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在明朝当国公-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或许你们都是有身份的有钱人,但我相信我日后的成就一定不会比你们差!道不同那就各走个道吧!”

    看着昂着头走出自己店铺的杨峰,张思成眯着眼睛没有说话,心里在为这个认识了好几年的小老弟赶到惋惜,看来金钱真的能让人迷失,这个杨老弟也不例外啊……

    离开了朝阳市场,杨峰并没有回去,而是搭车来到了北郊的一个新建的建材市场,这个建材市场是去年才建好的,原本当地政府的意思是把这里建成了大型建材的集散地,可建成后却发现由于距离太远,那些建材商都不怎么买账,所以块一年过去了这里依旧是大猫小猫两三只,可是把这里的市场管理部的人给愁坏了,要知道他们的福利和奖金可是跟这里的姥姥挂钩的啊。

    所以当林杨过来打听这里仓库是否租赁时,市场管理部的人立刻不假思索的就答应了下来,并给了林杨一个优惠价。林杨也当即就花五万块钱租赁下了一个面积足有五百平米仓库一年的使用权,因为他预感到自己今后在明朝的生意规模会越来越大,需要的仓库面积肯定小不了的。

    租赁后仓库后,林杨又来到了距离他原来所在小区的比较远的另一个市场定制了一批的玻璃制品,由于这一次数量很大,所以林杨要求货主帮忙将货物运到了北郊的仓库,那名货主也爽快的同意了。

    就这样,在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里,林杨用蚂蚁搬家的方式将数量不菲的货物从现代运到了明朝,而他也没料到在这段时间里,他运到明朝的镜子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第十三章 有人高兴有人愁() 
一间装饰精致的房间里,六盆烧得通红的炭火放在房间的角落里,将整个房间烘烤得温暖如春,将冰冷的寒冬牢牢的阻隔在了屋外。

    东来银楼的石掌柜此刻正坐在房间的圆桌旁,恭敬的将一本账簿递给坐在另一头的穿着青蓝色补子服,头戴一顶乌纱帽年纪三十多岁,面白无须神情悠闲的太监,他衣袖上绣着的三条金线表明了此人是一名六品副统领级的太监。

    只见石掌柜恭敬的说道:“曹公公,这是东来银楼上个月的账本,请您过目。”

    若是让旁人看到必然会感到震惊,能让身为南京规模最大的的东来银楼的掌柜用如此恭敬的态度来对待的人整个南京城不会超过两巴掌之数,这个太监是何许人也,竟然能让石掌柜如此小心翼翼。

    其实,如果有南京的官员在场的话就会知道,坐在石掌柜面前的这名太监就是赫赫有名的南京镇守太监曹大忠。

    只见曹大忠拿起账本,翘起“兰花指”慢慢翻看了起来,虽然在一般人看来这样的姿势很娘,但石掌柜却丝毫没有敢嘲笑的意思,他很清楚眼前这个有些娘娘腔的家伙随便动动手指就可以把自己碾成粉末。

    过了一会,曹大忠放下账本满意的点了点头用宦官特有的带着尖锐的声音说道:“石掌柜,这个月我们东来顺银楼的生意明显好了很多啊,石掌柜您功不可没,咱家会把你的功劳如实向九千岁禀报的,您就等着领赏吧。”

    石掌柜有些惶恐道:“多谢曹公公的夸奖,其实这个月的生意好了这么多,那要多亏了那位南洋来的杨公子卖给咱们的玻璃镜子,否则小人即便有三头六臂也没法让生意变得那么好啊。”

    “嗯,这个杨公子确实是个人才,手里头竟然有那么多上等的玻璃镜子。”曹大忠眼中闪过一丝异彩,看着石掌柜试探着问道:“石掌柜,你看我们能不能从那个杨公子……也就是杨峰的手里把这条玻璃的路子给弄到手,这样一来我们就不用每次都眼巴巴的等着那个杨峰送货了,赚的银子也就更多了。”

    石掌柜苦笑道:“曹公公,您以为小人不想吗?其实在那些玻璃镜子出现的这大半个月里,聚宝斋那些人早就对咱们的生意虎视眈眈了,而且那位杨公子也没有瞒着咱们,那些玻璃是从极西之地的欧巴罗弄来的。欧巴罗距离咱们大明足有数万里之遥,来回一趟就要一年的时间。大海风高浪险,十条船去了能回来五条船就算是老天爷开恩了,咱们谁有那个本事去到那么远的地方去买东西?要是这么容易就弄到货的话,聚宝斋那些人早去了,就是因为路途太过艰险所有我们只能干瞪眼啊。”

    “竟有此事?”曹大忠惊讶的瞪大了眼睛,“咱家原来还奇怪呢,那个姓杨的家伙有了那么一条赚钱的门路,南京城里那些见钱眼开的勋贵们竟然没人眼红,那小子还能大摇大摆的在南京城里晃荡,感情是这条路子人人都知道,却没人有那份能耐啊!”

    “谁说不是呢。”石掌柜无奈的说道:“谁愿意花一年的时间冒着船毁人亡的风险去赚那些钱啊,有那份时间和劲头干什么不能赚钱,何必赚这种卖命钱呢。”

    “这么说来那个杨公子倒是个挺有意思的人呢。”曹大忠突然笑了起来,尖锐的声音在房间里回荡起来,“这样吧,下次那个杨公子再来的时候你把他带来让咱家看看,咱家倒是很想看看这位这位少年俊杰啊,嘎嘎嘎……”随着话音落下,一阵夜枭般的笑声在房间里响了起来……

    曹大忠自然是高兴的,因为杨峰带来的玻璃镜子在南京城已经引发了一阵抢购的热潮。尤其是南京城里的贵妇以及大家闺秀们更是非常喜欢这种制作精美清晰无比的镜子。光是半个月的时间,这些镜子就给他带来了近两万两银子的利润,对于已经没办法近女色也没法光宗耀祖的太监来说,金钱在他们的心里自然也就格外的重要。

    曹大忠高兴了,自然就有不高兴的,尤其是东顺银楼的对手聚宝斋的日子就不那么好过了。原本聚宝斋作为在南京盘踞了上百年的老牌老店,聚宝斋无论在规模还是实力上都远超东顺银楼,平日里也能将东顺银楼牢牢的压在身下,可这次东顺银楼却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使得聚宝斋上下变得很是灰头土脸,尤其是当许多贵妇小姐派人来购买镜子时,聚宝斋的人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多少年了聚宝斋什么时候丢过这么大的人。

    几乎是曹大忠会见石掌柜的时候,在一座漂亮的庭院里,天上依旧飘着洁白的雪花,在庭院当中的一个小亭子里却坐着几名身着锦袍的年轻人,在这些年轻人的旁边则站着十多名侍女打扮的少女。亭子的中央摆放着一个石桌,石桌上摆放着一个燃烧着热气的铜制的火锅和几副碗筷,火锅里的水已经烧开了,滚滚的汤水不住的翻滚,翻腾的蒸汽不断的升腾而起,一股肉香不断从火锅里冒出。

    其中一名身穿绯红色锦服的年轻人面色有些阴沉的对一旁的侍女问道:“聚宝斋的梁掌柜到了么?”

    这名侍女赶紧低头答道:“回国公爷话,梁掌柜早在两刻钟前就到了,此刻正在外头跪着呢。”

    年轻人冷哼了一声:“这个蠢货还敢来,他就不怕我打断他的腿么?”

    一旁的一名圆脸的年轻人笑道:“徐世兄何必恼怒,事情的经过我等已然知晓,这个梁掌柜其实也挺冤枉的,都是下面的人太过胡来,以至于让他替下面的人顶缸。”

    原来这个为首的年轻人竟然就是号称大明第一勋贵的魏国公徐弘基,今年三十一岁的徐弘基正值壮年,当他听说东顺银楼新推出了一款玻璃镜子风靡了整个南京,引得南京无数贵妇和大家闺秀们派人抢购。对于生意异常敏感的他赶紧派人去打听,只是打听完后却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整个人几乎背过气去,感情这个生意竟然是被自家的店铺亲手推到了对手的怀抱里,气得七窍生烟的徐弘基立刻派人把聚宝斋的掌柜给喊了过来。

第十四章 关注() 
此刻的徐弘基虽然气得直咬牙,但也不想在这里大发雷霆,毕竟在周围可是坐着南京的一帮勋贵呢,他可不能太失了礼数。

    刚才跟徐弘基说话的就是英国公张惟贤,英国公府和魏国公府的关系一向比较亲密,是以张惟贤在魏国公府里也随便惯了,他笑着对旁边侍女道:“好了,你去把那个梁掌柜喊进来吧,让他好好的给国公爷赔罪。”

    “是!”

    侍女应了一声就出去了。

    很快,一个四十多岁的身材消瘦的中年人随着侍女走进了亭子,进了亭子后中年人主动给亭子里的人跪了下来:“小人梁寿给主子和诸位国公爷磕头!”

    徐弘基瞪着眼睛对梁寿喝骂:“梁寿啊梁寿,你可真行啊。我本以为是也算是徐家的老人了,办事情也算稳妥,这才将聚宝斋交给你,没曾想竟然捅出了这么大一个篓子,人家送上门的金元宝你竟然也能往外推,你是想气死本公吗?”

    看到徐弘基发怒,梁寿也不狡辩,跪了下来将头磕得蹦蹦响,几个头磕下去后额头已经变得红肿起来。看到梁寿的惨状,张惟贤轻叹了一声:“徐世兄,梁掌柜再怎么说也为魏国公府效力那么多年,你真的要眼看着梁掌柜磕死在你面前吗?”

    徐弘基轻哼了一声,他其实又何尝舍得。梁寿一家世代为魏国公府效力已有两百多年,对徐家可谓是忠心耿耿,只是这次他实在是有些气不过,这才要敲打敲打他,现在听到张惟贤为他求情自然也就是就坡下驴了,冷声道。

    “哼……起来吧。”

    “是,谢过主子!”听了徐弘基的话,梁寿这才站了起来垂手站在一旁。

    徐弘基看了眼形状颇为狼狈的梁寿说道:“这次就算了,下次若是再犯本公绝饶不了你。”

    不等梁寿说话,徐弘基又接着道:“这个玻璃据说是那个从南洋来的姓杨商贾从万里之外的欧巴罗带来的,这个地方离咱们太远,咱们是够不着。但这并不意味着咱们不能再这里插一手,下次你把那个姓杨的家伙带来让本公看看,本公要好好的跟他谈一谈。这么赚钱的生意可不能让那位姓曹的家伙一个人独吞了。”

    “是!”

    梁寿刚应出声后徐弘基又问道:“梁寿,那位自作主张的伙计你是如何处置的?”

    听到徐弘基询问这个惹事的伙计,梁寿就不禁怒从心中起,他咬着牙道:“回国公爷的话,那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小人已经命人将他杖毙了,这样的人留着也是浪费粮食而已!”

    “唔!”

    徐弘基不置可否的点点头,挥了挥手。梁寿便识趣的躬身离去。

    等到梁寿离去后,一旁的张惟贤笑道:“徐世兄,下次你召见那位姓杨的商人可千万别忘了小弟,小弟也对这个家伙很是好奇呢。”

    “哦?”

    徐世纪斜眼瞥了张惟贤一眼,“贤弟也对南洋那边的生意感兴趣?”

    张惟贤哈哈一笑:“常言说得好,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英国公府一大家子那么多人,小弟不多赚点钱的话如何养得起全府上千口人呢。云楚和子维两人,他们难道就不想赚银子么?”

    旁边的另外两人同时笑了起来,“仁化兄所言极是,这年头有钱还能不赚吗,既然那位南洋来的杨先生有这条门路,咱们若不参上一股怎么能行!”

    四人对视了一眼后同时笑了起来。

    杨峰自然不知道如今的大明竟然有那么多人对他感兴趣,此时的他正在现在社会里寻找门路。

    上次被古藤青和黄天耀等人含蓄的批评了一顿,杨峰也是个要面子的人,拿热脸去贴冷屁股这样的事他是做不出来的,否则他也不会主动宁愿丢掉饭碗也要跟那个周主管闹翻了。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杨峰并没有再去朝阳市场找张思成要货,而是换了另外一个市场。

    这些日子里,除了偶尔几天没有月亮的晚上,杨峰几乎每天都在现代社会和明朝来回穿梭,经过大半个月的努力,杨峰发现除了身体的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之外,那块铜镜渐渐变得有些变得不一样了。

    首先,杨峰发现自己能携带的东西变多了,原本铜镜只能携带方圆一米的物体穿越,现在这个范围已经扩大到了三米,这意味着他可以携带的东西增加了三倍,这对于杨峰来说可是件大好事。

    经过半个月的努力,杨峰将上次弄来的48万华夏币花花得差不多了,于此对应的杨峰又从明朝弄回了不少的好东西。

    今天杨峰来到了位于市中心的远方拍卖行,找到了远方拍卖行的经理,在出示了好几件难得一件的好玩意后,远方拍卖行的经理当场表示愿意将杨峰送来的古玩临时加入到两天后举行的拍卖会上。

    两天后,远方拍卖行举办的拍卖会如期举行。

    一辆奥迪车缓慢的在远方拍卖行的门口停下,车门打开后古藤青、黄天耀和张思成三人从车里走了下来。

    看着周围不时下车进入拍卖会场的人,黄天耀不禁笑道:“没想到今天这场拍卖会竟然来了这么多人,看来待会拍卖会上竞争肯定会异常的激烈啊。”

    张思成“嗯”了一声,淡然道:“这些年国家开始提倡藏富于民的政策,国民的收入提升得很快,但与其同时国内的投资渠道又太少,加之华夏币又持续贬值,人们又不甘心手里的钱放在银行里不断缩水,所以开始热衷于进行各种投资,房地产市场和古玩市场就是这样被逐渐炒热的。”

    古藤青赞赏的看了张思成一眼,“我们的张大经理看问题还是一如既往的精辟,说话也是一语中的,这样好了,待会进去后我帮你选几样东西,你买回去后放上几年包你升值。”

    “免了免了!”张思成的手摆了摆,“我对这玩意从不感兴趣,也不像你们那样有钱,看看就好了。唉……看到这里我就想到了杨老弟,这样的地方他肯定会感兴趣的。”

    古藤青微微摇了摇头,“思成,你那位姓杨的小兄弟太过好高骛远,这样的人将来是走不了多远的。看看,说到这里你又不高兴了,算了我不说了,咱们赶紧进去吧!”

第十五章 你们手中的东西就是了() 
远方拍卖行身为华夏南方地区最大的拍卖行,实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拍卖大厅占地足有五百多平米,可以同时容纳五到六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