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霸王孙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霸王孙策- 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几天下来,刘协的小身板就有些吃不消了。

    好在,那病态的极度亢奋,也在夜夜笙歌中消散完了。

    刘协突然有些害怕,一种极度的恐惧感向他袭来。每当夜晚降临时,刘协甚至不敢命人熄灯,只有灯亮着,他才睡的着。

    刘协的身子,虚得很,脸色也更加苍白。

    这一日,国丈、车骑将军董承入宫谢恩。

    一身玄色官府,身材魁梧高大的董承大步走进了恢弘的宫殿中。

    说实话,其实曹操对刘协算是很不错了。

    金碧辉煌、气度恢弘的宫殿,亭台楼阁数不胜数,宫女佳丽也任刘协享用。刘协当了十年皇帝,也就只有这两年才好好享受过。

    虽然同样没什么权力,可短时间内也没什么死亡威胁不是?

    董承这人,出身不算好,曾经是董卓的女婿牛辅的部曲。在从长安东归洛阳的过程中,董承护卫有功,因而升任卫将军,封列侯。

    此后又升任为车骑将军。

    在刘协的外戚里,也就董承手里还有数百部曲,算是一股力量。

    董承进了正殿,一身明黄色袍服的刘协正坐在御座之上。

    “微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董承大礼参拜,高声说道。

    刘协欣慰的点了点头,开口说道:“董爱卿,平身吧!”

    “谢主隆恩!”董承闻言,起身拜道。

    “爱卿,觉得前几日赐下的冬衣如何?”刘协尽量用随意的口吻说着,却没有发现,自己的双手竟然在微微的发颤。

    董承却并未察觉到什么异样,只是拱手说道:“温暖合身,微臣谢陛下厚爱!”

    “哈哈,国丈不必如此!”刘协哈哈笑着,肌肉有些僵硬。

    过了一会儿,刘协仿佛是突然想起来似的,突然说道:“对了,那冬衣的衣带,是贵妃亲手为国丈做的!”

    董承一听,眼中露出一丝诧异。

    然而董承也是身经百战的人了,自然不会有所异动,微微抬头看向献帝的目光,董承骤然觉得陛下今日的眼神有些深意啊!

    刘协打了个哈欠,缓缓说道:“国丈若是无事,便退下吧!”

    刘协确实很累,数夜都纵欲无度,自然让身体吃不消了。

    董承知趣的拱手说道:“微臣告退!”

    看着董承离去的背影,刘协朦胧的双眼,爆发出一阵精光,随即又缓缓消逝,变得再度慵懒起来。

    这件事情只是一件小小的插曲,几乎没有什么人在意。

    即使是曹操在宫中的眼线,也没将这当一回事,只是照常上报罢了。曹操又不是孙策,当然不会敏锐的意识到此中问题。

    事实上,孙策安排在许都的探子,同样没有意识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而孙策对于许都的探子,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打探情报,发展网络,至于办事儿什么的,孙策暂时还没有想法。

    却说董承出宫之后,便眉头紧皱。

    这道为何?

    原来,董贵妃从小便不善女红,更不会缝制衣带,刘协却说那衣带是董贵妃亲手制作的,其中意味,值得考量啊!

    马车拉着董承,缓缓向车骑将军府而去,周围有数十个亲兵护卫。

    这些亲兵都是他当初效力军中时的依仗,如今虽然不打仗了,可是他还是养着数百部曲。这也是曹操能够容忍的极限。

    董承靠在软垫上,双手轻轻按住太阳穴,缓缓的揉捏着。

    走了一半路程的时候,车架突然停了下来。

    董承有些不悦的说道:“出了什么事?”

    一个声音随即在车帘外轻声说道:“禀主公,左将军刘备在前面!”

    董承闻听是刘备,心中一动,随即拉开了挡门的车帘,看向对面,微微一拱手说道:“我当是谁,原来是碰上了玄德公!”

    刘备官职要比董承低,一个皇叔,一个国丈,倒也算都是皇亲国戚。

    刘备在董承面前不敢托大,只见他跳下马来,走近几步,拱手说道:“备见过董公!”

    董承哈哈一笑,说道:“吾多日不曾见过玄德,不如过几日来我府上一聚!”

    刘备闻言一愣,两人虽说认识,可关系还没这么好吧!

    只见刘备打了个哈哈,拱手道:“既然董公如此说了,过几日便去府上叨扰一下!”

    “那我就虚席以待玄德!”董承笑了笑,拱了拱手。

    董承拉下了车帘,命令车架继续前行。

    刘备有些恍惚的看着渐渐远去的车架,眉头皱了起来。

    “大哥,董承这小子什么意思?”黑脸的张飞在刘备耳边问道。

    刘备听了,斥道:“三弟莫对国丈无礼。国丈数次救陛下与为难之中,乃是忠臣!”

    张飞一听,也只得沉默不语。

    红脸的关羽见此,上前说道:“大哥不妨回去与子仲、宪和、公佑三位先生商议一番再说。”

    刘备闻言,点了点头,也只能如此。

    却说董承回府之后,很快便命人取来前几日赐下的冬衣,随即屏蔽左右,接下了冬衣上的衣带。

    董承缓缓摩挲着衣带,这衣带似乎确有异常,里面似乎有什么东西。

    只见董承拿起桌上的剪刀,沿着线缝,缓缓剪开了衣带。

    一纸帛书随即从衣带中漏了出来。

    没错,这就是衣带诏。

    董承在惊讶中拿起帛书,缓缓读来,心中顿时大骇!

    随即,董承的心里又变得跃跃欲试。

    正所谓,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

    想当初,董承在刘协身边是何等风光。自从求援曹操出兵之后,这黑矮挫便挟制天子以令诸侯,董承虽升任车骑将军,却无一兵一将,部曲也不断削减,不过剩下区区数百人而已,堪堪自保。

    如今陛下有意减除此国贼,董承自然是大为意动。

    若是事成,他董承就是帝国的大功臣。名垂千古,不在话下。

    想了想,董承将衣带诏,贴身收好,对身边的侍从说道:“请长水校尉种辑和议郎吴硕前来,就说我有要事相商!”

48、许都的暗流() 
长水校尉种辑和议郎吴硕,都是董承的亲信故旧。

    与孙策任命的长水校尉孙瑜不同,长水校尉一职乃是武帝时设立的八校尉之一,算是汉朝的精锐武装力量。只可惜如今汉室倾颓,皇室掌控不了军队,这长水校尉不过是个名号罢了。

    而孙策之所以任命孙瑜为长水校尉,只是因为孙瑜是水军将领而已。

    却说,董承命侍从召种辑和吴硕前来。没过多久,二人便相继赶到车骑将军府。

    都是老熟人了,种辑和吴硕不用通报,便直接进了将军府正堂里。

    堂中已经摆好了一桌酒菜,闻起来香气宜人。

    种辑和吴硕哈哈一笑,给董承见礼,随即纷纷落座。

    国人谈事情,总喜欢在酒桌上谈,这习惯约莫已经沿袭了数千年。

    酒是好酒,扬州产的江东大曲。

    这江东大曲在扬州都算是稀罕货,更别提在许都了。董承今天把珍藏的江东大曲也拿了出来,可见是下了大功夫。

    董承下了大功夫,这长水校尉种辑和议郎吴硕,都是看了出来。

    不过既然还没开说,自然是先吃为重。

    三个人屏退左右,董承更是命亲信侍卫将正堂围住,不放一人进来。

    吃吃喝喝,嘻嘻哈哈,一直过了小半个时辰,这盛宴方歇。

    三人酒足饭饱之下,自然是要开始谈正事儿了!

    董承拿起酒杯,又缓缓放下,叹了口气,才说道:“二位都是我的亲信,我也就不兜圈子了!”

    董承此话一落,种辑和吴硕当然要表示。

    二人纷纷道:“将军有所差遣,绝无不从!”

    董承听了这话,很是满意,于是说道:“既然如此,我就直说了!”

    “将军请说!”种辑和吴硕齐声道。《+棋+子+小+说+网 qizi.cc奉献》

    董承点了点头,缓缓说道:“曹贼挟天子而不臣,吾欲减除此贼,二位可愿助我?”

    种辑和吴硕,一听,呵,这不是吓唬人么!

    两人都是大惊失色。

    董承见此,心下暗叹,果然是手里没兵,心里没底!

    过了好一会儿,种辑才轻声说道:“吾看不惯曹阿瞒久矣!”

    董承点了点头,对种辑的话,还算是满意。随即,董承和种辑都将目光看向了吴硕。

    吴硕见此,心下暗急。

    作为文官,吴硕是一点儿也不愿趟这浑水,可是眼看这不趟也是不行了。人家二位这意思很明确了,你若是不入伙,可能连这正堂的大门也走不出去。

    咬了咬牙,吴硕狠了狠心,开口说道:“如此盛举,吾岂能退居人后?”

    董承和种辑见此,都松了口气。

    三人相交已久,若是图穷见匕,还真是有点下不去手哩!

    然而,吴硕接下来,又继续说道:“但是,我等手中无兵,该如何是好?”

    吴硕此言一出,三人皆沉默不语。

    过了好一会儿,种辑开口说道:“昭信将军吴子兰,偏将军王子服,与我等有旧,或可拉拢之!”

    董承点了点头,也出口说道:“左将军刘备,为汉室宗亲,乃陛下皇叔,或可与我等共谋!”

    吴硕闻言,点了点头,显然,这三位将军的可能加入,让吴硕心中稍微安定了几分。

    三人议定之后,便相继散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许都的一切似乎都没有什么变化。

    黄河两岸的局势依旧紧张万分,袁绍和曹操各自集结重兵,虽然战争始终没有爆发开来,但任谁也知道,这仗迟早打起来。

    许都里的人们,依旧往来匆匆,各自忙活着自己的事情,为了生计而奔波。

    城中的青石板路上,每天都有往来匆匆的骑兵驰过,也不知道要传递什么消息。

    董承召种辑和吴硕宴饮,也没有引起什么关注。

    本就不是什么手握重权的人物,关注度自然有限。

    自那日之后,平静的许都城中暗流涌动。种辑和吴硕,开始了串联行动。

    很快,吴子兰和王子服都被说动。

    这一日,五人在车骑将军府上再次相聚。

    酒桌之上,众人都心事重重。

    显然,诛曹之事,给所有人的心头,都笼上了一层阴影。

    曹操那是谁啊?大汉司徒,手握重兵,挟天子以令诸侯,敢和天下第一大诸侯袁绍叫板的人物。堪比当初的国贼董卓,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比于西凉军的残暴,只知破坏而不懂建设,曹操集团显然要高了不止一筹。

    曹操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显然并不如董卓那般令人厌恶。

    所有人都是在围绕着利益而已。

    曹操的掌权,影响了一大批人的权势和利益。

    并不是说汉室无忠臣,只是所谓的忠臣,不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考量?

    如董承这般外戚,他敢说心中没有掺杂一丝别的想法?若是曹操被诛,将会有很大一部分权力落入他董承的手中。而种辑、吴硕、王子服、吴子兰等人为何要跟着董承一起干?很大程度上是成功后的巨大回报让人可以不顾一切。

    除了董承等人之外,许都的阴暗角落里,还有一个巨大的群体,感到不安。

    这个群体,就是庞大的世族豪强阶层。

    在许都中,代表人物便是弘农杨氏的家主杨彪,以及孔子后人孔融。

    杨彪此人在历史上极为有名,后来的隋文帝杨坚便自称是弘农杨氏出身。杨彪先后担任太尉和尚书令一职,可见其地位之高。

    护送献帝入许都之后,杨彪对曹操心有不满。曹操遂将其罢免,下狱。

    然而,杨彪威望甚高。将作大匠孔融为杨彪据理力争,办理此案的满宠也劝告曹操莫杀杨彪。

    曹操不得已之下,将杨彪释放。

    去年,曹操任命其为太常。

    相比于董承这种出身低微的外戚,曹操认为杨彪和孔融这样的士族公卿才是自己的心腹大患。

    事实上曹操的想法并没有错。

    曹操在世之时,强力抑制世家豪门的发展。到了曹丕即位,为了称帝而向天下间的士族豪门妥协,甚至推出了九品中正制这样的制度。自此,世家豪门的势力迅速扩张。

    曹睿之后,魏国的政权很快为士族豪门所把持。没过多久,河内世族司马氏便攫取了曹魏政权。

    (三国之霸王孙策。。/23/23232/)(三国之霸王孙策/)

49、刘备反了() 
却说董承等人达成一致之后,便拿出了献帝赐下的衣带诏。

    诸人见董承拿出了衣带诏,心中都安定了几分。如此一来,诸人诛曹之事,可以称得上是名正言顺。

    此后,董承等人常常聚在一起密谋诛曹之事。

    在董承的努力之下,刘备也加入了诛曹阵营之中。

    刘备本就是胆大之人,自知难容于曹操,加之董承有衣带诏为由,所以自然而然的便加入了其中。

    这一日,曹操突然下令,命刘备统帅大军南镇淮北,名义上以朱灵和路昭二将为辅,实为监督刘备。

    大军走后,程昱、荀攸、董昭等人急忙赶来司空府求见曹操。

    曹操见三人匆忙来见,连问何如?

    三人异口同声说道:“刘备枭雄,此若一走,如龙游大海、飞鸟归林,实不可遣也!”

    曹操闻言,心中大惊。

    虽有朱灵和路昭监督刘备,曹操恐二人不是刘备对手,急忙遣许褚追回刘备。

    刘备奉命领兵镇守淮北,面君之后,与诸人辞行。

    方离许都,刘备便令关张二人督朱灵、路昭星夜急行,往淮北而去。

    关张不解,急问刘备。

    “大哥出征,何故如此惶急?”关羽张飞二人,齐声问道。

    刘备见此,叹道:“许都如笼,我等为鸟,此番出行,如飞鸟入林,不受羁绊,岂能再回?”

    关张闻言,心中顿时明了。

    大军将至淮北,许褚领500骑兵,最终追上了刘备诸人。

    刘备命大军急行,见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