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在明朝当国公- 第3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到崔呈秀这么客气,杨峰也微笑道“崔大人客气了,本侯不请自来却是有些冒昧了。”

    “哈哈……侯爷这是哪里话,您可是咱们大明朝的擎天玉柱架海金梁,今日来此足以让兵部衙门蓬荜生辉!”

    “诶呀,崔大人可别把客气话说得太早了,弄不好待会您可是会骂娘的。”

    “哦……那下官倒要看侯爷如何让下官骂娘的。”

    俩人一边寒暄一边来到了崔呈秀办公的房间。

    一张黄梨木做成的大桌子,两张高背椅、一张装满了书籍的大书柜以及摆放在旁边的茶几和一套茶具,这就是崔呈秀办公房间的摆设。

    当杨峰看到这样的摆设时,神情明显愣了一下,随即才笑道“崔大人果真是节俭啊。”

    崔呈秀却直言不讳道“侯爷过奖了,此处不过是下官办公之所,说不定过上一年半载的下官就要道别处去任职,即便是装饰得再奢华也是无用,所以下官从来就不会将办公场所做过多的装饰,若是侯爷喜欢奢华的话,改日不妨道下官蜗居做客,下官必然竭诚款待,使侯爷尽兴而归。”

    “哟……这家伙说得够直白啊。”杨峰意外的看了他一眼,崔呈秀话里的意思他当然明白。

    这里公家的地方,我就算是弄得再好也没用,弄不好过段日子这里就是别人的地盘了,所以你如果想要玩的话就道我家去,保证让你开心满意。

    不愧是魏公公麾下的五虎之首,连拉拢腐蚀人都是这么的光明正大。

    。

第六百一十一章 下血本() 
    “崔大人过奖了,本侯若有闲暇一定到崔大人府上做客!”

    对于崔呈秀的好意杨峰并没有拒绝,而是很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看到杨峰竟然答应了自己的邀请崔呈秀也是大喜,虽然他的背后靠着魏忠贤这座靠山,但加上自己也贵为兵部尚书,当官当到了他这个地位原本除了皇帝和魏公公之外也没有谁能让他放下身段,但杨峰却不同。

    作为如今皇帝最信任的心腹,同时也是大明战功赫赫且手握重兵的人。你可以爱他也可以恨他,但却没有办法无视他。

    崔呈秀自然也不例外,别看他这个兵部尚书看似掌管着天下卫所军官的选拔授予、训练、车辆、武器管理等政令,杨峰这个南京总兵在名义上也归他管辖。

    但事实上对于杨峰这样一个有钱有粮又有兵的人来说,兵部对他的制约其实已经微乎其微了,加上他和皇帝那超乎了一般的友谊,可以说只要杨峰自己不造反,整个大明他几乎是可以横着走。

    现在这样一位在朝堂上举足轻重的人接受了自己递过去的橄榄枝,崔呈秀要是不知道怎么做的话那简直就是太傻了。

    只见崔呈秀大喜道:“既然侯爷愿意赏脸,俗话说得好,择日不如撞日,今天晚上下官做东,请侯爷过府喝一杯薄酒,不知您意下如何?”

    说话间,俩人已经走进了屋内。杨峰坐了下来才笑道:“崔大人别着急,喝酒的事咱们可以先放到一边,本侯今日登门拜访可是有正事想寻求兵部衙门的帮忙。”

    “侯爷有事请讲。”崔呈秀也正色道:“但凡是兵部衙门能做到的绝不推辞。”

    看到崔呈秀一开始就摆出了一副义不容辞的架势,杨峰暗暗点了点头,虽然在清流当中,崔呈秀就是一个为了银子不择手段的贪官,但事实上这家伙的办事能力还是不错的。跟那些口口声声为国为民,但一点办事能力都没有人的东林党人来说,他宁可跟崔呈秀这样的人打交道。

    “既然崔大人如此豪爽,本侯也就开门见山了。”杨峰缓缓道:“您也知道,本侯前些日子全歼了郑芝龙这群海寇,光复了苯港。此番会京城就是为了请求朝廷在台湾驻军并设立官府,并准备将那些荷兰人赶走光复台湾全境,然后以此为跳板向南洋进军。”

    崔呈秀听到这里点了点头,前天的早朝他也参加了,自然看到他和韩爌之间的交锋,杨峰在朝堂上向皇帝和诸位大臣讲述的攻占南洋后好处他自然也听到了,对于杨峰的计划他其实也是认可的,只是这种事牵扯太大,别说是他了,就连他的靠山魏忠贤也不敢乱表态。

    崔呈秀虽然以贪财闻名,但这并不意味他的智商欠费,正好相反,能在千军万马中冲出一条血路高中进士,还当上了兵部尚书,这意味着他的智商绝对要比一般人高,杨峰的话一说完,他略一琢磨就大致明白了杨峰的来意。

    想了想,他才缓缓道:“侯爷,下官知道您志向远大,若是下官所料不错,您此番来兵部想必是让朝廷派出兵马和江宁军一同对南洋用兵,是这样吗?”

    “正是!”

    对于崔呈秀能猜到自己的来意杨峰并不奇怪,如果崔呈秀连这点本事也没有他也枉为魏忠贤五虎之首了。

    “那侯爷希望下官抽调哪里的兵马呢?”

    “本侯认为只有两个地方的兵马可堪一用,一是京营的三万大军,二就是卢象升如今正在编练的五万新军!”

    崔呈秀无奈的看了杨峰一眼:“侯爷,您这是在跟下官开玩笑吗?京营身负京城安危重担,如何能随意调动,至于卢象升编练的新军嘛……那也是陛下器重的大军,近年来大明盗贼四起,陛下还指望卢象升尽快练好新军然后平叛呢,怎能轻易调动,要不您再选另外一支军队吧。”

    杨峰翻了个白眼,“崔大人,那你给本侯选一支能打的人马出来。”

    崔呈秀也被难倒了,纵观如今的大明,能打的军队也就这么几支,最能打的自然就是杨峰麾下的江宁军了,其次就是经历过辽东大战的京营。

    卢象升编练的新军若能成军的话战斗力应该不会查到哪去,毕竟实践已经证明,卢象升确实是一个难得的将才。不过这两支军队要么是朱由校用来看家保命的,要么是准备用来剿灭贼寇的,那是绝不能动的。

    比起这几支军队来,差一点的就是孙承宗麾下的数万辽东军了,只是这支军队还要防范辽东的满清,那也是动不得的。

    那么剩下的就只有宣大的军队了,只是以前那支对抗蒙元的精锐之师如今早已腐化堕落,战斗力不提也罢,若是自己提议将宣府的军队调去南洋的话,杨峰非得跟自己翻脸不可。

    崔呈秀在哪里冥思苦想,杨峰也不催促,只是自顾自的喝着仆役送过来的茶叶。

    只是我们的兵部尚书大人思虑了好半天也想不出大明国内还有哪支军队能入杨峰的法眼。

    最后崔呈秀只能苦笑着两手一摊,“侯爷,下官思虑良久,实在是想不出能调集哪支军队了,非是下官不想帮忙,实在是想不出我大明还有哪支大军可堪一用了。”

    杨峰放下了茶杯悠然道:“想我大明号称拥兵百万,难道就连一支兵马也调不出来吗?”

    崔呈秀差点急了,哀求道:“我的侯爷啊,您又不是不知道,如今大明卫所早已糜烂,能用的兵马也就那么几支,若是能调给您,下官能不调吗?”

    看到崔呈秀是真的急了,杨峰也直言道:“既然如此,兵部能否从辽东调集五千兵马交予本侯啊,还有这五千兵马最好是骑兵。”

    “五千兵马……还是骑兵?”

    崔呈秀的脸都绿了,“侯爷,虽说辽东确实有不少骑兵,但这些骑兵可都是辽东诸军的命根子,孙督臣肯放人才怪呢。其实依下官看,莫说是五千骑兵了,就是调五千步卒恐怕都难啊。您也不是不知道孙督臣的脾气,想从他手里抢东西,实在是难啊。”

    “这样啊。”

    杨峰砸吧了一下嘴巴,“你以兵部的名义给孙督臣写份公函,就说调集一千骑兵和两千步卒来福建听候调遣,本侯可以用三千支火铳和三十门火炮跟他们换,你看如何?”

    崔呈秀闻言惊讶的看了杨峰一眼:这位可真是舍得下血本啊。

第六百一十二章 做客(上)() 
感到不解的崔呈秀情不自禁的问了句:“侯爷,值得么?”

    杨峰淡淡一笑:“咱们做什么事情,不能只看表面,更要看到背后所代表的东西,至于说值不值,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江宁军的威名并非是吹出来,而是靠着一场场胜仗打出来的,不止是满清在关注江宁军的动作,就连大明的国内许多将领也在研究江宁军的一举一动。

    在杨峰崛起之前,大明的火器之路走得可谓十分艰难,由于朝廷许多制度已经败坏。负责制造火器的军器局和兵杖局的官员和太监们上下其手,加上工匠的待遇十分之差,制作出来的火器质量非常之差,炸膛伤人的事情时有发生,所以边关的将士们宁可用刀枪和鞑子打仗也不愿意用火器。

    这种现象还引发了一种观点,那就是火器无用论,不少将领们都认为火器只是一种奢靡而无用的东西,但随着杨峰的出现,这种现象得到了改观。

    看到江宁军这支纯火器军队,就是靠着手里的火铳和火炮硬生生的将昔日不可一世的满清打得没了脾气,就连努尔哈赤也丧生在火器之下,这才让朝廷和明军们意识到感情不是火器没用,而是他们往日的火器实在太烂了,这才导致他们连吃败仗。

    在这样的情况下,江宁军出产的火器也就成了不少明军将领和军队趋之若鹜的好东西。

    尤其是曾经和江宁军并肩作战亲眼看到过火器威力辽东军更是因此成了火器的拥护者,这两年来光是辽东军方面就从杨峰手里买了不下八千支火铳和上百门火炮,若不是手里的银两不足,身为辽东督师的孙承宗恨不得把所有的军队都换装。

    现在杨峰竟然愿意用三千支火铳和三十门火炮去换一千骑兵和两千步卒,这样的手笔不可谓不大了,崔呈秀认为孙承宗应该不会拒绝这样一笔交易。

    毕竟如今的大明边境局势随着杨峰的到来,跟历史上已经发生了太大的变化,被杨峰连续几次的打击之后,如今的满清实力跟另一个历史时空相比弱了何止一筹、

    加上朱由校并没有如同历史上那样溺水身亡,而是继续当他的皇帝不说,而且有了大明皇家商行的支持,朱由校的手头也宽裕了太多,孙承宗自然不会为了军饷发愁,所以对于杨峰抽调三千人过去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抵触。

    将事情敲定以后,杨峰知道崔呈秀身为兵部尚书,自然有无数的事情要等他处理,所以又和他寒暄了几句后便告辞离开。

    等到杨峰离开后,一名穿着绿袍的官员抱着一叠公文走了进来,看到崔呈秀坐在椅子上端着一个茶杯在沉思,他没敢惊动对方,轻轻的将手中的公文放在了桌上,随后恭敬的垂手站立在一旁。

    过了一会,崔呈秀这才长吁了一声,将手中的茶杯放下。这才对站在一旁的官员后慢条斯理的问道:“路令史,你还有什么事吗?”。。

    这名官员姓路,乃是兵部的职方令史,同时也是崔呈秀的心腹之一。

    只见这位路令史有些担心的说道:“大人,江宁侯固然是朝廷重臣,但咱们若是跟他走得太近的话,恐怕九千岁会不高兴啊。”

    崔呈秀斜眼瞥了他一眼:“路令史,看来本官平日里倒是小瞧你了,没曾想你居然还会揣摩上意了。”

    “大人恕罪!”路令史脸色就是一变,赶紧跪了下来:“卑职便是有再大的胆子也不敢擅自揣摩上意,卑职只是担心咱们兵部若是和江宁侯走得太近,不但九千岁那里会有不好的想法,就是陛下也会心有芥蒂啊!”

    “哼……你知道什么?”

    崔呈秀冷哼了一声,眼中露出不悦之色,这位姓路的虽然是他的心腹,但无论是眼光还是格局都很有限,看来这辈子充其量也就是个六品官的命。不过路令史虽然脑子不大灵光,但对他还是很忠信的,有些事情自然要提点一二。

    “陛下和九千岁何等人物,岂会像你一样小肚鸡肠。江宁侯不说别的,他身为征南大都督、南京总兵,麾下数万雄兵,这样的人物我们如今不去交好,反而要与他保持距离,那是傻子才会做的事。

    况且本官身为兵部尚书,与他有公事上的往来这实在是太正常了,这点任凭是谁也挑不出毛病来,如此可以光明正大的交好一方大员的机会咱们为什么要推掉?反之你说是多了江宁侯这样一个朋友的好,还是多了象他这样的敌人好?”

    路令史只是脑子转得慢了点,并不代表他是笨蛋。被崔呈秀这么一提点后立刻就明白过来,脸上露出了钦佩的神色,对着崔呈秀竖起了大拇指赞道:“大人不愧是大人,想得就是比卑职远,高……实在是高!”

    “哼……你明白就好。”

    崔呈秀按耐不住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虽然平日里他总是能将魏公公的马屁拍得很舒坦,但这并不妨碍他享受别人拍来的马屁,官场上就是这样,一级压一级,魏公公虽然号称是九千岁,但不是照样要拍陛下的马屁吗?

    两天后的晚上,夜幕徐徐降临杨峰穿着一身丝绸做的常服,带着一顶圆帽踏进了崔呈秀的府邸。

    京城素有“东富西贵、南贱北贫”的俚语,崔呈秀作为兵部尚书,他的府邸自然是在城西这边。

    作为一名有名的贪官,崔呈秀的府邸自然是富丽堂皇十分的气派,当杨峰来到门口时,就看到在十余灯笼的映照下,身穿常服,留着山羊须的崔呈秀带着十余名家眷,在数十名仆役丫鬟的簇拥下,笑着迎向杨峰。

    “寒舍简陋,门庭粗鄙,侯爷今日能够驾临着实让寒舍蓬荜生辉……”崔呈秀的笑容十分的诚恳,就象迎接多年的好友一般:“蒙侯爷错爱,下官无以为报,只能率阖府上下敬谢之。”

    “啧啧……人家文化人一旦拽起文来,着实让杨峰感到头疼,没法子,崔呈秀再怎么名声名狼藉那也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绝非杨峰这样的半文盲能比的。”

第六百一十三章 做客(中)() 
别看杨峰来到明朝这么久,但还是第一次正儿八经的上别人家做客,所以对于这种礼仪还是非常陌生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