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在明朝当国公- 第2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些人是怎么过江的?”城墙上响起了郑明的嚎叫声。

    与此同时,经过这一年多的锻炼已经变得颇为短小精干的邱迪生高声吼了起来。

    “开炮!”

    “轰轰轰……”

    随着一声声高亢的声音响起,一门门火炮发出了震天的怒吼,很快无数的开花弹落在了城墙上,开花弹很快爆炸开来,滚滚的黑烟伴随着无数的弹丸在城墙上四处飞溅,一名名站在城头上的海盗们或是被强烈的冲击波炸得飞上了半空,要么被急剧飞来的弹丸射成了筛子,整个城墙很快就弥漫着呛人的硝烟味和浓浓的血腥味。

    当第一轮火炮过后,看着一片狼藉的城墙和死伤遍地的尸体和伤员,侥幸逃过一劫的郑明绝望的坐在了地上,脸色灰败的他嘴里喃喃的吐出了一句话:“福州城完了,大当家,我辜负了你的期望啊!”

    一天后,率领船队以最快速度赶回福州的郑芝龙看着福州城头上高高飘扬的大明日月旗,原本就因为厦门战败后弄得心力憔悴的郑芝龙再也抑制不住,只觉得喉咙一甜,一口鲜血从他嘴里喷了出来,随后眼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福州城终于重新回到了大明的手里,郑芝龙只能率领残存的人马和船只败退回了台湾的魍港。

    而当郑芝龙从昏迷中醒来后,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杨峰,我与你势不两立!”

    随后,郑芝龙一边在台湾休养生息一边派人大肆在广东、福建一带大肆掠夺并屠戮无辜百姓,由于郑芝龙的海船机动性强,加之飘忽不定,今天在泉州明日则是到了莆田甚至是马尾,一时间整个福建四处烽烟四起,沿海一带的百姓苦不堪言。

    面对严峻的局面,杨峰一边下令从南京一带紧急调拨粮食赈济灾民,一边在福建一带鼓励百姓种植土豆、玉米等高产作物。另一面杨峰则是抓紧时间训练水师,不仅如此,杨峰还趁着这个机会将《真理报》的销售渠道铺设到了福建等地,争取舆论阵地的制高点。

    一边种地一边争取民心,这就是杨峰做出的应对之策,在杨峰的努力下,福建的局势才没有陷入崩溃。

第三百八十三章 她是谁() 
    “我圣祖奄有四海,定鼎金陵。环都皆江也,四方往来,省车挽之劳,而乐船运之便。洪武初年,即于龙江开设厂造船,以备公用,统于工部,而分司于都水。然官无专主,岁惟部堂札委司官一员督提举司官造焉。后定都燕京,南北相距水程数千余里,百凡取办于南畿。船日多,工役日繁,奸弊日滋。”

    厦门城内一间普通的屋子里,一身便装的杨峰正捧着一本书籍仔细的阅读着,在他的旁边,郑妥娘正坐在他的旁边仔细的剥橘子,不时将一节节剥好了皮的橘子送进了杨峰的嘴里,在屋子的另一个角落里,穿着一身浅绿色褶裙的线娘则是忙着替角落里的炭炉加木碳。

    当杨峰念完一段将书本放下后,加完了木炭后走到杨峰身边的线娘有些好奇的问杨峰道:“老爷,您这看的是什么书啊?”

    杨峰笑着将线娘搂进怀里,感受着线娘柔软的腰肢和充满了青春气息的淡淡体香,笑道:“这是李昭祥在嘉靖三十二年写的《龙江船厂志》,记载了咱们大明著名造船工场南京龙江船厂的许多资料,这可是一本难得的历史资料啊。”

    线娘皱了皱琼鼻:“老爷这段日子真是着了魔了,但凡是有关船的东西老爷都要看一眼才罢休。”

    郑妥娘看了线娘几乎可以挂油瓶的小嘴嗔怪道:“你这小丫头片子知道什么,相公如今身负剿匪重任,福建千万黎民的安危系于相公一身,每天不知要考虑多少大事,哪象你那样成天就知道围着相公转。”

    依偎在杨峰怀里的线娘嘟着小嘴不满的说:“小姐又取消人家,我只是相公的小丫鬟,那些国家大事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只要将老爷伺候好就可以啦,干嘛要想那么多。”

    郑妥娘佯怒道:“好啊,你着丫头学会顶嘴了,看我待会怎么收拾你!”

    看到郑妥娘佯怒,线娘不但不害怕,反而嘻嘻一笑:“我才不怕小姐呢,若是小姐敢收拾我,今天晚上我就帮着老爷一起“欺负”你。”

    “诶呀,你这死丫头真真是坏死了。”郑妥娘的粉脸一下就唰的红了起来,“你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这种话你也敢说!”

    “这有什么,许你们做就不许我说啊。”仗着杨峰撑腰的线娘红着小脸道:“也不知道是谁天天晚上被相公欺负后哭着喊着让我帮忙的。”

    “我看你是真的要死了,看我不撕烂你的嘴巴!”

    听到这里,郑妥娘得满脸通红,上前一步就要拧线娘的小嘴。

    “老爷救我!”

    看到郑妥娘真的扑来,线娘吓得大叫了一声整个就往杨峰怀里钻了进去。

    杨峰见状也一把拉住了她,随后郑妥娘整个人呢也扑进了丈夫的怀里,一时间三人闹成了一团,整个屋子都洋溢着笑骂和打闹声。

    不知过了多久,闹累了的二女终于不动了,郑妥娘在左线娘在右,二女就这么静静的靠在爱郎的怀里,良久郑妥娘问道:“相公,今年过年咱们咱们是在这里过还是回京城过啊?”

    “老爷,咱们还是回京城吧。”一旁的线娘听到这里眼睛不禁亮了起来,一下子就来了精神,雀跃道:“京城里还有海兰珠姐姐、哲哲姐姐、大玉儿姐姐还有小笑笑呢,大伙一起过年多热闹啊!”

    “这个……”

    听到这里,杨峰有些沉吟起来。

    看到杨峰有些为难的样子,郑妥娘嗔怪的瞪了线娘一眼,“线娘,你也别为难相公,咱们相公如今奉旨讨伐郑芝龙,未经陛下应允是不可以擅自回京的,否则就是大罪呢。”

    “这样啊。”线娘有些失望的说:“我还以为能一起回京跟海兰珠姐姐他们一块过年呢,咱们都出来好几个月了,她们肯定想咱们了。只是如今咱们只能在这里过年了。”

    杨峰犹豫了一下才苦笑道:“妥娘、线娘,今年我恐怕不能陪你们过年了,下个月我要出海一趟,约莫大半个月才能回来。”

    “相公(老爷)您要出海?”郑妥娘和线娘齐声惊呼起来。

    “是的!”

    看着二女脸上掩饰不住的失望之色,杨峰心里不禁很是愧疚,不过想起自己要做的事情,他不得不硬着心肠道:“妥娘、线娘,我这次出海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办,事关福建剿匪大业,我不得不出去,所以今年我恐怕不能陪你们过年了。”

    “相公(老爷)!”

    听到这里,郑妥娘和线娘心中不禁有些不舍起来,虽然平日里杨峰经常都会出海几日甚至十天八天的,但是二女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对,毕竟男人就象天上的雄鹰,总是要飞翔在蓝天上。

    尤其是象杨峰这样手握数万大军,担负剿匪大业的一军统帅,怎么可能成天留在家里跟她们儿女情长呢,只是现在连过年都要出海,这就让她们很不舍了,毕竟华夏人对于过年是非常重视的,不管身处多远只要有条件的都会回家跟亲人团聚,可杨峰却要在这个时候离开他们,这让她们如何舍得呢。

    看到二女脸上露出的不舍之色,杨峰心中也是非常愧疚,但是他也没有办法。要知道他在另一个时空里可是还有两个女人呢。平日里杨峰大半的时间都在明朝时空,陪伴徐姐和闫丹晨的时候本来就少,现在要过年了他如果不陪着她们,那就太过份了。

    不过着还不是主要原因,最重要的是前些日子郑芝龙对福建沿海进行了疯狂的骚扰,使得杨峰也有些疲于奔命,那些海盗们仗着海船的机动性忽东忽西,不断袭扰着福建沿海一带,他们掠夺百姓财物人口,若是遇到但凡反抗的他们动辄就会将整个村子全部屠戮,弄得福建一带人心惶惶。

    杨峰虽然下令让江宁军沿着沿海一带分散驻扎,但面对漫长的海岸线,两万多人充其量只能算是杯水车薪,根本不能处处驻防,杨峰也只能对一些重要的地方进行了选择性的驻防,即便如此面对海盗们疯狂的袭扰,江宁军也被弄得疲惫不堪。

    为了应对海盗们的袭扰,杨峰这次回去就是打算看看能不能从现代弄几艘木质帆船回来应应急,让水师先练练手。

    “笃笃笃……”

    就在这时,屋外传来了敲门声。

    杨峰眉头一扬,朗声道:“什么事?”

    门外传来了一名丫鬟的声音,“伯爷,外头有人送来了一张帖子,说是要请伯爷亲览。”

    “有人送帖子?”杨峰惊讶的问道:“知道是谁送来的吗?”

    “回老爷话,奴婢不知道呢。”

    杨峰想了想才说道:“算了,你进来,将帖子拿过来吧。”

    当丫鬟进来的时候,看到杨峰端坐在中央,郑妥娘和线娘则是端坐在他的旁边,只是两人的粉脸都是红扑扑的,也不知道是太热还是冻的。

    杨峰接过帖子看了看,有些疑惑的自语道:“帖子竟然没有署名,此人究竟是谁?”

    “老爷,奴婢也不知道,来人还带着斗篷,奴婢也看不清她的容貌呢,不过奴婢只知道此人是个女人!”

    “女人?”

    这下杨峰就更奇怪了,他不记得自己在福建认识哪个女人啊。

    想了想,杨峰一扭头,正好看到身边二女那好奇而又有些幽怨的目光,他不禁苦笑道:“你们别用这种眼神看我,我真不认识这个人。”

    郑妥娘有些幽怨的说:“相公,这可说不准呢。指不定是哪个仰慕您的女人忍不住亲自上门找您呢。”

    “你们啊!”

    杨峰无奈的用手点了点郑妥娘,“好吧,反正今天也没事,我就去会会这个不请自来的女人吧,如果你们想去的话也可以到屏风后面呆着。”

    郑妥娘撇了撇嘴,“相公这话说的,好像妾身是个妒妇似地,不过妾身等在出京之前海兰珠姐姐三人曾嘱咐过,让妾身看着您,所以姑且跟着您过去一趟吧。”

    “啧啧……”

    杨峰无奈的摇了摇头,看来女人都是口是心非的动物,明明心里好奇得要命,但嘴里还是说着言不由衷的话。

    当杨峰来到客厅时,看在在客厅的座位上坐着一个窈窕的身影正静静的坐在椅子上,而门口的两名家丁则是有些警惕的盯着她。

    “见过伯爷!”

    当杨峰进入客厅时,两名家丁齐声向他问好,端坐在椅子上的女子听到家丁的话也将头抬了起来看向了门口,便看到一名身材穿着绯袍,身材高大的年轻人大步走了进来。

    这名年轻人虽然看起来年纪不大,而且长得颇为清秀,正是典型的南人北相的模样。不过他的脸上却没有半分的柔弱之色,反倒随着他的进来,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扑面而来,这名女子也是见多识广的人,她立刻就意识到这样的气势非久居高位习惯了发号施令的人是培养不出这种气势的。

    意识到这点后,她也赶紧站了起来对杨峰躬身拜了下来恭声道:“罪人刘香见过伯爷,愿伯爷吉祥安康!”

第三百八十四章 自由的代价() 
    防盗章节,请二十分钟后再观看!

    时间是天启5年,如果用公元纪年的话,是1625年1月1日,这个昔日强盛的大明帝国已经逐渐迈向了没落。

    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茫茫的大学给古老的南京城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几乎全都披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在已经淹没到了脚踝的大雪中艰难的跋涉着。号称“八十万居民,秦淮河上胭脂水粉十里飘香”的南京,那曾经人来人往的官道上,如今就连马车一颗无法通行了。因为在这种严酷的天气里,就连那玄武湖上原本穿梭如织的花船也停了下来。

    因为行人稀少,守护者南京城的守城士兵也变得非常懈怠,许多原本应该守在城门口的士兵将长枪随手靠在城墙上,自己则是不停的搓着双手来回走动。一边走动还一边咒骂着这个令人绝望鬼天气,偶尔有几个农夫挑着卖炭或是卖菜的农夫经过,这些历来奉行雁过拔毛的兵丁们也懒得去检查,随便挥了挥手就让他们通过了。

    大明立国两百多年以来,除了朱棣在造自己侄子的反的时候经历过兵灾,其他的的时候南京基本就没出过什么乱子。在这种承平的年代就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如今的这两个守城兵丁只盼着早点结束当值,能够早点回家喝一口热酒,然后搂着家里的婆娘在炕上好好的睡一觉,如果有兴致的话还可以把灯吹灭后做一些男人都爱做的事情。

    但是此时在南面的正阳门的城门下,守城的两名士兵却拿着冰冷的长枪,警惕的望着眼前这个装束奇特的男子,眼中露出了警惕的神色。因为这个男子身材高大,皮肤白皙,身穿一件外表看起来极为柔顺的蓝色短衫,下身则是穿着一件很少见直裤,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的头发竟然只有寸把长,这样的发型非僧非俗的,有种说不出的怪异。

    穿着一件青色夹克的杨峰,看着城门口用警惕的目光望着自己的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内心充满了一种叫做崩溃的情绪。

    “你妹的,这里还是南京吗,怎么会这么冷?”

    杨峰使劲跺着脚,虽然他是一个在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南京人,但在他二十多年的生命里,这么冷的天气却很少碰到,根据他的估算,如今的气温至少有令下15度左右,这对于只穿了一件夹克的杨峰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不过,身体上的痛苦还只是一方面,最令他感到崩溃的是这个令人崩溃的时代距离他从小生长的年代足足往前推了三百多年,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任何人都感到崩溃。

    “没想到我们家祖传下来的镜子竟然还有传送功能,只是这种功能不是我想要的啊!”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杨峰使劲挥舞了一下拳头,看着不远处的城门口那两个用警惕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守城兵丁,杨峰又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整个人变得没精打采起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