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霸王孙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霸王孙策-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想比崔朋的邋遢,顾雍也要好很多。

    毕竟是世家出声,顾雍一丝不苟的穿着官服,脚上是黑色的靴子,看起来要比崔朋威严很多。

    不过这也是一个人的习惯,崔朋喜欢和老百姓打成一片,顾雍却喜欢保持距离来表现自己的威严。

    孙策谈不上说对哪种做法更喜欢,毕竟海盐县和长水县的情况不同。

    海盐县是老县城,崔朋也在海盐县当了多年县长,对海盐的情况要熟悉许多,崔朋与老百姓打成一片的方法在海盐很适合。

    但是在长水县,崔朋的方法却有些不合时宜。

    长水县是新建的县,分割了娄县南部和海盐县北部,然后结合在一起就成了长水县。新建的长水县有很多的矛盾,顾雍身为县长最重要的是先要建好县城,迅速开始生产腌鱼,所以这些矛盾必须依靠自己的威严迅速压下去。

    至于如何解决这些矛盾,那就是以后的事情了。

    毕竟事有轻重缓急。

    孙策看着顾雍点了点头,缓缓说道:“元叹,你做的不错,长水县城已经初具雏形,腌鱼也开始生产,不容易啊!”

    顾雍面不改色,拱手说道:“这是属下应尽之责。”

    孙策笑了笑,说道:“先带我去工地上看看吧!”

    很快孙策便在顾雍的带领下来到了筑城工地上。

    放眼望去,整个城墙已经围了起来,城墙上的女墙,箭垛之类的也修建的差不多了,当然,城门还没有安装,暂时也没有在城门处包上青砖。

    走进城中,便能感觉到一片忙碌。

    城中干活的气氛还不错,每一个路过的人似乎干劲都不小,一个个光着膀子,或推着小车,或背着箩筐,每个人都很忙碌。

    孙策点了点头,却有些诧异,便看向顾雍问道:“元叹是怎么让这些百姓的干劲如此之大?”

    顾雍微微一笑,说道:“无他,唯利益二字耳!”

    孙策饶有兴趣的看着顾雍道:“哦,说说看!”

    顾雍点点头,一脸的自信从容。

    “如主公所见,长水县人力大大不足,我派人查访过后,整个县人口不足万户,约莫有八千户作用,共三万余人。为了让这些人主动修城墙,我便将整个县城中除了县衙和仓库以外的所有地方进行分割和划分!”

    顾雍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我给每家每户都划好宅基地。一些富裕的人家或者商人,我则会将临街的地方划给她们,或者给他们较大的宅基地,当然,他们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比如说给司渔长史府捐献一些钱粮。”

    “然后这些钱粮我便用来雇佣那些不愿意搬入城中居住的百姓,让他们一起来修筑城墙!”

    孙策点了点头,顾雍的做法简直就是空手套白狼,还真是个精明的房地产商人!

    一分钱没花,还修好了县城,看来自己这个未来的大舅哥能被孙权看重做丞相也是有道理的。

    “既修好了县城,又节省了钱粮。”孙策赞叹着,拍了拍顾雍的肩膀说道:“元叹,干得不错!”

    一旁的鲁肃也插口说道:“我之前还在担心顾兄为何不来仓曹支取钱粮,如今看来是我多虑了!”

    顾雍笑着朝鲁肃拱了拱手,也不言语。

    孙策微微颔首,说道:“想来这县城修好也就是这个月的事了,元叹,带我们去看看腌鱼作坊吧!”

    顾雍点头,在前面领路,也没过多久,就来到了海边的一处空地上。

    不远处是一个小港口,港口边还停着大概十来艘渔船,这渔船不算大,约莫有斗舰大小,不过却没有女墙,船上有帆有橹。顺风则用帆,逆风则降帆用橹。

    抬头望去,海面上也能看到不少的渔船,阳光下,波光闪闪的海面,显得极为好看。

    “主公,如今长水县渔民极多,但是渔船却不够。”顾雍突然开口说道。

    孙策思索了片刻说道:“这个,我会想办法!”

    “而且这些渔船都无法远洋捕鱼,只能在近海行驶,稍微远行,便有倾覆之虞!”顾雍有些担忧的说道。

    孙策挺顾雍如此一说,突然想起了后世很著名的一款海船,也就是福船。

    据说福船是一种尖底海船。

    “这些船是平底还是尖底?”孙策突然开口问道。

    “当然是平底,主公何有此问?”顾雍有些奇怪的问道。

    孙策笑了笑,没有说话,毕竟顾雍虽然有才能,却不懂那些理工科的东西,若是马钧这个大发明家在这的话,两人倒是可以聊上一聊。

    “元叹,带我去看看如何腌鱼!”孙策岔开了话说到。

    顾雍点点头,作为一个下属,需要时刻谨记的一条准则就是,不该问的不问。尤其是上级不想说的时候,绝对不能问。

    显然,顾雍对这一准则掌握的很不错。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30、征兵扩军备战() 
距离海港不远处,就是长水县专门腌鱼的作坊。

    只见一片巨大的空地上,竖着无数的柱子,柱子之间都连着一根粗麻绳。麻绳上则是挂着渔网。这些渔网是以粗布加上麻作为原料,通过捆卷的方法制成。

    孙策没有办法在这个年代搞出尼龙绳。所以现在的渔网虽然比较容易损坏腐烂,不过大大提高了捕鱼效率,倒是可以继续用。

    渔网附近的地方,放着以一个又一个的大鱼篓,每一个鱼篓里都装满了鱼,那是刚刚从渔船上卸下来的鲜鱼。

    走进了看,里面有大黄鱼,也有小黄鱼,时不时的还能看见几条带鱼。

    鱼篓边上则是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案板。

    每一个案板都成长条形,案板的一面站着许多人,这些人手中都拿着一把菜刀,正在给鱼开膛破肚。

    这一道工序会将鱼腹清理干净。

    清理完成的鱼,被从鱼脊切开,分成两部分,却依旧连起来没有完全分开。

    第二道工序则是给鱼抹盐。

    这道工序同样是在一个巨大的长条形案板上进行。

    案板的一面站着不少人,这些人从身旁的盐碗中取出盐,涂在手心上,然后一点一点的抹在鱼肉上,抹匀抹齐。

    第三道工序就是腌制了,要将均匀抹盐后的鱼放入坛子里进行腌制。

    这个过程大概有5天左右的时间。

    只见一个又一个的坛子,被装入腌料后,送上案板。工人们将抹好盐的鱼一个接一个放入坛中。

    第四道工序就是将腌好的鱼晒干,然后封存。

    腌制了5天的鱼被从坛子里拿出来,然后用细麻绳一个又一个的挂起来。

    当腌鱼晒干后,则它们一个一个拿下来,放进坛子中保存。

    看过完整的生产流程后,孙策不禁暗自感叹,劳动人民还是很聪明的,这种流水线式的生产方法大大节省了时间,却提高了不少效率。

    不过,腌鱼的产量还是有些低。

    “元叹,这腌鱼的产量还是要增加啊!”孙策看着庞大的腌鱼作坊说道。

    顾雍点了点头,开口说道:“回禀主公,前两个月的产量低,一方面是工人少的原因,另一方面也与工人不熟练有关。从这个月起,产量可以增加一倍,达到每月生产4000坛腌鱼,共24000条。”

    孙策点了点头,他也知道,这是没办法的事,一是鲜鱼的产量太少,一是工人数量太少,这些问题在短时间内都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

    除非能够迅速生产出福船,这样渔民就可以进行远距离的捕鱼,而能够向腌鱼作坊提供的鲜鱼产量也会大大增加。

    随着长水县的发展,想必也能吸引不少的百姓定居长水县,从而为腌鱼作坊提供足够的人力。

    “今年年底,能否达到月产10000坛腌鱼?”孙策开口问道。

    顾雍皱了皱眉头,说道:“如果有足够的渔船,那就没有问题;若是渔船没有增加,我只能保证达到8000坛!”

    孙策点了点头,心中暗暗想到,8000坛就8000坛吧,手工业生产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总要慢慢来。

    孙策对长水县和海盐县的视察还是比较满意的,自己可是让手工工场提前出现了上千年,当然现在这些手工工场还是官办的,如果统一天下之后,也不是不能考虑进行民营。

    毕竟市场经济才是有活力的经济。

    此事暂且不提,孙策想要让自己的军队迅速到达每三天能吃一条鱼的水平,想来应该是很困难了。

    再加上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与刘繇的战争,孙策必须马上进行扩军。

    这样一来,提高军队生活水平的设想更是无限期的推迟了。

    告别了顾雍,孙策依旧对其进行了一番勉励。

    “好好干,我看好你!”同样的话也对顾雍说了一遍,不过顾雍可没有崔朋表现的那么兴奋。

    大家族出身的人,还是要讲究一下矜持的。

    长水县与吴县的距离并不算远,所以约莫三天的时间,孙策便回到了吴县。

    回到吴县之后,孙策便立刻发布了征兵命令。

    十月中,九江人周泰、蒋钦被毗陵郡求贤馆礼送至吴县见孙策。

    孙策见二人大喜,命二人从所征新兵中各领一千,为侍卫司军司马。

    十月底,庐江人陈武,东郡人潘璋被吴郡求贤馆礼送至孙策处。

    孙策见二人大喜,命二人从所征新兵中各领一千,为侍卫司军司马。

    十一月初,广陵人吕岱被会稽郡求贤馆礼送至吴县见孙策。

    孙策见吕岱大喜,命其从所征新兵中领一千,为侍卫司军司马。

    孙策最近确实很高兴,周泰,蒋钦,陈武,潘璋这四位可是在《三国志》中名列江表十二虎臣的大将。而吕岱也是东吴极为有名的将领。

    暂时扩军5000后,孙策停止了扩军,一是由于后勤负担太重,一是没有足够的将领来统帅。

    所以,目前孙策直属的部队有一万六千人。

    为了避免军队成为将领的私兵,孙策在自己的统治区域内实行了严格的征兵制度,即只有自己才能够征兵,将领所属部队一旦有损失,一律由孙策进行补充。

    每一级别的将领能够带多少士卒,孙策对此也有着极为严格的控制。

    如黄程韩朱四将及徐盛、周瑜两位都督,他们六位是中郎将,是孙策军中级别最高的将领,除了各自的亲卫外,每人能统帅5000士卒。

    接下来的级别乃是校尉一级,如今只有李襄一人担任侍卫司校尉。校尉能够统帅的士卒是2000人。

    再接下来的级别是军司马一级,包括了孙策军中的绝大部分将领,这一级别能够统帅1000士卒。

    军侯则统帅500人,屯长领100人,队率领50人,什长领10人,伍长领5人。

    同时为了对军队进行有效的控制,孙策也紧紧抓住了军队的后勤。

    江北都督府的后勤,由都督府长史陈端负责,督导周瑜则不能干预。

    护山越都督府的后勤,由都督府长史秦松负责,都督徐盛不能干预。

    黄盖,程普,朱治三人各自担任毗陵郡,吴郡和会稽郡都尉,因此,三人麾下的昭武营,忠武营,宣武营的后勤分别由毗陵郡太守吕范,吴郡太守孙静和会稽郡郡丞(行太守事)高岱来负责。

    至于由孙策直接统领的韩当扬武营,侍卫司各军司马,凌统的亲卫营,以及别部司马董袭的部队,他们的后勤由幕府仓曹进行供给,也就是由仓曹从事鲁肃负责。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31、神出鬼没马日磾() 
整个讨逆将军的领地都在进行紧张的备战,孙策麾下从上到下每一个人似乎都感觉到了战争即将来临的气氛。

    这一日,孙策刚从军营出来,却忽然看到一侍卫司亲兵飞快的跑来。

    孙策皱了皱眉问道:“如此急匆匆,出了什么事?”

    “禀主公,马太傅已经到了讨逆将军府!”那亲兵喘了口气答道。

    讨逆将军府是孙策目前居住的地方,当然吴夫人和孙权等诸位弟妹也都住在里面。将军府同时还是孙策处理公务的地方。

    “马太傅一个人嘛?”孙策摸了摸下巴,有些好奇的问道。

    “马太傅不是一个人,除了亲兵侍卫外,还有两个年轻男子和一个年轻女子!”

    孙策一听,更加好奇了。

    想了想,孙策便一磕马腹,朝县城飞奔而去。

    约莫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孙策便到了将军府门口。

    将马缰扔该一旁的亲兵,孙策大步走进了府中。

    此时的马日磾和三个年轻人正坐在将军府花厅中喝茶。

    孙策笑着走进花厅,向马日磾拱手行礼,口中说道:“不知太傅前来,策有失远迎啊!”

    马日磾放下茶杯,起身,笑道:“我不辞而别,又冒昧而来,怎能怪罪伯符呢?”

    孙策笑了笑,请马日磾坐下,自己也在马日磾身旁坐下,开口问道:“对了,策一直想要问问太傅为何不辞而别?难道是策招待不周?”

    “非也非也,伯符让我宾至如归,岂能说招待不周?”马日磾摇了摇头。

    “那又是为何?”孙策对于马日磾的去向还真的是很感兴趣。

    “哈哈,说来也不怕伯符笑话,我这是在为自己寻找一个养老之地啊!”马日磾笑眯眯的说着。

    “养老之地?”孙策笑了笑,说道:“不知道太傅,以为我江东如何?”

    马日磾点了点头,说道:“大善,我正有此意。”

    说完,马日磾指了指下首的三人,说道:“你看,我连子侄都带来了。”

    孙策听了大笑道:“太傅不会是把扶风马氏都搬来了江东吧?”

    “全部都来江东,当然不可能,不过我这一房倒真是全部搬了过来!”马日磾笑着看了看孙策,那意思仿佛在说,赶紧意思一下吧!

    孙策闻之大惊,转而一想,又笑着说道:“太傅这一房若真是搬到了江东,我这就命人在吴县置办家宅田产!”

    马日磾笑着点了点头,仿佛是在说,孺子可教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