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霸王孙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霸王孙策- 第1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张飞营中,也传下了将令。

    夜幕缓缓降临,初秋的夜,已然颇有凉意。晚风习习,吹动着树叶沙沙作响。路旁的田野中,不时响起夜枭声。

    在张飞的率领下,大军缓缓出营。

    此时的张飞,兵分三路,中路派出百人上前,往曹军营寨放火而去。左右两路大军,各有偏将率领,包抄曹军后寨,以火起为号,共同夹击之。

    三更,张飞骑着一匹黑斑西凉马,身着精良铠甲,手中紧握丈八蛇矛,率领千余士卒,绕道奔赴曹军之后,以断其退路。

    随着曹营火气,平静的夜晚,顿时变得聒噪起来。

    王忠大军,不知是计,率两侧伏兵冲杀出来。

    顶盔掼甲的王忠刚刚冲杀出来,便知中计。就在这时,张飞伏兵进出,左右两路大军各自从两侧包抄曹军。猝不及防之下,曹军大乱,王忠不能制。

    曹军不知张飞伏兵多少,夜里看不大清,只觉得到处都有敌人喊杀。

    很快,曹军便溃散起来。

    王忠心里说不出的愤恨,没想到,竟然中了张飞这杀猪卖肉的屠夫之计!

    不得已之下,王忠率领一众残兵,夺路而逃。

    张飞在营后,早已经等候多时。如此狭路相逢之下,张飞手持丈八蛇矛朝王忠冲杀而去。王忠见此,惊惧不已。

    相比于张飞这种顶级武将来说,武艺只是二流的王忠,根本不是其对手。

    左冲右突,上刺下戳,不过堪堪几回合之间,王忠便被张飞一矛拍在胸口之上。王忠一击之下,猛哼一声,手上已然使不得力。张飞轻舒猿臂,一把将王忠从马上提溜起来,夹在肋下,高声喝道:“王忠已死,尔等还不投降?”

    随着张飞的厉喝声,曹军残兵纷纷跪地而降。

    张飞见此此景,高兴之下,哈哈大笑。宁静的夜里,张飞的哈哈大笑声,仿佛是怪兽发出的怒吼,让众人无不心颤。

    要知道,张飞在长板桥上,可是吓死过夏侯杰的。

    清理战场之后,张飞第二日便押送着俘虏,胜利还师小沛。

    刘备听闻张飞大声归来,高兴的率一众文武出城迎接。

    当听闻了张飞如何破敌之后,刘备欣慰的对一旁的简雍说道:“宪和,翼德自来粗莽,今亦用智,吾无忧矣!”

    张飞闻此,亦笑着说道:“大哥说我暴躁,今日如何?”

    刘备指着张飞笑道:“吾若不用言语相激,如何肯使计谋?”

    张飞哈哈一笑,说道:“我不管,只要美酒管够就好!”

    “十坛江东大曲,早已给三弟备好!”刘备笑着说道,与众军进城欢宴。

    欢宴之上,张飞手提酒坛,喝了个尽兴。

    跪求百度一下:手机小说全集

54、回秣陵() 
当野心勃勃的彭虎忙着收拢黄山中各个山越部落时,孙策一行已离开了宛陵郡,往秣陵郡而去。

    与宛陵郡不同,如今的秣陵郡作为孙策的统治中心和化中心,地位极其重要。

    百姓有10万户出头,人口足足达到63万,共下辖9县,这就是秣陵郡内的基本情况。

    秣陵郡,紧挨着长江,与宛陵郡起伏的山地地形不同,秣陵郡大部属于平原地形,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11月13日,孙策一行终于到达了马鞍山镇港口。

    秣陵郡太守恒阶、郡丞弘咨、郡司马崔冰、铁官徐宣一齐前来孙策一行。

    “属下(末将)拜见主公!”四人一同恭声迎道。

    孙策微笑着一一扶起诸人,寒暄了几句,便去了最近的马鞍山镇视察。

    马鞍山镇,是江东最大的钢铁冶炼基地,包括了铁矿开采,钢铁冶炼,兵器制造的整个流程。

    可以说,江东一多半的钢铁生产都要依靠马鞍山镇。

    码头边上就是兵器制造场,整个制造场戒备森严,一半的秣陵郡兵,共500人都驻守在此处,日夜警戒。

    兵器制造场主要生产环首刀、枪头、和铁甲。

    每个月都有大量生产好的兵器,通过水路运往秣陵县的府库之中。

    兵器制造场为何要紧紧挨着长江建,原因有二。

    一来,挨着长江码头,交通便利,兵器生产好之后,可以直接通过水路运输运往秣陵县的府库。

    二来,兵器制造场已开始使用水力锤锻技术,当然,孙策只是提出了这个想法,具体的技术攻关还是马钧来搞定的。

    随着水力锤锻技术的应用,铁场里钢铁冶炼和兵器制造场里打造兵器的生产效率都大大提高。

    月产环首刀500把,枪头2000个,这样的生产水平在这个时代已是相当不错了。

    至于铁甲,制造场生产的还大多是明光铠和两裆铠这类的铠甲,时力,生产时间较长。

    毕竟虽然甲片的生产效率提高了,可是将铁片绣缀起来的速度还是很慢。工人们要一枚一枚的甲片开孔,然后用皮线串缀,极为麻烦。

    因而,孙策已命令铁监石满强开始探索生产板甲的技术,孙策相信,有了水力锤锻技术,板甲的生产应该不会太远了。

    仔细的视察了一下兵器制造场,孙策总体来说还是很满意的。

    至于生产数量上的问题,主要还是工人不足的缘故,大量的冶炼好的铁锭存放在库房中等待被打造成兵器。

    对于马鞍山镇的生产,孙策自然还是要勉励铁官徐宣和铁监石满强几句。

    随后,孙策一行便匆匆离开,往秣陵县而去。

    一路之上,孙策草草视察了一下路边的田地,此时水稻已收割过了,据秣陵郡太守恒阶汇报,算是个丰收年。

    地里已种上了冬小麦,田地周围的水利设施运行还算可以,总算不似两淮那般受灾严重。

    孙策一行,没有在路上做过多停留,直接往秣陵县而去。

    至于孙策如此急匆匆的原因,自然是刘云要生了。

    刘云在孙策的一众妻妾里,过门可不算早,不过运气倒真是不错。

    早她入门的杜蕊和步练师都还没什么动静,刘云却已幸运的怀上了孙策的孩子,据华佗推算,这两日就是刘云生产的日子。

    孙策一身戎装,身后披着的红色大氅随着胯下骏马的奔驰而飘飞起来,铁盔上的红缨同样飘飘起舞。

    武众臣和数千骑兵也纵马疾驰,紧跟在孙策身后。

    通往秣陵县城的大路上,烟尘飞扬。

    在孙策一行急急赶回之时,吴侯府也是一片慌乱。

    好在吴侯府也不是第一次历这种事了,当初陈冰生女,顾滢产子,府里的仆妇侍女们也算是有验了。

    有吴夫人在府中坐镇,一切倒也有条不紊。

    顾滢面无表情的站在吴夫人身后,陈冰、杜蕊、步练师和马妍也均是如此。至于锦纱,众人均对其不喜,在加上她地位本就不高,也就没有出现在这里。

    几个产婆在刘云卧房中忙碌着,伴随着刘云不时传出的凄厉喊声,断断续续,时而高亢,时而低沉。

    顾滢听在耳中,心中暗骂,生个孩子跟唱歌似的,至于吗?

    顾滢的心情当然不是很好,任谁知道刘云可能会生个儿子恐怕都不会高兴。

    陈冰倒是无所谓,反正她一直就是恬淡性子,也无家人牵挂,一颗心就放在孙策和女儿孙芸身上,据说陈冰现在已开始四处打听江东各家里的适龄男童了。

    杜蕊也不是很在意,她知道自己出身不好,也没有什么野心,只想着好好服侍孙策就好。好在,孙策也不在乎其他,**笫之间更是让孙策极为满意。至于生孩子的事情,杜蕊觉得随缘就好,反正孙策还年轻,自己年龄也不算大。

    而步练师就不一样了,虽然《志?卷五十?吴书五?妃嫔传第五》中对步练师的记载是这样:“夫不妒忌,多所推进,故久见爱待。”

    可问题是上,步练师一生只育有二女,无子。若是有儿子,步练师还真的能如史书上记载的那般性不妒忌嘛?孙策不信。

    更重要的是,步练师生下的两个女儿,孙鲁班和孙鲁育,那可是历史上出了名的能造,能培养出这么两个女儿,步练师恐怕也不简单。

    当然,这些都是孙策的猜测。

    步练师当然心中有些不舒服,嫁做人妇,肯定想要有自己的孩子。况且,步练师生性聪慧,对于一些事情也看得分明,总归还是有些奢望。

    马妍与步练师的心情倒是相似,因为两人的处境一般无二。

    华佗可以说出入吴侯府最多的臣属,对于孙策后宅里的那些个暗流涌动,他也明白几分。不过,他向来信奉明哲保身,此时也真是低头垂手的站在那里。

    华佗本就是生性随意之人,不喜为官,若不是为了将岐黄之术发扬光大,他也不会留在江东,甚至举家迁来。

    院中的诸人,心思各不相同。

    没过多久,房中终于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声,那声音极为响亮,想来是个儿子吧!

    顾滢正在心里想着,却见一个稳婆满头大汗的走了出来,笑着对吴夫人说道:“恭喜夫人,贺喜夫人,是龙凤胎,母子平安!”

    吴夫人一听,高兴地笑道:“赏,每人十金。”

    孙策的其余诸位妻妾,听到稳婆的话却是面面相觑起来。

55、家事() 
孙策如今正式出行时,都会有盛大的仪仗为牵引。

    当代表孙策身份的特殊帅旗率先而行时,数十名亲卫营骑卒也擎旗而出,这些骑卒擎着的旗种类就多了。

    这些旗子,代表着孙策尊贵的身份。

    吴侯、扬州牧、安东将军、督荆扬二州军事。

    再往后,则是列队整齐,提枪持刀的亲卫营骑卒。孙策亲随之后,身着软甲,九曲霸王枪挂在马侧。

    凌统和张辽则是披挂整齐,各持趁手武器,护卫在侧,稍稍落后一个马头。

    三人身后,才是大队的骁骑营骑兵。

    吴奋看着盛大的仪仗,心中颇为唏嘘。作为孙策的表弟,吴奋是亲眼看着自己的表兄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现在。

    唏嘘过后,吴奋又不禁暗自猜测,自己接下来会被调到哪里?

    濡须都督府已经撤消了,原本归濡须都督节制的吴奋,一时间没了去处,颇有些孤零零的怪异感。

    吴奋跳下战马,身上的甲胄铿铿作响。

    “拜见主公!”吴奋单膝跪地,抱拳行礼道。

    孙策笑了笑,开口道:“起来吧,阿奋,无须多礼!”

    顿了一下,孙策又道:“先随我回秣陵吧!”

    说着仪仗向西而行,往秣陵城而去。复制本地址到浏览器看

    吴奋得令,随即指挥手下士卒,紧跟在仪仗之后,也往秣陵而去。

    秣陵城,是如今孙策治下的第一大城,高大、厚重、坚实,就是秣陵城墙的形容词。秣陵郡郡兵,披坚执锐,站在城头上,“吴”字大旗,随风飘扬。

    犹如洪荒巨兽般的大城,看起来颇为肃穆。

    往日里,秣陵城是极为繁华的。来回的商旅和行人,络绎不绝,叫卖的小贩和行商走走停停。

    今日,吴侯回归秣陵,自然会有郡兵早早清道。

    不过,衙门倒是不会限制百姓围观。毕竟,秣陵城里的百姓,对于伟大而仁慈的吴侯,始终怀有感激之心。

    这种能够狂刷声望,巩固民心的好机会,孙策自然不会错过。

    留守的从事祭酒张纮带领着秣陵城中一众文武,出城迎接孙策。孙策笑眯眯的跳下马,一一扶起诸人,口中自然是不花钱的各种鼓励。

    随后,孙策又跳上马,与众人一同入城。

    孙策一入城,城中便响起了雷鸣般的欢呼声。周围文武,无不感慨,吴侯在秣陵得民心之深。

    孙策面带笑意,不时的对街道两旁围观的百姓招招手。

    这样子倒是颇有些像后世阅兵似的。

    回到了吴侯府,也就是被人们私下称作“建业宫”的地方,孙策自然少不得要与麾下的文武一同宴饮一番。

    当此间事了,孙策终于回到内院时,已然到了下午。

    孙策先去给母亲吴夫人请安,随即便和一众妻妾厮混在一起。

    连续十数日,孙策都窝在后院里,与妻妾们嬉戏取闹。至于一众衙门官署的搬迁之事,孙策一股脑全部都抛给了长史张昭和从事祭酒张纮负责。

    流连花丛多日,孙策也不禁感叹自己的女人有些多。

    光是有名分的妻妾,就将近十个。除此之外,如保镖赵夫人和赵灵儿母女一般的,也有不少。

    不过,孙策就是这般任性。

    对于孙策来说,女人也是一种社会资源。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拥有的社会资源越多,越能显示出一个人的地位。尤其是美女,这种稀缺资源,更是评判一个人地位高下的标准。

    为何皇帝都会广招秀女充实后宫?

    所谓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也是显示皇帝至高无上的一种方式。

    孙策是谁?

    天下有数的大诸侯之一,有一些女人,又算什么呢?

    况且,能够收藏美女,也是很多男人的爱好,又不是孙策一人有这毛病。君不见最爱人~妻曹孟德,老树开花刘大耳?

    既然在这个时代,大家都是如此,那也就别五十步笑百步了。

    孙策已然将自己很好的代入了这个时代,他是这个时代的一员,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穿越者,笑看着天下大势。

    在后院之中,恣意花丛小半月。

    孙策总算是想起来了一些正事。没错,该让自己的女人们收拾东西,准备搬家了。

    相比于秣陵城中的“建业宫”,坐落在江夏山的“武昌宫”,显然要更加的大气磅礴和雄浑精巧。

    自从孙策告诉一众妻妾要搬家之后,女人们就没有心思再去管孙策了。她们正忙着考虑,带走哪些衣物首饰,哪些自己喜爱的家具摆设无法带走。

    孙策只得无奈的摸了摸鼻子,在后院里到处乱转,时而逗弄着自己的两儿两女。

    陈冰生下的长女孙芸,如今已经4岁了,正是喜欢到处乱跑玩耍的年纪。小妮子长得很是可爱,最喜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