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书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书痞- 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么好东西,或者是说,是顺道通知自己一下。

    这个不仗义的东西,亏了自己给他送这么大一份功劳,竟然连个表示也没有,何远鄙夷他了一下,然后就有些泄气。皇帝老子的意志自己是抗不住的,但自己还有很多事没来得及处理呢。

    真是纠结啊!

    “太好了,官家竟然要亲自召见你了!”

    何母兴奋的满脸红光!

    官家亲自召见,显然是要御封了,这得是多大的荣耀!更何况自家儿子走到这一步,靠的全是自己的努力,跟外面那些依靠家世的妖艳贱货完全不一样啊!

    骄傲,体面!

    这就是咱儿子!

    何母感觉自己的腰杆都硬了许多。

    本来何远还想吐槽,一看自家老娘这个态度,直接就偃旗息鼓了。真是搞不明白,见个皇帝而已,至于吗?

    “这可耽误不得,为娘这就帮你收拾行李,你明早就赶紧动身。我估摸着朝廷可能会有赏赐下来,你也不用急着回来了,正好在京城先找个地方住下来,认真温习功课多参加一些京城组织的诗文活动,准备明年的春闱考试。”

    这时候的考试,虽然实行了涂名制度,但前朝行卷推荐的余风未尽,考试之前扩大自己的声明和影响,对考试的排名还是很关键。所以,这个时候虽然距离考试还远,但有不少人已经动身赴京了。何母本来就有了让儿子早点动身的打算,这会儿干脆就直接安排了。

    “可芸娘的病怎么办?”

    何远脸色一苦,赶紧给自己扒拉理由。这大冬天的,自己是真不想去汴京啊,没有暖气的北方,没江南暖和的多!再说,自己孤零零一个人到汴京,哪里有待在这里舒服。家里不仅有一位没有洞房过的老婆,还有一个自己至今还没彻底搞定的扈三娘。就算是抛开这两个不算,还有一个欲拒还迎的素心,一个疯狂撩拨的柳月儿,还有一个蠢萌蠢萌的小玲儿。吃不着,玩点小暧昧也是人生一大乐事啊。“

    “芸娘的事情你不用担心,不是王大人——你舅舅已经给芸娘开始治疗了嘛,有他出手,芸娘的问题你不用挂心。”

    何母至今还没下定决心要不要认亲,这会提起王祯来,还是有些不自然。不过见何远临走之前,如此牵挂自己妹妹,不由心情大好,有些欣慰地给儿子整理了下衣服。

    何远哭的心都有了,前几天自家那便宜老舅一个劲地要用祖传针法给自己交流,结果自己就顺势请人家给芸娘出手诊治了。目前来看,效果还不错!针神现世的唯一传人,果然是身手不凡。

    “可素心王妃的病随时都有发作的可能,如果我离开了,她怎么办?”

    必须想办法,在金陵在拖延几天啊,起码也得等过了新年再去,他一边搜肠刮肚地给自己张罗不去的理由,一边想着,是不是让宁王直接给皇帝老子上一道折子,留下来给素心王妃看病?

    一听这话,何母果然皱起了眉头。这素心可不是一般的病人,这事宁王侧妃,但就算是个侧妃那也是个王妃啊,直接扔下确实是不妥啊。

    “远儿,你这段时间不是一直在跟你舅舅交流医术,你留下方子,难道他照看不了吗?”

    我给他留下急救的方子,估计他也不敢!

    “这种病症,必须配合师傅的传下来的特殊手法,不然没有效果。”

    何远这话倒是没有骗她,虽然他此前对素心所谓的治疗,都是两个人心照不宣的吃豆腐,但这几他天天熬夜读书,天眼的功能进化了,再次开发出了新功能。他如今已经可以借助天眼,把天地灵气导入病人的身体,从而达到调理温养,祛除病灶的目的。先素心这种先天性疾病,还真的就有了治愈的可能,就连芸娘,如果让现在的他来医治,恐怕效果都要比王祯好很多。

    “那也没有办法,官家召见,这是大事,就算是宁王,恐怕也不敢拖延,大不了你回头带着素心王妃一起去。”

    真是个娘!

    这招都敢想……

    不过这个提议好诱人!

    一想到,自己要一路上跟素心挤在一个马车,他就有些小激动。但宁王会答应吗?这一路上,孤男寡女,他就不怕自己头上绿了……

    不对,这头上的颜色应该已经不太对了,草色遥看近却无……

    但现在他总算是看出来了,自家老娘是铁了心的让自己去汴京了,啥也挡不住啊。干脆也认命了,不过在走之前,还有些事必须安排好。

    这几天清远救出来的那群孩子已经陆续的送出去了,他招的那三十六个孩子大多都是穷人家的孩子,有的还是孤儿,他直接让人给他们的家里送去了银子,还额外才自己出钱,一个人加了五十两,算是安家费。这笔银子差点把何远的老底子给掏空了,如果不是这厮又偷偷把从梁家弄来的宝贝卖出去几件,家里的日常开销都要维持不下去了。

    这年头,孩子不仅找到了吃饭的地方,能学手艺,甚至还能读书,还敢想啥?这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更何况,收他们当徒弟的,还是救下他们来的恩人,这就更没什么可担心的了!这些孩子的人家就差给何远供长生牌位了。

    花了这么大的价钱,收来的孩子,不能就这么扔下不管啊,但也不能都带去京城吧?何远直接让人给他们腾出了一个单独的院子,然后就开始琢磨着,该给他们留下点啥功课。这是未来的班底,可得想好了教啥!

第232章 戚子兵法() 
第二百三十二章

    关于教什么,这个问题何远其实已经想了很久。从决定收徒的那一刻起,他就在思考这个问题。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以后,虽然横冲直撞的过来了,但其中的凶险他自己也是心知肚明。之所以能安然无事,依仗的不过是一些运气和小聪明。如果自己不尽快的培养一批用得上的帮手,谁能保证下一次运气依然站在自己这一边?

    梁家对他的几次出手,尤其是最后这一次出手,让他有了一种深深的危机感。让他深深地明白,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小聪明根本不足为恃。要想保护自己和家人,那就是必须强大起来,强大到让所有的敌人颤栗。

    但怎么强大起来?

    外力不足为恃的情况下,那就只能不断的壮大自己的实力。收徒也只是他为自己埋下的一条后路,这个年代,徒弟还是比较可靠的,只要培养得法,就会成长为一批非常可靠的助力。所以他非常用心,甚至他为此还花钱请人对这些孩子的家庭做了调查。

    当然,梁家只是原因之一。他之所以花这么大的代价和心思,还在于一个深埋在心中的秘密,一个没办法对任何人言说的秘密。尤其是随着梁山好汉们的起义,这个秘密让他越来越不安。这虽然没有了前世那些耳熟能详的名篇巨著,但很多事情却又都有着惊人的相似。

    宋徽宗,六贼,秦桧,张叔夜,韩世忠,梁红玉,种师道,还有梁山好汉以及文采斐然的清照姐姐,还有辽国,西夏和女真,这一切都跟前世并无二致,那么会不会也有让后世之人噬指痛心的靖康之耻?

    如今已经是宣和元年九月中旬,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距离即将到来的靖康之变已经不足七年!没有谁比他更清楚,靖康之难给中原百姓带来了怎样的伤害。

    据史书记载,金兵入侵中原时,上至皇室,下至百姓,都承受了巨大的灾难。中原大地上,无数百姓家破人亡、颠沛流离,死于非命。就连皇帝的女人都保不住,更何况寻常百姓?不少民间的美貌女子也被掳北上,专供金人玩乐,成为离乡背井的亡国奴。

    靖康时任阳武令的蒋兴祖坚持抵抗,与妻及长子死节,女儿则被掳北上。途中,蒋兴祖之女在雄州驿站曾经题了一首词: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

    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

    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满目苍夷,田园败落,百姓流离失所,这首由当事人写下的诗歌,可见当时那场战乱给百姓带来的巨大灾难,如果事情真的发展到那一步,自己还能安心地当一名腐败的小地主吗?所以,这段时间他一直在想,如果这一切都无法避免,自己能做些什么?所以,他对自己所收的徒弟,寄望很深。

    所以,这边小五一走,他就叫过了韩世忠,从自己那堆箱子里扒拉了两件礼品,直奔种家大院,这是种家在金陵的一处不算太大的小院子。如今因为韩世忠的关系,老将军种师道还一直住在金陵,何远这次的目的就是请这位老将军在出山。

    “公子,你回来了。”

    一见韩世忠,坐在门槛上晒太阳的田叔就一脸热情地迎了上来。一边说着,一边接过韩世忠手中的礼盒。

    “这位是?”

    “何远,我朋友?”

    田叔是种家的老人了,从年轻的时候就追随种师道,战中为亲兵,平时算是长随,上上下下的也没人拿他当下人看,这段时间跟韩世忠也比较熟。

    “何远?就是为老将军写破阵子的何远?”

    一听这话,田叔立马就热情起来了。一面领着两人往里走,一面扬声往里喊。

    “老爷,少爷跟何远何公子来了。”

    两个人顿时就听到书房里传来一阵爽朗的大笑声。

    “我何公子大驾光临,寒舍蓬荜生辉啊!”

    说着房门响动,种师道笑呵呵地冲书房里走了出来。

    “老将军说笑了,早该来拜见老将军了,只是这段时间琐事缠身,来迟了莫怪。”

    “何公子这段时间可是做下了好大的事情,如今就算是老朽足不出户,也是被你的大名塞满了耳朵啊。”

    种师道一边说着,一边把人往屋里让。对何远,他是打心眼里喜欢。人家这孩子不仅是有才华,给自己写了一首堪称知己的破阵子,而且是一位肯为老百姓干实事有良心的好青年啊啊。

    如今金陵解元何远,孤身赴险,一举捣毁清远梁家,救出近两千儿童的壮举已经传的家喻户晓了。听说小师弟说,前两天轰轰烈烈的慈善爱心捐赠拍卖会也是由何远策划推动的,为那些可怜的孩子一举筹得了返家的费用。但就这两件事,就足以见得一个人的人品和能力啊。

    何远还不知道,此时他已经被老种将军给发了好人卡。他一边打量着种师道的客厅,一边组织着语言。

    “何公子有话只管直说,只要老朽能帮的上忙的,一定尽力而为。”

    种师道寒暄了几句,还没等何远开口,就非常直爽地说道。见老将军看出了自己的来意,何远反而不纠结怎么开口了,从自己袖子里摸出两本书来,轻轻地推到了种师道的面前。

    “小子这里有兵法两卷,想请老将军过目。”

    兵法?

    种师道不由眉毛一挑,正色起来。兵法在这个时代可是属于秘法之流,除了极少数的兵书之外,大部分人都是父子或者师徒相传,想到到一本相当困难。

    “《戚子兵法》?”

    种师道不由轻声念了出来,脸上现出一丝疑惑的神色。最为一个文武全才的老将军,这兵法韬略他是一点也不陌生。虽然有些兵书已经失传,他也没有见过,但书名总是听过的,但是哪里听过书名《戚子兵法》?

    虽然心中疑惑,但他还是正色地掀开上卷看了起来。越看脸上越是震惊,以他的目光,如何看不出,这是一本完全不逊色于《孙子兵法》的顶级兵书!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区别,那就是这本书更侧重于具体的操作练兵,这是国之利器啊!

第233章 何远的狐狸尾巴() 
只是简单的翻看了前面两页,种师道就把书给放下来。虽然他恨不得立即看个痛快,但他也明白,这等顶级的兵书,都是不传之秘,今天何远巴巴地跑到这里拿出来给自己看,一定有话要说。

    “此乃国之利器,绝世秘法!何公子到底有所为何来?”

    种师道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子,神色凛然。不怒自威,不愧是老种将军!何远不由心中暗暗喝彩。

    “不知道老将军对如今的边关局势如何看?”

    何远没有搭他的话茬,而是问起了一个看似无关的问题。

    “辽国虽然强大,但如今国内局势糜烂,东边又有金国牵制,恐怕短时间之内不会举兵南下,倒是西夏,自从李乾顺亲政之后,国势日渐强盛,这些年来,一直对我们虎视眈眈,不断骚扰,不断蚕食我朝边境,如今更是屯兵边境,我担心不久之后,就会战火再起。”

    种师道虽然不知何远为什么这么问,但他虽然赋闲在家,却一直没有间断对军国大事的关注,所以随口就说了出来。

    这个不仅仅是种师道自己的看法,其实很多有识之士都是这么认为的。这两年大宋跟西夏的小摩擦是一直不断,朝野上下都关注着呢,但西北之地有种家军和折家军两只强军坐镇,局势倒也还算稳定。

    辽国现在的局势和大宋差不多,辽国天祚帝耶律延禧也是个跟宋徽宗差不多的混蛋,不过这样也有个好处,宋辽两国不打仗了,勉强维持了一段难得的和平局面,这也算是两个昏君给两国的百姓做的唯一的好事了……

    何远不由微微摇了摇头,虽然如今距离金兵南下不过七年,但整个大宋能意识到金兵危害的却是基本没有。别的不说了,就单说边境就行了,中间还隔着一个强大的辽国呢,谁能想到这个被视之为蛮夷的部落会在几年之后,席卷黄河以北,直接掳掠走了包括自家皇帝的大批人口。

    见何远摇头,种师道不由有些意外。

    “老朽说的难道有什么不妥,小友有何高见?”

    “老将军说得都对,当务之急确实是西夏无疑,但小子认为如今我们西北有种家军和折家军在,就算战时起来,局势也不至于会糜烂到哪里去。只要朝中诸公能团结一心,军中将士能够奋勇杀敌,我们就算是一举夺回失地也不是没有可能。”

    何远知道,就算自己现在站出来说大金国才是正在的心腹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