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在明朝当国公- 第2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褪粲诓徽鄄豢鄣膇丝阶层,但好歹也是顿顿能吃饱,偶尔还时不时的出来喝点小酒打点牙祭,可到了这个时代后的两天时间里他就吃了四个参杂了大量野菜的粗粮饼子,今天早上饿得实在受不了的杨峰终于离开了那个村子,走了两个小时多的路来到了南京的城门外,他已经决定了,要是还不能找到回去的办法他宁可饿死在外面也不会再遭那份罪了。

    杨峰控制着自己有些混乱思绪,抬头打量着眼前的南京古城。

    一眼望不到边的高耸的城墙被可以修建得弯弯曲曲,就象一条银白色的巨龙,蜿蜒着伸向远方。在足足有四五丈款的护城河便种满了杨柳,树上挂满了一条条晶莹剔透的“银条”。看着这幅景色,要不是肚子不时发出“咕噜”的声音,杨峰保不齐也会赞叹出来。

    只是此时此刻,杨峰却完全没有关上景色的心情,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通过那两名守城兵丁的检查进入南京城。

    “不要灰心,一定会有办法的。今天要么进入南京城,要么就活活饿死在城外!”

    杨峰一边想一边蹲下了身子抓起了一把雪使劲的涂抹在自己的脸上,刺骨的寒意透入了他的身体,同时也让原本躁动的心开始冷静了下来。

    使劲裹了裹身上的衣服,杨峰站直了身子,又拍了拍身上的落雪,抬头看了看这座数百年后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的城墙,这才从容的迎着那两名守城的兵丁走去。

    看到杨峰走过来,两名原本正好奇的看着他的守城兵丁赶紧握紧了手中那把用普通的杂木做木杆的长枪,其中一名年纪稍大的兵丁大喝了一声:“站住,干什么的?”

    杨峰停下了脚步,看着这两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却努力装作威武状的兵丁,强自镇定的说道:“我要进城!”

    老年兵丁大声道:“你是哪人?有路引没有?”

    早已为自己想好答案的杨峰摇摇头:“我祖上是大明人,当年随三宝太监下西洋,而后便留在南洋定居,如今刚回大明哪里来的路引?再说了,如今天下承平,又有几人出门会带此物?”

    路引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古代老百姓的身份证,但凡是离乡的人都必须要由当地的官府衙门开一张类似介绍信、通行证之类的公文。因为古代的官府和统治者一致认为老百姓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呆在家乡,不要随便外出,否则一旦人口流动得多了就容易出乱子,所以没有这个东西老百姓是不能离开家乡的,古代的朝廷希望用这种办法把老百姓牢牢的绑在土地上,不让他们离开自家的家乡。

    当然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就象南京城这等天下一等一的繁华之所每天进出的人成千上万,自然不用每个人都要查路引,否则守城的兵丁再多一百倍也不够用,也就是这两名兵丁看到杨峰装束实在太过奇异这才上来检查的。

    虽然杨峰说的也是实话,平日里那些邻村的老农或是进城卖东西的村民自然是没人问他们要路引,但看到杨峰这样衣着样貌那么怪异的人这两个守城的兵丁还是不敢随意放进去。年老的兵丁犹豫了一下后说道:“那你等一下,我去问一下上官。”

    按说守城的兵丁不会对一个没有路引的陌生人这么客气,但各朝各代都一样,看人下菜是一种传统,毕竟自己天天在这里守着,要是哪天不小心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说不定连饭碗都不保,虽然这份饭碗每个月只能领几十斤糙米和不到一两的银子,可就是这么一份看似卑微的活还有不少人盯着呢,他可不想莫名其妙就丢了饭碗。再者说了,禀报了上官之后责任就不在自己了,以后有什么事这板子也不会打到自己身上。

    很快,这名兵丁就来到了城墙后的一个藏兵洞里,他的长官也就是一名小旗正坐在那里烤火。

    这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名小旗三十来岁左右,中等个头,瘦长的脸颊,不过跟那两名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不同,他的气色要好了不少。穿着一身破旧的勉强看得出原本是红色的鸳鸯战袄,当然了,这套鸳鸯战袄可不是将军穿的那种包含了山文甲、护心镜、头盔以及卫足、短靴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的正规的战甲,这名小旗充其量只是在外头罩着一件红色的战袍罢了。

    “齐老六,你他娘的不在前面执勤跑到我这来干什么?”

    看到那名年纪大的兵丁到来,坐在火堆旁的小旗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宋头,您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懒啊!”叫做齐老六的兵丁见天叫起屈来,“这不是外头来了一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家伙,自称是从南洋来的人想要进城,小人又不敢擅自做主,这不就过来跟您请示了么?”

第三百七十七章 泄恨() 
    郑氏海盗集团和江宁军一个要奇袭,另一个则是设下了埋伏,双方在距离江宁军大营数里外的地方大战了一场,在这场大战中杨耿、陈晖和郑彩三人率领的三营人马除了每个人带着不足两百心腹逃走以外,剩下的全都被杨峰率领江宁军全部歼灭。

    这场上万人的大战又是枪声又是炮声的,动静自然不小,埋伏在厦门城外准备趁乱夺取城门的郑芝虎和郑兴原本不知道怎么回事,还在大骂杨耿三人。你妹的偷个营而已,你们至于弄出这么大的动静么,又是枪又是炮的,你们这么一弄只要厦门城里的人不是傻子,肯定会在第一时间察觉的,这样一来让我们怎么奇袭啊。

    不过郑芝虎两人也不是笨蛋,这个念头也只是在脑海里转了一圈,随后立即醒悟过来,这情况不对啊?就算是被偷袭明军就算是再训练有素也不可能用火炮还击吧,这尼玛就是一副活脱脱中了伏击的架势好不好?

    郑芝虎虽然素来以勇武著称,但这些年来丰富的作战经验可不是白给的,一听到江宁军竟然连火炮都动用了,他立刻意识到今晚这次奇袭很有可能被敌人识破了,他立刻对郑兴道:“情况不对,老耿那里出问题了,此地不宜久留,否则等到明军反映过来咱们就走不了啦!”

    “好,咱们马上就走!”郑兴也反映了过来,作为长期刀头舔血的人物,郑兴这些人固然有凶残暴戾的一面,但骨子里却摆脱不了海盗的模式。他们在烧杀掠夺的固然是凶狠绝伦,但在遇到硬茬子的时候第一时间不会想到要和对方硬拼,而是如何溜之大吉,这也是海盗们的生存之道。

    “马上传令下去,全军不要发出动静,立即撤走!”

    郑芝虎和郑兴率领着五千多名海盗从厦门城外溜走,自以为做得神不知鬼不觉,但还是被天上盘旋的无人侦察机侦测到了,这个消息同时也反馈到了杨峰的耳中,只是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杨峰正率领江宁军围剿杨耿等人的数千海盗,一时分不出手来拦截,只能无奈的放他们而去。

    这场战斗打了一个多时辰就结束了,但打扫战场却一支持续到了天色大亮。

    看着漫山遍野的尸体和跪地投降的海盗们,褚茂光和第三营的将士们一个个兴奋得眉开眼笑,原本以为留在厦门后战斗就跟他们无缘了,没曾想郑芝龙竟然主动送上门来,这场功劳来得实在是有些突然,让第三营的将士们都有些不敢置信。

    “启禀伯爷,昨夜这场战斗咱们一共打死贼寇两千六百余人,俘虏一千八百余人,只可惜让为首的那杨耿三人和数百人逃走了,否则这场功劳便堪称完美了。”说到最后,褚茂光还有些遗憾的叹了口气。

    “你就知足吧!”杨峰笑骂了他一声:“若非郑芝龙突发奇想要来厦门报仇,咱们哪有这个机会吃掉他几千人。而且着几千人可是郑芝龙手下的主力,这次估计郑芝龙要急得跳脚吧。”

    褚茂光先是高兴得裂开了大嘴笑个不停,但随即又有些惋惜道:“只是可惜了,咱们若有战舰的话便可以趁机将郑芝龙他们留在厦门港口,现在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溜走。”

    听到这里,杨峰轻叹了口气,昔日永乐年间那支强大的水师如今早已烟消云散。若是此刻大明有一支水师,不用太强大,只需要数十艘大型福船组成的水师就可以将郑芝龙他们全部留在福建,只可惜由于思心和利益作祟,昔日纵横大洋的大明水师被文官集团们给玩死了,以至于让郑芝龙这些海盗称霸大洋,这是何等的遗憾和惋惜啊。

    临了,杨峰又问道:“咱们的伤亡如何?”

    听到这里,褚茂光原本兴奋的神情逐渐黯淡了下来,他苦笑道:“这一次咱们伤亡了265人,其中阵亡了121。”

    “伤亡怎么会这么大?”

    听到这里,杨峰被下了一跳,昨天晚上打得可是一场伏击战,有心算无心之下怎么会伤亡这么多?

    看到杨峰的脸色沉了下来,褚茂光赶紧解释道:“其实昨晚伤亡最大的是负责扎口袋的兄弟,末将也没想到那个杨耿等人会反应那么快,见势不妙立刻带人从来路逃走,而咱们由于兵力不足,负责扎袋口的只有两百多名兄弟,他们要面对的却是杨耿等人率领的一千多人海盗,最后双方还拼起了刺刀,所以才伤亡这么大的。”

    听到这里,杨峰闭上了眼睛沉默了一会才睁开眼睛默默看了看有些阴沉的天空。他知道这次确实不能怪褚茂光,尽管他已经尽量让江宁军装备上了最精良的铠甲和火铳,但面对上千名为了杀出一条血路而拼命的海盗,除非他们集体装备上真正意义上的自动武器,否则伤亡依然是不可避免的。

    城外的战斗自然瞒不过城里的人,听着外面不断传来的枪炮声,负责守门的明军将领赶紧将情况禀报给了巡抚夏大言。

    作为一个文官,夏大言的第一反映是立即紧闭城门,没有他的命令谁也不准打开,然后派人出城探查情况,等到了天亮后消息终于传回了他那里。贼寇郑芝龙亲率一万多人试图偷袭江宁军大营和福建水师大营,不料偷袭不成反而被江宁伯杀得大败而逃,除了留下数千具尸体外别无所获,如今郑芝龙已经率领剩下的贼寇灰溜溜的坐船逃离了。

    听到这个消息后,夏大言在赞叹江宁军战斗力强大的同时,心里也在开始琢磨要怎么写这封请功的折子了。

    要知道这大半年来郑芝龙率领的海盗们在广东、福建一带纵横驰骋无人能敌,福建省的官兵们也只能躲在城墙内看着烧杀掠夺的海盗无能为力,哪敢出城迎敌,以至于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整个福建糜烂近半,连省会福州都丢了,他这个巡抚也成了一个笑话,现在还不容易有了这么一场大捷,他自然要琢磨着怎么给自己捞点好处。

    什么这场仗是杨峰打的,跟他夏大言没有什么关系?呵呵,说这话的人实在是太天真了,夏大言作为一省巡抚,这么一场大胜仗怎么可能没有他的份,正经是以大明百年来以文御武的传统,这场胜仗打赢后他上的奏折才是最有权威性也最能够被内阁接受的。

    “不愧是江宁伯啊,一仗就歼灭了郑芝龙数千人,称之为大捷也不为过啊,有了这次大捷,朝堂上对老夫的弹劾应该会少了许多吧?”

    夏大言心里盘算了一会,正打算坐下来写奏折时,一名官员匆匆跑了进来,只见他脸色有些苍白的颤声道:“巡抚大人,不好了。郑芝龙败退后,率领着贼寇到了圆沙洲,将圆沙洲上的数百百姓全都全都给屠了”

    “什么”

    刚想写折子的夏大言闻言后脸色立刻就是一变,只觉得脚上一软,一屁股坐在了后面的椅子上。

    就在一个时辰前,厦门港口的码头上,看着面前大败而归的杨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