弟陈宁,此人膀肥腰圆,身高体胖,手中两把大斧,那形象和陈登枯瘦的身材形成了鲜明对比。

    陈武和陈宁都知道,只要解决了对方,就解决了问题。

    所以,两人很快就战成了一团。

    陈宁并不会什么精妙的武艺,似乎也没有什么系统化的招式和套路,完全就是在凭借着他的一身蛮力。

    而陈武却武艺高强,力量也是不俗。

    兵器相撞,发出巨大的碰撞声,两人顿时都明白过来,他们在力气方面相差不多。

    然而,陈武在速度方面就要强过陈宁不少。

    二十回合过后,陈武依旧游刃有余,左支右绌的陈宁却有些气喘吁吁了。

    陈武手中的长刀毫不留情,一刀又一刀,狠狠的在陈宁身上留下一条又一条血痕。

    又是十个回合之后,陈武瞅准机会,一刀过去,便砍下了陈宁的头颅。

    那圆圆的脑袋在地上滚动了好久,依旧是双目圆睁。

    陈武可没有时间去管陈宁的死不瞑目。

    陈宁一死,剩下的士卒自然士气大跌,又战了片刻,便是死的死,降的降。

    而陈武则迅速带着亲兵又杀向了西边的敌人。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10、引兵北上战广陵 八() 
西边的战线已经有些危机了。

    在陈登的指挥下,1500名士卒组织有序的,稳扎稳打的向有些混乱的江东军不断进攻。

    江东军这边,几个军司马和军侯的指挥都有些混乱。

    正是将不知兵,兵不识将,命令的传达极为紊乱。

    陈登看着不断后退,有些不支的江东军,嘴角泛起一笑微笑。

    然而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

    站在湖边一所院子房顶上的陈登,已经注意到了东边的战斗似乎已经消停了下来。

    没了动静,那就只有一种可能。

    东边陈宁率领的500士卒被剿灭了。

    “没想到孙策手下区区一个校尉也有如此手段!”陈登喃喃自语的说着,脸上也出现了一层寒霜。

    只见陈登狠狠一拍扶梯,想了想,开口说道:“传令下去,缓缓撤退!”

    陈登的命令很快便传达了下去。

    虽然有很多人不解,为什么正是一鼓作气的大好时机却偏偏要撤退呢?

    不过,没有人敢于质疑陈登的命令。

    这就是陈登在这支军队中的威信。

    这边陈登的命令一下达,江东军马上感到压力大减。

    看着缓缓后撤的敌军,几个军司马和军侯商量了一下,并没有急于追赶,而是迅速将有些散乱的军队重新组织好。

    两军的距离此时相隔百步,陈登军已经有不少人开始登船。

    就在这时陈武呆着亲卫赶到了。

    陈武环视自己麾下士卒,皱了皱眉。

    刚刚的那股气已经泄的差不多了,不少士卒连皮甲也没套上,只着单衣,便拿着刀枪作战。

    恐怕今晚死伤不少,陈武在心中暗暗想到。

    “弓箭手准备!”陈武手中长刀一挥,放弃了近战的打算。

    夜间遇袭,紧急匆忙的弓箭手有不少都没有带足箭枝。

    随着陈武的命令,只有百余弓箭手弯弓搭箭,瞄准了岸边的陈登军。

    “推进!”陈武一手执盾,一手擎刀,身披铁甲,大步向前。

    随着距离的推进,陈武高喊一声:“射!”

    上百支羽箭向岸边的敌人射去。

    陈登早已经明白了陈武的打算,也是早有准备。

    只见断后的士卒,各个手持方盾,缓步后退。

    不少的羽箭都射在了方盾之上,只有稀稀拉拉的十几支箭射进了陈登军中,造成了微乎其微的伤害。

    当然,陈登和陈武相互都明白。这场偷袭与反偷袭的战役已经结束了。

    江东军这边已经无力发起反击,能够逼退敌人已经算是胜利。

    而陈登军这边也已经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今晚偷袭成功,恐怕能够迟滞江东军2日。只是想要全歼这股敌人,以陈登麾下丘八的战斗力来看,也是毫无希望。

    约莫过了一炷香的时间,陈登军纷纷登船离去。

    陈武又命令士卒放了一阵箭之后,才喘了一口气。

    今夜遇袭,险些酿成大祸,陈武心中有些后悔不迭。

    粗略的清点了一下,今夜陈武麾下士卒伤亡颇大,战死800余人,受伤也有300余人。

    换句话说,陈武已经基本上可以退出这场战役了,伤亡过半,这支队伍没有崩溃,已经是因为江东军纪律严明了。

    不过,陈登这边也好不到哪里去。

    由陈宁率领的500士卒自然是全军覆没了,陈登亲领的1500士卒中,最后上船一起走的也不过只有1000出头。

    数十艘小船,一路向北,趁着夜色,往高邮湖北部的高邮县而去。

    此时镇守高邮的乃是吕布麾下的部将秦谊。

    吕布虽然委任陈登为广陵太守,可是并不信任他,所以南有魏续,北有成廉,身边还跟着个秦谊。

    没错,就是历史上那个鼎鼎有名的绿帽秦宜禄。

    说起秦宜禄来,就不得不提起他老婆杜氏。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中,裴松之注引:“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于公。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中,裴松之注引:“朗父名宜禄,为吕布使诣缘术,术妻以汉宗室女。其前妻杜氏留下邳。布之被围,关羽屡请于太祖,求以杜氏为妻,太祖疑其有色,及城陷,太祖见之,乃自纳之。”

    也就是说,关羽曾就和曹阿瞒因为秦宜禄的老婆杜氏发生过矛盾。

    卧槽,你们两个有没有想过秦谊,秦校尉的感受?

    不过说起来,曹操对杜夫人还真没的说。

    杜夫人和秦宜禄的儿子秦朗,后来就在曹魏混得不错。

    这也正应了曹阿瞒最喜欢说的那句话:“汝妻子我养之!”

    当然,此时秦朗这小子可还没出生呢。

    秦谊在镇守高邮,他老婆杜氏此时也正在高邮城中。

    话说,陈登率军乘船往北,不过两日的功夫便回到了高邮城。

    而江东军这边,也发生了重大的调整和变化。

    陈武遇袭之后,便火速将事情的经过详细的报与周瑜。

    周瑜闻之大怒,但又无可奈何。

    说实话,这次被袭虽然有陈武不小心的原因,但也有很大程度上的原因要归结于陈登的胆大!

    在这个年代,夜袭是一件风险很高的事情。

    史书中记载过的,夜袭成功的案例也是屈指可数。

    而这些成功的案例为什么要记载下来?

    就是因为,夜袭的难度太大,风险太高,好不容易成功一例,能不记下来么?

    不过,周瑜也不得不承认陈登此人治军之严。

    若非如此,恐怕这次偷袭也不可能成功。

    陈武作为侍卫司校尉,麾下有2000兵马,此次伤亡过半,自然不能再战。

    不过这仗也不能因为一次偷袭就不打了。

    既然还得打下去,周瑜就只好命太史慈领本部2000兵马为先锋,向高邮城挺进。

    陈武麾下的残军也只好暂时留在南湖镇休整。

    同时,周瑜也将事情的经过详细记录下来,并提出了自己对陈武进行处罚的建议,以及请求派兵支援,然后向孙策发出了急信。

    当陈登回到高邮县城之后,太史慈也从南湖镇出发了。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11、引兵北上战广陵 九() 
太史慈领兵而去,从南湖镇往高邮城约莫要走上4天,战事短时间之内不会发生。

    而在海陵县这边,侍卫司军司马吕岱也刚刚率兵赶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