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霸王孙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霸王孙策- 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蔡瑁看着自己这位族弟,点了点头。

    对于蔡中,蔡瑁这一路上,还是比较满意的。

    蒯越想了想,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说道:“蔡校尉,有没有派出斥候,去前面打探一下?”

    蔡中闻言,赶忙应道:“太守放心,已经派出了斥候!”

    蔡瑁点了点头,对蔡中说道:“命令士卒就地休息,埋锅造饭。吃过饭后,再继续行军!”

    蔡中领命而去,蒯越的心中却似乎有些不好的预感。

    “徳珪,还是要做两手打算!”蒯越思忖良久,还是缓缓说道。

    蔡瑁闻言,开口说道:“异度,放宽心。两百骑兵早就准备好了。一旦事有不谐,我们就往西而逃,先进入南郡,在做打算!”

    蒯越听了,这才缓缓点头,放下心来。

    汈汊湖附近的芦苇荡中,微风拂过,芦苇轻轻的抖动。

    蔡中派出的斥候本就疲劳不堪,也没有细细打探,只是在前面转了一圈,随意看了几眼,便赶回去吃饭。

    所以,斥候当然不会发现芦苇荡中隐藏着的大批吴军。

    除去被孙策带走的骑兵,韩当和太史慈麾下,共有12500名士卒。在加上,西陵县、安陆县和南新市县的驻兵,埋伏的吴军共有9500。

    相比于蔡瑁和蒯越的15000大军,吴军的兵力自然是不如。

    不过好在,以有心击无备,不赢也难。

    不远处袅袅的炊烟,正是襄阳来的军队在埋锅造饭,似乎隐隐约约之间,还有淡淡的鱼汤香味飘过来。

    吴军即使训练有素,也有些躁动不安,毕竟大伙也都饿了。

    韩当和太史慈对视一眼,不免有些焦躁。

    别说,这蔡瑁和蒯越,还真是沉得住气。

    “不知道,主公率骑兵到了哪里?”太史慈缓声开口道。

    韩当皱了皱眉头,说道:“消息已经发出去了,希望主公能及时赶到!”

    两人,相对无言,继续等待着。

    过了小半个时辰,襄阳援军终于开始行动了。蔡中骑马打头,走在最前面。蔡瑁和蒯越率领中军在后,小心翼翼的路过芦苇荡。

    韩当和太史慈的脸上,同时露出了一丝微笑。

    只听梆子一声响,箭如雨下。无数的箭枝从小路两侧的芦苇荡中射了出来。

    几轮羽箭过后,猝不及防的襄阳援军,损失极为惨重。

    好在蔡中也算是宿将,心中虽然很是慌张,面上却还沉稳。

    “给老子稳住!弓弩手反击,刀盾手上前,长枪手列阵!”蔡中扬起手中的环首刀,大声呼喝道。

    好在这万余士卒,也算是训练有素。

    在蔡中的指挥下,军中弓弩手开始反击,刀盾手也向两边冲杀过去,长枪手则在原地列阵。

    韩当和太史慈见此,便也指挥着吴军冲杀而出。

    勇猛的吴军士卒,或执刀盾,或提长枪,自芦苇荡中冲杀而出。

    显然,这些襄阳援军不太好啃,精锐程度也出乎韩当和太史慈的预料之外。准确的说,襄阳援军的战斗力,要比江夏军高上不止一筹。

    吴军虽然出其不意,可是兵力却无优势。

    襄阳援军在慌乱过后,很快便组织起了防御和反攻。蔡瑁和蒯越也不是什么没见过血的废物,两人沉稳的指挥着战斗,与蔡中的前军相互呼应。

28、骑兵来了() 
战事似乎僵持了下来,想要打破僵局,只能是斩将夺旗,以削弱敌军士气。

    太史慈一眼便看到了在最前方正在指挥士卒的蔡中,正是因为这人沉着指挥,才让吴军的伏击被遏制住了。

    想要破局,那么就得先要杀掉此人才行。

    蔡中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太史慈列上了黑名单。不过他很快就看到了红衣红甲的太史慈,手提大戟,朝自己冲杀过来。

    一看这幅打扮,蔡中头有些懵了!

    太史慈那是名震大江以南的牛逼人物,红衣红甲和大戟,那是标配啊!谁不认识?

    太史慈要来杀自己,蔡中被吓到了。

    当蔡中好不容易提起勇气,紧紧握住了手中的环首刀时,太史慈已经挥舞着大戟,到了蔡中身前。

    蔡中虽然是个校尉,可是身手却不怎么好,一般的很。

    说的好听点,人家是个儒将。说的难听点,这伙就是个怂包。

    果然,遇上了太史慈这等顶级武将,蔡中只有扑街的份。

    只见太史慈手中大戟,舞的是密不透风,一刺一砍,让蔡中根本无力招架,只能是步步后退。

    原本太史慈见此人沉着指挥,想来武艺也不会太差。

    却没料到,才几个回合,就捉襟见肘了。太史慈也不再戏弄此人,一招“横扫千军”出去,直接砍掉了蔡中的脑袋,顿时间鲜血从碗大的窟窿里直往外涌。

    蔡中已死,顿时让前军数千士卒军心全无。

    太史慈一戟插在蔡中的脑袋上,高高扬起,随即想扔球一般,将其脑袋抛出,太史慈红衣红甲,再加上满身鲜血,犹如血人一般,看起来分外恐怖!

    “谁敢和我一战?”太史慈高声喝道,面目狰狞。

    一边高声吼着,太史慈手中的大戟疯狂的收割着心生怯意的襄阳军士卒。

    韩当看着这一幕,不禁暗自点头。

    果然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啊,太史慈的大杀四方,让他想起了当年和乌程侯一同征战的日子。

    蔡中的死,严重打击了襄阳军的士气。

    大量的士卒被砍杀在地,前军已经崩溃,蔡瑁和蒯越还在苦苦支撑,指挥着中军坚守和反击。

    双方已经阵亡了数千人,这巨大的伤亡,让两方都有些承受不起了。

    蔡瑁和蒯越相互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犹疑。

    正在这时,哒哒的马蹄声响了起来,整个大地仿佛都震动了起来,似乎是有数千骑兵,在朝这里奔袭而来。

    蔡瑁和蒯越很快反应了过来。

    两人都想起了那支被孙策率领着,袭扰襄阳的骑兵。

    “异度,不好了!八成是孙策那厮率领的骑兵回来了!”蔡瑁紧张的说着,提剑的右手,甚至有一些颤抖。

    蒯越眉头紧皱着。

    说实话,他当初虽然收到了兄长传信,告诉他千万不能让蔡瑁率领两万大军立马回去,可谁能想的到,这第二条路是条死路呢?

    好在他和蔡瑁还有第二手准备。

    就在蒯越踌躇之时,孙策率领的骑兵,已经迅速赶到了。

    太史慈和韩当眼看大队骑兵感到,心中均是大喜。

    只见太史慈扬起手中的大戟,高声喝道:“吴侯率领骑兵到了,弟兄们杀啊!”

    随着太史慈的大吼声,孙策和张辽各自率领数千骑兵,朝襄阳军穿插而来。

    骑兵士卒们,纷纷挺起了自己的马枪,直愣愣的刺向一个又一个的敌人,收割着一条又一条的生命。

    在平坦宽广的汉江平原上,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挡得住骑兵部队的冲锋。

    尤其是大队骑兵的冲锋,就像是后世的坦克一样,钢铁洪流,滚滚而来,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异度,你还在犹豫什么?”蔡瑁气急了吼道,他已经能够看到孙策率领的骑兵前锋了,甚至看到了襄阳士卒被收割生命时所飘溅的血花!

    蒯越无奈的望向远处,心中有些后悔,他第一次觉得,选择第二条路是个错误。

    早知道就老老实实沿着汉江北上,按原路返回,也就没有那么多的乱七八糟了。

    可惜,人生只有一次机会,不会重来。

    “撤吧!”蒯越轻声说道,面色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早已经准备好的两百骑兵,迅速保护这蔡瑁和蒯越二人,向东而去。

    无数的襄阳士卒,眼睁睁的看着,自家主帅就这么逃跑了,顿时战意全无,士气大跌。当官的都跑了,俺们这些穷当兵的还打个屁啊!

    都是汉人,投降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于是乎,还没战死的数千士卒,呼啦啦全部武器一扔,跪倒在地,都投降了。

    太史慈和韩当,看着这一幕,也是哑然失笑。

    就这么投降了?

    说实话,太史慈和韩当二人,对于这一批襄阳士卒的战斗力还是很佩服的。可谁让主帅草包呢?

    将是兵的胆,这话不错。

    士卒的战斗力再强,可是草包将领把士卒的战斗力发挥不出来,那也是没辙。

    呼啸而来的骑兵,很快将投降的士卒给围了起来。

    不过,令太史慈和韩当诧异的是,孙策竟然没有派兵往东去追。

    要知道,蔡瑁和蒯越,那可是两条大鱼。

    蔡瑁是刘表的大舅子,是刘表的左膀右臂。蒯越是蒯良的弟弟,也是刘表倚重之人。这两人随便拿出来一个,都是让荆州抖三抖的人物,若是抓住了,恐怕会让刘表心疼好一阵子。

    太史慈眼见孙策跳下马来,随即上前行礼。

    “子义,这一仗打的不错!”孙策随口夸赞道。这种口头上的表扬,是孙策最喜欢做的事,反正又不花钱,还能让属下高兴会儿,何乐而不为?

    太史慈笑了笑,却开口问道:“主公,蔡瑁和蒯越那里??????”

    太史慈的话还没有说完,孙策就笑着摆了摆手,说道:“我知道你要问什么,这是元直的一个计策。长沙太守刘磐也被元直给放了回去。”

    太史慈闻言,有些诧异。

    却见孙策继续说道:“如今襄阳城里,刘表长子刘琦和二子刘琮争权夺利。刘磐是刘琦那边的人,蔡瑁是刘琮那边的人。这两人都是大败而回,想来襄阳城里的这出戏一定很好看啊!”

    “他们斗得越是厉害,对我们吞并荆州就越是有利!”孙策缓缓的说着,仿佛已经看到了整个荆州匍匐在自己脚下的那一天。

29、攻城难() 
然而,事情并不都是那么顺利。

    云社县就仿佛一颗钉子一般,插在了江夏郡内,让孙策心中感到十分的不爽利。

    重要的是,这颗钉子插在了三郡通衢之处,进可攻,退可守,对于孙策掌控江夏,以及蚕食荆州都十分不利。

    自云社县往北,乃是章陵郡。西北乃是襄阳郡。向西过汉水,乃是南郡。

    换句话说,若是云社县在刘表手中,那么襄阳郡、章陵郡、南郡都可派兵来援。同样,若是云社县在孙策手中,他随时可以出兵进攻三郡。

    如此一个战略要地,孙策绝对不能容忍它还落在刘表手中。

    当蔡瑁和蒯越被伏击之后,一路向西,逃亡南郡,又从南郡逃回襄阳。

    孙策未曾派人追击,直接调兵回头,猛攻云社县。

    关于云社县的资料,孙策已经搞到了不少。

    云社县守将乃是文聘麾下校尉霍峻,关于此人的名字,孙策还依稀记得,只是有什么本事,却记不大清了。

    然而,在攻城数日,毫无进展之后,孙策突然想了起来,这霍峻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守城奇才。

    霍峻守葭萌,郝昭守陈仓,二人都以善守而闻名。

    显然,霍峻以5000士卒守卫云社县,对于孙策来说是个很大的麻烦。

    云社县城外,韩当率领扬武营,太史慈率领虎贲营,已经将城池团团围住。军师陈宫,也从西陵县赶来。

    已经连续攻城十余日,云社县城外的沟渠才被堪堪填平。

    大量的投石机相互对射,使得城墙看起来斑驳破烂,却依然坚挺不倒。

    距离云社县约莫数百米的地方,已经被孙策命人堆起来一座土山,此时一身甲胄的孙策,正在土山上视察敌情。

    孙策的脸色很不好看。

    身边的韩当、太史慈、张辽、陈宫,也均是眉头紧皱。

    叹了口气,孙策缓缓说道:“余征战多年,从未有如此难攻之城,这霍峻是个人才,若能为我所用,岂不妙哉?”

    众臣闻言,面上均有讪讪之色。

    孙策说这霍峻有守城之能,也就是在说他们攻城无能。

    城外的吴军,数量并不多。尤其是对于攻城来说,兵力甚至略有不足。

    攻城之法,不外乎就是那些。

    不论是蚁附攻城,还是挖地道,堆土山,云社城中的霍峻都能一一破解。反而让城外的吴军损失颇多,孙策看着这攻城的惨烈之景,心里肉疼的很。

    这些都是东吴的百战精兵,却在攻城之战中殒命,这不是孙策想要看到的。

    想了想,孙策又开口说道:“暂缓攻城吧,将荆州军困死在云社县城里。”

    顿了一下,孙策又对张辽说道:“各部骑兵暂且有文远全部指挥,谨防三郡有援兵赶来!”

    张辽闻言,心中一喜,拱手称是。

    “公台,云社县这边的事情就交给你了!我得去沙羡那边看看去!”孙策拍了拍陈宫的肩膀缓缓说道。

    陈宫闻言,点了点头,沉声应道:“主公放心!”

    对于陈宫的能力,孙策还是放心。况且,还有韩当和太史慈在。

    所以,孙策很快便在凌统及其500亲卫的保护下,往沙羡城而去。

    沙羡乃是黄祖的老巢,黄祖聚兵万余于此,城中士卒皆为精锐。其子黄射败退沙羡之后,于沙羡水门(西门)处,立起水寨,将残余的战船聚在江上,结以铁链。江边筑以石墙,与铁链相连,投石机和弩车屯与江边和船上,再次建立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而沙羡城,被黄祖父子经营多年,城高墙厚,易守难攻。

    城墙以条石为基,夯土版筑为心,青砖包皮,乃是这年代里最为坚固的城墙。再加上城墙高厚,即便以投石机狂轰烂炸,一时间,也难以动摇城墙。

    徐盛率领大军已经猛攻沙羡数日,却没有什么太大的进展。

    云社县和沙羡县之间的距离并不断,且途中湖沼密布,道路十分难行。骑兵虽快,却要绕开泥泞的道路,这一来二去,绕路更远。约莫花了十日时间,孙策才赶到了沙羡附近。

    长江从沙羡城西流过,沙羡在长江以东,而孙策则率领亲卫,到了沙羡以东。

    孙策一身甲胄,手提九曲霸王枪,骑在自己的西凉枣红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