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霸王孙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霸王孙策- 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何冲看着夕阳下的余汉县城,颓乱的城墙满是铁与血的痕迹,轻风拂过,破烂的大旗在空中迎风招展。

    此情此景之下,恐怕谁都不会露出笑意。

    可是,何冲的嘴角却微微翘了起来。没有人会去指责他,因为他是英雄。

    何冲知道,自己成功了!

    当三天后,韩当率领千余骑兵急行军到来之时,整个余汉县城已经恢复了秩序。

    山越俘虏都被看押了起来,他们未来的命运如何,还要等待孙策的旨意。

    当韩当听闻何冲孤身说降之事后,大感兴趣,便命人召来何冲询问了一番。

    询问之后,韩当顿感此人是个人才,于是乎立马写了捷报送往彭泽县。

    而陈剑的捷报也一同送往了彭泽县。

    韩当见余汉无事,休整了数日过后,再次返回海昏县,目标直指九岭山中的山越部落。

    而陈剑则依旧暂时驻扎在余汉县,等待孙策的下一步命令。

    当孙策收到韩当和陈剑的战报时,不由得愣住了。

    何冲这个名字,孙策并没有听说过,不管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似乎都未曾提到过这个名字。

    不过历史的滚滚长河中总会掩藏着不少英雄豪杰,也许这个何冲也是其中之一吧。

    可是,孙策随后又仔细的想了想,却突然想到了当年网络上广为流传的“曲阿小将”之谜。

    孙策左想右想,不禁怀疑起来,这个何冲难道就是那个传说中的“曲阿小将”?

    《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孙伯符大战严白虎”之中这样记载:“太史慈踊跃曰:‘此时不捉孙策,更待何时!’遂不候刘繇将令,竟自披挂上马,绰枪出营,大叫曰:‘有胆气者,都跟我来!’诸将不动。惟有一小将曰:‘太史慈真猛将也!吾可助之!’拍马同行。众将皆笑。”

    这里的小将,便是曲阿小将。

    因太史慈与孙策大战于神亭岭,此处属于曲阿县,所以称这一小将为“曲阿小将”。

    在《三国志》中,也有着关于“曲阿小将”的记载。

    “时独与一‘骑卒’遇策。策从骑十三,皆韩当、宋谦、黄盖辈也。慈便前斗,正与策对。策刺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会两家兵骑并各来赴,於是解散。”

    这个骑卒,便是曲阿小将。

    而这个曲阿小将究竟做了什么事,却让后世的无数网友讨论个不停?

    原来,在神亭岭之战中,孙策与太史慈酣战,而“曲阿小将”一人竟独自挡住了韩当、宋谦、黄盖等十二员东吴大将。

    可是,如此一员猛将,为何不曾留下姓名,甚至在此后也不见于史书?

    其中事实究竟如何,孙策已经无法考证了。

    也许是《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记叙有无误也说不定。

    然而,由于孙策的穿越,历史的改变,神亭岭之战没有上演,孙策也无从知晓事情原委,虽然不免有些遗憾,但与得一良将相比,些许遗憾又算的了什么?

    孙策已经基本确认了何冲此人便是“曲阿小将”,不过还是要将太史慈召来,打算问问这何冲的情况。

    没过多久,太史慈便赶到了县衙之中。

    孙策看着自己颇为看着的猛将太史慈,十分欣慰。

    “子义坐吧!”孙策点点头,说道。随即命令侍女上茶。

    这次上的茶,不是六安瓜片这种绿茶,而是红茶。

    红茶与绿茶的区别,在于红茶经过了一定程度上的发酵,要比绿茶的工艺略微复杂了一些。

    因为孙策喜好喝茶,正所谓上有所好下有所效,江东有不少的地方都开始种植茶叶。

    比如,吴郡和会稽郡都有人开始种茶。

    虽然种茶的规模并不大,但是供应上层社会的贵族享用,是完全足够了。

    孙策是极为喜好享受之人,他想起了穿越之前,冰红茶的味道。

    嗯,于是红茶出现了。

    以沸水冲泡红茶,加入蜂蜜和冰块,味道还真不错。

    虽然还不如后世冰红茶的味道,不过也还算可以了,总比没有强。

    孙策看太史慈微微尝了一口白瓷茶杯中的冰红茶,随即开口问道:“子义,这红茶怎么样?”

    太史慈想了想,说道:“与绿茶相比,味道似乎更加醇厚。加入蜂蜜和冰块之后,口感也更好了。”

    孙策闻言,笑着说道:“哈哈,既然如此,一会我让公绩给你多拿几罐。”

    太史慈一听,拱手说道:“那可就多谢主公了!”

    (第二更,17k首发,希望大家可以在网站上注册支持一下,不求打赏,只求鲜花、收藏和点击!)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63、平山越 五() 
闲扯了几句之后,孙策终于说道了正题上。

    “子义,你可知道何冲此人?”孙策笑了笑,开口问道。

    太史慈闻言,笑着说道:“莫不是凌霄立了大功,主公方有此问?”

    孙策点了点头,说道:“坊间传言,说你与何冲相交莫逆,看来此言不虚!”

    “的确如此!”太史慈微微颔首,并没有否认。

    孙策见太史慈点头,又继续说道:“有人说你飞黄腾达之后便忘了故友,看来也是虚言了!”

    太史慈微微一笑,并不说话。

    正所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他并不需要理会那些闲言碎语。

    朋友,贵在相知。

    太史慈明白,何冲是个骄傲的人,他不会依靠自己往上爬。

    同样,太史慈还明白,是金子总会发光,何冲一定会凭借自己的军功受到重用。

    果不其然,何冲的确立了大功。

    “给我讲讲何冲,我很感兴趣!”孙策放下茶杯,开口说道。

    太史慈闻言,说道:“凌霄,乃是庐江郡人士,出身豪族。其家中长辈因与振武将军有旧,因而随其南下江东。凌霄为人豪爽义气,武艺高强,且自幼熟读兵法,是一员难得的将才!”

    “何冲的武功与子义相比如何?”孙策对这一点十分好奇,他迫切的想要知道,“曲阿小将”的武功到底达到了什么程度。

    听到这个问题,太史慈倒是沉吟了一会儿。

    孙策眉毛一挑,开口道:“难道子义也不了解何冲的武艺?”

    太史慈摇了摇头,说道:“启禀主公,凌霄武艺究竟是什么程度,我也不知。但肯定不在我之下。”

    孙策听到这里,微微颔首。

    想必历史上之所以没有“曲阿小将”的后续记载,很有可能是因为他在神亭岭一战中战死了。

    毕竟以程普、宋谦、黄盖等十二人的武艺来看,虽然单挑不如何冲一人,可群殴总打得过吧!

    不管怎样,这个历史谜题,孙策是解不开了。

    万一真实的历史是,“曲阿小将”武力值高达200,平推江东十二大将之后,感觉人生了无意义,从此寄情山水,归隐山林了呢?

    孙策不再去考虑那些有的没的。

    喜得良将一员,何须再管其他?

    太史慈走后,孙策开始签署一道命令,这道命令将要交给何冲。

    孙策任命何冲为侍卫司军司马,于山越降兵中编练1000人。

    同时,孙策也给陈剑发去了命令,命令陈剑招降山越人,于余汉县东部重新设置三县。

    在对待山越降人的态度上,首先要将山越人打乱安置,抽其青壮为兵,置老弱务农。

    其次,所有单身山越妇女全部分配给江东军士卒,为妻为妾皆可。在江东军士卒的选择上,优先考虑未婚的伍长和什长。一来伍长和什长是一支军队最为精锐的核心;二来安抚好伍长和什长的家庭生活,能够进一步增强其对孙策的个人忠诚。

    这些政策,事实上便是为了汉化山越人,以增加江东人口。

    在任何时代,人口都是至关重要的战略资源。

    恰好江东有山越这个经验包,不刷白不刷。

    当然,伴随着孙策给陈剑的这一道命令,一同去的还有鄱阳郡郡丞陆航。

    陈剑一介武夫,处理建城、招降、安抚之事自然不行,这些事情还得要陆航这种文官去干才在行。

    鄱阳郡的平叛事宜进展的比较顺利,海昏县与余汉县全部被解围,武夷山脉中的山越族长周仆已经投降,只剩下九岭山中的山越部落。

    而另一边,宛陵郡的情况却不是很妙。

    由于宛陵郡的情况比较紧急,郡内西南部的陵阳、黟县、歙县均被山越人攻破,所以平山越左都督周瑜接到命令之后便立即兵分三路前往三县。

    平山越左都督周瑜,自领陪戎营攻打黟县。

    宛陵郡都尉董袭,领4000郡兵奔袭歙县。

    而侍卫司校尉孙辅,领本部2000兵马攻打陵阳县。

    周瑜之所以这样分配兵马,是有原因的。

    整个宛陵郡的地形是中部多山,后世著名的景点黄山,恰好就位于陵阳县、黟县、歙县三县的中心位置。

    换句话说,攻破这三县的山越人便来自黄山之中。

    黄山之中的山越势力极为庞大,仅部落便有三个。而且这三个部落全都是人口五万人以上的大部落。

    每个部落都至少能拉出去3000士卒,且都是配有竹甲和铁枪的精锐士卒。当然,这种精锐对于江东军来说,只不过是个笑话。

    然而,这些江东军眼中的笑话,竟然不可思议的攻破了宛陵郡的三座县城。

    这三座县城位于黄山附近,从建城之日起,就十分注意防御,城池修建的高大坚固,各种守城物资也向来准备充足。

    宛陵郡都尉董袭领兵西去参战之时,专门将留守的1000精兵分散在了这三县之中。三县各自留守300精锐郡兵,连郡治宛陵县也只有100士卒。

    可见董袭对这三县的重视。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谁能料到这三县竟然被攻破了!

    从理论上讲,300精锐江东士卒外加随时能够组织起来的2000青壮,守城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起码也能够支撑到江东军回援。

    这其中当然有一些不为人知的问题。

    准确的说,这三座城池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

    坚固的堡垒总是先从内部攻破,这句话并非虚言。

    山越人的叛乱,起因在于荆州的挑动。

    而挑动这件事的实际操作者就是于吉。于吉向来是能说会道,巧舌如簧,当了这么多年道士,糊弄几个土豪还是不成问题的。

    在于吉的诱惑加威胁之下,这三县每一县里都有一家土豪做了内应,打开了城门。

    里应外合之下,宛陵郡兵根本猝不及防,有的被全歼,有的则好不容易逃走了一部分。

    好在宛陵郡的山越人汉化程度较高,再加上内应的关系以及于吉的约束,屠城这等血腥暴力的事件倒是没有发生。不过,抢劫是避免不了的。

    山越人辛辛苦苦下山打仗,是为了什么?

    还不是为了粮食、布匹和金银!

    (第一更,17k首发,不求打赏,只求申请一个账号收藏,点击,送花。)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64、平山越 六() 
三县之中,陵阳县距离彭泽县最远。

    不过最先到达作战地点的,却是目标直指陵阳县的孙辅及其麾下兵马。

    原来,孙辅并不是一路步行而来。

    孙辅在征得孙策同意之后,在水军的保护下,沿长江水路,直接到达了陵阳县治下的贵池镇。

    这个小镇算是长江水道上的一处港口,不过并不算繁忙,主要是给过往的商船进行补给。

    从贵池镇再往陵阳县城去,距离就要近很多了。

    此时的陵阳县城,丝毫看不出来像是经过大战的样子。城墙看起来依旧高大坚固,不过城内却是另一番景象了。

    整个县城内,犹如鬼蜮空城一般,空荡荡的。

    大街上只有拿着武器的山越人在走动,他们已经连续抢劫了好几天,此时已经抢的差不多了。

    既然是抢劫,那就少不了杀人和强奸。

    街道上,有不少的尸体,男人女人都有,那画面看起来极为血腥,惨不忍睹。

    城内的山越人说实话并不算多,约莫只有2000人。

    放在往常,这2000人想要攻打陵阳县,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可是,话说回来了,再坚固的城池,可架不住有带路党啊!

    陵阳县中的山越人内应叫做张波,也算是陵阳县内的一大豪强。不算田地,仅其家中仆从便有千余人。

    说起来张波叛乱的原因倒也简单,无非是于吉给了他一些不切实际的封官许愿。

    什么荆州大军来了,就会怎样怎样!

    可是,荆州大军已然大败而回,再也不会来了。

    张波得到荆州军撤退的消息时,简直欲哭无泪啊!

    就这么被于吉的花言巧语给害惨了。

    好在张波虽然贪婪,却也不是笨蛋。他知道自己走上的是一条不归路,既然反了,那就要反得彻底。

    心存侥幸,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

    张波知道,自己这次与山越人合作,算是触碰了城中百姓的底限。

    再加上连续多日的抢劫,张波明白,自己日后已经决计无法再在城中立足。若是荆州大军来了,那还好说。

    可如今已经没了希望,张波也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张波完全无法相信城中的百姓,更不敢在城中强拉壮丁。他能够相信的只有他自己家里的千余僮仆。

    这千余僮仆就是他张波活命的资本。

    为了增加这千余人的忠心,或者说张波为了自己的小命,他直接将万贯家财全部散出,就是想要用钱来收买他们。

    然而,这世间最不可测的便是人心。

    张波并不明白,有些东西是无法用钱来收买的。

    张波更不清楚,民族大义是什么?

    可是,有的人懂。

    即使他们只是几个僮仆,可是他们的形象在孙策眼中却要比张波伟岸不少。

    城墙上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