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在明朝当国公-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着盖着南京兵部大印的公函、官印以及官服,杨峰笑得有些合不拢嘴。

    虽然区区一个五品千户跟魏国公府这个庞然大物完全不能相比,但有了这个官身之后杨峰就已经变成了一个官,身上就有了一层保护色,魏国公府想要对付他就不能那么肆无忌惮,这才是杨峰想要这个官身的真正目的。

    看着笑得合不拢嘴的杨峰,前来送东西的那位小太监微笑着提醒道:“杨大人,您这个任命如今只是代理的,正式的任命还得京城的兵部再补发一份公文才能生效,而且曹公公还说了,若是您真有志在军中发展,就请您及时到江东门的千户所上任。”

    杨峰惊讶的说道:“到千户所上任?”

    “对呀!”小太监同样惊讶道:“您如今已经是江东门千户所的千户了,难道不应该到千户所坐镇么?要知道千户所可是还有上千户的军户等着您统领呢!”

    “我……”

    杨峰这下真的是有些坐腊了,别看他两天前在曹大忠说得那么慷慨激昂,可他真是的意图只是想要要个官方的身份而已,并不是真的打算扎根明朝在这里养老啊。

    他最终的打算还是利用在明朝的优势捣腾一些好东西回现代社会,等他挣到够他花一辈子的钱后就在现在社会开开心心的过他的小日子,这才是杨峰最初的想法,现在曹大忠竟然要他图带领一群军户种地,这可是和他原来的设想不大一样啊。

    看到杨峰发呆的模样,前来送公函和官服的小太监脸色变得有些难看起来,原本以为这是个肥差,没曾想却碰到了个傻子,一点规矩都不懂,他冷哼一声后转身就要离开。

    等到杨峰回过神来后,发现那个前来送公函的小太监已经转身正准备离开。杨峰见状赶紧追了上去从袋子里掏出一锭银子塞进小太监的手里赔笑道:“这位公公请恕罪,适才草民想事情入神了,没有顾及到公公,实在是对不住了,这点小意思是请公公喝茶的。”

    小太监掂了掂手里的银子,原本难看脸色重新露出了笑容并好心的提醒道:“杨大人,您日后可不能再自称草民了。您如今可是一个正儿八经的五品千户,得自称本官才是正理,否则要被人笑话的。而且您最好尽快到江东门上任,这个千户所可是缺千户很久了。”

    听到这位小太监再一次提醒自己,杨峰勉强露出了一个笑容拱手道:“谢谢公公的提醒,草……本官会尽快去上任的。”

    “那行,既然您已经清楚了那咱家这就回去复命了。”

    小太监微笑着拱了拱手走出了杨峰的家门,上了一顶斜放在门口的轿子,轿夫吆喝了一声后便朝着大街去了。

    回到院子里的杨峰还没进屋就看到杨来顺两口子朝着自己噗通一声就跪了下来,口中说道:“小人参见大人,愿大人福寿安康!”

    “诶诶诶……你们这是干什么?”被吓了一跳的杨峰赶紧将两人扶了起来有些纳闷的说:“你们原来叫我少爷这不就挺好的嘛,怎么又要改口了?”

    “大人,您现在可是官了,小人怎能还用原来的称呼来称呼您呢,这也太不敬了。”杨周氏有些敬畏的说。

    “你们……”

    直到这时,杨峰才意识到自己还是小瞧了这个时代的人对于官员的敬畏。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虽然人们对于官员也抱有一定的敬畏,但在那个信息发达动辄就讲民主的时代,人们对官员、对政府的定位更多的是体现在服务社会和大众的层面上,可是在封建社会里对于老百姓来说官就是天,就是能决定他们身家性命的一切,也难怪这个时代的人对于当官会如此的痴迷,只要当上了官,那么就会一跃成为统治阶层,光宗耀祖享受着周围敬畏的目光和超人的权利,这样的滋味几乎没有人能拒绝。

    虽然杨峰是从二十一世纪过来的人,但他也很清楚在这个时代你要跟人讲什么人人平等之类的话肯定会被人当成神经病,况且这句话即便是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也只能骗骗幼儿园里的小孩,连初中学生都不相信这一套了,更何况在这种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呢。

    沉吟了一会杨峰才说道:“老杨啊!”

    “小人在!”杨来顺赶紧上前一步。

    “你说我要去千户所上任要准备什么东西的好!千户所里的那些大头兵会听我这个半路杀出来的人吗?”杨峰来到这个时空的时间还是太短,对很多东西都不是很了解,一想到要上任他总觉得心里有些发毛。

    “诶哟,少爷您这话可问倒小人了。”杨来顺苦着脸道:“您要是让小人打理房屋或是干活那是绝没半点问题,可您问这些东西,小人就一介草民哪知道这些啊!”

    杨峰也失笑着摇了摇头,看来他也是病急乱投医了。

    不过杨来顺又说道:“少爷,您要准备什么东西小人不知道,不过小人知道的是您若是想去上任的话首先就要买一匹马。您想啊,您可是堂堂的正五品千户啊,难不成还要走着上任不成?”

    “诶……对啊。”

    杨峰这才想起来,这年头的马匹就相当于后世的汽车。一个五品的武官,也就是团级干部去上任要是走路去的话还不得被人笑掉大牙啊。面子这东西有时候它非常虚幻,但有时候它又是一种实实在在看得着的东西,如果你表现不出相应的实力,底下的人会看扁你不说,就连今后的工作也不好开展了。

    想到这里,杨峰立即转头对杨来顺大声说了句:“老杨……走……跟少爷买马去!”

第二十五章 上任() 
公元1625年2月5日上午辰时(7点至9点),在兵部派出的一名姓石的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的带领下,杨峰来到了位于莫愁湖西面的江东门千户所。

    这位职方清吏司主事名叫石开,四十来岁的年纪,中等的个子,颌下还留着一撇长吁。这家伙从今天早上开始就一直不阴不阳,就像是杨峰欠了他八百吊钱没还似地,好不容易上了马车一摇一晃的来到了江东门千户所,时间已经到了已时(9点至11点)。

    要说为了今天的上任杨峰也是花了不少的血本,昨天他在杨来顺的带领下到马市买了一匹黄聪马,足足花了杨峰一百五十两银子,把杨峰给心疼得不行,可就这杨来顺还说这匹马买得值。杨峰又悄悄算了算,一百五十两银子是什么概念,折合成后世的物价已经相当于十万华夏币,一定顶得上一辆经济型轿车的价格了,看来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交通工具的价格从来就没有便宜的。

    等到石开带着杨峰来到了千户所后,就有一名副千户带领着镇抚、吏目,以及一众百户、式百户、总旗等头目过来对石开和杨峰进行大礼参拜。

    双方见过礼后,这位石主事指着杨峰淡淡的说道:“诸位,这就是你们新来的代理千户,今后江东千户所一应事务就由他来负责,你们有什么事也不用去兵部烦我们了,找杨大人就可以了,都听清楚了吗?”

    “听清了!”众人一阵稀稀落落的回答。

    “那就好。”石主事漫不经心的点点头,“既然如此那本官就先回去了。”说完,也不等众人说话抬腿就上了马车。

    “石主事请留步!”

    说时迟那时快,还没等杨峰说话,一名黝黑粗壮的汉子就从人群里窜了出来,跑到石主事身后陪着笑脸道:“石主事,您既然已经来到了这里,又岂能不喝杯水酒再走,若是您就这么走了岂不是让人嗤笑咱们江东门千户所的人不懂礼数吗,还望您赏个脸,进来喝杯水酒再走也不迟啊!”

    看着这名汉子原本憨厚的脸上露出近乎献媚的笑容,石主事原本淡漠的脸色也有了“解冻”的迹象,可他扭头一看站在自己身边一脸无所谓模样的杨峰就气不打一处来,轻哼了一声说道:“喝酒就不用了,正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耿副千户你自己喝吧,本官还有事,就先回去了。”

    说完,石主事就朝就要钻进马车,只是他还没进去呢就听到后面传来了杨峰的声音:“石主事,您要走了,好走不送啊!”

    石主事身影一个踉跄,差点就从马车上摔下来,只见他转过头来恨恨瞪了杨峰一眼,重新做好后用力一甩帘子将整个人遮住,随后才恨恨的说了句:“走……”

    杨峰没有理会那辆已经回去的马车,转头对身边站着的那些军官道:“诸位,石主事已经走远了,还站在这里干什么,赶紧进去吧!”

    那些军官们相互对视了一眼,有几个人的眼中闪过了一丝不满,最后还是那位姓耿的副千户给众人使了个眼色,众人这才低下了头。

    众人的反映都落在杨峰的眼里,不过他并没有说什么,对于这种情况他早就有了心里准备。毕竟现实不是玄幻小说,那种虎躯一震八方来拜的情形是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将众人的反映都收入眼底后苏晋这才率先迈步朝前方走去。

    看到杨峰动了,耿副千户轻叹了一声抢先上前一步道:“千户大人,请随卑职来。”

    在耿副千户的带路下众人走进了江东门千户所,而杨峰骑来的黄聪马也早就有人牵了下去喂草料了。

    明朝的千户就是一个独立的小镇子,杨峰一边走一面感受着迎面扑来的寒风,冷风不断夹着一些雪粒,打在脸上。还好杨峰的身体经过了好几次穿越的强化后变得异常见状,因此这点寒冷对他并没有影响。

    进了卫所后,放眼望去,江东门千户所就跟后世七八十年代偏远山区的乡下小乡镇一样,大多是些土屋,茅屋之类的。街上或走着几个冻得哆嗦的衣衫褴褛的人,或在各个角落或蹲或站着一些邋邋遢遢的人,用敬畏的眼光看着杨峰和跟在他身后的那群军官。

    卫所的街道倒是有几条,除了通向千户宅和官署的主街道是用大青石铺就的外,其他都是土路。雪花落在上面,将这些地方冻得坚硬。凄冷,没有人气,没有活力,

    一路上看着这些衣衫褴褛的人,杨峰转头询问一旁的耿副千吃惊的问道:“耿副千户,这些人都是咱们卫所的?”

    耿副千户低声道:“正是!”

    “咱们卫所已经穷到了这份上了吗?”杨峰实在是有些不敢相信眼前看到的这一切,这哪是人呆的地方啊,这简直就比杨峰第一次穿越时遇到的那个村子还要穷,用二十一世纪的术语来说,这并不具备人类生存的条件!

    “大人,全天下的卫所、千户所其实都是一样的,咱们南京地界的卫所其实还好点,您若是到边陲之地去看看,他们还不如咱们呢。”一名长得略微白净的年轻人在一旁插了一句。

    “二狗,你闭嘴!”一名四十来岁的中年汉子训斥了一句,随后才赔笑道:“千户大人,年轻人不懂事,您不要放在心上。”

    “没事,我……本官也不是不通情理的人。”杨峰淡淡的说了一句,不过他已经将这名年轻人的样貌记在了心里。

    在千户所逛了一圈后,杨峰也将整个千户所观察了一遍。千户所除了有主街道及巷道,堡内建筑除居住建筑外还有庙祠、牌坊、水井等生活建筑设施。除此外,卫所内还有营房、军贮粮仓、较马场等重要军事设施。

    不仅如此,就连军器局、“专收火器”的神机库以及火药局都有。在卫所外还有一个供军士操练的校场和供军官坐镇指挥和休息的演武厅,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啊!

第二十六章 千户所的现状() 
朝的卫所分内卫和外卫,外卫的主要职责是防御外侵、维护辖区社会治安、平叛、集结征伐,外卫的管理机构叫都司使司,分别隶属于五军都督府(即前后左右中五军)直辖于兵部。而内卫又不同,内位分京营和亲军都护府,主要负责京师的守备和皇宫的守卫、皇帝的护驾等项事宜,大名鼎鼎的锦衣卫就隶属于内位。

    是的,有明一朝威震天下,让百官胆颤的锦衣卫竟然也是军户,不过虽然大家都是军户,但是锦衣卫隶属于天子亲军,不用种田也不用交粮,跟那些自力更生亲自下地种田的普通军户那就是一个天一个地,两者没有可比性。

    另外杨峰还发现,靠千户所中央的还好点,越是远离千户所街上路边的衣衫褴褛的人越多,杨峰就看到许多瘦骨嶙峋的人,身上穿着破烂的衣裳的人无精打采的靠在墙角里,那种麻木的样子简直令人吃惊。要不是不少人身上还穿着破烂的大明军服的话,黄蜂还以为到了丐帮了。这样的人还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大多数,遍布整个千户所之内。街上还走着一些女人和孩子,也是个个衣不蔽体,再加旁边低矮破旧的房屋,这哪是千户所啊,这分明就是一个乞丐窝。

    “这里就是老子以后的地盘了?”

    杨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以前他在史书上看到书上说卫所制度崩溃,军户的悲惨遭遇生不如死,心里还有些怀疑,可现在看来现实中的军户遭遇简直比史书上还要不堪。

    这样的军队别说打仗了,估计连路都走不动吧,难怪到了明朝后期军户制会慢慢的被募兵制所取代。

    看到这里,杨峰扭头问道:“耿副千户,我们千户所的军户现在还有多少人?我要是的是实际人数,不是花名册上的人名,能打的还有多少人?”

    耿副千户迟疑了一下,最后才咬牙道:“大人,咱们江东门千户所按制应有兵员1120名,可到了现在只有不到800人,再去掉一半的老弱病残,只有四百多青壮,能打人不到60人,就这些人还都是各位同僚的家丁呢。”

    “什么?”

    听到这里,杨峰的身子晃了晃几乎要站不稳,堂堂一个定额一千多人的千户所能打的人还不到六十人,这样的卫所要来还有必要存在么?

    看到杨峰铁青着的脸,耿副千户还安慰道:“大人也不必烦恼,如今的大明全天下的卫所都是一个样,咱们江东门千户所还算是好的,卑职听说有的千户所全都逃光了,只剩下一个人。”

    “就剩下一个人?”

    杨峰已经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了,难怪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