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在明朝当国公- 第2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唧歪歪,等待他的不是被下牢狱就是砍头。

    就拿老朱同志来说吧,杀起贪官来那就跟割草一样,一口气杀个几万人根本就不带眨眼的。而朱棣也不是什么善茬,人家诛九族就已经是最重的刑法了,可这家伙觉得诛九族太轻了,还开创性的给添加了一族,当时最有名望的大儒方孝孺同志就是被朱棣给诛了十族的。

    文管集团们感到不安起来,随后的几天里京城的气氛变得尤为诡异,不少官员们私下里都在搞一些小串联,商量着皇帝这么做对他们会有什么影响。

    “陛下真的是长大了,咱家虽然没有那个福气见过太祖皇帝和高祖皇帝,但却可以从陛下今日的举动看出当年太祖、高祖两位先帝的风采啊!只是真不知道陛下如今哪来的底气竟敢这么逼迫那些文官,难道他就不怕引起江南官员的反弹么?”在司礼监的签押房里,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一般品着香茗一边摇头啧啧的说着。

    而坐在他旁边的魏忠贤则是轻哼了一声:“老王,不是咱家打击你,若是太祖、高祖两位先帝还在,象咱们这样的人早就被拖出去乱棍打死了。”

    王体乾闻言脸色就是一僵,干笑了一声打了个哈哈就不再提这茬了,叶公好龙估计说的就是他这样的人吧。朱元璋和朱棣父子俩对太监的管束都非常严,尤其是朱元璋更是在后宫立了一块宦官不得干政的石碑,一经发现那绝对就是被活活打死的下场,象他们倆这样的要是在洪武年间绝对是要剥皮充草的下场。

    怼了王体乾一下后,魏忠贤才轻声道:“陛下这么做自然是有底气的,而他最大的底气就是如今正在训练的那三万京营新军。说到这里咱们也不得不佩服江宁伯了,也不知道他是从哪找来的三个人。尤其是那个卢象升,不但是进士出身而且对武事也很是精通,可谓是文武双全,实在是个难得的栋梁之材啊!

    咱家前些日子曾经去过东直门的大营里看过那些京营士卒的训练,发现经过几个月的训练,这三万京营士卒已经隐隐有了精锐的模样,假以时日咱们大明可就有多了一直精锐之师,这才是陛下如今最大的依仗呢。”

    王体乾一听,就有些好奇的问:“那比起江宁伯麾下的江宁军如何?”

    魏忠贤给了他一个白眼,似乎在鄙视自己这位老搭档竟然问了这么一个白痴的问题。

    没有理会王体乾的问题,魏忠贤自顾自的说道:“咱家估摸着,如果那些文官们不妥协的话,下一步陛下就会毫不犹豫的把江宁伯派到江南区,到了那个时候可就有热闹瞧啰!”

    王体乾皱眉道:“江南那可是东林党的大本营,江宁伯难不成还想重演一次扬州之行的经过不成?有了扬州那些盐商的例子,江南其他地方的盐商肯定会对他严加提防,可别高出民乱来。”

    “民乱?”魏忠贤就象是听到了最大的笑话一般,“你以为江宁伯会害怕有人作乱吗,恐怕他还巴不得有人跳出来找事,然后他才有机会趁机出手将他们收拾呢。你以为杨峰手中的那些久经战阵的大军是拿来好看的吗?据咱家所知,如今的江宁伯在南京又训练了八千骑兵和一万两千步卒,如此一来他手中可就有了两万六千精兵,有这数万精兵在手你以为他还会惧怕何人?”

    “嘶……”

    王体乾倒吸了一口凉气。

    “那陛下就容得他如此肆无忌惮的扩充实力吗?”

    “你总算想到这点了。”魏忠贤赞许的看了他一眼,眼中露出了一丝赞叹之色,这才微微一笑:“你知不知道如今为何杨峰空自挂着一个总督京营戎政的名头,却几乎从不去大营查看或触碰,而是将京营的大小事务全都扔给卢象升、杨国柱和虎大威三人的原因吗?”

    “哦……咱家知道了。”王体乾猛的一拍大腿,这才赞叹道:“感情江宁伯也知道自己手中握着一支精兵,恐遭到陛下猜忌,所以才自掏腰包为陛下训练一支精兵,但却从不染指,而是将它交给其他人的原因了,感情是为了避嫌啊!”

    “你知道就好!”魏忠贤微笑了起来,“你现在还认为杨峰只是一个只会杀人的武夫么?”

    王体乾瞥了他一眼:“魏公公,貌似你心在对杨峰的态度好多了,咱家记得往日里你对杨峰可是有很大的成见啊!”

    “谁说的,咱家对江宁伯从来就没有什么成见。”魏忠贤一本正经道:“咱家身为司礼监秉笔太监,看到如此一位国之栋梁高兴还来不及,怎会有其他想法呢,你可别污蔑咱家!”

    “是么?”王体乾轻笑了一声就不再提了,两人又闲聊了几句,王体乾这才告辞出去。

    等到王体乾离开后,魏忠贤脸上的笑容这才慢慢消散下来,只听他轻轻的说道:“你不知道的,如今的杨峰就是一面盾牌,把所有文官的目光和火力都吸引了过去,咱家怎么舍得让他出事呢?”

    是的,如今的魏忠贤对杨峰的态度确实改观了,但这种改观并不不涉及其他,而是魏忠贤发现自打杨峰进京以后,他在朝堂上的日子竟然好过多了。这几个月是魏忠贤难得的最轻松的日子,因为一直以来一直将火力对准他的文官们竟然不理他了。

    刚开始的时候魏忠贤还有些不适应,想他九千岁这些年来要是哪天弹劾他的奏折少于三五十封的话那就是老天爷开恩了,可现在已经整整三个月了,受到弹劾他的奏折竟然区区不到二十封……二十封啊。

    刚开始时,我们的九千岁还有些不适应,有种人走茶凉的凄凉感!但他随后转念一想,这是好事啊,有人在前面替他遮风挡雨有什么不好,难不成非得有人天天骂自己才好么,这不是犯贱么?于是想开了的魏公公看向杨峰的目光自然不一样了,这样一个人形盾牌如此难得,得好好保护起来才行啊。

    于是乎这段时间魏忠贤也会在明里暗里让自己的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明里暗里的对帮杨峰照顾一二,这也让王体乾感到很是不解。

    就在魏忠贤和王体乾闲聊的时候,朱由校也正在东暖阁接见三名来自京营的将领。

    看着站在面前的三名穿着绯色官服的将领,朱由校和蔼的说:“卢爱卿、杨爱卿、虎爱卿,你们三人都坐吧!”

    “谢陛下!”

    卢象升、杨国柱和虎大威三人齐齐对朱由校施了一礼这才在刚被太监送来的锦凳上坐了半拉屁股。

    看到三人的坐姿,朱由校不禁笑道:“朕看你们这点就不如杨峰洒脱,这家伙每次来到宫中简直就不把自己当外人,该吃吃该喝喝,一点都不客气,哪像你们连坐个凳子也那么小心。”

    “陛下说笑了。”杨国柱有些尴尬的笑道:“江宁伯乃是国之栋梁,生性洒脱不羁,臣等却是个俗人,自然不能跟他相比。”

    “我们哪个不是俗人?”朱由校大笑起来:“上次朕曾无意中听杨爱卿唱过一首歌,这首歌唱得就很好。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

    朱由校说完还轻轻哼了几声,随后才说道:“别看朕身为天子,但照样是个凡人,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所以大家老大也别说老二的好!”

    听到朱由校说的有趣,几个人都笑了起来。

    其实这几个月来卢象升等三人已经得到了朱由校的好几次召见,他甚至还亲自道校场去检阅新军,现在谁都看得出来朱由校对这支军队的重视。

    今天朱由校召见他们也没有多说些什么,而是询问了一下新军的训练情况。当卢象升三人回答新军已经训练得差不多,只要再经过四到五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正式成军时,朱由校的脸上情不自禁的露出欣喜的笑容。

    朱由校对这三人可谓是宠信有加,在东暖阁约谈了约莫半个时辰才让这三人出宫。

    在出宫后,杨国柱回头看着威武雄壮的宫殿一眼这才感慨道:“陛下对咱们真是没得说的,不仅常常召集咱们入宫,而且还对我们嘘寒问暖,咱们上辈子不知道烧了多少香才能承蒙陛下如此厚爱啊!”

    虎大威也感慨的说:“是啊,陛下对咱们真是没的说的,若是江宁伯能和咱们一起来就好了,毕竟他才是总督京营戎政,只是他似乎对京营不怎么上心,除了每个月派人过来查看一下账目和武器、物资的配备外就不怎么管事了,江宁伯也太懒惰了。”

    听了虎大威的话,杨国柱和卢象升则是对视了一眼,俩人心里跟明镜似地。

    杨峰这哪里是懒惰,他分明是在避嫌啊。要知道杨峰已经掌握着江宁军这样一支百精兵了,但凡是有点脑子的帝王就不会允许连拱卫京师的精兵掌握在别人的手里,这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

    而杨峰很显然也意识到了这点,所以从一开始他就始终跟京营保持距离,除了不断向京营提供武器、装备以外就不再跟京营的人做过多的接触了,这也是卢象升佩服杨峰的地方。只是付出而不索取,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对于这点卢象升看出来的,杨国柱也看出来了,唯独虎大威这个憨直的汉子不知道而已。不过俩人也不打算告诉他,毕竟这种事你能看出来就看出来,若是看不出来这就证明你没那个眼力,即便是告诉你也只能是徒增烦恼而已。

    而杨峰自打在早朝又怼了一波人之后就重新过上了有限的生活,他将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大明皇家商行和江宁卫的训练上,这两样东西前者是钱,后者是兵,这才是他在这个世界上立足的根本。

    至于京城的那三万京营新军,说实话还不被他放在眼里。作为后来人的他再清楚不过了,虽然表面上他对京营不闻不问,但作为一支无论是物资、武器全都严重依赖他的部队,还真对他构不成任何威胁。

    将来如果有人想要通过京营对杨峰不利,只要他切断对京营的补给,停止对京营的武器孙昊的补充和每个月海量的饷银供应,最多不超过一个月京营这支新军就会从一支近代热兵器的部队重新沦落为一支冷兵器的部队,这就是杨峰的底气所在。

    通过掌握一支部队的补给进而掌控一支部队,这是后世的人都耳熟能详的道理,可受限于局限性,这个道理在这个时代却没有多少人知道,因为他们不知道一支使用热兵器的部队对于后勤是多么的依赖。

    就这样,杨峰每天在江宁伯府陪着几名老婆,然后不时隔三差五的回到现代社会安慰徐姐和嫦娥姐姐,这样的小日子过得实在是不要太舒坦。只是这样的日子没过几天,京城里开始慢慢的传出了一股流言。说杨峰不但娶了科尔沁部落最美丽的珍珠海兰珠,而且还把皇太极的两个福晋哲哲和大玉儿也抢到了自己的府**其淫乐。

    这股流言很快就在京城中流传开来,一开始杨峰还不在乎,但只是短短几天的功夫,这个流言就传遍了整个京城的大街小巷,最后流言甚至演变成了杨峰跟蒙古人勾结,试图颠覆大明,这样的说法也是愈演愈烈,甚至传进了宫里。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由校把杨峰召近了宫中……

第三百四十章 闲聊() 
依旧是东暖阁,朱由校看到杨峰后立刻就直言不讳的问道。

    “杨爱卿,最近几天京城有股耀眼愈演愈烈,看来有人欲离间朕与爱卿,不知爱卿有何打算?”

    “这件事臣依然知晓。”杨峰很痛快的点了点头:“臣以为能干出这种事的人不多,要么是建奴散布的,要么就是那些东林党的人干的,除此之外再无别人!”

    “朕也是这么想的。”朱由校默默的点了点头,随后长叹了口气:“爱卿说得对,如今的大明可谓内忧外患。关外的建奴虽然被爱卿击退,贼酋努尔哈赤也被击毙,但建奴的主力尚在,如今朝堂上的东林党可谓是一家独大,朕也是颇有无力之感啊!”

    “陛下说的对!”杨峰也赞同的点了点头:“努尔哈赤虽死,但新继位的皇太极却是个比努尔哈赤更厉害的人物,为了表示他的决心,他甚至将大金国改为了大清,将女真一族改名为满族就可以看出来。所以想要彻底解决关外的建奴,咱们还需要做很多事啊。只是这些臣都不担心,臣最担心的还是朝堂上那些只会夸夸其谈的君子们,这些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有他们在后面不断拖大明的后腿,想做点事情实在是太难了。”

    “谁说不是呢。”

    朱由校苦笑着摇头道:“如今想要做一件事实在是太难了,各地官吏贪腐成风,官吏们都信奉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信条,遇到事情则是能推则推,明明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到了他们手里却能让他们把经给念歪了,朕也徒呼奈何啊。”

    “这就是朝廷对地方管控不够的结果。”杨峰赞同的说道:“咱们大明讲究的是皇权不下乡,朝廷对地方的管控只到达县一级,所以对于朝廷政令的下达和施行就很难进行,若想要将朝廷的政令上通下达就非得做出一番大变革不可。当然了,想要做出变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咱们得从……”

    刚说到这里,杨峰的声音就戛然而止,失笑着摇头道:“不好意思,臣说跑题了。”

    朱由校也笑了起来,俩人原本说的是谣言的事情,如今却聊到了朝廷体质和政令的事情上,他忍俊不住的失笑道:“原本朕将爱卿招进宫来,就是怕爱卿听到这些谣言后心生不安,如今看来爱卿是不需要朕来安慰了。”

    杨峰想了想才说道:“陛下,这些谣言说臣想要跟蒙古鞑子勾结,欲夺取大明江山自然是无稽之谈,但正所谓三人成虎,事情说多了恐怕在有些人看来就变成了显示,而散布这些谣言的始作俑者的目的就是想要逼臣离开京城,既然如此那臣干脆就依了他们的心意,离开京城回到南京吧,如今京营的训练已经步入正轨,臣这个总督京营戎政也可以交还给陛下了。”

    看到杨峰这么说,朱由校有些不悦的说道:“爱卿这是什么话,朕岂是那种过河拆桥之人,既然朕当初说过让爱卿将京营的胆子跳起来,就绝不许允许你半途而废,更何况在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