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部队大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京的部队大院-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文铭心里一激灵,马上想到了郑罡,连忙问李开华“她说那个军官叫什么名字了吗?”

    “这个我倒是没有问,听女孩子说的意思,他工作的地点离你不远,也可能与你是一个单位的。事过之后我才想到,如果那个军官是你的熟人或者同事,人家不等于找了个被别人使用过的二手货吗,用买马的钱牵回家一头歪嘴骡子太吃亏了,所以,才打电话把你约出来说说这件事。”

    “你还算有点良心,这件事不要再对别人讲了,我把情况了解清楚了再说。不过,有一点值得怀疑,混迹于商海的女孩子喜欢花天酒地,会找一个拿死工资的军人过清贫日子?”

    “按照有些人的想法,又聪明又漂亮的女孩子可以傍个大款。但是,也有些人不这么想,再大的大款也没有公款大,现在女孩子嫁一个有权管钱的公务人员最好不过。过去是认钱作父的多,现在是认官当爹的多,如果你当官又有钱,她可以喊你喊爷爷。”

    陈文铭不高兴地说“你别胡扯了,大款是个人的钱,可以随便花,公款是大家的钱,乱用就犯法。再说当官的也不是个个都有权、都有钱,像我们这样的军官虽然在部队也算个官,只不过是大机关里的小办事员,除了工资条上的钱和节假日补助费,基本上就没有其他收入了。”

    这一次是李开华撇嘴了,不屑地对陈文铭说“清水衙门四两油,你的话谁信呀?个人的钱用了会心疼,公家的钱不用白不用,目前可以说每天都有公务人员用了公家的钱被判刑或者受罚,这还不过是很少的一部分,更多的人在逍遥法外,现在不管是灰老鼠或是白老鼠,不被猫抓住就是幸运老鼠。”

    陈文铭也不理会李开华那么多,站起身来对他说“你还有其他的事情没有?没有了,那好,咱们撤!”

城市的星空(十)() 
晨钟挨了张广源一顿批评,心里反而很高兴。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张广源由副师职参谋改为副局长的任命下发之后,很多人都感到吃惊,机关里谁提局长、副局长,一般都会酝酿较长时间,群众中也会有一些传说,而张广源这个副局长当的有点突然,除了相关的几个人知情,其他的人事先都没有看到迹象。

    崔局长对张广源说,他也是在部党委研究上报任用干部名单时才知道消息的,据王部长讲,是上边管干部的晨副主任向部里推荐了张广源。“你是不是找过或托别人找过晨副主任?”崔局长问张广源。

    张广源莫明其妙地说“什么陈副主任、新副主任,我根本就不认识。我已经是五十来岁的副师职参谋了,只想把自己分管的那点工作做好,托关系、找靠山的事,我不擅长,也没兴趣,仕途上人多拥挤,而且经常堵车,让别人在官道上去争去抢好了。”

    崔局长有些不解地说“这就奇怪了,据王部长说,晨副主任对你的情况好像还比较了解,他还对王部长说,像张广源这样德才兼备的干部不放到领导岗位上,是我们部门的失职。”

    张广源委屈地提高了音调,有些着急地说“崔局长,你不应该怀疑我的话,你告诉我陈副主任叫陈什么,我直接打电话问他,宁可这个副局长不当,也不能落个跑官要官的名声。”

    “这就没必要了!”崔局长看到张广源认真的样子,禁不住笑起来,劝他说,“你别着急,晨副主任虽然任职时间不是太长,我也是只见过他两次,听别人反映说这个首长作风深入,为人正直。他姓晨,不是耳朵陈,是早晨的晨。”

    “是早晨的晨”张广源听了崔局长的话,一下子楞住了。他好像听一个朋友讲过,晨钟与一个高级干部有血缘关系,他也曾经问过晨钟,但晨钟断然否认,难道是他对自己说了假话,并且在中间起了作用?

    他在崔局长面前没有敢再说什么。

    在夜深人静的操场上,面对张广源的诘问,晨钟平静地说“我与你说的晨副主任确实没有血缘关系,我喊他大伯,因为他是我爷爷的养子。我大伯小时候很苦,是个孤儿,但是很有志气,在学校上学是优秀学生,到部队后,是抗震救灾的模范,也是自卫还击作战的英雄。他对我的成长影响很大,不管是不是他的亲侄子,我都不希望因为与他的关系而获得特殊的照顾。我到领导机关来,是按正常程序调动,我大伯没有为我说一句话。我到机关工作以后,也没有给任何人说过与他的关系,主要是怕别人用有色眼镜看我,不知道你是从哪里得到的信息?我大伯的独生女儿在国外读博士,我倒是有时去他家,他也总是问我一些情况,我向他反映过干部使用中的有些现象和个人的看法,也几次拿你举例子,但并不是有意为你说情或者鸣不平。我大伯做了几十年的干部工作,我相信他的鉴别力,他肯定对你的情况进行过了解,才向有关领导提出使用你的建议的。”

    张广源一副不高兴的样子说“以后不要再在领导面前胡说八道!别人要是说我找领导跑官要官,我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呀!”

    “你身上本来就不脏,跳黄河里干什么,黄河水浑,不是越洗越不干净吗?”

    “不管怎么说,你以后别在你大伯面前再讲我的事。”

    “记住了,你的批评我虚心接受!”

    晨钟笑着对张广源说。

    这是一个距机关较远但环境幽静的特色小吃店。

    今天是周末,郑罡洗了澡,理了发,还特意穿了一件有长条格格的衬衣,身上像是打了条形码。他今天晚上做东,要请组里其他的三个人吃饭。

    晨钟跟着郑罡先到饭馆的包间点菜,过了半个小时,局里的司机才把张广源和陈文铭送过来。

    “小郑,你调机关时间不长,周围什么地方有好吃的都了解得很清楚,我在机关二十多年,也不知道这里有个饭馆。”张广源笑着对从包间里跑出来接他的郑罡说。

    “那当然,识食物者为俊杰吗!”郑罡做个鬼脸说。

    陈文铭在一旁开玩笑说“郑参谋,你今天穿上这件衣服很好看,像是一只漂亮的木桶。”

    郑罡无奈地说“唉,没法子,人瘦了可以打肿脸充胖子人胖了,怎么掩饰都不显瘦,你们以后给我介绍对象,都要让女孩子隔着门缝看我。”

    四个人落座以后,郑罡举起酒杯说“今天请各位到这个小吃店小坐吃小吃有两层小意思,一是祝贺张参谋荣升为张副局长,也祝贺陈参谋荣升为组长,我们组最近肯定还要再调新人来,同时祝贺小晨即将由新参谋荣升为老参谋二是感谢三位同事平时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我这个人小毛病多,希望以后除了关心帮助,还要批评教育。”

    张广源举着酒杯说“你还要特别感谢陈参谋,是他及时为你提供信息,让你没有掉进漂亮女人的酒窝里,成为失足男青年。”

    郑罡红着脸说“张副局长说得对,记得我以前还给小晨讲过,谈女朋友和结婚都要特别慎重,结果自己反而百虑一失。”

    晨钟也举着酒杯说“我们还要祝贺郑参谋的诗作终于在报纸上公开发表。”

    “学习写诗不过是为提高机关文书写作水平的一种方式,不值得一提。”郑罡不以为然地说,“好,咱们边喝边说,来,干杯!”

    几个人推杯换盏,一会儿一瓶白酒就见了底。

    陈文铭酒量很其他三个人思维正常、脸不改色,他已经头昏脑胀、满面通红,摇摇晃晃地站起身来,拉着郑罡的胳膊说“小郑啊,找女朋友这事不能着急,找不到二十多岁的,就找一个三十多岁的找不到长得漂亮的,就找一个长得一般的吃不到天鹅肉,就去吃、吃烤鸭。不正经的女人是有毒食品,咱宁愿饿肚子,也不能尝一、一口。”

    张广源笑着对陈文铭说“你这不是把咱们小郑比作癞蛤蟆了吗!”

    晨钟看陈文铭喝的有点过,也站起来,扶着他的身子对郑罡说“陈参谋说话的意思是好饭不怕晚,也就是说,错过了欣赏三月的春兰,就观赏九月的秋菊。”

    “陈参谋有话坐下来说,还是小晨的话讲得文雅!”张广源说,“谈朋友就像乘公交车,发现坐错车了,到站下来赶快再倒别的车结婚就像在北京坐地铁,有时候想上去不容易,有时候想下来也不容易。所以,谈女朋友要慎重,结婚更要慎重。”

    郑罡说“其实,我这个人就是想追求圆满,各方面的因素都想照顾到,结果除了身体圆满之外,其他的都没有圆满。前一段时间结交的那个女孩子,给人的第一印象不错,她是在我与女博士分手后精神倍感空虚的时候乘虚而入的,那个时候,我对问题的分析有偏差。”

    陈文铭趴在桌子上,口齿不清地说“谈女朋友不能充大大方,在经费上不能投入太多,只要不结婚,你就有可能是花钱养活别人的老婆。”

    张广源说“陈参谋休息一会吧,我们说的话与你想的事不是一个意思。”

    陈文铭闭着眼睛不再讲话。

    张广源对两个年轻参谋说“我以前只是在工作上严格要求你们,忽视了年轻同志生活中的个人问题,这是个失误,生活上的问题解决好了,才能集中精力把工作做好。你们两个年龄都不小了,个人的问题都要抓紧,为了知根知底,我建议你们的着眼点先放在机关的女工作人员和老干部家里的女孩子身上,不要怕别人说兔子吃窝边草,有一句话叫做,既然窝边就有草,何必再到远处找,这句话说的有道理。”

    两个年轻人听了张广源的话都笑了。

    郑罡给晨钟开玩笑说“小晨,张副局长的指示我们要坚决贯彻执行,我看机关保密室新来的保密员对你有点意思,你每次去承办文件,她的视线缠绕到你身上解都解不开。”

    晨钟也给郑罡开玩笑说“我看机关服务中心年轻的女经理模样漂亮,体态丰满,与你比较班配。不过有一点,她一只耳朵戴两只耳环,虽说两只耳朵上也是四个圈,但可能要比一台奥迪车难以驾驭。”

    “你们两个越说离题越远。”张广源对两个年轻参谋说,“工作和生活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生活问题处理好了工作才有干劲,工作做出成绩了,女孩子自然就会找上门来。今天就这样吧,小晨扶着陈参谋往外走,咱们叫一辆出租车,一起回机关大院!”

    本篇完

住院(一)() 
这所军队医院不仅全军闻名,而且闻名全国。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这所医院聚集了全军乃至全国著名的专家教授,拥有全国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如果你有幸,不,应当说不幸染病,不得不到这个医院去治疗的时候,你会有一种感觉,好像世上所有的人都在害病,都在这里开方取药找医生,而且来这里看病的老百姓比军人要多得多,门诊大楼里,操不同口音、着不同服装的男人和女人,匆忙地跑前跑后,急切地上楼下楼,人挤人,脸对脸,全无了陌生人之间应有的距离和矜持。

    到这里来的病人或病人亲属,办理治疗手续和交费的时候,你分不出谁是穷人谁是富人,谁是官员谁是百姓,对医院的工作人员都一样的表示出谦恭,对收费的标准都一样的不认为不公。

    在这个医院里看病难,住院更难,属于典型的“一床难求”,即便是医生给你开了入院证明,半年六个月才能等上床位也是常事。按照这个时间计算,越轨女孩子肚子里怀了孩子想住院打胎,等排上队的时候,只有准备去妇产科当产妇、品尝苦涩的禁果了。当然,这只是“理论数据”,打胎不一定非要住院,需要住院医生也会采取有力措施,不让你等那么久,以免私生子满大街跑。

    挂号大厅里熙熙攘攘,张玉梁虽然穿着军衣,佩带着上尉军衔,但是却不能在“军人挂号处”排队挂号,因为他是带着父亲来看病,要挂地方人员的号。

    张连根老汉六十多岁的年龄,看上去像是七十多岁的样子。被生活重担压弯了的腰佝偻着,整个人的身体成了一张弓,蜡黄的脸上沟渠纵横,书写着他在艰难环境吃苦受累的全部履历。现在农村的年轻人穿上时髦服装,与城市的年轻人相比,没有多大区别,但是上了年纪的人不一样,即使完全是城里人打扮,别人也会看出来你是农民,因为长期的农村生活会在一个人身上铭刻上无法磨灭的印记。

    张老汉被大儿子张玉柱搀扶着,无力地靠在墙壁上,好像玉柱的手一松,他就会瘫坐在地面上。

    张连根两眼已经昏花,但是二儿子玉梁那一团模糊的绿色身影,一直在他的视线内。

    张连根在玉梁面前一直有一种负疚的感觉,在生产大队当党支部书记的那些年,他的一颗心都操在了大伙身上,对这个从小就不吵不闹、乖巧听话的二儿子,自己几乎就没有怎么管过。直到玉梁高中毕业考上军校,快要离开家的时候,他才突然意识到,多年来,自己没有尽到一个当爸爸的责任。现在的这个家在经济上主要靠玉梁支撑了,为了省出更多的钱补贴家里,玉梁把自己生活上的开支已经压缩到最低限度。不久前,是他今年第二次回去探家,他说回家是坐的火车卧铺,但他妈妈给他洗衣服时发现了口袋里揉皱了的一张硬纸片,玉柱对妈妈说,那是火车硬座车票。

    “对象吹了?”今天早上下了火车一见玉梁的面,爸爸就问。他要对二儿子已经打电话告诉家里的信息再证实一遍。

    “吹了!”玉梁肯定地回答。

    “谈了一年多,咋就吹了?”

    “前边是一年多,后边是一辈子。”

    爸爸知道,女孩子给儿子吹的原因之一,是玉梁的家在农村,两个老人身体状况都不是太好,经济负担太重。

    “大娃子,像这样的大医院,挂个号要多少钱?”张连根看玉梁还在蛇一样的长队里排着,有气无力地问玉柱。

    “挂普通号要不了几个钱,挂专家号收费可能高一些。”玉柱回答。

    “给你弟说,挂个普通号就行了。”

    “我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