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在明朝当国公- 第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想着别的事情,不过接下来杨来顺又开始警告道。

    “还有,诸位也别想着开个最低价把别的人挤走,然后就用以次充好的方法赚黑心钱。我们家大人说了,咱们固然是不差钱,但对于那些用陈米、霉米以及往米里搀米糠或是沙子的奸商决不姑息,若是被发现的话咱们手中的刀子可是不认人的!”

    杨来顺的话一出,立刻让不少心里正在动歪脑筋的粮商心里就是一凉。以次充好往粮食里掺沙子可是商贾们赚钱的不二法门,你要是这么做了让俺们这么赚钱啊。

    不提那些心里郁闷的粮商们,那些京城里的那些闲得无聊的老少爷们可不管这些,如今的他们最感兴趣的是那些跟着杨来顺过来的青壮和十多名军士。首先就是那些青壮和军士们的穿戴就让京城里的老少爷们眼前一亮。

    这些青壮全都是十八岁以上三十五岁一下的男性,不敢说一个个身强体壮,但最起码没有老弱病残。这些人一律身穿三色迷彩服,脚上蹬着一双绿色的老式50式解放鞋,这些解放鞋是杨峰特意从厂家大批量采购的,之所以采购这款老式解放鞋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因为它便宜,一双只需要十元钱,所以杨峰一口气采购了十万双,用来分发给江宁卫的军户、庄丁以及辎重营的青壮们使用。

    当然了,对于那些需要承担作战任务的军士们就不是穿这种鞋子了,对于作战部队杨峰自然要另眼看待,这些人穿的都是比较耐磨美观的作训靴,这种作训靴光是采购价格就是老式解放鞋的七八倍,所以在江宁卫里有一个趣闻,那就是分辨一个人是不是军士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他穿的是什么鞋子就能一目了然。但凡是穿高帮作训靴的就是军士,反观就是庄丁、军户或是辎重兵。

    一身老式迷彩服,一身老式的解放鞋,这样的装扮如果是放在2006年来看那自然是土得掉渣,十足的进城农民工的打扮,但放在三百多年前的明朝这身装扮那可是太新潮了。如今的大明艰绝大部分的百姓穿的都是又沉重又不好看的千层底的布鞋甚至是硌脚的草鞋,何曾见过这么轻便的胶鞋,他们甚至连鞋子的材质都没见过。

    一开始在分发到这些鞋子和衣服后,不少人家甚至都收藏起来舍不得穿,平日里依旧穿着自己打的硌脚草鞋和沉重的布鞋,只有逢年过节才会船上这种轻便的胶鞋,也就是后来解放鞋普遍开来后江宁卫的庄丁们这才开始普遍穿了起来,这次开拔前杨峰又给每一位跟随大军上前线的辎重兵都发了一套迷彩服和一双鞋子,作为对他们的奖励。

    如今这些辎重兵们穿着这么一身齐刷刷的在北京城里这么一站立刻就刷爆了不少的眼球,那些自诩见多识广的北京爷们立刻就被震呆了,这些南京来的军户竟然清一色的绿色服装,脚上穿着不知名的绿色的鞋子,这简直就是一身的绿啊。再看看站在杨来顺身后的那些军士,除了脚上穿的鞋子和头上带的头盔之外,跟那些青壮几乎没什么两样。

    看到这里,不知道是谁开始喊出了绿皮军的绰号,很快绿皮军这个绰号便在集市里传开来,许多没事干的百姓都跑到集市来看难得一见的西洋景,一时间将整个集市都给围得水泄不通。

    当天的购粮计划还是很顺利的,杨来顺一共采购了两千五百石的粮食和草料,另外还采购了两百多只肥猪,由于东西太多他们带来的大车装不完,杨来顺只能先带回一部分,剩下的部分让商家第二天送到军营去,忙碌了两天后,物资补充计划终于是完成了。

    炎炎夏日,内城里会同北馆的头条胡同的一间小院子里,一名穿着淡青色便服,脚上蹬着一双厚底官靴,年约五十多岁,留着一缕胡须,面容安详的中年男子正坐在葡萄架下手持一本书正慢慢的看着,在他面前的石桌上还放着一壶香茗一个茶杯,看样子异常的悠闲。

    就在这时,一名四十多岁,仆人打扮的中年人走了过来恭敬的说道:“老爷,这是江宁卫指挥使杨大人派人送来的帖子,请您出城跟大军会和,准备跟随大军一同驰援辽东。”

    这名中年人不是旁人,正是被罢官闲赋在家前些日子刚被起复的原辽东经略熊廷弼。

    熊廷弼抬起了头伸了个懒腰哈哈笑了起来,他将手中的书本随手仍在了石桌上,“这个杨峰总算是等到了,希望他不要让本官失望才好,否则本官还真的要弹劾他一本。走……咱们会会这位杨大人!”说完,他站了起来朝着外面大步走去。

    “老爷,您等等,咱们总得把东西收拾一下吧!”那名仆人有些急了,对着已经走到门口的熊廷弼喊了起来。

    门外传来了熊廷弼的声音:“收拾什么啊,把咱们的官印和公文带上就好。缺什么东西咱们跟那位杨大人要就是了,想必这个面子他还是愿意给老夫的!对了,你告诉夫人一声,就说老夫来不及跟她道别了,有什么事给老夫写信就是。”

    兴匆匆的熊廷弼只带着一名仆人和两匹战马轻装简从的来到了左安门外的军营旁,看着左安门外那一座座排列整齐的帐篷和一排排拒马以及挖好的壕沟不禁皱起了眉头,脸上浮现除了一丝不解之色。

    等到他们走到了营寨的门口后,看到手持火铳全身披甲笔直而又面容肃穆的站立在门口的两排军士,熊廷弼轻轻咦了一声,“这些军士倒是听精神的。”

    熊廷弼虽然也是文官,但他身为辽东经略又在辽东打过仗,自然不是那些只会打嘴炮的文官可比,眼力也是很高的,一眼就看出眼前这些军士不但装备精良,而且很有可能是打过仗见过血的。

    “这些军士看起来也是见过血的精锐,这个杨峰还真是挺会练兵的!”

    对于大明境内卫所军的状况熊廷弼自然是再清楚不过的,虽然他之前也听说过杨峰的事迹,对于他剿灭倭寇甚至跟跟徐弘基的家丁干过仗的事情也很清楚,但是他对于江宁卫的战斗力还是有所保留的。在他看来江宁卫唯过的两场仗并不能体现出他们真正的实力。

    毕竟江宁卫打的这两场仗里一场是跟倭寇打的,对于倭寇的战斗力许多人都表示怀疑,还有一场仗是跟南京的营兵打的,这就更加扯淡了,对于南京营兵的战斗力几乎所有在九边呆过的人都会下意识的鄙视他们,所以这也直接影响到了熊廷弼对江宁卫军队战斗力的判断,不过今日一见熊廷弼又觉得自己先前的判断似乎有些过于武断了。

    “站住,军营重地不许乱闯。若是无意中至此的请速速退去,若是为公事而来请出示公文或是官印!”当熊廷弼和仆人牵着马走到营门口时,一名军官拦住了他们。

    熊廷弼打量了一下这名军官,二十五六岁左右,身材魁梧面色红润,站在他身后的军士也同样如此,显然平日里这些军士的营养很充足,这个发现让他对杨峰更加有些好奇起来。

    他捋了捋胡须,对这名军官道:“本官乃辽东经略熊廷弼,现奉朝廷之命与尔等一同前往辽东,这是兵部的公文,这是老夫的官印,尔等可进行查验。”他说完后从腰间的袋子里取出官印和一份公文递给了这名军官。

    军官接过官印和公文后仔细查验了一番,这才将手举起放到了耳沿,行了个奇怪的军礼:“原来是经略大人,杨大人先前有令,熊大人到来后请直接到中军大帐找他,请!”

    随着这名军官的军礼,那些手持火铳肃立在一旁的军士们则是右手持枪,左手齐齐横至胸口行礼,一个个神情肃然。

    熊廷弼也看到对方行的军礼,眼中露出一道精芒,但他并没有说什么,而是哈哈一笑走进了军营……

第二百零三章 论实力和谋略的重要性()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

    伴随着阵阵的口号声,一队肩扛火铳全身披甲的军士排着整齐的队列在一名颈部后面悬挂着一面蓝色小旗军官的带领下从不远处走来,这些军士一边喊着口号一边昂着头大步走在路上,看着从旁边走过的精神饱满的军士和他们身上那覆盖全身的精良铠甲,熊廷弼的脸色更加有些变换莫测起来。

    “老爷,这些军士的装备可真好啊!”

    “只是装备好而已么?”熊廷弼只是捋须不语,有些东西他自然不方便跟自己的家仆明说。

    虽然熊廷弼连上不动声色,但其实心里早已掀起了阵阵惊涛巨浪,这支军队装备之精良实在是他生平仅见,覆盖全身只露出了面容的铁甲,肩膀上那些闪着寒光的火铳、军士们腰间的长刀无一不在告诉旁人这是一支武装到了牙齿的军队。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姑且不论,但熊廷弼可以肯定,这支军队的装备在整个大明来说绝对是最好最奢侈的,没有之一。

    “若是这支军队战力能有边军的五六成,那就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情,绝对能在辽东发挥重大的作用。”

    熊廷弼一边沉吟一边牵着马缓慢的走着,过了一会他们依着门口军士的指引来到了位于一个山包下,这里屹立着一个硕大的帐篷,看面积足有近百平米,跟人们平常住的房子也差不了多少,在帐篷的门口站着一排的军士正虎视眈眈的看着过往的来人,当熊廷弼二人牵马过来后,这排人的目光立刻就看了过来,为首的那名军官眼神格外的凌厉,伸出了手掌向上做出了阻拦的动作大声道。

    “来人止步,军中重地无关人等不得入内!”

    熊廷弼还没说话,跟在他旁边的仆人却早就气得怒目圆睁,想他家老爷身为兵部右侍郎、辽东经略,除了被冤入狱之外何曾受过这等怠慢,现在连区区一个指挥使麾下的家丁也敢如此质问他们,一时间气不打一处来的他不等自家老爷说话便大声喝骂道:“瞎了你们的狗眼,这是兵部右侍郎、辽东经略熊廷弼熊大人,尔等还不速速来拜!”

    “兵部右侍郎、辽东经略熊大人?”为首的军官微微吃了一惊,仔细打量了熊廷弼一眼这才抱拳道:“请这位大人出示印信或是官印!”

    熊廷弼不得又一次出示了官印和兵部的公文,这名军官看了一下后这才郑重抱拳道:“卑职宋烨见过熊大人,容卑职进去通报一声,请指挥使大人出来迎接。”

    “不用了!”熊廷弼一摆手:“本官不是来做客的,迎接什么,你们让开!”说完,熊廷弼就朝着帐篷里面大步走了进去。

    宋烨犹豫了一下,眼看熊廷弼就要跟自己撞在了一起,只好后退一步让开眼睁睁的看着熊廷弼走了进去,他只好在外头大喊了一声:“兵部尚书、辽东经略熊廷弼大人到!”

    熊廷弼走进了帐篷,发现这顶硕大的帐篷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昏暗,也不知道这顶帐篷是用什么材质做的,透光性出乎意料的好,外面的阳光可以透过帐篷周围以及顶部照射进来,当熊廷弼大步走进帐篷时,发现一群军官带着一群将领大步走了出来,看到熊廷弼后杨峰朝熊廷弼躬身并拱手道:“末将江宁卫指挥使、江宁参将杨峰见过熊大人!”

    “卑职等参见熊大人!”杨峰身后的军官们由于官职太低,可不敢向杨峰这个胆大包天的家伙学习,纷纷单膝下跪见礼。

    熊廷弼没有理会这些向他见礼的军官,而是用炯炯有神的目光毫不掩饰的打量着站在他面前的杨峰,仿佛丝毫没有在意杨峰没有向他下跪行礼的事。而杨峰也是毫不掩饰的直视着熊廷弼,神情中没有丝毫的畏惧。

    众人看到这一幕都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自家这个指挥使大人别的都好就是太不圆滑了,尤其是在礼节上更是斤斤计较得令人发指。熊廷弼身为兵部右侍郎兼辽东经略,换做后世来说那就是国防部副部长兼一个大军区的副司令,杨峰充其量只是一个农垦兵团的师长,看到上级竟然只是拱了拱手而已,这要是换了一个比较苛责的上司恐怕早就发怒并治罪了。

    不过事情并没有如同众人那般发展,熊廷弼也并没有因此而发怒。他上下打量了一下杨峰,发现这个指挥使竟然同样毫不畏惧的打量着自己,光是这点就让他感到惊讶,要知道如今他已经官复原职,但凡是武将看到他甭管官多大都会矮半截,别说单膝下跪见礼了,就算是双膝下跪叩头也是常有的事,对方不过是区区一个指挥使兼参将而已,竟敢对自己行拱手礼,这胆子已经不能说大,而是吃了豹子胆了。

    换做一年前的熊廷弼肯定是二话不说就要治他的罪,至少也要参他一本。不过经过此次的入狱风波,熊廷弼早已看开了许多,反倒对这些俗礼不太看重。他仔细打量了面前这位指挥使兼参将,只见对方比自己高了一个头的身高,二十多五六岁的年纪,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两眼异常的明亮有神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神情,看着自己的神情也非常平静,并没有看到上级那种激动或惶恐的心情。

    而杨峰也同样在打量着这位原本已经被砍了脑袋并传首九边的辽东经略,只见他五十多岁的年纪,乍看很是和蔼的脸上隐隐透露着一股肃穆的神情,眼神温和,看着自己的眼睛透露着好奇和期待。看到这里,杨峰心里不由得有些好奇起来,按照明史上所说,熊廷弼性格暴烈,现在看他这个样子怎么也不像啊,看来这几年的牢狱之灾给了他太多的改变了。

    看到熊廷弼不说话,周围的军官们也有些紧张起来,这两位不会刚一见面就要闹起来吧。不过好在这种情况没有维持多久,熊廷弼有些满意的点头道,“你就是江宁卫指挥使杨峰?本官早就听说过你的大名,原以为你这样敢率兵跟徐弘基干仗,能打鞑子的指挥使必然是一个膀大腰圆,腰围三丈身高也三丈的好汉,没曾想竟然是个如此的俊朗出众的年轻人,着实让本官吃惊啊!”

    听了熊廷弼的话,杨峰微微一笑:“大人过奖,末将之所以能立下一些微末之功全赖众将士的努力和陛下的圣明,末将不过是运气好了点而已。末将此次路径京师并在此驻扎,就是为了接大人一同前往辽东,能在路上聆听大人教诲实乃末将之荣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