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霸王孙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霸王孙策- 第1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长江从沙羡城西流过,沙羡在长江以东,而孙策则率领亲卫,到了沙羡以东。

    孙策一身甲胄,手提九曲霸王枪,骑在自己的西凉枣红马上,远远望去,江面上战船密布,将整个水道都堵塞住了。

    靠南边,挨着沙羡城的,乃是江夏水军。“黄”字大旗,在战船上迎风招展。

    往北一些,则是扬州水军。战船的数量显然数倍于江夏水军,船头上红底黑字的“吴”字大旗,极为显眼。

    黄盖正皱着眉头,站在雀室前的甲板上。

    他遇到了一些小麻烦,原来黄射竞直接来了个铁锁横江,在江面上拉起了数道铁链,封锁长江。在加上战船和长江东岸上囤积的大量投石机和弩车,让扬州水军一时间难以突破。

    同样,沙羡城上的“黄”字大旗,也依旧在风中飘荡。

    看起来,战事也不顺利。

    孙策暗暗皱起眉头,思索着对策。

    不一会儿,孙策便带着骑兵往北边的黄盖水寨而去。

    当黄盖见到孙策的时候,显然极为兴奋。

    说起来,黄盖和韩当等人,乃是看着孙策从小长大,又是看着孙策一步步成熟起来,更是看着孙策一统江东,横行江淮,攻伐荆州。

    在他们的眼中,孙策就像是他们的孩子一样。

    “末将拜见主公!”黄盖、周泰、蒋钦、孙瑜等水军诸将一齐拜见孙策。

    孙策笑着扶起黄盖,朗声道:“诸位不必多礼!”

    说着,众人便上了黄盖的座船。

    黄盖的座船很大,三层楼船,做工精细,行船平稳,在加上马钧之前的各种改装,如此巨大的楼船,简直就是水上堡垒一般。

    进了雀室,孙策自然坐在上首。

    “诸位征战辛苦了!”孙策缓缓的开口,先是表扬了一句。虽然这沙羡城还没攻克,可没有功劳还有苦劳不是?再说,水军连续大败江夏水军和襄阳水军,孙策也是脸上有光的很,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然而黄盖等诸将却感到受之有愧。

    只见诸将纷纷下跪请罪道:“末将十数日未能攻克沙羡水寨,请主公责罚!”

    孙策笑着摇了摇头,宽慰道:“黄祖父子在这里经营多年,我军便是再厉害,也不可能短时间攻克沙羡。诸位不必心有内疚。”

    然而,孙策心里却多少有些失望。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火炮普及之前,攻城就是这么艰难。

    而孙策也不可能在这个时代里造出什么火炮。

30、猛火油() 
孙策并没有在水军这里多做停留,他很快便带着亲卫,到了沙羡城外的吴军营寨中。

    徐盛、孙贲、董袭、李术、高顺诸将,一同前来迎接孙策。

    辕门之外,诸将尽皆甲胄俱全。

    孙策笑着,跳下马来,一一扶起众人,开口说道:“诸位攻城辛苦了!”

    没有寒暄几句,孙策便在众人的簇拥之下,往营中而去。

    大帐中,孙策高坐其上,扫视了一眼堂中诸人,开口说道:“诸位可有破城妙计?”

    诸将闻言,面面相觑,最后都将目光放在了伐楚右都督徐盛的身上。

    徐盛见此,轻咳一声,拱手说道:“请主公责罚,沙羡城高墙厚,易守难攻,末将率军猛攻近月,折损将士数千,却无寸功。”

    孙策装作不在意的样子,摆了摆手,开解道:“此非尔等知罪。沙羡城短时间内难以攻克,本就在意料之中。”

    顿了一下,孙策又说道:“况且如今也不是治罪的时候,尔等若有什么攻城之策,不妨说来听听,大伙一同参详一二!”

    孙策话音一落,帐中又是一片沉默。

    孙策深感,能够独当一面的将领,确实不好找。帐中诸将勇则勇矣,却难当重任。

    过了半晌,还是徐盛开口说道:“启禀主公,末将倒是有一计!”

    孙策双眉一挑,说道:“哦,文向说来听听!”

    徐盛闻言,接着应道:“主公可还记得末将之前火烧下雉城?”

    孙策一听,顿时明白了过来。

    人常说,水火无情。战争之中,用水攻和火攻之计,向来是最伤天和。不过,在座的都是武人,也没有人顾及这些。

    想当初,徐庶出道之时,不就是两把大火嘛?

    孙策想了想,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他总不能将数万兵力空耗在沙羡城下吧!

    孙策之所以犹豫,就是因为以火攻城,往往给城中百姓也造成巨大的损伤。如徐盛火烧下雉城之时,便有数千百姓受到大火牵连,葬身火海者更是不少。

    沙羡城乃是大城,不是下雉城那种小城可比。

    若是大火烧将起来,恐怕城中居民要有不少人丧生火海。

    可惜,孙策管不了那么多了。

    “文向,是说石炭油嘛?”孙策开口说道。

    徐盛微笑着说道:“正是如此!”

    孙策点了点头,缓缓道:“也好,前些日子马长史给我发来消息,石炭油被他提炼过之后,变得更加好用。他已经将此物命名为猛火油。我倒要看看,此物是不是犹如其名!”

    孙策麾下的行政效率,一直都很高。

    这得益于孙策本人的作风,当然也和其麾下文武多为年轻人有关。

    年轻人办事,本就是风风火火,朝气蓬勃。

    马钧被孙策派到了下雉县之后,整个下雉县附近的所有油井,早就被军队所接管。

    数百军队集结于此,可见孙策对这石炭油的重视。

    而距离油井不远的地方,就是猛火油提炼厂。

    被砖墙围住的猛火油提炼厂,周围满是士卒把守,相比于油井,这里的秘密更加重要。猛火油的燃烧效率要比粘稠的石炭油强出不少,更加适用于战争。

    马钧确实是个天才。

    他到达下雉县,没用多长时间,就解决了石炭油的提炼问题。

    提炼出来的猛火油,更加清澈,不再是粘稠状,而是已经成为了润滑的液体。颜色也更加接近于透明,而不是黑色。

    至于那股子刺鼻的气味,也发生了改变。当然,不变的是,这气味确实不怎么招人喜欢。

    猛火油提炼厂里,已经提炼出了上千罐。

    陶制的罐子,很大,约莫有半人高,直径在两尺上下。这罐子里能够装下不少的猛火油。在孙策的授意之下,猛火油提炼厂里的工人,也全部进行了军管。提炼的每一个步骤也被分在了好几个车间独立进行,每一个工人都只熟悉自己车间内的流程。

    而整个石炭油提炼成猛火油的工艺,自孙策往下,不会超过五个人知道。

    在提炼出了猛火油之后,马钧还设计出了一种火油弹。

    其实火油弹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也是陶制的圆罐子,以封泥和麻布封口,使得罐子里的猛火油不会外泄。

    在封口处有一条被猛火油浸泡过的麻绳,一遇火星即燃。

    当投石机抛射这种火油弹时,会先点燃麻绳,随即抛射。陶罐易碎,砸在城墙上,猛火油必然外泄,再加上麻绳上的火焰,必然会在大范围内烧起熊熊大火。

    相比于当初徐盛火烧下雉城时,给石弹上抹石炭油的粗陋方法,火油弹显然高明了不止一筹。攻击的覆盖面积更大,效果更好,伤害也更大。

    当然,一时之间,火油弹的数量还不多。

    毕竟烧制陶罐也需要不少的时间。

    这一日,马钧正在监督工人制作火油弹,突然便接到了孙策的命令,命他押送猛火油往沙羡去。

    马钧思虑良久,觉得还是亲自去一趟比较好。他也想要看一看,这猛火油在战争中的应用,是否如自己预计的那般。

    上千罐猛火油,自然不会通过陆路运输,那样太慢了。

    于是乎,黄盖便派出了一支船队,专门来帮助马钧运送猛火油。而这第一批猛火油就是送给黄盖使用的。

    徐盛那里,将会使用正在加班加点赶制的火油弹。

    港口处,船队已经停泊在那里。

    数百名工人,在士卒的监督之下,不断的将半人高的装着猛火油的罐子,搬上船。每一艘船上,都得到了马钧的特别嘱咐,千万不能有明火。

    当猛火油燃烧的时候,水可无法将其熄灭。只有大量的沙土覆盖,才能起作用。

    所以,在每一艘船上,都预备着一些沙土,就是为了防止有哪一罐猛火油不小心被燃起了。

    约莫五天之后,在马钧的亲自押送下,上千罐猛火油,被押送到了沙羡城外,江上的吴军水寨内。

    除了一众水军将领,孙策和徐盛也过来一起观战。

    尤其是徐盛,虽然他很相信马钧的实力,但他还是要亲眼看一看,才能确认,经过提纯后的猛火油是否更加猛烈?

31、烈火焚江() 
水寨内,押送猛火油的水军司马前去交令,一身青袍的马钧则在边上指挥着士卒搬运船上的猛火油。

    孙策领众将迎了过去,看着不少士卒正有条不紊的搬送猛火油,不禁暗自点了点头。马钧作为孙策异常器重之人,能够将军器营造这一块儿的事情办的不错,不仅仅靠的是在技术方面的天才,还包括他过人的组织协调能力。

    “德衡,辛苦了!”孙策拍了拍马钧的肩膀说道。

    马钧结巴的毛病,早就没有了。

    只见马钧微微一笑,拱手说道:“此乃属下应尽之责。此次共运来猛火油1263罐。”

    孙策闻言,轻轻颔首。

    这个数量不少,恐怕能来个烈火焚江了!

    “火油弹的数量现在有多少?”孙策又开口问道。

    马钧想了想说道:“属下离开下雉县时,已经生产有八百余枚火油弹,如今过去五日,应有千枚不止!”

    孙策点了点头,如此数量,打沙羡城,应该是足够了。

    等到将千余罐猛火油一一储存好了,孙策命众人早些歇息,明日一早再战。

    如今已经到了九月底,白日里虽然还依旧热得很,可是晚上已经有了凉风,再加之江上本就寒气颇多,所以孙策夜里便多加了一层被衾。

    第二日一大早,孙策便醒来。

    虽然从军多年,可是孙策依旧不习惯在船上睡觉 。即使黄盖的座船很是精美华丽,各种布置陈设也很舒适。

    床上有软绵绵的垫子,躺着很舒服。可惜,孙策依旧睡的不怎么安稳。

    早饭也很简单,吃了些鱼粥,还有必不可少的大饼卷羊肉酱。

    为了防止寒气入体,孙策又喝了些姜汤。

    孙策对于自己的身体,向来是看的无比金贵,否则平白便宜了孙权那个小混蛋。

    儿子还是太小了,孙策叹了口气。随即脸上又浮现出了一丝笑容,孙策想起了两岁多的孙定趴在自己的腿边叫阿爹的样子。

    那虎头虎脑的样子,真是可爱呢!

    收拾了心情,孙策又换上了久居上位者的严肃表情,缓缓走出了卧房,向雀室走去。

    雀室,即战船上的指挥室。

    雀室里,众人已经到了。

    孙策笑了笑,安坐在上位。

    “公覆将军,火船可准备好了?”孙策端起茶杯,轻酌了一口,出声问道。

    黄盖一身甲胄,起身拱手应道:“主公放心,火船40艘,已经准备妥当了!”

    孙策点了点头,起身说道:“也好,今日我们就来看看这猛火油的威力!”

    扬州水军处在下游,而江夏水军残部则处在上游。

    所以火船自然不会被这么弄出去,否则顺流而下,只会烧到自己。

    沙羡城,西部水门外,早就已经挖出了一个小湾。

    江夏水军的战船便大多集结在这小湾里。江面被数道铁链所封锁,投石机和弩车都对准了铁链横江之处。

    火船的任务是,当数道铁链被破开之后,火烧小湾,将江夏水军给一锅端了。

    “准备战斗!”孙策顶盔掼甲,站在雀室前的甲板上,厉声喝道!

    很快,黄盖便扬起了手中的令旗。

    随着黄盖手中令旗的晃动,江面上鼓声隆隆而响!

    数十面大鼓,被健壮的鼓手挥动着鼓槌,狠狠敲打着!

    那鼓声,便是战斗的信号!

    随着震耳欲聋的鼓声,蒋钦一身甲胄,站在一艘艨艟上,扬刀向前。

    数十艘走舸,汇聚在艨艟的周围,桨手拼命的划动着船桨,推动着数十支走舸快速的行进着。

    蒋钦身后,是数十艘艨艟和楼船,他们正在周泰的指挥下,以投石机和弩车与江夏水军对射。

    孙策站在甲板上,观看着前方激烈的水战。

    无数的石弹在空中纷飞,发出“呜呜”的奇怪破空声,仿佛是士卒们受伤后的哀嚎一样。锋利的大型弩箭,被巨大的扭力射出,只听“轰隆”一声,荆州生产的本就不甚结实的投石机应声而倒。

    扬州水军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孙策眼看着已经有数艘艨艟中弹,中箭。落水的士卒不计其数,江面已经被缓缓染红。很快便有一艘艨艟倾覆,其余被砸烂的走舸更是一时无法算清。

    蒋钦身先士卒,不畏箭矢,从艨艟上跳下,站在走舸之上,接过士卒递来的大斧,使劲斫击铁链。

    只听“砰砰”几声,铁链已然断开。

    断开的铁链再也无法阻拦行进的战船。紧接着,走舸争流,奋发向前,数十士卒以大斧斫击铁链,接连将所有的横江铁链全部砍断。

    孙策见此,暗暗点头。

    虽然为了砍断几道铁链便损失了数百健卒,但是打开了长江水道,却也是算值当。

    “放火船!”黄盖挥动令旗,高声喝道。

    很快,接到命令的孙瑜,迅速推动40艘火船往小湾中行去。周泰和蒋钦随即为其掩护,投石机和弩车抛发不断,石弹和弩箭从空中飞来飞去,好不热闹。

    所谓的火船,实际上就是走舸,走舸之上,辅以干草薪柴,陶罐中的猛火油倾倒其中。后方有战船推动火船向前,甲板上有士卒撑着铁叉,拄在火船尾部,避免不小心烧着了后面的战船。战船船首之上,也涂抹上了厚厚的湿泥,以备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