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在明朝当国公- 第3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六百一十三章 做客(中)() 
别看杨峰来到明朝这么久,但还是第一次正儿八经的上别人家做客,所以对于这种礼仪还是非常陌生的。

    按照明朝的礼仪和规矩,象这样正式登门做客的话杨峰最好能携带自己的妻子一起赴宴的,不过海兰珠如今远在福建却是不能跟他一起过来了。

    什么……带着郑妥娘一起过来?相信我,如果有谁穿越到了古代,做客的时候带着小妾一起去赴宴的话,主人绝逼会在第一时间跟你翻脸,不带这么欺负人的。

    因为在正式的场合里,你这么做的话其含义不亚于指着主人的脸大骂他是狗i娘i养的一样。当然了,如果是私下底到什么地方喝花酒的话自然是另当别论。

    和崔呈秀以及他身后的家眷一一见礼,杨峰这才和他并肩走进了大门。

    只是杨峰一边走心里却一边泛着嘀咕,崔呈秀今天晚上表现出来的热情可不一般啊,竟然率领自己的家眷出来和自己见礼,按照这个时代的说法就叫做通家之好,这个礼仪可就很重了,也不知道这家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俩人走到内院后,杨峰看到在内院的左边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一句话,“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看着上面的这句话杨峰停下了脚步有些惊讶的看向了崔呈秀“崔大人不愧为兵部尚书,若然是杀伐决断啊!

    崔呈秀却是老脸一红,拱手道“惭愧,下官却是在侯爷面前班门弄斧了,此碑也是下官不久前才立上去的。”

    石碑上的字是出自论语·为政篇的一句话。

    在论语当中也是少有的能让人感到杀气腾腾的一句话,它的意思是攻乎异端,归之正义,攻击不同学术派别,不许他们合法存在,他们的言论就不攻自破了。

    怎么样?看起来是不是颇有基督教派当中那种你们只能信奉我,其他的人全都是辣鸡的赶脚。

    事实上这也是东林党的一贯宗旨,没想到却被崔呈秀写成了碑文立在门口,看来这家伙是铁了心要和东林党人杠上了。不过当着杨峰这个战功赫赫的侯爷面前,崔呈秀却万万不敢接受“杀伐决断”这个评价的。

    宴会开始后,很快就有一队舞姬上前表演,更有歌姬在一旁轻声吟唱着不知名的小曲,看着舞姬们那曼妙的身材在眼前飞舞,直有一种让人小火苗直冒的感觉。

    看得出来,崔呈秀为了今天的宴会可是下了一番功夫的,这十多名跳舞的舞姬就算是拉到秦淮河上那也是一等一的,没曾想却成了只供崔呈秀一个人欣赏的禁脔,由此可见外界对于崔呈秀的指责还真是没有一点错啊。

    杨峰在思索的时候,崔呈秀也在观察着他。

    说实话,以杨峰如今的名头,整个大明官场不知道他的人很少。知名度上去了,研究他的人自然就多了,而在许多人的眼中,杨峰这个大明最有钱,手握重兵且最受当今天子信任的江宁侯虽然杀伐果断,对敌人毫不留情,但也不是没有弱点。

    而他最大的弱点就是喜好女色,这点从他府中的那些女人就知道了。象郑妥娘和线娘这对秦淮河出身的小妾就不说了,这家伙竟然连把海兰珠、哲哲和大玉儿这姑侄三女都收入了房里,其中哲哲和大玉儿之前还是嫁过人生过女儿的,从这点来看来这家伙的口味还是很特别的。

    了解到这点后,也不是没有人想过通过这方面来贿赂或是给杨峰下绊子,但是等他们想实施起来后才感到困难重重。

    首先,杨峰这个人跟其他最大的不同就是,他的敌人很多,多到几乎遍布满朝文武的地步。

    跟仇人遍布朝野相反,他的朋友却很少,除了跟皇帝老子关系密切之外,纵观满朝文武跟他谈得来或是关系好的官员几乎两只手都数得过来,而这些跟杨峰关系好的人也不可能自降身份做出送女人的事情来。

    这就跟一个两个武林高手在绝对,虽然一个人明知道对方的罩门所在,只要刺中罩门就能将对方打倒。但对方却在罩门处包裹了一层厚厚的铁板,让人只能干瞪眼,这种感觉别提有多难受了。

    现在崔呈秀看到杨峰盯着大厅里的这些舞姬若有所思的模样,心中不禁暗喜,微笑着问道“侯爷,您看这些舞姬如何?”

    杨峰点点头,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酒,这才点头道“不错,歌唱得好,舞跳得也好,确实是难得一见。”

    崔呈秀心中更高兴了,赶紧道“这些歌姬和舞姬都是下官往日搜罗来的,难得侯爷喜欢,下官待会便命人将这些人送往侯府,希望侯爷不要推辞。”

    “咳咳……”

    一口酒没喝完的杨峰将嘴里的酒给吐了出来,还有一些酒被呛住了,一时间咳嗽不已。

    过了一会才缓过来的杨峰苦笑着连连摆手“崔大人有心了,不过你的好意本侯心领了,本侯在京城呆不了多长时间就要回福建了,若是将这些女人带回侯府岂不是害了她们?此事不提也罢。”

    崔呈秀还以为这只是杨峰推脱之词,继续道“侯爷勿忧,这些歌姬和舞姬都是经过专人调教好了的,而且往日里从未服侍过别人,下官可以保证全都是处子,侯爷尽管放心好了。”

    “还是算了吧,让他们到侯府只能是害了她们,本侯却是不能如此自私。”杨峰摆了摆手,“此事就此作罢,休要再提。”

    看到杨峰坚决的神色,崔呈秀这才相信他是真的在推辞,心中不禁大感好奇。这个杨峰连皇太极的女人都敢抢,甚至姑侄三人通吃,就连如今在京城的小妾都是秦淮河出身,看他往日的做派应该是喜好女色之人才对,怎么连送给他的歌姬也不要呢,难道……他是对我还有戒心?

    “对……肯定是这样。”

    崔呈秀将心比心,换做自己的话恐怕也不会轻易收下别人送来的歌姬,尤其是一个几天前还是不同阵营的人送来的歌姬。自己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杨峰呢,如果杨峰真的是那种看到女人就走不动道的人,他也走不到今天这个地步。

    。

第六百一十四章 做客(下)() 
好吧,看来送妹子这种套路无论古今中外都是互通的,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任何改变。

    拒绝了崔呈秀的“好意”后,杨峰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专门对付起了桌上的美食,譬如说面前这盘牛排就很不错。

    作为一名经常吃牛肉的行家,杨峰一眼就认出来,面前这盘牛肉是取自牛背脊一带最柔嫩的牛肉,在厨师的精心调制下,这块牛排看起来外表金黄,外焦里嫩,肉香浓郁,口感鲜嫩,美味非常!

    在这个年代,吃牛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自从汉朝以后,牛就成为了农业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助手,保护耕牛成为了历代王朝的基本国策。平民百姓就算想要宰杀一条断了腿或是生病的牛也是要向官府报备,批准之后才能宰杀的。

    所以就算是一般的小地主士或是官员,一年到头也未必能吃几次牛肉。不过这只是针对一般人而已,当官到了崔呈秀这个地步就不同了,身为特权阶级,想要杀头牛根本就不算个事。

    由于杨峰吃得实在是很畅快,以至于崔呈秀都看得有些目瞪口呆。

    身为左都御史、少傅兼兵部尚书的他平日里他接触的都是达官显贵,至不济也是一肚子学问的读书人,这些人谁吃东西的时候不是象练过似地,吃什么东西都是浅尝即止,谁会向眼前这位一样丝毫没有形象一般把一大盘牛排愣是给吃得精光。

    不过崔呈秀却是饶有兴致的看着占坑大快朵颐的杨峰,直到杨峰将最后一块鲜嫩多汁的牛肉吃下肚子后这才笑问道“侯爷,不知这些菜肴可对您的胃口?”

    “非常好!”杨峰心满意足的拿起丝绸做的餐巾擦了擦嘴巴向崔呈秀竖起了大拇指。

    “侯爷能满意就好!”

    崔呈秀也笑了,转过头对旁边的侍女侍女使了个眼色,很快就有几名侍女走了进来。

    其中一人动作轻盈而快速的将杨峰桌上的菜肴收走,另倆人则是端着一盆温水和托盘走了过来,她们走到杨峰跟前将脸盆放下后半跪在他跟前,一名侍女柔声将托盘高举过头顶柔声道“请贵客洗漱。”

    杨峰用眼光扫了正在做同样是的崔呈秀一眼,这才拿过托盘上的杯子开始漱了一下口,当他放下杯子后另外一名侍女已经开始拿过一条洁白的湿毛巾走到他旁边替他净面洗手,她的动作十分的轻盈,让人感到分外舒适,很显然是专门练过的。

    净面洗手后,直到一名侍女送上了香茗,崔呈秀这才拍了拍手,大厅里的歌姬舞姬以及侍女们这才朝俩人躬身一拜,纷纷退出了大厅,最后出去的侍女还很贴心的将大门轻轻关上,此时大厅里就只剩下杨峰和崔呈秀俩人。

    随着关门声轻轻传来,杨峰也知道今天晚上的正题要来了,今天晚上崔呈秀自然不可能姿势请自己吃饭这么简单。

    端起茶杯轻轻品了口香茗,先是一股淡淡的苦涩的味道在舌苔上打转,但很快就变成了一股悠远绵长的清香。

    经过这些年的熏陶,杨峰也不是以往那个对茶叶什么也不懂的屌i丝了,他不禁赞道“好茶……居然是上好的明前龙井。”

    崔呈秀哈哈一笑“这些茶叶可是下官珍藏的好货色,平日里都舍不得喝,今日有贵客前来才特地拿出来请您品尝的。”

    杨峰眉头一扬“哦……那本侯可是有口福啰。”

    又喝了两口茶,崔呈秀才将茶杯放了下来微笑道“前日侯爷与下官所议之事下官已经与魏公公商议过了,魏公公对侯爷的提议也大加赞赏,认为侯爷所作所为乃是利国利民之举,兵部应该大力支持,所以就在昨日下官已经将调兵的公文发出去了,若是所料不错的话公文应该会在三日后送抵孙督师手中。”

    “多谢崔大人。”杨峰微笑着朝崔呈秀拱手道谢,“有劳崔大人费心,本侯实在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崔呈秀微微一笑“应该的,都是为了朝廷嘛。”

    只是崔呈秀虽然这么说,但杨峰却知道自己欠了对方一个人情。或许有人会说,这是为朝廷为皇帝办事,怎么就变成杨峰欠人情了呢?

    但是世界上的事情从来就不是这么看的,就拿那封公函来说,虽然崔呈秀答应了会给辽东发调兵的公文,但这封公文怎么写、用什么措辞以及什么时候送,这里边的学问可大了去了,碰上一个存心为难你的,把公文拖上两三个月甚至半年都不是什么稀罕事,崔呈秀能在第二天就派人将公文送出去,这本身就是不小的人情了。

    俗话说得好,金钱易还,人情难还,这个人情杨峰可不想欠得太久,所以他沉吟了一会后说道“崔大人,下个月大明皇家商行会有一批从海外运来的稀罕货色从福建运抵京城,届时本侯让人挑一批送到贵府来,请您务必要赏脸收下才是。”

    崔呈秀的头摇得如同拨浪鼓“侯爷切勿如此,左右不过是一份公文而已,咱们都是为朝廷办事,侯爷若是这般客气,您让下官如何自处,此事毋须再提。”

    杨峰闻言微微一怔,这个据说向来把孔方兄看得比天还大的家伙竟然不收礼,这若是传了出去恐怕会惊掉一地的下巴吧?

    只是他的脸上虽然依然露出微笑,但心中却是愈发的警惕起来,崔呈秀越不收礼这就证明对方想要的东西不简单。

    俩人又坐了好一会,和崔呈秀交谈了好一会,杨峰发现这家伙虽然名声很不好,但肚子里却着实有货。对于朝堂上的各种趣闻甚至官员们的性格能力都很是了解,娓娓道来后就连杨峰也听得津津有味,这也让他感到啧啧称奇。

    在杨峰看来,皇帝让这货来当兵部尚书简直就是屈才了,应该让他来当吏部尚书才是。

    要知道作为天子脚下,京城里的官员简直多得数不清,光是四品以上的官员就不下四五百人,若是连七品官员也包括在内的话,一两千人也是有的,可崔呈秀竟然能将大部分官员的履历都记在心思里,随口带来,光是这份本事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

第六百一十五章 朱由校的承诺() 
防盗章节,请二十分钟后再观看!

    时间是天启5年,如果用公元纪年的话,是1625年1月1日,这个昔日强盛的大明帝国已经逐渐迈向了没落。

    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茫茫的大学给古老的南京城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几乎全都披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在已经淹没到了脚踝的大雪中艰难的跋涉着。号称“八十万居民,秦淮河上胭脂水粉十里飘香”的南京,那曾经人来人往的官道上,如今就连马车一颗无法通行了。因为在这种严酷的天气里,就连那玄武湖上原本穿梭如织的花船也停了下来。

    因为行人稀少,守护者南京城的守城士兵也变得非常懈怠,许多原本应该守在城门口的士兵将长枪随手靠在城墙上,自己则是不停的搓着双手来回走动。一边走动还一边咒骂着这个令人绝望鬼天气,偶尔有几个农夫挑着卖炭或是卖菜的农夫经过,这些历来奉行雁过拔毛的兵丁们也懒得去检查,随便挥了挥手就让他们通过了。

    大明立国两百多年以来,除了朱棣在造自己侄子的反的时候经历过兵灾,其他的的时候南京基本就没出过什么乱子。在这种承平的年代就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如今的这两个守城兵丁只盼着早点结束当值,能够早点回家喝一口热酒,然后搂着家里的婆娘在炕上好好的睡一觉,如果有兴致的话还可以把灯吹灭后做一些男人都爱做的事情。

    但是此时在南面的正阳门的城门下,守城的两名士兵却拿着冰冷的长枪,警惕的望着眼前这个装束奇特的男子,眼中露出了警惕的神色。因为这个男子身材高大,皮肤白皙,身穿一件外表看起来极为柔顺的蓝色短衫,下身则是穿着一件很少见直裤,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的头发竟然只有寸把长,这样的发型非僧非俗的,有种说不出的怪异。

    穿着一件青色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