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翟,把地图拿过来!”听到李卫国的话,主席也淡定不下来了,便吩咐一旁的警卫员翟作军把地图拿过来。
“好的,主席!”
不一会儿,一幅比较详细的军事地图,就拿了过来,并平铺在了三人面前的小桌上。主席接过警卫员递过来的放大镜,仔细研究着皖南附近的地形以及各方势力情况。
“国民党要求新四军往哪北渡?”主席看了一会儿严肃地问道。
“繁昌、铜陵一线,这里是日伪军比较密集的地方。日军方面就有一个完整的步兵旅团在这,加上伪军,不等新四军渡河就会被发现,到时候难免一场激战,甚至可能遭遇意外。
东线现在也被国民党中央军两个师给堵住了道路,我们无法走东线。”
王家祥听到主席的话后,便立即回答道,并把附近的敌人情况也给简单的叙说了一下。
“这个地方,肯定不适合北渡,老蒋则是让新四军跟鬼子硬拼,实乃居心不良。
既然像北不能走(指的是繁昌…铜陵一线),向东国民党不让,唯有向南,想办法绕到苏南地区,然后再伺机北渡。
最好是向南绕道茂林、三溪、宁国,再迂回天目山,转而到苏南溧阳。”
听到王家祥的回答,主席结合从地图上看到的敌我双方势力分布情况,说了一条路线,这也就是历史上新四军走的路线。
“主席,这条路肯会遭遇国民党军队的埋伏。哪里都是丛林茂密的地区,现在国民党军队如何调动我们也不得而知,而那一块区域正是适合隐藏大军的地方。实在不行,让叶挺等人直接想办法冲开东面国民党两个师的防御,或许是一个办法。”
想到新四军又要走这条老路,李卫国也有点着急,便提议道。他的想法是,打国民党两个师,总比跟国民党七个师八万多人交战要容易一些。
“卫国,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但若是国民党真的要对付新四军,即便他们直接东进,短时间也无法冲开国民党两个师的阻拦。到时候隐藏的军队就会直接开出来,对于新四军军部来说,情况只能更糟。
现在当务之急,是让新四军赶快按照中央的命令快速南移,或许能在国民党军队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冲开他们的包围。”
对于李卫国的建议,主席并没有赞同。其实在这点上,主席的看法是正确的,明面走东线,结果会很惨,而走南线就还有机会。
李卫国则是过去担心,历史上的皖南事变就是因为项英的犹豫不决,造成了时间上的延误,这才让国民党军队布置好了口袋,不然皖南事变就不会损失那么大了。
“是我着急了。可是项英会执行中央的命令吗?北上的建议,我们可是早就跟他们提过,可是到现在他们都没有一点北移的意思,我感觉事情的关键不在往哪走,而是项英下不下得了决心。”
这个时候,李卫国不忘给项英泼脏水,对方要是早点按照中央的建议实施,哪有现在这么多麻烦。没有新四军军部的牵制,李卫国可不怕国民党军队,逼急了他直接调一个纵队进入汉中威逼重庆,看谁怕谁。
当然他要那么做了,估计国民党即使不跟中共彻底敌对,也会关系陷入低点。
“这项英同志啊,就是有点不果断!”听到李卫国的担忧,主席感叹道,语气之中也带点失望。
对于项英不怎么听中央的建议和劝告,不只是主席和李卫国对他不满了,中央有不少高层也没少抱怨。特别是对于项英打压叶挺的事,也让那些出生黄埔的将领和干部不满,这个时空叶挺可没有脱离组织,项英还是那么独掌大权的确让不少人看不惯。
可是碍于对方在红军期间的功劳以及坚守南方打游击的付出,这件事并没有在重要会议提出来过。
。。。。。。。
安徽泾县云岭地区的罗里村,这里是新四军军部所在地。之前的新四军军部先后在武汉、南昌待过,最后定在了云岭地区。什么参谋处、秘书处、副官处、军需处政治部等一系列的机构都在这附近,包括中共中央东南分局也在这里。
此时的新四军军部还是一往如常的平淡,照理说中央已经下达了让他们撤离这里、寻机北上的命令,不说立马走,也该收拾收拾准备走吧,可是这里一点收拾东西的迹象都没有。
而军部的会议室里,此时正在进行着激烈的争吵,感觉像有什么深仇大恨一样。
“项副军长,我赞同中央的看法,应该立即挥师南移,迂回至天目山,然后到溧阳伺机北渡长江。”此时的会议室里,只见一身军装的叶挺,正站起来认真地说道。
对于叶挺的话,项英显然不是很放在心上,“叶军长,我们的新四军素来就是以打游击战最为厉害,在这皖南的山林里,我们熟悉地形,可以大展我们游击作战的好处。
若是北上,江北多是平原,没有山地作为依托,我们的部队怎么生存发展?即便是国民党对我们不利,我们用得着害怕吗?当年我们就是在山林里跟国民党打了那么久,若是对方还敢来犯,我不介意让他们再领教游击战的厉害。”
“政委,你的话我不敢苟同,现在八路军贺老总率领的军队刚刚在大同歼灭了日军一个师团,说明现在我们党的军队已经开始在进行正面作战,老是坚持游击战恐怕不合适吧。
远的就说河北地区,那里也是平原,可那里的八路军都能坚持这么久;近点的,张云亿、陈义、粟玉等同志在皖东、苏北地区都能坚持下来,我们为什么不行。”
听见项英始终不赞同北上,一旁的许继慎也有点激动,便站出来说道。他是叶挺的老部下,肯定得维护自己的上司。
“许司令,你这话什么意思?是指着我项英吗?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新四军好,对于中央的建议,我已经回绝了,说我们愿意留在江南跟国民党以及日伪军抗争到底。”听到许继慎的话,项英也有点生气,便大声斥责道。
接下来无非是两边人的为了北渡长江一事争吵不休,可就是争不出结果。由于决定权在项英手中,无论叶挺怎么向对方劝说,可对方就是不听,这让叶挺也很愤怒。
不过到最后项英显然不想再讨论北渡长江的事了,就让众人散了,许继慎还想说,被叶挺拉着就出了会议室。
至于作为新四军副参谋长的周子昆,照理说他也算是叶挺的老部下,当时也是独立团的一个营长,可是在之前的叶挺与项英二人的争论中,他并没有站出来给也听说话,即便叶挺的看法是正确的。
说实话,这让叶挺也很心痛,自己老部下都不支持自己,他的心里有多难受可想而知。现在他的身边只有许继慎这个老部下一直在支持他,不然新四军军部他真的是孤立无援,因为刘明的第三支队已经开到了苏南打游击。
“军长,你怎么拉着我,我今天一定得跟他好好理论,中央都下达命令了,他还不执行,这明显的对方中央吗?我就不明白,其他几个同志都怎么想的,现在还一心支持项英,难道想把我们新四军拉入深渊吗?”
许继慎的火气这会儿一下都出来了,显然这么久的压抑让他很是不满,他这个充满怒火的火山,无论怎么压制,都有喷发的一天。
“好了,你没看清楚局势吗?我这个军长的话根本不算数,你再说下去无疑是让情况变得更糟,还不如回去让你的士兵做好准备,相信中央不会这么不管的。”
叶挺这会也有气,不过他明显理智点,并没有那种在会议室大发雷霆,彻底跟项英闹掰的意思。他只是想争取团结,可是项英一直不怎么认同他的建议,搞成现在新四军军部出现两派对立的情况。
“是,军长!”见自己军长这么说了,许继慎也就压下了他的愤怒。
就在二人走出会议室没多久,这时一个新四军士兵就来到了二人的面前,只见是叶挺的警卫员,脚步比较匆忙,神色也很着急的样子。
“首长,这是一个自称军情局的情报人员让我转交给你的,说是李卫国总司令亲自命令的。”
叶挺的警卫员,把一张纸递给了叶挺。不过叶挺以及许继慎二人都挺疑惑,照理说这份电报应该先经项英的手,才能传到叶挺的手里,不可能直接给他呀。
不过他们也很快从来人的话中听出了蹊跷,这是通过军情局传过来的,而且还是亲自给叶挺,而不是新四军军部。
“卫国给我的?他这是什么意思?”叶挺很是疑惑,便看了看周围,见附近没有其他人就放心的看起了纸上的内容。
“老团长,此信乃是我给你一人所写,切不可让项英得知有此信的存在,为不让项英察觉,故经军情局之手转交于你。
我知道你们军部现在因为是否北移而犹豫不决,这你不必太过担心,中央会不断地给项英施加压力。我给你此信的目的,就是在开始行动后,若遇到应如何行动与项英产生争执的时侯,不必理会他,只需率领肯听你号令的部队行动就行。
国民党方面现在已经准备对你部下手,具体情况尚不得知,你是我老上司,我断不会加害于你,行动路上请多加注意安全。
你与许继慎等人务必谨记我的话,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江北才是新四军和你的未来。
李卫国”
“军长,卫国他到底在信中说了什么?让你如此惊讶!”旁边的许继慎看着叶挺在浏览信中内容时,脸色不断在变,便很疑惑的问道。
信中的内容不多,所以叶挺很快看完了,并说道,“你看吧,上面都写着。”
“卫国这是什么意思?”许继慎带着疑惑仔细的看了信中的内容,看完后,他也不禁很惊讶,当然也更加疑惑。
“别管什么意思,按照卫国所说,下去准备吧,卫国断然不会害你我二人的。有了中央的插手,估计我们能很快的开始行动了。”叶挺心里也是很惊讶,不过他还是选择相信李卫国,至于那封信,在他回到自己的住处后,就给烧了,这种东西不可能留下。
“是!”
果如叶挺所言,后面的半个月时间中,基本上每天都有一封来自中央的电报催促新四军即刻启程按照中央的规划的路线行动。为了让新四军军部,或者让项英等人知道中央的重视,中央不仅给新四军军部发电,更是给东南局、新四军其他人员发报,让他们劝说项英即刻率领新四军行动。
或许是感受到中央的压力,周子昆、袁国平等人也开始劝说项英,最后项英终于在8月13召开了新四军全体扩大会议,并宣布了准备冒险南移的决定,拖延许久的北渡长江计划,终于确定了下来。
在此次会议召开后,项英把此项决定汇报给了中央,当天中央就会点批准了新四军的南移计划,并在回电中告诫小心国民党军队的阴谋。
在中央的催促下,8月19号,新四军正式从云岭出发,开始执行南移行动。整个军部的战斗人员以及非战斗人员共19000人(非战斗人员有4000之众),在叶挺、项英的率领下,开始经茂林地区迂回至溧阳。
而就在茂林地区,国民党第三战区的一张大网因为新四军的拖延,已经布置好了,正等着新四军来钻呢,而这一切新四军的人根本不知道。
第四百二十二章 皖南事变(二)()
八月的季节正是南方一年最热的时候,天上的艳阳高照,丛林里的昆虫叫声也很频繁。在江西茂林地区,这里是一片茂密的丛林,虽然不像原始森林那么夸张,但站在上空很难看清下面的动静的。
而在这丛林里有着一支穿着灰布军装的军队正在行军,而且看样子他们应该是类似于大搬家,队伍里有着很多的杂七杂八的东西,而且队伍也很长,这正是正在执行南移迂回苏南行动的新四军军部人员。
“军长,这天可真热,还以为在这个丛林里行军有着这些树木遮挡能稍微凉快点。”
队伍一旁的小山坡上,只见许继慎摘下自己的军帽正在那里玩命的扇着风,想以此来降低周围带来的热度。至于叶挺则是拿着望远镜看着周围的地形,队伍就在他们的小山坡下面正在行军,而项英等人却是没看见踪影。
因为叶挺与项英的不和,所以他就懒得在其面前受气,就跟着最前面的部队一起行动,至于项英则是在中路,跟着那些军部大量的非战斗人员在一起行军。
此次新四军军部的转移,分为三路,叶挺的这一路就是以许继慎的第五支队为主,加上一些非战斗人员构成右路纵队,大约6000。
项英则是和袁国平、周子昆等人都在中路纵队,军队则是由周桂生、张正昆率领的以第一支队留守皖南扩编的一个补充支队,战斗人员在5000左右,还有着2000多非战斗人员。
左路纵队就是傅秋涛率领的约4000多人的部队,约定三路呈齐头并进的态势,但由于叶挺担心敌人有埋伏,就把部队开得有点快,也在放开网去找寻国民党军队的踪迹。
看着许继慎的第五支队,从新四军38年在南昌正式改编成军(建军在37年)以来,人数基本上没啥变化。这就是因为国民党势力太强,新四军很难像八路军那样发展迅猛,不然许继慎现在也不至于就这点人。
当然没有大幅扩兵的好处的就是,他的部队战斗力都很强,有着很多从长征过来的老兵,甚至有些就是他的老部下,指挥起来也是得心应手,战斗力自然比较强。
“老许,你派出的人发现了什么异常了吗?”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叶挺严肃地问向许继慎。
“没有,我派了十几个步兵班出去,暂时都没传来异常汇报。卫国的话是不是有点担心过头了?难道国民党真的想直接进攻我们新四军军部。”由于没有异常发现任何异常,这让许继慎心里也觉得消息是否正确了。
“别放松侦察,卫国既然说了国民党在调动军队,肯定是针对我们。你看这茂林地区,山多林密,最适合隐藏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