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霸王孙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霸王孙策- 第1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巳嗽肝鞴勒健G椅揖甘吵渥悖傩瞻鳎耸钦逯ΑH羰谴缶舷拢捎胁皇ぶ恚涡虢┏质拢炔芫徽阶岳#俊

    田丰闻言,心中大怒。

    如今正是两国交战的紧要关头,可这逢纪却依旧是算计派系利益,想要踩上自己一脚,实在是殊为可恨。

    即使是荀堪也有些看不下去了,微微皱了皱眉头。不过荀堪也没有出言说些什么,毕竟自荀彧投奔曹操之后,荀堪就一直抱着打酱油的心态。

    事实上,荀氏家族打的就是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主意,而从某种程度上说,荀氏家族更看好曹操,所以荀氏家族最优先的两个子弟,荀彧和荀攸才会一起为曹操效力。而荀堪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了家族的弃子。这也是为什么官渡之战后,荀堪便袅无踪迹了的缘故。

    田丰本就是个暴脾气,甚至常常让袁绍这个主公下不来台。

    荀彧便评价田丰为:“刚而犯上!”

    刚是指他性格刚直,而犯上,则是说田丰的性格刚直到常常不顾主公的感受,以至于违背礼仪,以下犯上。

    往常里,袁绍可以容忍田丰,因为他乐得如此,也好留下个虚心纳谏的美名。

    可这一次,袁绍已经下定了决心,大举南下,要擒住曹阿瞒。此时此刻,他怎么会在容忍田丰呢?

    只见田丰也不顾礼仪,一手指着逢纪,破口大骂道:“尔乃阿谀小人,必为误国之贼!”

    逢纪闻言,顿时脸色大变,心中愤恨不已。

    高坐上首的袁绍,脸色变得极为阴沉。

    一旁的沮授,抬头微看袁绍的黑脸,知道情况不妙,心中暗骂田丰不知变通。

    只见沮授赶忙出列,恭敬说道:“主公息怒,元皓也是为主公考虑!”

    袁绍见此,冷哼一声,开口说道:“公与有什么想法?”

    沮授心中暗叹,知道此时不是好时机,却只能依旧说道:“吾以为可不必决胜于一役,我军兵力鼎盛,可分兵抄掠,稳扎稳打,不可轻举冒进!”

    袁绍闻言,暗暗皱眉。

    袁绍此人的性格特点,正如曹操所评价的那样:“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

    此时的袁绍,正是好谋而无断。田丰和沮授,都是多智之人,两人都反对大举南下,这不得不让袁绍有所担忧。

    就在此时,辛评却出列说道:“如今局势僵持,白马颜良所部受挫,延津蒋义渠所部也对峙无果,主公克亲率大军南下官渡,以官渡为突破点。若可一战而下,何必再白费时间。若在官渡继续僵持,则可如别驾所言,打持久战,待曹军缺粮自乱即可!”

    辛评这稀泥却是活的极好,让袁绍听了,一阵意动。可田丰与沮授,却是暗暗皱眉。

    沮授见田丰神色不虞,赶忙去拉田丰的衣袖,却不料还是晚了一步。

    只见田丰,又站出来,高声说道:“主公,万万不可,否则大事休矣啊!”

    袁绍听了,简直是火冒三丈。

    只见袁绍猛地一拍案几,高声喝道:“田丰,你够了!”

    田丰见此,赶忙跪倒在地,哭泣着说道:“主公,万万不可啊!”

    袁绍一时之间,气血上涌,对左右侍卫说道:“将这老匹夫给我关押起来,没有我命令,谁都不准见!”

    说着,两个侍卫,已然一左一右,将田丰架起,往帐外走去。而田丰依旧哭喊着说道:“大事休矣,大事休矣!”

    沮授见此,知道袁绍正在气头上,也不敢再劝,只能暗自叹气。

    另一边,许攸、逢纪、辛评等汝颖士族,自然是暗暗高兴不已。

    看着这一副样子,荀堪只得在心中叹息,如此党同伐异,袁氏能得天下才怪。即使能够打败曹操,可只要袁绍一死,这偌大的家业,就会立马变得四分五裂。

    有了刚刚的一场闹剧,帐中顿时久久无语,变得沉默起来。

    许久之后,袁绍缓过劲来,也不禁觉得把田丰关押起来,有些过了。只是为了面子考虑,袁绍还是决定再关他一段时间。哼,等到我大败曹阿瞒的时候,再将这老匹夫放出来,让他好好看看!袁绍在心里暗暗想着。

    只见袁绍轻咳一声,又说道:“我意已决,率大军主力南下,直指官渡!”

    说着,袁绍将目光看向张郃、高览二人,说道:“张郃、高览!”

    “末将在!”两人顶盔掼甲,同时拱手出列,身上的甲片发出铿铿的声响。

    袁绍点了点头,说道:“你二人可愿为我大军先锋,各自领兵两万,直指官渡!”

    张郃、高览,对视一眼,齐声说道:“末将遵命!”

    袁绍微微颔首,嘴角带着笑意,又说道:“白马那边,颜良派人求援,尔等谁愿领兵前去救援!”

    袁绍话音刚落,颜良的好哥们好基友,同为河北上将的文丑,便出列说道:“启禀主公,末将愿往!”

    袁绍闻言,点了点头,文丑前去救援颜良,正是此中应有之义。

    只见袁绍开口说道:“既然如此,你便率一万大军,前往白马救援颜良!”

    文丑听了,连忙拱手称是!

    帅帐之中,议事完毕后,文武诸臣,纷纷告退离去。

    在众人的心中,所思所想,也是各不相同。

    许攸不知道,审配已经在邺城搞了自己不少的黑材料,正打算给自己致命一击呢。沮授正在为田丰的安危而担心,却不知道汝颖士族们正想着如何才能将田丰置于死地。

    大战将起的紧要关头,袁绍的文武重臣们,却只想着攻讦对手,攫取利益,哪想着同心协力干翻曹操呢?

74、荆州战起() 
荆州,江夏郡,江夏山上,武昌宫里,亮堂的大殿上,寂静无声。

    孙策一身甲胄,高坐其上,金盔被放在案几边,凌统背负双剑站在孙策身旁,另一边则是太监小桂子躬身站着,他的手中握着倚天剑。

    相比于从前,小桂子整个人的气质都发生了改变,也许是习武的缘故。

    堂下躬身立着两列文武,武昌宫附近所有够资格参加此次会议的文武大员基本上都到齐了。

    孙策单手扶在案几上,手指轻轻的敲着,发出笃笃的声响。

    寂静的大殿中,这声响有些刺耳,倒是与殿外不时响起的鸟叫声相和。如今正是烟花三月的季节,草长莺飞,阳光温暖和煦,微风轻拂宜人,也是打仗的好时机。没有夏天那么热,也没有冬天那么冷。

    当袁绍起大军30万南下之时,孙策就很快得到了消息。

    从邺城,到许都,再到武昌,有无数的信鸽在来来回回。大量的密碟和暗探,在河北、中原和荆州不断活动着。

    饶是孙策的安排很是充足,可孙策得到河北的消息,也在半个月之后了。这让孙策心中很不舒服,他喜欢掌控全局的感觉,即使他并没有参与到这场大战之中。但是,这场大战对于孙策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曹操胜利和袁绍胜利,孙策需要有着不同的应对方案。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孙策更希望袁绍获得胜利,而这也是密碟司在河北和中原大肆活动的重要原因。

    之前白马之战中,颜良所得到的消息和提醒,都是密碟司所友情赞助的。一方面,自然是不愿意曹操顺利的解决白马之围,另一方面孙策也不希望历史重演,让刘备这个搅屎棍来到汝南收拢黄巾军刘辟所部。

    刘备毫无疑问是个枭雄,孙策自问屡战屡败之下,自己绝无可能像刘备一般坚挺。而刘备挺过来了,一直挺到了他当皇帝。这厮就像是打不死的小强一般,一有机会,就会跳出来,让人很是不爽。

    官渡之战,刘备奉袁绍之命,前往汝南收拢黄巾军残部,从后方威胁曹操。这时刘备正式发迹的起点,此后刘备依附刘表,得到卧龙和凤雏相助,在赤壁之战中与孙权联合共抗曹操,最终借得半个荆州,以此为根基控制了天府之国益州,至此霸业方成。

    所以,孙策绝不会给刘备这个机会。

    如果袁绍得知了刘备的义弟为曹操效力,并和颜良打过一场,那么想来刘备是不会再有前往汝南的机会了。

    以袁绍的为人,一旦起了疑心,就不会再用你。

    不过,此时的孙策尚无心去管袁曹之间的战事,如今有更重要的事情放在孙策面前。那就是趁着官渡之战的大好时机,夺取荆州,连接荆扬之地。

    一旦孙策将荆州和扬州连成一片,那么不管是袁绍胜,还是曹操胜,孙策都有了一拼之力。

    为了官渡之战以后的事情考虑,孙策必须迅速夺取荆州,尤其是襄阳郡和南郡,对于孙策的计划至关重要!

    “抬沙盘来!”孙策豁然起身,朗声说道。

    随着孙策的命令,很快又数个士卒,抬着沙盘,来到了大殿之中。

    抬进来的沙盘中,已经囊括了整个荆州,敌我的形势对比很是明显。插着红旗乃是吴军,插着蓝旗的则是荆州军,看起来一目了然。

    孙策接过一个侍卫递来的指挥棒,来到了沙盘边上。一众文武,也是上前几步,齐聚在沙盘周围,有的目光中露出好奇之色,有的则已经开始思索起来。

    只见孙策挥动手中的指挥棒,开口说道:“诸位,这就是如今荆州的敌我形势!”

    顿了一下,孙策朝主簿是仪点了点头,说道:“子羽,给大家讲一讲详细情况吧!”

    是仪闻言颔首,拿起夹在腋下的本子,双手翻开,缓声说道:“目前,荆州九郡之中,江夏郡和长沙郡,在我军完全控制之中。刘表控制着南阳郡,章陵郡,襄阳郡,南郡、桂阳郡、武陵郡和零陵郡。我军此次的战略目标,就是全据荆州!”

    是仪话音刚落,众人便议论纷纷。虽说大家都知道必然要对荆州动武了,可是一下子全据荆州,这动静是不是有些大了呢?东吴又是否有这样的能力呢?因而,一时之间,众人大多还是有些忧心忡忡!

    一身甲胄的甘宁,微微点了点头,对于这次的战略目标,他倒很是认同。

    这与他不久之前的上书有关,其中详细的说明了甘宁对于天下局势的一些看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夺取益州、荆州和扬州三地,坐拥南国,争霸天下。

    事实上,甘宁本就不是单纯的斗将。虽然甘宁脾气暴躁,可颇有帅才,只不过孙权不会用人罢了。

    甘宁的战略思维,与周瑜、鲁肃二人的想法是基本一样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也与孙策的想法相吻合。在孙策看来,夺取南国只是第一步,想要有争霸天下的资格,东吴必须占据关中才行。

    据有关中,成强秦之势,方能横扫六国,一统八荒。

    不过,就目前来讲,还是先搞定荆州再说。

    只有搞定了荆州,才谈得上益州。坐拥益州,才可能进据关中。如果连荆州都搞不定,那么孙策这一辈子,也就只能当个一方诸侯了!

    张昭和张纮并没有出口发言,二人已经有了感觉,孙策并不希望二人在军事上多做发言。而正如二人所隐约感受到的一样,孙策对于这两位在军事方面的造诣,确实不怎么瞧得上。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兵曹从事孙邵在后世的名气,可远远不如张昭和张纮这两位,可是单论军事方面的能力,江东二张确实是不如孙邵。

    再加上,历史上赤壁之战前,张昭有怂恿孙权投降的前科,孙策对此自然是一直引以为戒。

    所以,张昭和张纮,二人一为长史,一为从事祭酒,表面上是吴侯幕府中最高级的官员,可是事实上,二人对于军事方面根本没有多少话语权。

    当然,为了安抚这两位,孙策将一应后勤供应之事,完全托付给了张昭。同时孙策也将治下官员的任免和监督大权,托付给了张纮。

    也就是说,张昭完全掌管着幕府中的仓曹和户曹。而张昭则完全掌管着幕府中的功曹和法曹。剩下的议曹和兵曹,则有孙策亲自掌握。

    孙策虽然不让江东二张触及军事,可在其他方面上也确实算得上是信任有加。所以二张倒并没有多少怨言,毕竟术业有专攻,两人还是很清楚自己的斤两。

    孙策没有给众人发言的意思,这种军国大事,只能出自一人之口。既然孙策已经下了命令,就不容置疑,这就是吴侯的权威!

    “好了,不要议论了。一切以全据荆州为目标!”孙策有些不满的沉声说道。

    听闻孙策此言,众人也纷纷明白过来,不再多说什么。

    是仪点了点头,继续说道:“经过三司衙门统计,目前刘表麾下有作战力量超过十万人,其中有一半为训练不足一年的新兵。”顿了一下,是仪又说道:“而我军目前可以调动的作战兵力,也将近十万人。在兵力上,我军与敌方并不存在差距。而在战斗力上,我军则要高于敌军!”

    是仪话音刚落,孙策的爱将,禁军侍卫司前护军徐盛便出言道:“荆州军的战斗力确实不怎么样,难度在于攻城!”

    是仪知道徐盛乃是孙策爱将,对于徐盛的插嘴也不气恼,只是笑着说道:“正如徐将军所言,攻打荆州的最大难题在于攻城,因此,我军已经筹备了大量的攻城武器,其中包括投石机两百架,火油弹超过十万枚。”

    众将听闻此言,纷纷点头。之前火油弹的威力,大家都见到过了。有火油弹相助,相比攻城也不算是什么大问题。

    “荆州军的兵力,主要掌握在王威、文聘、蔡瑁、蒯越、刘磐、张允、刘虎、韩晞、庞季几人手中。”是仪抬起头,看了跃跃欲试的诸位将军一眼,继续说道:“此次进攻,兵分三路。一路主攻襄阳、南阳和章陵。一路主攻南郡。最后一路主攻武陵、零陵和桂阳。”

    顿了一下,是仪最后说道:“以上就是此战的详细情况!”

    孙策闻言,轻咳一声,点了点头,朗声说道:“传我将令!”

    “以禁军侍卫司前护军徐盛为北路军都督,辖制江夏郡都尉孙贲、骁果中郎将甘宁、骁骑校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