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霸王孙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霸王孙策- 第1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实话,霍连真的不想去帮史法。

    这种小人,死了最好。这就是霍连最真实的想法。

    你丫要真懂得什么民族大义,早干嘛去了?事情已经发生,这才想着反正,美得你冒泡啊!霍连在心中暗骂着,大步往史法那边而去。

    张波自然看到了大步而来的霍连。

    一个是县内豪强,一个是县内的驻守武将,两人没什么交情,却也互相识的。

    张波自认为单挑一个史法绝无问题,可是要再加一个霍连,他就必死无疑了。

    见霍连持刀而来,张波心中焦急无比。

    拼了,张波在心中暗暗说道。

    不过是刹那间的功夫,张波迎着史法刺来的大枪冲去。

    “噗呲”一声,枪头入肉,张波怒目圆睁,再往前一步,大枪直接将张波的身子捅了个对穿。

    史法心中大喜,正要将大枪拔出,再捅他几下。

    却不料,大枪竟无法拔出。

    原来,张波左手紧紧握住枪杆,另一手已将手中的长剑砍向了史法。

    史法一个应对不及,竟然被张波的长剑给抹了喉咙,鲜血仿佛喷泉一般咕咚咕咚的射出来。

    霍连见此情景,心中滋味难明,不过也并未停下脚来。

    小腹上插着大枪的张波,恐怕也活不了多久。

    只见张波抚住伤口,将手中的长剑指向霍连,说道:“我张波引山越人入城,对不起父老乡亲,是我张波自己昏了头。”

    顿了一下,张波又将长剑指向史法,说道:“临死之前,能够杀死史法这个背主之贼,我也能瞑目了!”

    说罢,张波竟然将手中的长剑一横,瘫倒在了地上,死得不能再死了。

    看到这一幕,霍连已然愣在当场。七八个亲兵紧紧的扑上前去,搂住张波的尸首,嚎啕大哭。

    “也算是条汉子!”霍连看着张波的尸体喃喃自语着。想必张波听到这话,总会有些欣慰吧。

    又看了看史法的尸体,霍连不屑的吐了口唾沫。

    “尔等可愿降?”霍连举刀大声喊道。

    家主已死,数百僮仆仿佛失去了主心骨一般,纷纷扔下了手中的武器,蹲在了地上。

    当孙辅领兵赶到之时,看到的便是一地降兵,以及张波和史法的尸首。

    “大人,史法死了!”霍连小心翼翼的在孙辅身前说道。

    孙辅深深地看了霍连一眼,才开口说道:“死便死了,好生葬了便是!”

    (第一更,感谢书友楊子文支持,求收藏,求支持!)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67、平山越 九() 
霍连明白孙辅眼神中的含义。

    可是他真的冤枉啊,不是他不想救史法,而是根本来不及救啊。谁能想到张波后来竟然不惜让长枪穿透身体,也要杀死史法。

    这种人死了便死了。

    好在孙辅并不愿意与霍连计较此事,被冤枉也无所谓,反正又不在孙辅手底下混。有自家表兄罩着,难保以后也能当个将军呢!

    当孙辅收复陵阳县之时,孙策刚刚收到了来自秣陵的急信。

    这一天是建安元年(公元196年)10月21日。

    大晚上送来,必定是十分紧急之事。

    彭泽县衙,后堂卧室里,刘云给孙策穿好衣裳,仔细绑好了腰带,这才让孙策出门。

    一身甲胄的凌统,早已经在门外等候了,四个精壮的亲兵一手执戟,一手提着灯笼,在前面带路。

    没过多久,孙策便到了大堂之上。

    大堂之中已经汇集了不少文武要员。

    从事祭酒张纮、两位军师郭嘉和徐庶、虎步中郎将徐盛、虎贲校尉太史慈、主簿严畯、功曹魏腾、仓曹诸葛瑾、侍卫司校尉吕岱、潘璋全都到了。

    换句话说,整个彭泽县中但凡有足够身份的文武此时都汇聚在大堂之中。

    诸人还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但他们知道一定是大事,否则向来体恤下属的孙策不会大晚上将大家全部召来。

    孙策的脸上并没有焦急的神色,但是很郑重。

    这些文武官员各个都是人精,从孙策的表现可以看出来,发生的事情一定是大事,但似乎并不是特别严重的威胁。

    孙策高坐堂中,命侍者给众人上茶。

    发生的事情确实不小,不过好在都没有超出孙策的预料。在大方向上,一切似乎并没有超脱原本的历史轨迹。

    揉了揉有些昏昏沉沉的脑袋,孙策喝了一大口红茶,稍微清醒了一些。

    毕竟大晚上的,从温柔乡中被叫醒,可不是什么好的体验。

    “这么晚把大家召来,的确不太合适。不过确实发生了几件大事,需要大家参谋参谋!”孙策放下茶杯,开口说道。

    这只是一个开场白,众人微微欠身,纷纷竖起了耳朵,接下来孙策要讲的才是重点。

    孙策扫视了一眼堂中诸人,看帐下文武皆正襟危坐,心中满意。这才开口说道:“第一件事是,9月3日两淮混战就已经结束了。”

    众人闻言,眼中都充满了好奇,所有人都想知道两淮战事的结果。

    顿了一下,孙策才继续说道:“刘备把守的小沛被曹军攻破,刘备投降曹操。曹操依旧任命刘备把守小沛,抵御吕布。”

    众人听到这里,皆是一愣。

    刘备这厮也太过无耻了吧!之前还在帮吕布干曹操,一转眼就成了帮曹操干吕布。真小人矣!

    孙策就是要看到众人的这幅表情,他一定要撕碎刘备伪善的面孔。

    “曹军与吕军僵持于彭城国,互有胜负,曹军无法大举攻入徐州。”孙策又继续说道:“袁军在淮北大败,淮河以北的县城全部丧失,曹操全据汝南郡。袁军固守淮河以南后,曹军撤兵。”

    “撤兵?”众人纷纷疑惑道。

    这确实有些不合常理,形势一片大好,按说应该“宜将剩勇追穷寇”才对,可是为毛退兵了啊?

    孙策点了点头,开口道:“接下来的第二件事就与曹操退兵有关。”

    看着众人疑惑的表情,孙策面色有些凝重的说道:“10月2日,曹操领大军至洛阳,迎接陛下。陛下下旨封曹操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

    孙策话音刚落,众人的脸色都有些沉重。

    确实很沉重,从现在起,曹操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原第一大军阀,而且是控制了皇帝,掌握了舆论和大义的中原第一大军阀。

    曹操能够控制的领地,已经包括了整个司隶、豫州、兖州和半个青州。

    反观孙策,如今连一个完整的扬州也没有控制了。

    在孙策的记忆中,东汉顺帝永和五年(公元140年),也就是56年前,光是司隶、豫州和兖州的人口加在一起,就超过了千万。

    如果将人口增长和战乱的巨大影响算上。曹操麾下的人口虽然不到千万,但七八百万总是有的。

    反观孙策,东汉顺帝永和五年(公元140年),整个扬州刺史部的人口也不足500万。当然扬州受到战乱的影响较小,在加上人口自然增长和孙策掠山越为民的政策,如今整个扬州的人口应该是超过了500万的。

    然而,孙策如今的领地,不包括九江郡和庐江郡,但是又多了个广陵郡。人口差不多是400万多,约莫是曹操的一半多一点。

    根据上一年各郡的数据,毗陵郡人口37万,吴郡人口62万,会稽郡人口48万,临海郡人口21万,秣陵郡人口63万,宛陵郡人口26万,鄱阳郡人口78万,豫章郡人口91万,广陵郡人口31万。

    所以,孙策麾下人口总计457万。

    单以人口来计算实力强弱的话,孙策可能都排不到第三。

    实力最强大的自然是袁绍莫属,人口与曹操差不多,但架不住人家兵多粮广。其次便是曹操,人口不少,但中原受战乱荼毒严重,粮食不足。再次便是刘表,荆州人口之盛,将近700万不是吹的,只可惜武风较弱。第四便是益州刘璋,益州人口600万,可惜同样进攻性不强。接下来才轮得到孙策,人口不足500万,不过江东在孙策的带领下倒是武风极盛。

    至于袁术、吕布和西凉诸侯等,虽然或名声显达,或兵马锋锐,但缺点都在于缺乏人口和资源,不易发展。

    让人心情沉重的消息还没有结束。

    孙策继续开口说道:“10月5日,曹操杀侍中台崇、尚书冯硕等。陛下封卫将军董承为辅国将军,伏完等十三人为列侯,赠沮俊为弘农太守。10月8日,太尉杨彪、司空张喜被罢免。10月13日,曹操挟天子迁都许县,称许都。10月21日,曹操自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百官总己以听。”

    当孙策说完话之后,整个大堂中一片寂静,只有沉重的呼吸声。

    这消息确实太震撼了。

    虽说大家跟着孙策起兵之后,事实上心里早就有了某一天成为汉室叛臣的准备,甚至不少文武都心里暗暗想着成为开国功臣的那一天。

    可是,当众人听到曹操如此行事的时候,还是被震撼的说不出话来。

    大汉立国数百年,虽然如今早已经威望扫地,民心不存,可是他毕竟存在太久了。自董卓之后,曹操成为了第二个打脸汉室之人。

    (二更,求收藏,求支持!)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68、平山越 十() 
事实上曹操做的,基本上和历史上没什么区别,除了时间上有些差异之外。

    《后汉书》中,关于孝献帝建安元年的记载有这么些内容:

    建安元年春正月癸酉,郊祀上帝于安邑,大赦天下,改元建安。

    二月,韩暹攻卫将军董承。

    夏六月乙未,幸闻喜。

    秋七月甲子,车驾至洛阳,幸故中常侍赵忠宅。丁丑,郊祀上帝,大赦天下。己卯,谒太庙。

    八月辛丑,幸南宫杨安殿。癸卯,安国将军张杨为大司马,韩暹为大将军,杨奉为车骑将军。是时,宫室烧尽,百官披荆棘,依墙壁间。州郡各拥强兵,而委输不至,群僚饥乏,尚书郎以下自出采稆,或饥死墙壁间,或为兵士所杀。辛亥,镇东将军曹操自领司隶校尉,录尚书事。曹操杀侍中台崇、尚书冯硕等。封卫将军董承为辅国将军,伏完等十三人为列侯,赠沮俊为弘农太守。庚申,迁都许。己巳,幸曹操营。

    九月,太尉杨彪、司空张喜罢。

    冬十一月丙戌,曹操自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百官总己以听。

    对于曹操的做法,孙策丝毫不感到惊讶。

    堂中文武在惊讶过后,也纷纷恢复了平静,当然,只是表面上看不出来了而已。

    孙策相信,他们每一个人心中都卷起了滔天骇浪,这浪潮要平息下去,恐怕不是一两天的时间足够的。

    “说说你们的看法吧!”孙策淡淡的说着,面上云淡风轻。

    从事祭酒张纮闻言,第一个站了出来。

    “启禀主公,臣以为应当遣使入许都奉贡天子,为主公请封扬州牧和吴侯之位!”张纮拱手说道,言辞极为恳切。

    张纮的话很有意思,他与孙策说话时,向来自称纮,从未自称臣。当然,事实上张纮用臣并没有问题,因为张纮是孙策的幕府官。

    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张纮自称臣,表达的含义自然是清楚无比。他在告诉孙策,不管发生什么事,我都是忠心的。

    孙策点了点头,却并没有说话。

    历史上,孙策就是如张纮所说的一般,遣使朝贡。

    《后汉书》中明确记载:“二年春,袁术自称天子。三月,袁绍自为大将军。夏五月,蝗。秋九月,汉水溢。是岁饥,江淮间民相食。袁术杀陈王宠。孙策遣使奉贡。”

    这些就是明年将要发生的大事情。

    袁术僭称天子,曹操顶不住袁绍的压力妥协。两淮爆发蝗灾,荆州爆发洪灾。

    孙策自然明白,张纮说的不错,只是什么时候去是个问题。

    想了想,孙策开口说道:“子纲所言不错,明年春节过后,遣使入许都朝贡天子!”

    孙策的右手缓缓摩挲着光滑的白瓷茶杯,微微沉吟了一下,又继续说道:“对待荆州、淮南和徐州的态度上是否需要改变?”

    孙策的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在问,曹操如今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么江东对刘表、袁术和吕布的态度应该如何?

    也就是说,江东的对外政策是否需要改变。

    袁吕孙三家才刚刚会盟过,在对待曹操的问题上是事实的盟友。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拥有了大义的名分。

    这个大义说起来虚无缥缈,有时候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真实的历史上,曹操能够横扫北方,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与天子大义有关。任何对抗曹操的诸侯都不是那么理直气壮。

    孙策提出问题之后,郭嘉与徐庶相视一眼,还是郭嘉先开口说道:“主公,臣以为在对抗曹操上,应与吕布和袁术保持一致,我相信即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吕布与袁术也应当明白谁是朋友,谁是敌人。”

    孙策点了点头,在真实的历史上也是如此。

    建安二年,袁术称帝。

    建安三年,曹吕再战。同年,吕布兵败,被斩。

    建安四年,袁绍攻破易京,一统河北。同年,袁术死。

    区区一个天子的大义所在,根本镇不住天下诸侯的野心。不论是吕布、袁术还是袁绍,根本不会将天子放在眼中。

    虽然名分上有所缺失,可该打还得打啊!

    接下来的三年时间,整个天下形势大变,孙策必须在这三年之中为自己谋取最大利益。

    郭嘉的话并没有说完,只见他继续说道:“同时,臣以为应当做好吞并九江郡和庐江郡的准备。”

    孙策双眉微挑,开口问道:“仔细说说。”

    郭嘉点头,开口答道:“主公,从这一次的两淮混战来看,臣以为吕布与袁术绝不会是曹操的对手,倾覆只在数年之间。”

    “若是我派兵参战呢?”孙策开口问道。

    郭嘉摇了摇头,说道:“与其参战,不如取淮南,沿淮南构筑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