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部队大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京的部队大院- 第1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赚大钱不一定非要是体力好,重要的是智商高。我初中时的一个同学,身体瘦得像只猴,三根筋挑着一个头,大学毕业以后赚了大钱,现在与别人合伙办了一个电子城,规模还不小。我现在参加的这个计算机培训班结束了,就准备辞去目前的推销工作去投奔他。”念军憧憬着说,“想想看,假如有一套自己的房子,里边只住着我们两个人,有话就说,有屁就放,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该有多好!”

    “你现在在你们家想干什么就干不了吗?”小弥不解地问。

    “干不了。”念军肯定地说,“我爸爸在我们家里既是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书记,又是中央党校在我们家开办的分校的校长,同时还兼任道德法庭的庭长,他时时刻刻在监视着我的一举一动,并随时准备给我上一堂毫不生动的政治课。”

    “我爸爸不管我那么多,他和我妈妈整天只顾着赚钱去了。我知道我妈妈手里现在已经控制了好几套房子,将来她可以把自己大卸八块,脑袋住一套,身子住一套,腿和胳膊再各住两套。”

    “现在的房价涨得厉害,你妈妈有远见,她控制的房子也不是将来要自己住,而是等着升值到了一定的程度以后再出手。”

    “以后房子升了值,她也该升天了。”

    “你狠你妈妈狠得要死,可是,我爱我妈妈爱得要命。我妈妈随军之前,一个人在农村,既要照顾她家和我爸爸家里的老人,又带着我,非常不容易,我将来有钱了,一定要让妈妈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玩得好。”

    “你以后怎么样对待你的爸爸?”

    “对我爸爸就另当别论了,等他老得走不动的时候,我就每顿饭给他一个馒头、一碟咸菜、一碗白开水,再雇请一个人,每天十二个小时给他读革命导师的经典著作。”

    “你妈妈良好的品德和对儿子的关爱之情,是你一生的财富,与你相比,我穷得一无所有。”小弥伤感地说。

    “你还有父母的房产和钞票。”

    “将来他们的房子我是不会住一间的,他们赚的钞票我也不会花一分钱。现在吃他们的,用他们的,住他们的,是因为我还没有在经济上独立。藤缠树不是要拥抱他们,而是要利用它站立起来。我已经与一个小姐妹商量好了,等我学习出师了,我们就租一个门面房,合伙开个美容店,自己养活自己。”

    “美容店能赚钱吗?”念军担心地问。

    “肯定能,我曾经作过市场调查。现在爱美的女孩子太多,而长得较美的女孩子又太少,很多女孩子对父母赐给她们的容貌不满意,想通过美容师的手进行再加工,美容店实际上就是人的面部整修车间。”

    “开美容店的资金从哪里来?”

    “我已经悄悄地积攒了一些钱,我平时给了奶奶和爸爸妈妈一个花钱大手大脚的印象,实际上我一个人在外边很少买吃买喝,身上穿的衣服很多都是假名牌。”

    “你说我聪明,其实你也很聪明,可以给诸葛亮当师傅。”念军对小弥的良苦用心表示佩服,“我们俩也交往不短时间了,我天天像个地下工作者一样,躲躲藏藏的,也不是长久之计,我想等你爸爸的公司和我爸爸单位的合作建房项目确定下来之后,他们那边开工,咱们这边公开。”

    “我们的关系公开之日,就是我搬离这套房子之时。”

    “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我心里非常清楚,你并不是我爸爸妈妈心目中的女婿,你对这一点心里也应该有个思想准备。”

    “你是说我和这套房子之间,你只能二者选其一。”

    “我不是那个意思,没有与你这层关系,我也要从这里搬出去,公开与你的关系,只是加速我的这个计划的实施。”

    “我情愿夏天坐在树荫底下听知了叫,冬天站在马路边听汽车喊,也不愿意再在家里听我爸爸的说教了。所以,我不怕将来与你一起在外边租房子住,只是担心住房条件不好你受不了。”

    “你太小看人了,我和奶奶在一张床上睡到了十二岁,直到上了初中,奶奶才让人用木板给我架了一个小床。有艰难的农村生活经历,我将来什么样的苦都能吃。”

    “你从这里搬出去以后,你奶奶怎么办?”

    “她还在这里住,我会经常过来看她。为了以后便于照顾奶奶,我准备以后与姐妹们租用门面房的地方距离这里不能太远。将来我们成家以后租住的房子,也不能离这里太远。”

    “你考虑的很周到。”

    “我不理会我爸爸妈妈将来是否接受你,只担心你爸爸妈妈会不会接受我,上次我爸爸妈妈请你们全家吃饭的时候,我留给他们的印象肯定不是很好。”小弥担心地说。

    念军自己心里对这件事情也一直犯嘀咕,但还是安慰小弥说:“你不要有什么顾虑,我爸爸一直认为我本身的条件不是太好,所以对未来儿媳妇的条件要求也不会很高,今年春天别人给我介绍了一个电梯工,他就想让我同意。我妈妈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加上与你妈妈早就认识这层关系,她应该不会反对咱们两个人交朋友。”

    两个人推心置腹地谈了好大一会时间,直到保姆喊他们下楼吃饭。

    小弥让念军一起下楼吃饭,念军有些难为情地说:“总是在你们家吃饭不好意思,咱们还到外边吃羊肉烩面吧!”

    “今天就在家里随便吃点算了,我知道你爱吃肉,特意让保姆炖了一大锅排骨。下次你再来的时候,我请你到我们初次见面的那个地方吃海鲜,我爸爸在那里存的有钱,我在那里也可以签单,以前我曾经带着我的小姐妹到那里去过几次,后来很长时间就没有再去了。”小弥说。

    一大盘又香又烂的排骨一会就从餐桌上搬到了汪念军的肚子里,念军的情绪很好,边吃边说,每一句话都是伸到小弥奶奶身上的‘老头乐’。在念军吃饭的过程中,老太太深情地望着坐在对面的孙女和未来的孙女女婿,牙齿严重缺编的嘴巴就一直没有合拢过。

    吃过饭以后,小弥把嘴巴附在念军耳边,悄声地表扬他:“别看你在饭桌上吃那么多的肉,性情温柔得像是个食草动物,我奶奶好像非常喜欢你。”

给老兵安个家 第三十二章 圆梦(上)() 
综合部的退休干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聚齐过,听说是部里的筹建办要通报经济适用住房的筹建情况,一些很多年没有参加过集体活动的老同志也来了,有的是口袋里装着药片来的,也有的是让孩子们搀扶着来的。

    老同志们平时各有各的事情,许久不见,碰在一起,有正儿八经聊家常的,也有嘻嘻哈哈开玩笑的。

    “老王你好啊,很长时间不见了,在家忙什么呢?”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年人,问他身边一个头发全白的更老的老年人。

    “退休了,还能忙什么呢,忙家务呗,前几年当‘孝子’,为儿子找工作、娶媳妇的事四处奔波,八方联络。这两年当‘贤孙’,为儿子的儿子打牛奶、洗尿布,不辞辛苦,乐在其中。你的精神看上去还不错,现在又在忙些什么呢?”白头发老年人也问对方。

    “废物利用呗,不对,应该说是发挥余热,在一家出版社搞文字校对,当社外编辑。”

    对方的语气里满是自豪感和成就感。

    白头发老年人说:“你这么大的年纪了还天天去挤公共汽车,当心一身老骨头别被挤散了架。”

    “我上班的地方距离家里不远,而且我有‘专车’,不用去挤公交车,你问我是什么专车?还是那辆二八‘飞鸽’呗,不喝油,不吃草,双脚一蹬到处跑。”

    这边聊得开心,那边说的热闹。

    “老刘最近身体好吧?”一个矮矮胖胖的老年人问身边一个高高瘦瘦的老年人。

    “身体是大不如以前啊!”高高瘦瘦的老年人说。

    “上了岁数,身体当然不如年轻的时候了,记得你年轻的时候,前一天夜里与同事们写材料写到两三点钟,还要再玩一会扑克再睡觉,第二天黎明的时候打个盹,上午上班以后工作起来照样很有精神。”

    “好汉不提当年勇。说起来打扑克,当年我们经常在一起玩的四个人,他们三个都到‘那边’给我们打前站去了,只剩下我一个老不死。”

    “当心他们在那边‘三缺一’的时候回来叫你。”

    矮矮胖胖的老年人与高高瘦瘦的老年人开起了玩笑。

    高高瘦瘦的老年人笑呵呵地说:“不用他们叫,到时候我自己就去了,不过这几年我还暂时不能去,我得先把经济适用住房分到手以后再说,房子装修好了,自己虽然住不了几年,但是,要给儿孙们留一份遗产。唉,说起来,我有时候也是挺想念他们哥几个的,估摸着那几个老兄在‘那边’混的还不错,要不然,他们怎么自从走了以后,没有一个人偷着跑回来的呢!”

    离开会还有一段时间,老同志们就到得差不多了,他们在一起又说又笑,好像都年轻了好几岁。

    汪泉是会议室里最活跃的一个人,因为退休前做了多年的老干部管理工作,大伙都和他非常熟悉,也知道他办事热情,爱开玩笑,愿意与他说话打招呼。

    汪泉一边安排别人找位置就座,一边与身边的老干部们开着玩笑。

    汪泉也是会议室里最受欢迎的一个人,因为他是代表退休干部参预综合部的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筹备工作的,所以,有不少的老同志总想拉住他,说说自己的想法,了解一些最新的情况。

    “汪干事过来抽一支,这是好烟,我放着一直没有舍得抽。”一个福态的老干部招呼他说。

    汪泉乐滋滋地把香烟接了过去,抽了一口对福态老干部说:“您老人家的香烟应该请个考古学家鉴定一下,看看是哪个朝代生产的,里边的烟丝全干了。”

    “肯定是在职当局长的时候别人赠送的存货。”另一个老干部在旁边笑着说。

    “老汪,我这烟是儿子前几天出差刚带回来的,来,再接着抽一支!”又有一个老干部嘴里噙着一支香烟,手里举着一盒香烟在另一边喊他。

    “我知道你儿子出差经常带好烟回来,以后家里的好烟抽不完的时候说一声,我帮忙去抽,不然也都放干了,我这个人就喜欢给别人帮忙。”汪泉笑嘻嘻地对他说。

    汪泉看到会议室里已经是座无虚席,再来人就没有地方坐了,连忙让小尚到别的办公室去再去搬几把椅子。刚把小尚支使走,他一转身,看见一个头发花白、身材削瘦的老同志也柱着拐杖走进会议室。

    “哎哟老肖,几个月不见,您老人家还……还健在呀!”汪泉上前握住他的手高兴地说。

    “健在不敢当,凑合活着。”花白头发的老同志嗓门很高,笑着说。

    “哎,要活就好好活着,不能凑合。”

    “不凑合有什么办法,我今年已经六十九岁,年近古稀啦!”

    “古稀今不稀,六十九岁现在只能说是个‘资深青年’,连中年人都算不上。老哥的思想要解放一点,不要再为爱情看陵守墓了,嫂子有病那几年,你不分昼夜地伺候,也对得起她了。常言说得好,儿孙满堂不如半路夫妻,趁现在身体条件还好,赶快再找一个年轻一点的老伴。”

    “身体好什么呀,我患有神经衰弱、腰脊劳损,胃病也经常犯。”

    “您的病都在上半身,下半身没有毛病就行。”

    汪泉刚与花白头发的老同志说了几句笑话,一扭头,又看见一个瘦弱的老同志也在望着自己发笑,就亲切地拉住他的手说:“这不是丛大哥吗,好久不见了,你怎么‘惊蛰’的时候不露面,现在从什么地方钻出来了?”

    “我是听说你们要给我们这些老家伙建新房子,才舍得离开老窝跑出来的。”瘦弱的老同志也与汪泉开玩笑说。

    “现在的身体怎么样?”

    “还好,没有什么大问题,就是有点糖尿病。”

    “有糖尿病不好,要是有尿糖病就好了,尿糖的人多了,能省出不少甘蔗地来种庄稼。”

    离预定开会的时间还有几分钟的时间,谭森陪着任复兴走进了会议室。

    任复兴不停地给老干部们敬礼、握手。

给老兵安个家 第三十二章 圆梦(下)() 
汪泉将任复兴引导到主席台上就座以后,对着话筒高声朝台下喊:“请各位老领导、老同志都坐好了,咱们下边开会。今天的会议议题只有一个,就是请综合部退休干部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筹备办公室主任、计划局局长任复兴同志,通报本部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筹备工作的有关情况,听取老干部们的意见和建议,首先欢迎任局长介绍情况!”

    老干部们多筋少肉的手,拍起巴掌来依然十分有劲和响亮。

    任复兴连忙站起身来,给老干部们敬了个礼。

    问候了老同志们之后,任复兴着重讲了综合部首长的意图、筹建办近期所做的工作,建房项目的立项及进展情况、住宅小区的布局与户型、下一步工作的设想、目前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意见等内容。

    任复兴介绍完了有关情况以后,请老同志们发言、提问题。

    一个大约七十来岁的老同志举手要发言,小尚赶忙跑过去,将话筒递给他。老同志颤颤巍巍地站起来问任复兴:“这次建好的的房子分给我们之后,是不是就属于个人所有了。”

    任复兴在主席台上也连忙站起身来,做了个请他坐下的手势说:“请老领导坐在座位上讲话,一会还有哪些老领导要发言,都不要站起来。”

    任复兴然后说:“综合部这次的经济适用住房是按照军队和地方的有关政策与规定建设的,建成以后不是分,而是卖,老干部们买到手以后,现在可以住用,将来子女们也可以居住、出租和继承,只有等办理了有关的手续,拥有房产证以后,房子的产权才真正属于个人所有,也才能像商品房一样对外出售。”

    提问题的老同志满意地点了点头。

    任复兴接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