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霸王孙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霸王孙策- 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孙策对外表现出,一种对吴郡四姓的妥协,然而事实上,从某种程度上讲,孙策让陆航去担任庐江郡太守,也有几分有意为之的意思。

    孙策不希望任何一方独大,不论是以吴郡四姓为首的江东士族,还是以淮南士族为主导的江北士族。

    制衡,制衡,就是制约与平衡。

    孙策要的是江北士族和江东士族之间相互制约,同时又相互平衡。

    如何做到相互平衡,显然就要看孙策自己的水平了。

    好在这一次,江北士族和江东士族之间的相互弹劾,还算是比较有分寸,没有搞得让孙策下不来台。

    而且,以孙策上千年的见识来看,他们之间弹劾的水平实在是太低了。

    大都是些什么贪污,渎职,不作为之类的事情,而且绝大多数涉及的都是县令、县长之类的基层官员,没有上升到郡一级的官员。

    显然,这是一种试探。

    孙策相信,如果自己没有什么剧烈反应的话,很快新一波的攻讦和弹劾就会来临。

    而且新一波的攻讦和弹劾,绝对会更加猛烈!

    这不是孙策想要看到的。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这是多么重要的一年。

    可以说,建安四年和建安五年,这两年是能够决定天下走势的关键两年,孙策怎么可能在内耗中度过?

    所以,孙策的措施很简单,也很粗暴。

    既然你们弹劾,那好办,全部撤职好了。

    没错,不管是江东士族,还是江北士族,凡是在这一次弹劾中涉案的,孙策不分青红皂白,甚至连查都不差,全部撤职,而且,更重要的是三年内不可在孙策治下为官!

    当孙策命令一出,整个治下一片哗然。

    显然,所有的人都看出了孙策的不满。

    于是乎,不论是江东士族还是江北士族,都暂时消停了下来。

    对于他们来说,这一次的相互弹劾,损失实在是有些大,出身江东士族的县级令长被撤职13个,出身江北士族的县级令长被撤职7个。

    虽然从表面上看,江东士族的损失要大一些。

    但是,江东士族的人数本就要比江北士族多,尤其是在基层的县一级衙门里,大多是江东士族充斥其中。

    所以,事实上江北士族的损失要更大。

    江北士族顿时肉疼无比,而江东士族则暂时放下了心来。

    孙策各打五十大板的命令,让两大利益集团明白了,起码暂时是没有东风压倒西风,或是西风压倒东风的可能性。

    将矛盾暂时压制下去之后,孙策治下进入了紧锣密鼓的备战之中。

    袁曹之间的关系在不断恶化,去年袁绍已经平定了公孙瓒,而曹操也解决了心腹之患吕布。袁本初和曹孟德,一个占据河北,一个控制中原,两雄争霸的形势已经不可避免。

    明年的官渡之战,更是会决定整个中国北方的归属。

    孙策若是不从中夺取一些好处,那也就不是他孙策了。

    ',!'

    。。。

167、袭许之谋() 
至于如何夺取利益,就要看孙策自己的手段了。

    事情的发展,正如孙策记忆中的一样。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初,得知吕布已死的消息后,臧霸投降了曹操,曹操终于全据徐州(除广陵郡)。

    二月,曹操调集大将曹仁、史涣攻入黄河以北的河内郡。这一事件,使袁曹关系降至冰点,两雄争霸已然无可避免。

    对于这一事件,《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是如此记载的:“进军临河,使史涣、曹仁渡河击之。固使杨故长史薛洪、河内太守缪尚留守,自将兵北迎绍求救,与涣、仁相遇犬城。交战,大破之,斩固。公遂济河,围射犬。洪、尚率众降,封为列侯,还军敖仓。”

    河北,向来是袁绍的势力范围。

    然而,曹操突然进入河北,无疑打破了二者之间原本的默契。

    也正是曹操进入河内郡,为其在河北之地取得了一个据点,所谓进可攻退可守,正是如此!

    正是在曹操占据河内之后,袁曹两家各自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得大战一触即发。

    先说曹操,作为两雄争霸中处于守势的一方,曹操的所有措施都是围绕着如何进行有效的防守而进行的。

    首先,曹操命令臧霸率军进攻青州。青州刺史袁谭难以抵挡,齐郡和北海国相继失陷于臧霸之手。曹操的右翼得到了稳固。

    其次,曹操调集于禁领兵北上,屯驻于黄河南岸,以防袁绍大军南下。

    最后,曹操任命陈登守下邳,李通和满宠守汝南郡,夏侯惇与曹洪守许昌以西。这一项措施,显然是在防备孙策、刘表和张绣。

    再说袁绍,作为进攻的一方,袁绍自信满满。

    《三国志》中,是这样记载的:“众数十万,以审配、逢纪统军事,田丰、荀谌、许攸为谋主,颜良、文丑为将率,简精卒十万,骑万匹,将攻许。”

    随后,袁绍又相继派出使者,联络刘表和张绣,一同夹击曹操。

    然而,让袁绍没有想到的是,刘表表面上假惺惺的答应了,实际上却打算作壁上观,按兵不动,毕竟对于刘表来说,孙策才是更大的威胁。

    更让袁绍愤怒的是,张绣不但拒绝了袁绍的联络,还在贾诩的劝说下投降了曹操。

    虽然曹操深恨张绣杀其子曹昂、其侄曹安民,以及爱将典韦,可为了稳定大局,曹操还是任命张绣为扬武将军,使曹操免除了来自于张绣的后顾之忧。于是,曹操命曹洪驻守宛城,防守刘表。

    这是整个建安四年上半年所发生的大事,虽然大战一触即发,却仍旧没有爆发。袁绍和曹操都在小心翼翼的准备着。

    与此同时,孙策治下的各种准备也在进行。

    大批的粮食和武器装备被孙策调集到了鄱阳郡内,大量的禁军已经向鄱阳郡开拔。孙策如此大规模的行动,自然是瞒不过曹操和刘表的探子。

    曹操得到消息后,喜不自胜。

    而据说刘表在得到消息之后,竟然一口气砸碎了七八个茶杯,可见刘表心中之怒!

    曹操和孙策之间,也是往来不断。

    孙策不断的上书,给曹操说了不少好话,似乎是在弥补因收留吕布残部而给两家关系所造成的间隙。

    另一面,曹操为了稳住孙策,避免孙策在大战中抄他后路,少不得要给出孙策一些甜头。比如说,孙策四弟孙匡袭取了父爵乌程侯。

    至于为什么,一来是孙匡自幼体弱多病,孙策对其极为怜惜。二来历史上本就是孙匡袭取了乌程侯的爵位。

    孙策的一系列措施,让所有人都以为他将要攻伐荆州,然而,事实上孙策的目光一直就盯着许都。

    不过,既然已经调集了大量的粮食和武器装备,更有不少禁军侍卫司部队被调往鄱阳郡,荆州还是要打上一打的。

    孙策的计划是,兵分两路攻打荆州。

    一路由彭泽都督徐盛率领,沿长江而上,攻入江夏郡,剿灭黄祖这个杀父仇人。

    一路由禁军镇守司偏将军程普率领,自豫章郡向西,攻入长沙郡。

    也就说,孙策攻打荆州的战略目标是,夺取江夏郡和长沙郡。

    而这一切,或许都只是在为孙策偷袭许都作掩护。

    事实上,孙策对于偷袭许都,还没有做出最后的决定。

    吴侯府,书房里,孙策看着面前的巨幅地图,眉头微皱。

    偷袭许都,有两条路可走。

    一是自扬州北上,穿过汝南郡,进入颍川郡。

    二是自荆州北上,穿过南阳郡,进入颍川郡。

    孙策自然只能选择第一条路,可是第一条路并不好走。自淮南北上,必须要渡过淮河,而淮北一线曹操已经布下了重兵,李通和满宠驻守汝南,陈登驻守下邳。

    想要通过汝南,就必须派出大军。一旦派出大军,那么偷袭的效果就没有了。

    孙策将目光转移到了许都以北,约莫200里处的官渡。

    官渡是自河北南下河南的军事要冲,位于黄河之南,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袁绍要进攻曹操,必然要先取官渡。

    官渡距离许都只有200里远,可是自淮南往许都少说也有六七百里之远。

    偷袭许都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决定,但收获又是巨大的。一来,许都被袭,曹操必败。二来,可以奉迎天子以令诸侯。

    孙策站在巨幅的地图之前,久久难以决断。

    事实上,孙策并不一定需要偷袭许都,他需要的是让曹操战败。曹操一统北方,和袁绍一统北方对孙策所造成的压力是不同的。

    袁绍官渡战败,是由几个偶然事件造成的。当然也可以说是袁绍的性格缺陷导致了这几个偶然事件的必然发生。

    一是,颜良、文丑被关羽所斩杀。二是,许攸叛逃。三是,乌巢存粮被烧。

    这三个偶然事件合在一起,导致了袁绍大败。

    而如果避免这三个偶然事件,那么结果可能有很大不同。

    毕竟,从实力对比上来说,袁绍要远远强于曹操。

    官渡之战后,曹操清点袁绍书信,得到自己部下勾结袁绍的信,尽烧之,说:“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

    从曹操的这句感慨中,也能够看出,事实上曹操自己也对打败袁绍感到十分侥幸。

    回想着历史上发生的细节,孙策缓缓坐回了椅子上,思索良久,终于拿起笔,给纸上写着的“袭许”二字,打了一个叉。

    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孙策何必让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呢?

    ',!'

    。。。

1、伐楚()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7月,整个天下的局势都异常紧张,天下第一大诸侯袁绍与天下第二大诸侯曹操,沿黄河中下游屯兵对峙。

    也就是在这一月,吴侯、扬州牧、安东将军孙策,于秣陵将兵十万,大举讨伐荆州。

    荆州牧刘表、江夏太守黄祖与孙策有杀父之仇,整个江东群情激奋,军民一心,为报君父之仇,势在讨平荆州。

    7月2日,吴侯于秣陵城外,禁军大营内,擂鼓聚将,誓师出征。

    孙策任命彭泽都督徐盛为伐楚右都督,禁军镇守司偏将军程普为伐楚左都督。

    以徐盛节制彭泽都督府兵马,即禁军16000,乡军10000,共计26000大军,沿长江而上,大举攻入江夏郡。

    以程普节制本部兵马,及侍卫司校尉陈武、孙河、潘璋、孙辅、吕岱所部,共计禁军20000,豫章都尉陈剑、庐陵都尉王撼所部一同归其节制,共计乡军10000,总计30000大军,自豫章郡攻入长沙郡。

    7月11日,孙策一行在濡须都督黄盖的水军护送之下,到达了鄱阳郡彭泽县。

    与孙策一同,将要参加伐楚之战的,还有21000禁军,即韩当所部扬武营10000人,太史慈所部虎贲营5000人,张辽所部骁骑营2000人,高顺所部陷阵营2000人,李术所部2000人。

    为了这次大战,孙策调集了其治下能够调集的绝大多数兵力。

    其中,有禁军67000人,乡军20000人,总兵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87000人。

    除此之外,孙策还征调民夫十万,以保障大军后勤,以长史张昭、仓曹从事诸葛瑾为主,宛陵郡太守鲁肃、鄱阳郡太守吴景、豫章郡太守华歆为辅负责军需供应之事。

    同时,孙策以军师徐庶、兵蓸从事孙邵、参军周晖组成参谋团,随伐楚左都督程普一同出征。

    随同孙策在彭泽县的文官,包括军师陈宫,主簿是仪,功曹魏腾,议曹陆俊,参军乔芳,及司船长史马钧。

    彭泽县衙内,孙策正在召集众臣议事。

    只见向来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禁军密碟司主事孙江,竟然也身着一身甲胄,出现在了县衙大堂之上,众人见了孙江,都微微有些错愕,不过也并没有露出什么太大的反应。

    孙江站在一旁,自然是将众人的表现尽收眼底,不过也只是在心中微微叹息了一下,脸上依旧面无表情。

    孙江、孙湖和吴越三人,都出身孙氏家奴,孙策让他们去做这些暗地里的**事情,他们也毫无怨言。

    只是再也无法过普通人的生活,还是有些伤感。

    孙策高坐其上,看着有些简陋的县衙大堂,手指轻轻的敲击着身前的桐木长桌,面容很是严肃。

    这县衙大堂虽说简陋,但好在地方够宽敞。

    文武十数人全都在堂上站着,也不算拥挤。孙策用眼神扫过诸人,看众人精神饱满,信心十足,心中也暗自点头。

    事实上,这一仗并不算好打。

    孙策虽然号称十万大军,兵分两路,大举进攻荆州,却并没有那么多军队。不过好在孙策自起兵以来,未尝败绩,整个军队从上到下都对他有着盲目的信心。似乎只要跟随孙策出征,便能无往不利。

    荆州的军队并不少,反正绝不会比孙策少。

    虽然刘表被不少人蔑称为守户之犬,冢中枯骨,可是其人能屹立荆州多年不倒,自然有其独到之处。

    比如说,荆州养兵达十五万之多。

    仅仅襄阳郡和南郡,两地便有大军八万人。江夏郡的兵力在三万左右。其余荆南四郡,即武陵、零陵、桂阳、长沙四郡各有兵万人。

    除了士卒足够多,荆州的武库里也囤积着各种装备,足以再武装十万大军,而荆州的粮库里更是有多达百万石的粮食。

    对于孙策来说,最为紧缺的军事物资是马匹,而刘表有两万匹,这可是让孙策极为眼馋的一大笔财富。

    在孙策的眼中,荆州就是一块流油的大肥肉。当然,这块肥肉,对他来说并不好啃。急了会烫着嘴,慢了会吃不到嘴。

    可是,孙策必须啃下这块肥肉。

    轻咳一声,一身甲胄,正襟危坐的孙策,终于缓缓开口了:“子羽!”

    是仪闻言,赶忙拱手出列,应声道:“属下在!”

    “徐都督的军报给大家念念吧!”孙策开口命道。

    “属下遵命!”只见是仪赶忙从袖子中拿出一张折好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