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部队大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京的部队大院- 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想多存一些,只有节省。妈妈在世的时候,家务事爸爸基本上不管,现在学会了数米下锅,买菜都是下午四点钟以后去超市淘的处理货。爸爸原来也不会做饭,现在成了家中厨房掌勺的,不过,烹饪水平与农村养猪场的饲养员有一拼,除了炒鸡蛋、泡方便面,其他的饭菜基本上都是放在一起煮,煮熟了再加盐放油。费爱军有时候一个人胡思乱想,谁发明了方便面,应该给他记功,他为千百万人提供了方便,自己家里每年都能消耗好几箱;谁发明了方便面也应该给他定罪,他不知道让多少人吃伤了胃,自己现在即使两天没有吃饭,一看到方便面也就饱了。更可笑的是,爸爸以前讨厌家里有剩饭,宁可撑得瞪着眼,不让剩饭占着碗,让妈妈把当天的饭菜当天处理完。现在可好,家里有一点剩饭,他就宝贝蛋似的放在冰箱里,下一顿热热接着吃,“剩饭热三遍,给肉都不换”,是他现在的说法。不过,爸爸热剩饭是一绝,咸淡稀稠一加工,剩的比新的还好吃。

    爱军原来有些看不起省吃俭用的人,因为这种人不一定会富有,他可能会养成小里小气的生活习惯,只能靠碰运气赚点小钱;大手大脚的人不一定贫穷,他可能是个大进大出的人,赚一把就不是个小数目。但是,没有能力赚大钱的人,也只有靠省小钱积少成多了,自己现在也向爸爸学会了节省,一个硬币都恨不能掰成几瓣花。有时候想想,自己也算是一个“梦想家”——梦想有个家,尽管对家的要求不高,两室一厅,宽宽松松,可是,房价在天上飞呀飞,工资在地上追呀追,买房子的事情离自己好像是越来越遥远了。

    申桥对爱军说过,“家”和“房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父母,有老婆孩子,住在哪里,哪里就是“家”;一个人住的地方再大、再好,他住的地方也只能叫作“房子”。

    申桥的说法费爱军赞同,但是,家和房子又是密不可分的,房子是家的载体,家是房子的主题,爸爸已经六十多岁了,人生的经历越来越长,人生的道路越来越短,他已经过了可以“四海为家”的年龄,现在依然住在转业以前部队院校分配的公寓房子里,这让他心有不安。爱军现在想好了,将来谈了女朋友,不管她对自己提出的条件是什么,自己要向对方提出一条,就是将来有了自己的房子,最好与老人同住,把部队的房子退还给人家。这样的考虑也是万不得已,自己和爸爸现在没有能力、将来也不一定有能力购买两套房子,让老子和儿子分开居住。

    部队大院的房子住着并不安生,与爸爸先后转业的几个人,因为被部队营房管理部门多次催促搬家,顶不住压力,居住了多年的公寓房都退掉了,但是爸爸并没有打算最近搬走,尽管也被多次催促搬家腾房,房租也调高了几次,但住在部队的公寓房里,比在外边买房子和租房子都可以少花不少钱。当然,不是自己的房子住着心里总是感觉心里不踏实,免不了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

    爱军原来也不希望结婚以后与老人同住,年轻人应当有属于自己的空间。但是,真是要与老人同住也并不可怕,老人可以帮助自己照看孩子,自己也方便照顾老人。对老人的“唠叨”,如果你把它看成长辈对晚辈找茬、挑刺,就会不厌其烦;如果把它看成长辈对晚辈关心、爱护,就会耐心倾听。

    出了办公楼,费爱军知道早上爸爸煮的稀饭还有不少没有吃完,晚上搞不好又是一锅剩饭在家里等着自己,便在万寿路旁边的快餐店里吃了一份蛋炒饭,又买了一碗烩面让服务员打包,准备带回家给爸爸吃。爱军想到爸爸的胃不好,有时候在外边也给爸爸买些软的、稀的、热的饭菜带回去,并且骗他说是与同事一起聚餐时吃剩下打的包,尽管费元青每次都会说“你们不要在外边乱花钱”,但儿子带回来的饭菜比自己做的味道确实要好得多,所以每一次也都吃得津津有味。

    爱军回到家里,看到姐夫赵启亮与爸爸一起坐在沙发上聊天,肖肖上了幼儿园以后,他就很少到这里来了。

    爱军放下手里的东西,刚在沙发上坐下来,赵启亮就嘴里喷着唾沫星子对他说,谁家的儿子多么听话,娶了个老婆多么孝顺,生了个孩子多么可爱,一家人老老少少过得多么幸福。并说自己做得多么多么好,在单位是个好员工,在家里既是老的人好儿子,也是妻子的好丈夫,更是儿子的好爸爸,当然,在岳父家里也是个好女婿。

    爱军明白了,赵启亮是爸爸搬来的援兵,说服自己成家立业找媳妇的。

    爱军一声不吭,赵启亮的话他不是左耳进右耳出,而是根本不想让它进入耳朵,他看也不看姐夫一眼,只是低头想自己的心事。

    费爱军对自己这个姐夫一直没有好感,他和姐姐在家里,一个是“一”,一个是“二”,“一”是一不做,什么事都不管;“二”是二不休,一会都闲不住。爱军心里在说,你赵启亮耍嘴皮子挺在行,做得比谁都差劲,睡觉时说梦话都在撒谎,一张喜欢抽烟喝酒的大嘴巴就是效率很高的假话制造厂。你这个德行哄骗爸爸姐姐还可以,做我的思想工作还不够资格,希望你快点闭嘴,对着牛弹琴,牛还能欣赏音乐,对着牛吹牛皮,牛心里就不舒服。

    赵启亮口干舌燥地对着爱军说了二十分钟,觉得应该是圆满完成了岳父交给自己的光荣任务,推说一会儿他的朋友找他还有事,没找岳父收唾沫费,就赶快起身走了。

    爱军看到爸爸做好的菜烫饭还没有顾上吃,便把自己带回来的烩面打开,让他热一下再吃。

    爱军以少有的耐心,在爸爸面前坐下来,郑重其事地告诉他,自己有抓紧时间结婚成家的打算,并争取让他早日抱上孙子。

    费元青吃着爱军带回来的饭,认真地看了看儿子,觉得他今天不像是在糊弄自己,脸上虽然秋风依旧,心里已经春暖花开,他把爱军的转变归功为女婿赵启亮做“艰苦细致”思想工作的结果,同时觉得,儿子今天带回来的烩面格外好吃。(。)

部队大院的";老百姓";(八)①() 
北京的“秋老虎”的确很厉害,已经是阳历九月份了,地下室里依然是又闷又热,大林在旧货市场花二十块钱购买的一台不愿意二次就业的电风扇,摇头晃脑地嗡嗡作响,发着人们谁也听不懂的牢骚。

    大林不像费爱军那样早上不吃饭,而是习惯早上起了床先做一会早锻炼,尔后在马路旁边随便吃点东西以后再去办公室。今天早上,他在流动摊贩手里花一块八毛钱买了两个便宜肉包子,又买了一袋尚有余温的豆浆,吃饱了才去编辑部上班。

    大林在办公室里,一个上午都觉得肚子里边不舒服,他四次到厕所里检查卫生,两次到办公楼附近的小药店巡视工作,其他时间都是捂着翻江倒海的肚子,在座位上检验椅子的质量,快下班时感到头昏脑涨,竟然发起了高烧。

    申桥让陈充实把崔大林送回他租住的地下室里休息。

    陈充实从地下室走了以后,崔大林中午只吃药,没吃饭,躺在小房间的木板床上想心事。

    这一段时间的好消息比较多。

    前几天费爱军对崔大林说,杨传福叔叔直接给他打了一个电话,说是对崔大林的印象不错,他也通过电话问女儿秋萍对与大林交朋友的想法,秋萍有意先与大林保持联系。

    崔大林曾经对费爱军说过,他将来是留在北京发展或是回到老家创业都没有想好,现在谈女朋友为时过早。再说自己本身和家庭的有些条件都不是太好,对杨秋萍的情况也了解不多,将来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怕耽误了人家女孩子找男朋友的时间。爱军对大林说,你没有必要存有那么多的顾虑,现在是让你交女朋友,又不是让你结婚,先互相了解一下,将来行就谈,不行就散,谈朋友不是浪费时间,而是积累经验。爱军还对大林说,杨秋萍是个很不错的姑娘,可惜你没有见过她本人,人常说,嫁夫看爹,娶妻望娘,她爸爸杨传福是个和蔼可亲的退休干部,这个你已经知道了,她妈妈郑丽娜是个活跃风趣的耿直女人,这个你以后也会知道,这样的爹娘教育出来的孩子能差吗?

    崔大林听了费爱军的话,笑了笑,心里说:你爸爸妈妈都是朴实勤劳、节约俭省的人,不是也养了你这样一个整天作风稀稀拉拉、花钱大手大脚的儿子吗,只不过是最近才学得好了一些。

    大林让爱军给他几天时间再考虑一下再说。

    柱子前几天在电话里对大林说,崔双来自从当了村委会主任以后,村民的意见就一直很大,最近又有人反映他有贪污公款的问题,他已被乡里撤职,正在接受调查,乡政府准备让柱子接替崔双来担任沿河村的村委会主任,选举程序已经走完。大林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向他表示祝贺。柱子说,他当村委会主任主要是村里的群众一致拥护,赵连明给乡领导的推荐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大林问柱子,他的奶奶怎么样了,柱子说老人家现在心情舒畅,身体非常好,脑子也很清楚,只是耳朵越来越背,经常打岔,她听电视里的播音员说“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访华”,就问柱子:“现在老百姓都买衣服穿了,谁家的‘姐夫’还纺花?”

    二林在电话里讲的事情更让大林高兴,他说赵连明已被县里任命为县敬老院的院长。县民政局廖副局长曾经为敬老院物色了一个会计,但后来又听说这个会计以前在经济上曾经出现过问题,便让赵连明再推荐一个。二林在县城朋友的包工队里打工时曾经管过账,也自学了一些财会知识,赵连明向廖副局长提议,让二林担任敬老院的会计,廖副局长同意了,二林说他目前正在市里参加一个为期两个月的财会人员培训班。

    大林问二林,别人对赵连明担任敬老院院长有什么看法,二林说赵连明为人忠厚,办事认真,人们都觉得他是敬老院院长的合适人选。二林还说,赵连明自从当了院长,已经走访了很多个单位和家庭,听取不同层次人员的意见,也到外边取了两次经,他对二林说过,办敬老院是为夕阳人士服务的朝阳产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敬老院主要帮助解决在外学习、生活和务工人员家庭留守老人的赡养问题,提出来的口号就是“为留守老人营造一个温暖的家”。

    铁蛋平时给大林打电话最多,屁大一点的小事就能啰嗦大半天。昨天晚上他又给大林打电话,大林当时正在地下室的出租屋里加班改稿子,问他有什么事,铁蛋哼哧了一会说:“我刚才还想着有件事要给你说,这电话一拨通,是什么事情又忘了。”大林又好笑又好气地对他说:“你没事了就好好想想怎么样把猪养好,刚才想说的什么事情想起来了,过一会再告诉我!”刚过了不到三分钟,铁蛋又把电话打了过来,对大林说:“哎,我想起来了,青翠准备着与黄乾离婚!”大林哭笑不得地说:“你那么大惊小怪干什么,我听说青翠和黄乾的关系最近一直不好,他们不是早就闹着要离婚的吗!”

    “不,不,这一次是真的要离。”铁蛋在电话里兴奋地大声说。

    “青翠与黄乾离婚,你好像非常高兴似的?”

    “黄乾不是个东西,青翠与他离了婚可以嫁到一个更好的人家。”

    “你是不是在打她的主意?”

    “不是,不是,我平时对她是只有贼心没有贼胆,知道自己配不上她!”

    当然,大林也有一件挂心的事,就是以后二林有了稳定的工作,可能就在县城里成家居住了,身体都不是太好的父母在农村由谁照顾?

    晚上六点多钟的时候,申桥和陈充实、吴忧一起,吃过晚饭到崔大林租住的地下室里来看他,并给他带来了一饭盒大米稀饭和一包咸菜。

    大林对申桥说,他下午觉得肚子舒服了一些,体温也有些下降。

    申桥用手摸了摸大林的脑门,感到还是有些烫,用体温表一量,三十七度八。他让大林先把稀饭吃了,晚上注意休息,多喝水。

    大林的病情好转,几个人都很高兴,屋子里的空气顿时活跃起来。

    陈充实对大林说:“如果你不再拉肚子了,就赶快把体温降下来,人的身体如果连续发烧,烧的时间长了容量出现问题。我有个同学患重感冒,连续发烧三个星期,后来从裤裆里鉆出来两只小鸡来!”

    吴忧听了陈充实的话,疑惑地看看他,不明白他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陈充实看着吴忧认真的样子,“扑哧”一声笑了,说:“看什么看,连这一点都不明白,是他的体温太高,‘蛋’孵化了呗!”

    吴忧捅了陈充实一下,红着脸对申桥说:“陈编辑这个人想象力非常丰富,经常编瞎话糊弄我们,他的模仿能力也非常强,把假的弄得跟真的一样,上小学的时候模仿家长的笔迹在作业本上签字,读中学的时候模仿家长的声音给老师打电话请假,申主任您要提高警惕,说不定什么时候他也要欺骗您。”(。)

部队大院的";老百姓";(八)②() 
申桥很高兴看到编辑们没事的时候在一起说笑话、闹着玩,听完吴忧的话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九平方米大的一间小屋子里又一下子挤进来三个人,室内的温度快速上升,电风扇吹出来的风都是热风。

    陈充实在距离电风扇最近的地方坐下来,擦拭着额头上的汗水说:“都什么季节了,天气还这么热,如果地球的气温持续升高,太平洋总有一天会变成一个巨大的鱼肉火锅。”

    吴忧接着陈充实的话题说:“老天爷这几天好像患了重感冒,高烧不退,每天的气温都在三十五度以上,应当动员所有的护士给它打退烧针。”

    申桥说大林发烧不能吹风,伸手把电风扇关了。

    陈充实解开衬衣的衣扣,对大林说:“地下室住着真不舒服,又闷又热,你在大学学的是良种繁育,能不能让夏天与冬天杂交,使一年四季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