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霸王孙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霸王孙策- 第1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徐盛一听这话,心中更是大喜。

    “既然如此,村长明早便带我去看看这石炭油吧!”徐盛继续说道。

    村长闻言,喜不自胜的点了点头,奉承的说道:“能给将军效劳,这是小老儿的福气!”

    徐盛面带微笑的点了点头,看着村长走出房间的背影,沉思了起来。

    自从看到这石炭油之后,徐盛就有了个想法。

    没错,徐盛打算火烧下雉县城。

    以前,江东军打仗,玩过不少次火攻。比如说军师徐庶出道的第一仗,就是两把大火,一把大火烧毁了江夏水寨,一把大火烧掉了一多半江东水军。

    从多次的火攻来看,火攻极为耗费油脂。要知道,在如今这个年代,榨油业还没有发展起来,因而多使用猪油和桐油。

    这玩意可是贵得很,可若是用这石炭油,成本就大大降低了。

    于是乎,徐盛拿起纸笔,开始给孙策写信,他需要将这个消息尽快报告给孙策,请孙策决断。

    徐盛不知道,他发现的这石炭油,就是后世最为重要的工业原料,石油!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4、火烧下雉城() 
第二日一大早,徐盛便带着亲卫,在村长的带路下,来到了下雉湖南侧。

    下雉湖并不算大,湖的周围森林密布,几乎没有什么人出没,往日里只有些猎人和樵夫。湖的南侧,有着不少的裂缝和坑洞。

    徐盛站在裂缝旁,能够看到里面,正是自己昨夜所见到的石炭油。

    在裂缝和坑洞的边上,还能够发现许多干涸的石炭油的痕迹,将一大片土地都染成了黑色。

    徐盛当然不会知道,这里就处于后世江汉油田的范围内,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也就是被村长称作石炭油的东西。

    事实上,下雉湖附近,恰好处于地壳的断裂带,地下所蕴藏的丰富石油,也因此而从这断裂带中溢出,古代人获得石油的方式也大多如此。

    村长指着徐盛边上的一处巨大的坑洞,开口说道:“这是最大的一口油井!”

    徐盛转过身子,低头望了望,果然是深不见底。

    刺鼻的味道,从不规则状的油井口中传了出来,这显然是一处天然的裂缝,里面看起来黑黝黝的一片,应该有不少的石炭油在里面。

    “给我拿个桶来!”徐盛开口吩咐道。

    很快,徐盛的亲卫,二狗子便拿了一个绑着绳子的木桶,递给了徐盛。

    徐盛接过木桶,一看桶底还有一层干涸的石炭油,就知道这应该就是村长往常用来舀石油的工具。

    只见徐盛拉着绳子一甩,便将木桶扔了下去,约莫扔下去不到一丈,便舀上了石油。

    徐盛将那舀满石油的木桶,用绳子缓缓拉了上来。

    “把石弹拿过来!”徐盛又开口说道。

    却见两个士卒搬起两个石弹,扔在了地上。这石弹,正是投石机用来发射的石弹。

    徐盛将木桶里的石油均匀的浇在石弹上,开口说道:“点火!”

    二狗子闻言,接过一支火把,将火把轻轻放到了石弹上面,只听“嗡”的一声,两颗石弹竟然立马着了起来。

    徐盛见了,微微颔首,嘴角露出了一股笑意。

    显然,这景象让徐盛很是满意。

    “灭了吧!”徐盛开口令道。

    两个士卒听令,连忙端起一桶清水泼了上去。

    然而,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满满一桶清水倒了上去,石弹上的火焰竞没有熄灭。

    “这是怎么回事?”徐盛疑惑的说道,将目光看向了一边的村长。

    村长闻言,笑嘻嘻的拿起一支铁锨,铲了几锨土,撒在了火上。

    随着土撒上去,石弹上的火焰竟然慢慢熄了。

    “回将军的话,这石炭油烧起来,可拿水泼不灭。只能用沙土灭之!”那村长笑嘻嘻的说着,确实是好为人师!

    徐盛倒也不介意老村长的卖弄,点了点头,对身边的士卒下令道:“传我军令,下雉县内所有的石炭油井,全部军管,严禁任何人开采!”

    说罢,徐盛又看着那村长问道:“村长,你可知道这附近还有哪些县有石炭油?”

    那村长皱了皱眉头,想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说道:“小老儿似乎听往来的客商说过,那竟陵县似乎也有石炭油出产!”

    徐盛闻言,点了点头。

    随着石炭油的大量收集,徐盛终于开始下令攻城。

    当早晨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朝霞染红了半边天,那景象仿佛整片天都要烧起来似的。

    下雉县城外,二十架投石车已经一字排开,对准了下雉城墙。

    大量的石弹,堆积在投石机后面,紧挨着石弹的,是一桶又一桶的石炭油,刺鼻的气味弥漫在整个投石机阵地上,甚至都传到了后面骑在马上的徐盛那里。

    每一架投石机后面,都有士卒在紧张的安装石弹。

    石弹上都均匀的摸着石炭油,大量的石弹被放进了投臂的铁兜里,伴随着“点火”的口令,一个士卒手持火把,点燃了铁兜里的石炭油。

    “发射!”士卒挥动着手中的令旗,开口喊道。

    随着命令声,燃烧的石弹划过一个完美的弧线,砸向了下雉县城。

    “呜呜”的破空声不断响起,大量燃烧着的石弹,仿佛不要钱似的一窝蜂朝下雉县城砸去。

    整个战场上,黑烟滚滚。

    投石机阵地上,黑烟弥漫着,不过显然下雉县城墙上要更严重一些。燃烧着的石弹,连续不断的疯狂抛射过去。

    这让下雉县城内的江夏守军,始料未及。

    徐盛并不急着攻城,在投石机的抛射面前,强攻一座坚城,未免愚不可及。

    徐盛要用正在疯狂抛泄的,燃烧着的石弹,来瓦解江夏守军的意志,同时也以此来摧毁敌人的防御工事。

    这样的进攻显然是有效的。

    徐盛丝毫不在意,投石机连续不断的抛射可能会对机器本身造成的损害。如果能够减少自己手下士卒的损伤,徐盛并不介意多毁坏几架投石机。反正有司船长史马钧一同随军出征。

    说起来,马钧这个司船长史,干的可不仅仅是造船的话。

    马钧几乎包揽了一切与机械制造相关的事物,可以说是孙策面前的大红人。没办法,谁让人家造出的机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能够加快战争进程,能够让主公过的舒服?

    下雉守将乃是黄祖麾下大将张虎,原为江夏贼,被黄祖招安,而效命于其麾下。此时的张虎,宛若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急的是满头大汗,却没有丝毫的办法。

    城头上已经被砸上来了大量的石弹,那燃烧着的石弹,却无法被清水熄灭,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原来,本是粘稠状的石炭油,被清水一稀释,便随着清水一起流动,那石炭油是跟着水流到哪里,就烧到哪里。

    整个城头上,热浪滚滚,黑烟密布,城头上不少地方已经遭到了巨大的破坏,不幸被砸中的士卒,一下被砸死了还算好,若是运气不好,被砸的缺胳膊少腿也只能躺在城墙上不停哀嚎。

    “将军,这下雉城被砸的烧的差不多了!”一个军司马在徐盛耳边提醒道。

    徐盛抬眼看了看,嘴角露出一丝满意的微笑,可这微笑看起来却有那么一些残酷。

    “攻城!”徐盛扬起手中的长刀,高声令道。

    随着徐盛的命令被传递开来,数个军司马,各领本部士卒,举盾持刀,向下雉城冲杀而去。

    打头的士卒们抬着长梯,悍不畏死。

    军阵后方,“咚咚咚”的擂鼓声响起,带动着整个战场的节奏,鼓舞着大军的士气。

    近万士卒悍不畏死的进攻,很快便取得了应有的效果。

    当夕阳西下的时候,下雉县城头上的大旗已经换上了红底黑字的吴字大旗!

    城头上的黑烟已经被拂过的微风吹散,大量的沙土覆盖在城头上,熄灭了那熊熊的大火。

    ',!'

    。。。

5、刘表的应对() 
下雉县被攻克了,江夏守将张虎也力战而亡。

    徐盛此时正在写军报,其中详细的记录了石炭油在此战中的作用,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关于如何使用石炭油的建议。

    攻克下雉县之后,徐盛并未继续向西挺进。

    往西便是鄂县和沙羡县,鄂县紧靠着长江,若是要攻克鄂县,非得要水军出大力不可。而黄祖在沙羡更是屯驻了一万大军,可谓是江夏精锐尽皆在沙羡城中。

    徐盛的虎步营只有一万士卒,攻打下雉县兵力还算充足,可若是攻打沙羡县,兵力就有些不够了。

    况且沙羡乃是黄祖经营已久的老巢。

    原本,西陵县才是江夏郡的郡治,自黄祖担任江夏郡太守之后,便将郡治迁往了沙羡县,并大力修筑沙羡县城,以条石和青砖修补原本的夯土城墙,使得沙羡城成为了荆州有数的坚城之一。

    沙羡县位于长江南侧,附近水网密布,森林茂密,灌木丛生,这里事实上已经是云梦泽的边缘地带。

    云梦泽,是对江汉平原上湖泊群的总称。

    相比于先秦时期浩浩荡荡的云梦大泽,此时的云梦泽面积已经缩小了将近一半。

    《水经禹贡山水泽地所在》曾经记载过:“云梦泽在南郡华容县之东。”

    也就是说,从华容县到沙羡县,这一片广大区域内,都是云梦泽的范围。

    事实上,云梦泽区域内,已经分割成了一个个小湖泊,其中有沼泽相连。历史上,曹操赤壁战败至乌林,已经可以“引军从华容道步归”,只不过道路泥泞难行罢了。

    因为云梦泽的存在,孙策要攻克江夏南部,就必然要依仗于水军。

    徐盛之前已经建言孙策,提出了围剿江夏水军的重要性。

    正如徐盛所建言的那样,扬州水军,已然溯水而上,寻江夏水军,决一死战。

    江夏水军被黄祖部署在了鄂县和邾县之间的长江水道处,由其子黄射指挥,近万水军,百余艘战船,将长江水道挤得满满当当。

    当然,黄祖自知不敌孙策,已经向襄阳派出使者,请求荆州牧刘表援助。

    荆州州治,襄阳城内,州牧府中,刘表高坐在堂上,面色不太好,原本就已经日渐苍老的他,更是显露出了一身疲态。

    黑眼圈,灰白色的头发,松弛的皮肤,一身宽大的锦袍披在身上,看起来就仿佛是一条懒洋洋的沙皮狗一般。

    刘表年轻时,也是天下名士,容貌俊朗,风流不已的人物,可是岁月这把杀猪刀,也是催人老。

    刘表睁开惺忪的双眼,在太阳穴处揉按了一会儿,看着堂中的文武诸将,心中真是一阵不舒服。

    文臣武将,济济一堂,却拿孙策毫无办法,刘表能高兴才怪!

    “都说说怎么办吧!江东孙策起十万大军攻我荆州,该如何是好?”刘表忧心忡忡的问策于堂中众臣。

    堂中诸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没有人吭声。

    最后,人们还是把眼神看向了站在最前面的几人。

    正是,主簿蒯良,章陵太守蒯越,军师兼南郡太守蔡瑁,水军大将张允,大将文聘和王威。

    这六人,可以说是在刘表面前最能说得上话的人。

    蒯良、蒯越自不必说,刘表定荆州,首功便是二人。再加上二人乃是荆州士族的代表,在刘表心中的地位自是不同。

    蔡瑁,乃是刘表的大舅子,刘表后妻蔡氏,正是蔡瑁的妹妹。蔡瑁是如今荆州蔡氏的家主,在荆州士族之中也颇有影响力。

    张允,则是刘表的外甥,主掌荆州水军。也算是精通水战的一员将领,其麾下有水军两万。

    文聘和王威二人,则是刘表所倚重的两员大将。

    文聘领军三万,驻守襄阳以北,防卫驻守在宛城的曹操大军。而王威则领兵驻守南郡,南郡三万大军便归其统领。

    蒯良作为刘表的主簿,见无人开口,也只好自己出列说道:“启禀主公,属下以为,应当派兵援助江夏黄太守,和长沙刘太守!”

    江夏黄太守,自然就是指黄祖了。

    而长沙刘太守,说的则是刘表的从子刘磐。刘磐不好读书诗文,却喜弓马。所以刘表实际上并不喜欢这个侄子,只不过毕竟是自己人,能放心,于是便人尽其才的让他带兵驻守长沙,时常骚扰豫章郡。

    相比于江夏郡,长沙郡事实上要更危险一些。

    一来,长沙郡只有一万士卒。二来,孙策之父,已故破虏将军孙坚曾经担任过长沙太守,孙坚在长沙郡内颇有仁政,既得民心,可谓士民皆附,如此一来,刘磐的处境要比黄祖危险的多。

    “子柔所言有理,只是该如何援助才好?”刘表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急不可耐的看着蒯良问道。

    蒯良一捋长髯,自信满满的说道:“援助江夏可兵分两路,一路命襄阳水军自汉水南下,从沔口入江,援助黄太守。一路可命一大将,率兵两万,前往沙羡县。”

    蒯良看刘表频频颔首,心中自得。

    顿了一下之后,蒯良才继续说道:“至于长沙郡,据襄阳太远,派出援军实属不易,主公可传令武陵太守金旋,零陵太守刘度,桂阳太守赵范三人出兵相救。”

    刘表闻言,又点起头来。

    说起来,零陵太守刘度也是刘表的亲戚,算是刘表的从弟。刘磐是刘表的侄子,当然也算是刘度的侄子。想来刘度也不会坐视刘磐被攻。

    援助长沙郡的事情说定了,只是究竟派谁去援助黄祖,还要讨论一二。

    蒯良倒也有分寸,只是建言说一路水军,一路陆军,却不说派谁,如此一来,倒是谁都不得罪。

    刘表虽老,却也看得分明。

    既然蒯良不愿说,他也不强求,直接开口问军师蔡瑁道:“徳珪,援助江夏黄太守可派谁为将?”

    蔡瑁闻言,想了想,开口说道:“张校尉乃是我荆州少有的水军大将,可亲率一万水军往沔口而去。”

    刘表闻言,点了点头,这张允是他侄子,正是他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