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霸王孙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霸王孙策-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孙策话音刚落,便见从事祭酒张纮说道:“丹阳与秣陵距我军较远,不如与韩将军一同合围宛陵。”

    孙策点了点头,突然发现了坐在角落里的议曹严畯。

    便开口问道:“曼才,说说看,你有什么想法?”

    严畯闻言一愣,缓缓开口说道:“张英不过是一败军之将,黄老将军及其余诸位将军下秣陵应该不难,陈橫孤守丹阳,不过是冢中枯骨,主公何必担忧丹阳北部战事?”

    严畯看孙策脸上并无异色,又继续说道:“主公所虑者,唯一太史慈耳,如今太史慈随侍刘繇左右,定然还在宛陵,吴太守和孙都尉连连退败,想必不是敌人对手,且韩当将军麾下只有五千士卒,而刘繇麾下有两万士卒。”

    顿了一下,严畯开口说道:“所以,属下以为,当攻取宛陵为先!”

    孙策点了点头,看来这严曼才果然不同寻常。

    “传我将令,明日饱食,大军西行,攻取宛陵!”孙策扶剑而立,沉声说道。

    却说孙策决定向西进攻宛陵时,黄盖、李襄、蒋钦、周泰和步骘正在秣陵城外商讨对策。

    原来张英这厮逃至秣陵县后,竟然闭城不出,再也不敢出战。

    如今张英只剩下了3000余残兵败将,当然不敢再出城作战。

    黄盖大帐中,众人都一筹莫展,即使是步骘也紧锁着眉头,没有什么好计策。

    “子山,如今可有何妙计能破秣陵城?”黄盖看了看步骘问道。

    因为牛渚之战的大获成功,黄盖十分期待步骘能够带给他惊喜。

    然而,步骘让他失望了。

    不过黄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打仗若是只寄希望于妙计可不是好现象。毕竟,士卒的战斗力都是在实战中练出来的。

    步骘想了想,终于开口说道:“攻城一向没有什么好计策,且我军缺乏攻城器械,只能架梯蚁附强攻!”

    缓了缓,步骘又继续说道:“张英此贼牛渚一战,已经被我军吓破了胆,所以一旦有猛士能率先登城,张英必然难以抵挡!”

    黄盖点了点头,步骘所言倒也在理。

    如今也确实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张英总不可能自己率兵跑出来要决战吧。

    第二日一大早,战鼓隆隆,旌旗飘扬,黄盖大军士气十足。

    “破城,破城,破城!”那三声巨吼的气势似乎足以破开秣陵坚硬的包砖城墙。

    张英站在城头手,手中擎着一把长剑,脸色煞白。

    而张英身边的士卒也都被这震耳欲聋的吼声所震慑。

    伴随着隆隆的战鼓声,周泰和蒋钦二人各领部下士卒冲杀过去,李襄率本部接应,黄盖麾下则以弓弩压制城头守军。

    黄盖军多,张英兵少,所以一开始,秣陵守军便处于被压制状态。

    不过秣陵守军的反击依然很凌厉,奔向城墙途中的周泰,蒋钦,李襄所部损失不小。

    不过周泰和蒋钦两人很快就带着本部士卒冲到了城墙下。

    城头上守军的准备还算充分,不少滚石檑木砸落下来,再次造成了不小的损伤。

    李襄所部冒着箭雨木石,迅速在城墙下架起了数十架梯子。

    周泰和蒋钦两人一马当先,各自手持一把环首刀便向上爬去。

    李襄见两人已经上梯,自己也不甘示弱。

    虽然城头上不少守军被压制住,但时不时的仍有大量梯子被推倒。

    所幸周泰、蒋钦和李襄三人正在攀爬的梯子没有被推倒。

    不一会儿,周泰终于摸到了城垛,只见他扶住城垛,纵身一跃,整个人已经稳稳当当的落在了城墙上。

    周泰大吼一声,持刀冲杀开来。

    蒋钦见周泰已经登城,也是翻身跳上城头,握刀猛杀。

    两人犹如杀神一般,在城头上如入无人之境。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38、秣陵火起() 
李襄爬上城墙,看到浑身是血,面目狰狞的蒋钦和周泰,心中也是一骇。

    不过李襄毕竟是多年征战的老将,随即也舞刀冲杀开来。

    然而过了一会,李襄只觉到有些不对,为何半天也没见张英出现,这些士卒稍微抵抗一下,立马就跪地投降。

    很快,蒋钦和周泰也感觉到了不对。

    “公奕,幼平,张英那厮去了哪里?”李襄皱眉问道。

    蒋钦和周泰二人也是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道张英逃到了哪里。

    无奈之下,李襄命令手下士卒迅速收押俘虏,消灭顽抗之敌。

    很快,黄盖也带领士卒进了城,秣陵城终于被攻克了。

    然而,张英却始终没有出现。

    当黄盖得知张英不见了的时候,只是皱了下眉头,没有在意。

    在他看来,张英这种废物,他见得多了,指不定这会儿张英都逃到哪去了!

    不过黄盖身旁的步骘却始终皱着眉头,这其中一定有问题,整个城池被围,那张英能逃到哪里去?

    况且张英练练战败,当初他可是在刘繇面前信誓旦旦的说过,纵使十万大军也休想攻破牛渚大营。

    这下好了,不但牛渚大营被攻破,如今连秣陵城也失守。

    所以,即便张英要逃到刘繇那里,也是不可能。刘繇可不会对他手下留情。

    步骘捏了捏手指,心中异常的紧张,他似乎感到了一种巨大的危机,但问题究竟是什么却有些不太清楚。

    逃不出去,逃出去也是死路一条,那么张英只剩下最后一条路走!

    自杀!对,就是自杀!

    步骘想到自杀,脸色大变,要自杀在城头上自杀就行,张英却不见了,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张英要烧城!

    情急之下,步骘大声喊道:“不好,将军快命士卒查看城中是否有引火之物!”

    黄盖也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赶忙命身边的亲兵去查看。

    很快便有亲兵来报,说是城门附近就有大量木柴和油脂。

    黄盖闻之大骇,赶忙命令士卒出城,同时派人组织百姓出城!

    然而,已经来不及了,步骘看着秣陵县城各处升起的烟火,心中充满了懊悔。

    很快得知城中起火的百姓们,纷纷冲出家门,向城外跑去。

    黄盖无法看着百姓们因混乱踩踏而死,只得命令士卒暂缓出城,将士卒组织起来以震慑混乱的百姓,使得惊慌失措的百姓能够有序出城。

    而这时,旁边的步骘已经反应了过来。

    这种组织百姓之事,应该由他来干才对,况且,这也是他擅长的。

    只见步骘拍了下手,大声说道:“乡亲们,听我一言,我乃讨逆将军府参军步骘,我军会组织大家出城,请大家遵守秩序,否则谁也出不去。”

    顿了一下,严畯指着一个还要往外冲的年轻人说道:“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你们难道要互相推搡拥挤着,将老弱妇幼踩踏而死嘛?”

    看着那似乎还要开口的年轻人,步骘继续说道:“放心,我军将士会最后出城,尽力灭火!”

    此话一出,那年轻人顿时哑口无言,只能乖乖排队,有序出城。

    黄盖赞许的看了步骘一眼,点了点头。

    黄盖此时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步子山还真是有点能耐,主公看人的眼光可是真不错啊!

    城中的百姓在士卒们的组织下缓缓出城,还有大队的士卒则开始尽力灭火。

    步骘看着那越来越旺的大火,心中有一股不详的预感。

    这火怕是难以扑灭了,步骘叹了一口气,心中有些懊恼,更多的却是愤怒,是对张英这个懦夫的愤怒。

    城中的一处大宅,正是张英在秣陵城居住的地方。

    这栋宅子,也是整个秣陵城大火烧得最旺的地方。

    这里,便是张英给自己准备的埋骨之地,也不知道刘繇会不会为自己流一滴眼泪,张英在默默地想着。

    此时的张英正坐在一张案几旁,桌上是一壶酒,酒还是孙策酿的江东大曲。

    这酒的味道真是美啊,也不知道死了之后,在那边还能不能有酒喝,想必是没有的。

    对了,自己刚刚还在想刘繇会不会为自己流泪。

    八成是不会的,自己丢了牛渚大营,又丢了秣陵城,损失了整整一万大军,刘繇不骂自己恐怕就不错了。

    况且自己出身又不好,不是许子将喜欢的那种世家大族出身,刘繇若不是爱惜自己的能力,也不会让自己做大将。

    能力?什么狗屁的能力!还不是一样输给了孙策小儿。

    哎,还真是生无所恋啊,张英默默的想着。

    缓缓起身,张英喝尽了壶中最后的一滴酒,舔了舔嘴唇,再次回味了一下酒的滋味。

    “啪”的一声,那白瓷酒壶便砸碎在地上。

    “碎了,碎了!”张英喃喃自语着。

    “既然如此,我便也玉碎吧!”张英怒吼一声,拔出身边的长剑,狠狠摸过自己的脖子。

    张英眼中最后看到的是脖子上喷射而出的血箭,脑子里回荡的却是这么几个字,“自杀真的好痛啊!”

    随即,张英壮硕的身躯便倒在了火海之中。

    慢慢的,慢慢的,火越烧越旺,恐怕没有人会知道,张英便是死在这里。

    城中几乎所有的百姓都已经转移出去,城中剩下的只有死尸和士卒。

    不少士卒被烧伤,脸上一片红一片黑。

    看着即将被烈火吞噬的秣陵城,所有人都不好受。

    “出城吧,这座城保不住了!”步骘摇了摇头,大步向城外走去,他的身后就是熊熊燃烧的烈火,那股炙热的气息,似乎要吞噬一切。

    秣陵城是一座大城,有一万余户,百姓七万出头,除开战乱逃亡别处和死在城中的那些人,整个秣陵城外的难民有五万多。

    如何解决这些难民,是黄盖和步骘都无法决定的,只能飞鸽传书给孙策,请求指示。

    而黄盖自然不可能带着大军一直呆在秣陵,无奈之下,只能命手下一军侯领五百人留在秣陵帮助步骘维持秩序。

    毕竟救助灾民这种事,也只有步骘这个文官在行。

    好在黄盖留下了一万石粮食,这些难民暂时还不会发生骚乱。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39、陈橫之死() 
十余天之后,就当步骘即将再也无法控制秣陵难民的骚乱时,孙策的命令终于传来了。

    步骘当即走到了人群中间。

    “乡亲们,讨逆将军已经任命我为秣陵县令,大家相信我,讨逆将军不会放弃大家!”步骘大声的说道。

    步骘这些天与百姓同甘共苦,百姓们多少对其有些信任。

    因此步骘一开口,这骚乱便暂时停了下来。

    步骘见局势得到了控制,又继续开口说道:“诸位乡亲,讨逆将军已经有了命令,他希望大家一起重建家园,所需要的钱粮一切都有将军府出,将军是不会放弃我们的!”

    众人一听,又是一喜,再想想黄盖留下的一万石军粮,也都松了口气。

    况且江东孙郎的美名也不是盖的,这些年为了传播孙策美名,情报司的密探们可没少费工夫。

    看着已经基本安稳下来的秩序,步骘决定再放出一颗重磅炸弹。

    “乡亲们,将军还说,待秣陵城重建之后,他要把将军府的驻地放在秣陵,将军要和大家在一起!”步骘开口说道,脸上带着一股喜气。

    而众人也都被步骘的话所感染。

    在他们的眼中,讨逆将军孙策那是何等牛逼的人物啊,要来我们秣陵啊,以后就住在我们秣陵了,那我们秣陵可是了不得啊!

    步骘又继续说道:“大难之后必有后福,将军说要来沾沾大家的福气!”

    众人闻言又是一喜,那喜悦的场景下,不少人竟然喊出了“讨逆将军万岁”的口号。

    步骘听了,心中同样是难以抑制的激动,能跟随如此主公,死而无憾了!

    然而,孙策的想法其实很简单。

    秣陵便是后世南京的江宁区。

    而南京,有帝王气!

    况且吴县过于偏僻,秣陵的地理位置则要好很多。

    暂且不提秣陵的重建工作。

    且说黄盖、李襄、周泰、蒋钦四人领兵到了丹阳县。

    丹阳县乃是整个丹阳郡有数的大县,当初吴景便以丹阳为郡治,丹阳县城乃是青砖夯土城墙,有万余户,约六万余民。

    如今的丹阳县是刘繇手下大将陈橫驻守着。

    陈橫此人出身士族,向来是看不起那些出身微汗的土豪,比如说孙策,他认为孙策不过是一武夫,怎能和自己相提并论?

    所以,对于孙策手下的黄盖等人就更看不起了。

    “黄老匹夫,不过是孙破虏的家奴罢了!”陈橫看着城外飘扬的黄字大旗,不屑的说道。

    虽然张英兵败身死,可是陈橫不认为自己会像张英一样。

    张英那个废物算什么东西?

    出身微寒的家伙,算什么东西,也敢和自己并称主公麾下大将?

    如今你张英身死了,可老子还活着,看以后还有谁敢和自己并列?

    陈橫在心中暗暗想着,既然你张英死了,看在同僚一场的份上,我便替你报这个仇吧!

    黄盖诸人领兵到了丹阳之后,并没有立刻带兵进攻。

    因为如果陈橫死守丹阳,敌军一万人,根本不可能攻破丹阳县城。

    要知道,黄盖留下五百士卒帮助步骘,强攻秣陵城时,也死伤了近两千人,所以如今黄盖诸人领兵至丹阳时,麾下士卒只有不到七千。

    还好步骘在黄盖临行之前献上了一计。

    原来步骘从俘虏口中得知,陈橫此人极为骄傲自大,看不起寒门出身之人,对于在刘繇麾下和自己并列的张英也一向瞧不上。

    如今张英已然兵败身死,陈橫自认为比张英强,为了证明自己,很有可能选择出城迎战。

    因此,若能使用激将法,有很大可能激陈橫迎战。

    而陈橫若是身死,丹阳县自然是唾手可得了!

    第二日,黄盖领兵列于城外,命士卒叫阵。陈橫却只是不理,命士兵紧守城门,不得出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