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霸王孙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霸王孙策-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严兴本人也是又累又饿,眼看众人不起,自己便也倒地休息,只有他的狗头军师一人心急如焚!

    如此空旷野外,众人毫无警戒,若是有伏兵可该如何是好?甚至连伏兵都不需要,只需要有500精兵便能把众人全部拿下。

    眼下的境况太危险了,狗头军师的直觉告诉他,这里很有可能遭遇敌军,无锡也不安全,甚至连吴县也不安全,对于严白虎手下的战斗力,他了解的一清二楚,与土匪无异,面对孙策手下训练有素的精锐,根本难以匹敌!

    该怎么办?狗头军师做着剧烈的思想斗争。

    想了一会儿,这狗头军师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只见这狗头军师走到严兴身前,拱手说道:“将军,此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且众人又饥又累,属下愿单骑前往无锡县,请韩毅将军派兵来援!”

    严兴闻之大喜,抓着他狗头军师的双手说道:“危难之时,本将军方才能辨忠奸,还请军师快去,让韩毅多备酒食而来!”

    那狗头军师点了点头,深情款款的说道:“必不负将军所托,还请将军忍耐一时!”

    说罢,这狗头军师便骑上马,往南而去。

    狗头军师骑在马上,一边跑,一边骂,“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约莫才走出不到两里地,狗头军师便再也无法向前走了。

    原因很简单,他不幸的碰上了周瑜的率领的2000大军。

    不过也没什么不幸的,早点碰上,晚点碰上,也都一样。

    那狗头军师看着大军前方一身白甲,骑在一匹白马身上的周瑜,眼睛一转,有了主意。

    只见他拍马向前,大声喊道:“前方可是讨逆将军麾下大军?”

    周瑜看着前方拍马而来的身影,听见那呼喊声,心中有些奇怪,这人是从哪来冒出来的?

    说来也是周瑜高估了严兴和他手下军队的素质,在前面埋伏许久,却不见有丝毫动静,因此,周瑜才带兵向毗陵城南移动。

    周瑜挥了挥手,数十亲卫手持长枪围了上去,拦下了拍马而来的狗头军师。

    “请问将军可是讨逆将军麾下?”只见那狗头军师跳下马,甩开缰绳,一拱手,向周瑜问道。

    周瑜看这文士,言语间对自家兄长颇为尊敬,便开口道:“吾乃讨逆将军麾下陪戎校尉周瑜,尔是何人?”

    “原来竟是讨逆将军的义弟,江左美周郎,周公瑾在前,在下失礼失礼!”那文士似乎对周瑜也是颇为推崇。

    周瑜闻言也是莞尔一笑。

    人家话都说到了这份上,自己再要冷着脸似乎就不太好了,周瑜轻笑一下,说道:“尊驾不必如此,不知尊驾所来何事?”

    那文士看周瑜脸色稍好,这才正色道:“在下陆昭,字子明,乃是严兴的军师!”

    说罢便看向周瑜,却见周瑜面色不变,笑眯眯的问道:“既然如此,尊驾所来是为了乞降吗?”

    “公瑾所言差矣,吾虽为严兴军师,却实乃不得已而为之,且严兴常不听我言,我虽身在严营,心却在讨逆将军身上,还请公瑾明鉴!”陆昭此时一脸真诚,言语诚挚。

    周瑜想了想,心里有了思量。

    这人姓陆,八成与吴郡陆氏有所关联,且自己并无权处置此人。观其言语之间对兄长的确颇为推崇,也算有些才华,不如交给兄长处置为好。

    如此这般一想,周瑜开口说道:“尊驾所来为何?”

    陆昭一听此言,精神一震,他知道,周瑜这一关,他过了!

    “在下所来,便是为了告知公瑾,前方两里处,严兴并其部600余人正在休息,其中有骑兵200余,步卒300余。众军饥渴难行,公瑾可一举擒之!”陆昭说道。

    周瑜点点头,缓声说道:“我自会在兄长面前为你美言,只是现在却得委屈子明兄了!”

    说罢,挥挥手,便有四个士卒寸步不离的把陆昭看守了起来。

    大军前行,没用多长时间,便到了严兴所在之地。

    不需要布阵,也不需要迂回包抄之类的计策,严兴和他麾下的六百余众根本毫无反抗之力,几乎是躺在地上还没起来便成了俘虏。

    唯有严兴一人意图拔刀而起,只可惜刀还未出鞘,四五把环首刀便架在了他脖子上。

    严兴看到被四个士卒看守着的陆昭,叹口气道:“想不到先生竟也被抓住了!”

    却不料陆昭微微一笑,缓声说道:“将军还请慎言,昭乃是投诚,与尔等不同,尔等皆是俘虏!”

    听罢此言,严兴大怒道:“竖子,安敢背叛与我?”

    陆昭面色不变,缓缓摇了摇头,说道:“非背叛也,将军不听我言,方有今日!”

    此言一出,严兴颓然丧气。

    太阳缓缓从东方升起,火红的朝霞映红了半边天空。

    阳光下,严兴的白脸与陆昭的红脸,对比的分外精彩。

    而周瑜,也完整的看到了这一幕。

    毗陵城内,已经渐渐安定下来,东西南北四处城门已经被侍卫司亲军完全接管,县衙,武库和粮仓也都被严密把守了起来。

    500士卒在县令王伟的率领下绕着县城来回巡逻,以安定民心,同时打击那些趁乱而起的伤人凶徒和偷鸡摸狗的无赖子。

    徐盛有些兴奋的站在县城本门外,率领500侍卫司亲军迎接即将入城的孙策。

    此次大胜,实乃意料之中,缴获之丰,却出乎徐盛预料,想来主公一定会很满意吧,徐盛在心中暗暗想到。

    (第二更,求收藏)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5、毗陵城 五() 
大军仍旧在城外驻扎着,孙策只带着昭武校尉黄盖、扬武校尉韩当及侍卫司亲军诸位军司马等武将,还有主簿恒阶,祭酒从事张纮,功曹秦松,参军吕范四位文官一同入城。

    当然,为了自身的安全考虑,孙策还命孙海和邓当各领本部士卒护卫着众人入城。

    孙策骑在健壮的西凉马上,看着站在城门下徐盛,开怀大笑。

    只见孙策跳下马,扶起徐盛,说道:“此次破城,文向当为大功!”

    徐盛拱手说道:“末将不敢居功,此役多亏了周校尉,孙司马,徐司马和王县令的协助!”

    孙策点了点头,不居功不自傲,胜不骄,果然是个好苗子,江表虎臣徐文向,此言不虚也!

    “对了,其余诸位何在?”孙策问道。

    “启禀主公,周校尉尚未归来,王县令正在巡城以安民心!”顿了一下,徐盛继续说道:“昨夜俘虏与缴获颇多,仅俘虏便有将近2000余人,徐司马和孙司马正在看守俘虏和缴获!”

    孙策一听果然大喜,正要说话间,却见那边有一骑快马而来。

    马上之人,一个漂亮的翻滚,已经跪在地上,高声说道:“启禀主公,周校尉已生擒敌首严兴,其军师陆昭投诚,周校尉已从南门入城!”

    孙策大喜,对秦松说道:“文表,给徐盛,周瑜,孙辅,徐琨,王伟五人记功!”

    说罢,众人才向城中县衙方向行去。

    县衙中,孙策高居上首,看着两侧的文武,真是人才济济,心中不由的升起一股子豪情。

    不一会儿,两个侍卫司亲军便将严兴和陆昭押了上来。

    准确的说,两人还是有区别的,严兴是被双手反绑着押上来,陆昭却是自己走进来的。

    两人的表现也完全不同。

    严兴一进门,便对孙策破口大骂!

    “孙策,尔不过是一区区黄口小儿,竟然强并我界,犯我疆土,你不得好死!”

    说罢,严兴还朝孙策吐了一口唾沫。

    严兴还待继续骂下去,两个侍卫司亲军已经一人一脚,踢在他膝盖处,让他跪了下去,其中一个还掏出一块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破布,塞进了严兴嘴里,顿时使他言语不得。

    另一边,陆昭却是摇摇头,叹息着对严兴说道:“此言差矣,吴郡乃大汉之吴郡,天下乃汉室之天下,尔等父子僭称东吴德王,讨逆将军自然要为天子讨不臣,此乃应有之意!”

    严兴听陆昭此言,更是勃然大怒,双目圆睁,欲要破口大骂,却只能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

    孙策饶有兴趣的看着两人,轻声向陆昭问道:“你姓陆,却不知道和吴郡陆氏有什么关联?”

    一听此言,陆昭的脸上却瞬时变得极为难看。

    孙策一看如此,不由更加好奇,恐怕此人与陆家有那么一段不得不说的故事啊。

    踌躇了片刻,陆昭终于缓缓开口。

    “我是陆家旁门庶子,已经被开革出宗谱!”

    孙策皱了皱眉,在这个时代,被开革出宗谱几乎等于被判了死刑,尤其是在吴郡陆氏这种大家族里。

    这陆昭被逐出家门,竟然还能混的不错,也算了得。

    “你与泾县县令陆航是何关系?”孙策开口问道。

    陆昭沉吟了一下说道:“家父乃是二叔从弟,不过血脉偏远,二叔并不认识我!”

    “你可愿重回陆氏?”孙策想了想问道。

    陆昭闻言一听,心中便是一喜,只是没过多久,又沉默下来,过了一小会儿,才缓缓说道:“昭不愿再回陆氏,惟愿为将军效力,他日光耀门楣也好重振家声!”

    孙策有些诧异的看了陆昭一眼,心中暗道,这小子可是个狠人。

    毕竟孙策的提议还是很有诱惑力的,重回陆氏,虽然不可能享受到陆氏的资源,不过毕竟名望所在,吴郡陆氏号称江东四姓必有其底蕴。

    在这个极其看重家族的年代,陆昭的做法会惹来不少非议。

    不过照孙策想来,陆昭如此也无可厚非,如果没猜错的话,陆昭必然是在陆家遭受了不小的屈辱。

    孙策摸了摸下巴,看向周瑜和王伟,整个帐中也只有两人与其共事过,当然严兴除外。

    周瑜会意,开口说道:“启禀主公,昨夜陆昭曾助我生擒严兴!”

    周瑜的话很有意思,他在提醒孙策,陆昭这个人有功,但人品有问题。

    孙策点点头,看向陆昭。

    陆昭却不说话。

    “你不想解释什么嘛?”孙策沉吟着问道。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当今乱世,主择臣,臣亦择主而事之!严兴不听我言,否则焉有今日?”陆昭负手而立,神情坚毅而自信,与之前在严兴身边时判若两人。

    严兴看着陆昭,仿佛第一次认识此人一般。

    王伟突然开口说道:“启禀主公,撇开道德人品不谈,陆昭此人还是颇有才能的,若非严兴不能用人,也不至于有今日!”

    孙策点了点头道:“光正此言大善!”

    陆昭也有些诧异,缓缓开口道:“想不到,竟然是与我斗了数年的王光正替我说好话!”

    王伟神色复杂的看了陆昭一眼,轻声说道:“为人臣子,举才不避亲仇!”

    孙策挥了挥手:“将严兴拖下去,斩首示众!”

    看了看负手而立的陆昭,孙策笑了笑,说道:“子明暂且为我幕府参军可好?”

    陆昭闻言,笑而躬身,道:“愿为主公效力!”

    “子明先入坐!”孙策点点头,对身侧的一个侍卫司亲军说道:“传我命令,把军中无法医治的伤马杀掉,与死马一同炖汤,犒赏诸军!”

    又对帐中诸臣说道:“此时腹中空空,大家先吃饭,再讨论军情!”

    孙策话音甫一落下,帐外便进来七八个侍卫司亲军,端上了刚刚准备好的饭食。

    饭食也简单得很。

    依旧是每人一碗米粥,几张胡饼,然后便是几碟小菜。

    酸爽可口的萝卜丝,味道不错的腌咸菜,一碟浓香诱人的肉酱,再加一碗刚出锅的马肉汤。

    马肉粗糙,极其难吃,不过有肉吃总比没得吃好,众人对此也是不甚在意。

    孙策照旧将胡饼摊开,用筷子给胡饼里抹上肉酱和咸菜,一卷,便大口嚼起来。

    这种吃法方便快捷,大家都是有样学样,味道也确实不错。

    吃过几张胡饼卷肉酱,又喝过米粥和马肉汤,孙策满意的舒了口气。

    (第三更,求收藏)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6、灭鼠计划() 
孙策看众人都吃的差不多了,便命侍卫司亲军将碗碟收去,每人案几前都奉上一杯清茶。孙策端起青瓷茶杯,啜了一口,回味悠长。

    “诸位可有妙计拿下无锡县?”孙策放下茶杯说道。

    周瑜放下茶杯,开口说道:“主公,吾有一计可取无锡!”

    孙策笑了笑道:“公瑾快说!”

    “我军昨日俘虏敌军颇多,可假扮严兴部骗开城门!”顿了顿,周瑜又继续说道:“可命一人穿上严兴衣甲,装作受伤,趴在马背上,夜间入城,又有陆参军从旁佐证,想必可以轻而易举夺下城门!”

    孙策点点头,说道:“如此一来,抢占城门后我军反应速度一定要快,否则抢占城门所部必然遭受极大伤亡!”

    沉吟了片刻,孙策做出了决定。

    “命陪戎校尉周瑜,参军陆昭假扮严兴部骗开城门!命扬武校尉韩当接应,待城门骗开后,迅速出击,占领无锡县!”

    “谨遵主公之命!”三人异口同声的说道,领命而去。

    “命昭武校尉黄盖,参军吕范,侍卫司军司马贾华,宋谦沿震泽(即太湖)西岸南行,过长荡湖,滆湖,直取阳羡、乌程二县。尔等以黄老将军为主,吕参军为辅。克阳羡以贾思马守之,克乌程以宋司马守之,黄老将军与吕参军率部往余杭一代集结!”孙策一口气说完命令。

    四人躬身说道:“谨遵主公之命!”

    军议结束后,孙策与从事祭酒张纮,虎步校尉徐盛,毗陵县令王伟来到县衙的一处花厅。

    四人坐下后,很快有侍女奉上香茗。

    孙策一手端起茶杯,一手拿起杯盖,吹了口气,缓缓说道:“王县令,城中缴获可曾清点完毕?”

    王伟点点头,拱手说道:“回禀主公,此次缴获已经清点完毕!总计有粮食2万余石,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