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在明朝当国公-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峰还能说什么呢,只能是揉了揉鼻子,难怪老朱家的人寿命都不怎么长,就这样的渣渣身体实在是想多活几年都难啊,哪怕宫里面养着最好的御医和最好的药材,对于这样废柴身体来说也是然并卵。

    第一天跑步的结果就是匆匆跑了不到一里地,朱由校就被杨峰背着回到了千户宅。

    回到了千户宅后,曹大忠和正在养伤的田尔耕看到脸色苍白汗如雨下整个人看起来就象随时能断气的朱由校后,曹大忠是心疼得跪地痛哭,田尔耕则是差点气得就要操刀子要找杨峰玩命,最后还是朱由校强行喝止住了他们。

    看着躺在床上脸色愈发苍白的朱由校,曹大忠哽咽道:“皇爷……您……您受苦了,都是杨峰这个杀千刀的惹的祸。您可是万金之躯啊,怎能受此等罪过,您明天可千万不要去了。”

    朱由校没有说话,站在一旁的田尔耕则是将牙齿咬得咯咯响,前两天他被杨峰打得骨折后,赶紧派人快马加鞭到南京请了大夫过来,将折断的骨头固定好,还用了一条吊带将右手固定好,现在他连吃饭洗澡都只能用左手来进行,对那个罪魁祸首的杨峰早就恨得不行,现在看到朱由校的惨状他心里就更恨了。

    田尔耕没有受伤的左手紧握着腰间的刀把,一字一句的说道:“请陛下下旨,微臣即刻前往南京调集营兵,待到大军到来,微臣立刻便将杨峰抓起来千刀万剐再将千户所夷为平地,替您出这口恶气!”

    “你知道什么?”

    休息了好一会后朱由校的气色好了不少,他何止住了田尔耕,冷静的说道:“朕察觉的出来,杨峰对朕并无恶意,而且他说的未必没有道理,朕的身子骨若是在这样下去恐怕用不了多久就真的要废了。杨峰说得对,这人就应该多动动的,若是成天呆坐着就是一头牛也得废掉。”

    田尔耕不说话了,他身为锦衣卫指挥使,更是一个练武之人,自然知道一个经常锻炼的人身体肯定要比整天呆坐在家里的人要强。但有时候人就是这么奇怪,明明知道这件事是对的,但把对象换了一个人后自己有些受不了,他和曹大忠一样认为,朱由校身为万金之躯却象一个低贱的武夫一样成天跑来跑去成何体统,这也有失天子的身份,现在听朱由校这么一说这才感觉到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老天爷是公平的,它可不会因为你是皇帝就会赐给你一个强壮的身体,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行。

    田尔耕沉默了,曹大忠嘴巴动了动最后也闭了嘴,这种常识谁都知道,以往大家不说是因为害怕担责任,现在皇帝自己提了出来他们要是再劝阻的话那就显得别有用心了……

    既然没有了反对的理由,接下来还得继续跑步。第二、第三天朱由校依旧是被杨峰背回来的,到了第四天稍微好了点,是被搀扶回来的,虽然朱由校每天早上都被杨峰操练得惨兮兮的,但效果却是立竿见影的好。等到了半个月后,朱由校已经可以坚持慢跑两里地,而且可以自己走回来了。从第五天开始,杨峰又将一套八段锦的动作教给了朱由校,让他早晚各练一次。

    毕竟是年轻人,锻炼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经过了大半个月的锻炼,朱由校的身体素质在慢慢变好,饭量也在缓慢增长,原本朱由校每顿饭连一小碗米饭都吃不完,现在已经可以吃一大碗,原本苍白的脸庞也渐渐有了血色,看到效果是如此的明显,饶是曹大忠和田尔耕心里再怎么看杨峰不顺眼,也不得不承认他方法确实有效,朱由校的身体确实比起原来好上了不少。

    越练越起劲的朱由校甚至有种希望常住在这里的冲动,虽然这里没有皇宫那么富丽堂皇那么,也没有那么多宫女太监伺候更没有锦衣玉食,但这里的一切都令他感到十分的新鲜和好奇,尤其是到了傍晚吃过饭后,杨峰还会教他一些基础的数学和历史地里方面的知识,这些闻所未闻的知识对于好学的朱由校来说简直就是从天而降的馅饼,每天他都在如饥似渴的学习着这些从未见过的知识。

    按照朱由校的想法,他至少要在这里呆上个三五年才好,可惜事情总是不能尽如人意,到了三月中旬,从京城来的一封信将朱由校平静的生活给打断了……

第六十六章 京城来信() 
朱由校不得不回京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北京城的那位魏公公跟东林党人干上了,而且这次事情闹得比较大,魏公公不但把东林党的一些人给抓了,而且还给杀掉了,其中就包括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等在内的一众东林党的骨干。

    当然了,魏公公是指使东厂的人抓的,至于锦衣卫他暂时还插不上手,所以虽然他已经下令不要将这个消息告诉朱由校,但很显然他还没做到一手遮天的地步。

    朱由校虽然文化水平较低,平日里也不大管事,但他也知道这事的严重性。在他刚当皇帝的时候,大明的朝堂正是党政激烈的时候,那时候的朝堂上党派可谓五花八门。

    众所周知,华夏人喜欢抱团取暖,也比较喜欢用地域来划分界限团体,比如一个官员到了京城,人生地不熟的他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老乡拜码头。山西的找山西的,浙江的找浙江的,找到之后大家一看,诶呀大家都是老乡啊,以后可要相互关照啊,于是乎党派就这么来了。

    大明晚期的党派大致分为齐、楚、浙以及东林党,在这些党派里齐、楚、浙三党由于都是纯粹的地域性质的党派,所以势力比较弱,而东林党就比较牛逼了,这个自诩代表老百姓利益的党派成天高喊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们用这些口号很是忽悠了一批读书人。

    当然了,口号毕竟是口号。东林党人除了为江南地区的地主阶层充当代言人和保护伞之外他们最擅长的就是跟除了自己党派以外的人斗。他们斗天斗地斗,当然也缺不了齐、楚、浙这三党。双方的矛盾越来越激烈,什么争国本、妖书案、梃击案,只要有机会双方就会下死手打击对方,从万历十几年开始双方就开始闹,可谓是历史悠久。

    由于东林党人有江南一带地主阶级的支持,所以战斗力很强,逼得齐、楚、浙三党不得不联合起来跟他们斗,原本双方斗了数十年,谁也奈何不了谁,但后来由于出现了一个人物导致了齐、楚、浙三党的全军覆没,而这个人就是我们的九千岁魏公公。

    在斗倒了三党后,魏忠贤终于当上了他梦寐以求的司礼监掌印太监一职,说是权倾朝野也不为过。不过也正是这个时候他发现自己又多了一个敌人,这个敌人就是昔日的盟友东林党,因为在斗倒了其他的党派后东林党已经变得非常强大了,整个朝堂可以说大部分都是他们的人,这就严重影响了咱们九千岁的威望。而东林党人也发现在斗倒了齐、楚、浙三党后,整个朝廷唯一能当他们对手的人就是这位昔日的盟友魏公公了,于是乎双方自然而然的就怼了起来。

    双方翻脸的后果就是火星撞地球,作为混混出身的魏公公深谙先下手为强的真谛。他一发狠,就指使了手下的一个叫许显纯的人出马,把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等一行人给抓了起来。

    要说许显纯这个人也不是什么好货,武进士出身,擢锦衣卫都指挥佥事,为人性格残暴,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杀死犯人后将其喉骨挑出,作为凭证或者是纪念。所以在抓到了杨涟等六人后,这家伙一不做二不休的把这些人全给干掉了。

    这下可是痛了马蜂窝了,东林党又岂是那么好惹的,于是整个朝堂都沸腾了起来,随后我们的魏公公一不做二不休又开始了抓人活动,将高攀龙、李应升、黄尊素、周宗建、廖昌期、周起元、周顺昌等人给抓了起来,要对他们下手,而且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事,高攀龙没等到抓他的人到来就投水自尽了。

    俗话说得好万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魏公公这么赶尽杀绝实在是犯了众怒,东林党人愤怒了,他们联系上了时任辽东巡抚的孙承宗,希望孙承宗能为他们做主。要说孙承宗这个人可不简单,这位爷可是这个时代少有的文武双全的人才,而起还深受朱由校的信任,又手握重兵,这样的人一旦喊出了什么清君侧的口号带着他的大军直扑京城的话魏公公再牛逼也得立马成为刀下之鬼。

    弄出了乱摊子的魏公公终于慌了神,立刻就派人快马加鞭的给朱由校送信,让他赶紧回京城主持大局。

    接到了京城来信的朱由校沉吟良久,招来了杨峰,将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的告诉了他,最后朱由校才苦笑着说道:“原本朕是想着让魏忠贤牵制一下东林党,没曾想这家伙却搞过了火,趁着朕不在京城把杨涟一群人都给杀了,这下这些东林党人如何肯善罢甘休,听说不少东林党人正谋划着要举行罢市上书大闹一场呢,朕不得不回去安抚这些人啊。”

    杨峰撇了撇嘴没有说话,在他看来东林党人和魏公公其实都是一个货色,唯一不同的是魏公公只是自己贪,而东林党人则是发动大家一起贪。而且魏公公这个人比东林党人强的地方在于他虽然往自己兜里捞钱,但他至少在贪污的同时还会做事,可东林党人就不同了,他们不但不做事,而且还专门打击那些做事的人,这样的行为就太可恶了。可以这么说,历史上明朝能够这么的快灭亡,东林党人功不可没!

    看到杨峰不说话,朱由校又说道:“杨峰,虽然朕跟你相识不到一个月,但朕却知你是个有大才之人,所以朕打算将你调到京城任职,不知你意下如何?”

    “什么?不行不行!”杨峰的头摇得像个拨浪鼓,“陛下,微臣出身乡野,向来是自由自在惯了,京城这个地方不适合微臣,您还是让微臣在这里过几年逍遥自在的日子吧,毕竟微臣在这里替您种田练兵也是卫国尽忠嘛。”

    “你……”

    看到杨峰不肯答应,朱由校不由得轻叹了口气。通过这些日子的接触以及听了杨峰所说的那些历史地理课后,朱由校很肯定的认为杨峰是个有大才的人,这样的人若是肯进京辅佐自己,绝对是自己的幸事,只可惜杨峰死活不愿意进京,他又不能硬绑着人家去,只好无奈的摇头作罢。

第六十七章 春耕() 
朱由校走了,来的时候他是悄悄的来,去的时候也同样如此,唯一的区别就是来的时候他只带了一个耗尽了电池的音乐盒,去的时候他不禁带了一打的电池,而且还捎上了不少杨峰送给他的小玩意,这些东西是杨峰特地挑选出来的打火机、指南针、地球仪以及一些历史、基础数学等书籍。

    不过在回去的时候,曹大忠特地叫住了杨峰,有些意味深长的对他说道:“杨大人,咱家知道你现在入了陛下的法眼,不过陛下远在京师,而你在南京树敌太多,所以接下来的这段时间还望大人能蛰伏一段时日,否则即便是咱家也不好帮你。”

    杨峰打了个哈哈,“多谢曹公公的好意,下官只是为了求财,所以一般是不会主动惹事的,但若是别人以为下官好欺负主动打上门来的话下官说不得也只好放肆一回了,而且南京不是还有曹公公在么,若是下官被人欺负了曹公公想必不会坐视不理吧,否则为了这件事而导致咱们的合作若是受到什么损失,这对大家都不好,您说呢?”

    “你……唉……”

    曹大忠脸上阴晴不定起来,杨峰的话正好击中了他的软肋,经过几个月的合作,他名下的东来银楼很是将原来压在了他们头上的聚宝斋掀翻在地,着实是扬眉吐气了一回,但是这一切都建立在杨峰提供的大量从现代弄来的镜子以及一些玻璃制品的基础上,如果杨峰出了什么事的话,东来银楼肯定就会被瞬间打回原形,这是曹大忠无法忍受的,也是杨峰说出这话的底气所在。

    原本只是想要警告杨峰一下的曹大忠不但没达到自己的目的,反倒被杨峰给威胁了一番,心里甭提有多憋屈了,不过这年头他跟谁过不去也不会跟银子过不去,所以即便杨峰说得再不好听他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杨峰没有时间跟曹大忠这些人玩什么心眼,他很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他也不会认为自己是从现代社会过来的就把这个时代的人当成傻瓜来看,在他看来若是抡起玩蝇营狗苟的东西,这位从深宫里拼杀出来的曹公公能甩自己几条街,所以他干脆就明明白白的告诉了曹大忠:你也别拿南京城里的那些权贵们吓唬我,咱们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如果我倒了你也不会好过,所以如果你还想继续赚大钱的话就得对我好点,否则大家大不了一拍两散就是。

    送走了朱由校一行人后,时间很快就到了四月五日,这一天也是华夏传统的春耕节日,同时也是放水节,这一天同时也意味着春耕时节的正式开始。

    农耕时代对于春耕的重视是超乎后世的人想象的,这一天杨峰带着耿秉义、李革、曹迎矛等千户所一众大小军官以及数千军户和家眷们在千户所的土谷祠中祭拜土谷神,举行春耕礼。

    众人首先点上香火,宰鸡祭拜,祈求神灵驱除邪恶,以保佑春耕顺利。看着众人一个个那虔诚的脸上充满的憧憬和希望,杨峰突然明白了一些往日里不明白的道理,在生产物资贫瘠且大多数人们还没摆脱温饱问题的社会里,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就是绝对的真理,纵观华夏数千年的历史,任何一个王朝若是不能让大多数的老百姓吃上饭,那么毫无疑问距离这个王朝的覆灭也就不远了。

    这个道理不仅杨峰明白,历朝历代的帝王也一样明白。是以在这一天里,不止千户所,全大明的各地,不论是民间还是官方都要举行春耕礼,就连皇家也在农坛附近举行了亲耕仪式。

    第一次进行春耕的杨峰对于许多事情都不明白,最后还是在李革的指导下跟着耿秉义一起牵着两头水牛,然后由两名千户所年纪最大的耆老扶犁,随后千户所的军户以及所有人员都拿着农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