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新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唐新世- 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死!

    老者接上李丛嘉,二人返回到大船之上,看着那江豚一点点远离,众人长出口气。

    到了此时,船上之人还不知道李丛嘉是男子,那就是白活啦!

    李丛嘉仍然窝在船舱里不说话:总之在润州一上岸,将女妆一卸,谁知道自己是谁?

    贾崇盯着他看了好久:“仁慈固然是好事,有时却难成大事啊!江豚都不忍伤害,将来如何下得狠手诛杀异心者?唉,不知道这次选择是否正确?”

    李丛嘉不知道他所说的选择是什么,又不好深问,毕竟二人身侧还有一个吴越国的“奸细”。现在,她已经穿了一件普通女渔民的衣服,却仍然难以掩饰的姿容。

    看她惊惧的样子,李丛嘉轻声道:“你安顿好她吧!过一段时间就会安下心来!”

    贾崇嘿嘿笑着,那股局促的表情,让李丛嘉感觉极为纳闷:这是少年特有的羞涩,绝不应该出现在这种老色棍身上啊!

    贾崇似乎明白李丛嘉所想,长叹一声:“说起来已经六七年了吧?我带兵追赶西蜀国数百盗匪,救援洪州刺吏车队,结果被冷箭所伤,又卧冰爬雪十几天,落下病根,竟然再无法行男人事……”

    李丛嘉好奇道:“为什么现在能了?看来你的‘长枪’没问题,还是心理留下了阴影啊!莫非,那一箭射中了你那儿里?”

    (本章完)

第158章 一路顺风下扬州() 
贾崇盯着那女人:“当初说起来也是因为女人!我的小妾屠苏苏就是洪州人,正好洪州李刺史来京述职,她就坐车回家乡探亲。结果半路出了事……”

    老贾说到这儿时,眼眶有些湿润:“我那个小妾就是娇凤的亲娘!她是我一生挚爱,她是我真正的知己!我送她上车,未想却是永别!”

    一个武人,他竟然低低的悲唱起来,歌词中透着酸苦和心痛:“几过柴门老燕回,桃花风雨未同归!芳草半死春潮后,白颈丝鹭失伴飞。江畔荷,带雨漓,旧船新舫天各一。闲床卧听绮窗雨,谁复挑灯缀戎衣?”

    李丛嘉受其感染,望着那江畔迷离的晨光,不由轻声和道:“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

    这是李丛嘉前生记诵的少有妙词,以其悲凉传诵无数少年少女口中。这是清代纳兰性德的《金缕曲》,李丛嘉一字未动,脱口而诵。

    二人对吟之间,旁边的女人脸色渐变,她可是诗书画曲俱精的才女,否则也不会代表“水云坊”参加各种比赛,更不会籍此身份来南唐的江宁府(金陵城)当“卧底”!

    他如何听不出李丛嘉的词中,更显悲凉。她不明白的是,李丛嘉小小年纪,哪儿来的如此伤感?难道他也有至爱病亡或出了事情?

    贾崇听了李丛嘉的悲词,更加伤心,抽泣着把贾娇凤的生母被西蜀盗匪掠走,因他带兵追击过急,将全车队杀害,逃入渝郡,再无声息。

    多少年了,他始终不能忘记那美妇的脸,忘记这段痛,忘记这仇恨!正是因为这种心理,他才在心底里压制各种情绪,弄得自己竟然一直不举!

    说到这儿,贾崇抬头看着那吴越少女:“知道吗?你在空中飞舞的那个动作,像极了屠苏苏,而且你们身材极像,所以……毕竟是一段孽缘,如果你不愿意呆在我身边,我可以给你在金陵或其他地方安个家,退出江湖吧!”

    这哪儿像一个杀伐果断的将军!

    看来,无论男女坠入情网,智商都会呈直线下降!

    李丛嘉也不去管她,此女武功尽失,她只要不傻,就绝不会再回到吴越国的控制之下——光是被俘失身这一段故事,她怎么编恐怕都遮掩不过去的!

    果然,吴越少女哭泣着,痛骂着,临末了,却不肯离开。事实上,她根本就是从小训练的“奸细”,无家可归!

    李丛嘉不管这二位继续加深感情,自己则被朱雷带着上了岸,同时下船的还有那匹高头大马。

    李丛嘉翻身上马,向朱雷一拱手:“我先走啦!我记得你,不就是守城门的那个朱雷吗?朱雨强是你堂弟吧,他可不如你!”

    朱雷诧异地盯着李丛嘉,一下子猜测不出这个少年是何许人也!

    在李丛嘉骑马奔驰远去的一瞬间,他忽然一拍脑门:“哎呀妈呀,这个小祖宗怎么跑来啦?这可要出大事啊!”

    不提他急钻回船舱“质问”贾崇,单说李丛嘉未跑出二三里,远方一声轻斥:“慢点走!”

    杨清铉站在一棵古树之上,盯着远方:“一队商队正在经过,以你的打扮,不吓坏别人,也会引得怀疑!快换装!”

    接过杨清铉手中包袱,他迅速整理起来,一会儿间,唇红齿白的少年郎俊朗无比,站在杨清铉的面前,让她有些目眩:这孩子太好看啦!

    如果自己的儿子还活着,会不会和他一样漂亮?

    当母亲心底那点温柔肉,让杨清铉一把抓住李丛嘉的手:“走,咱们以母子相称,混进那商队中进放江都!”

    南唐时期的江都,实际是指现在的扬州府一带。而贾崇所说的润州就是现在的镇江,两者相距并不远,直线距离五十多里地,但在当时恐怕得绕行一百多里地!

    二人钻出密林时,李丛嘉已经下马,由杨清铉骑以上面:这样子符合母慈子孝的情况。

    路上的商队足有三四百人,看到前面出现高头大马,立即惊呼起来:这个时代南唐马匹极少,能骑乘者,要么高官显贵,要么是主要将领,第三种人就是拦路的强人偶尔有马骑!

    等到二人走近,所有人都放下心来:一是这地界离江都、润州都极近了,不太可能有拦路抢劫的;同时这二人看上去就不像是坏人。尤其是马上的小孩,一口一个娘“你累不累?”

    怎么看,这都是一对好母子!

    商队打头的老把式轻舞一下手中长长的蜡白杆:“二位可是去江都城?”

    李丛嘉哈哈一笑:“先到润州北城,明天再去江都城!”

    这时候已经是正午了,如果连夜赶过去,太危险——虽然南唐富裕人口稠密,却也十里八里没有人家的!到处是野生植被,遮天蔽日,无事没人赶夜路的!

    老把式挥手:“走吧,前面还有七八里地就是润州城,我们明天正好也去江都,这段路虽然是官途,却并不平坦,不时有小股毛贼出没,你们要想一起走,早晨就到东城门等我们!”

    第二天一早,李丛嘉骑在马上,身后一乘小轿,两个壮汉抬着,准时出现在东城门。

    几百人的队伍只剩下不足一百啦,老把式看了李丛嘉一眼:“你们是江都谁家的家眷?没准就是老主顾呢?”

    李丛嘉早就打听过,整个江都极为热闹——扬州城的繁华可是有名的,大家族数以千计,整个城内城外,商户无数。

    因此,他随口道:“我们是明家人!”

    “噢,明家?是明大老爷家,还是明二老爷家的?咱们车队中就有明家的伙计,正好遇到熟悉的人啦!”

    说着,老把式向后面喊了一句:“明天齐,你家来亲戚啦!”

    坏了!李丛嘉脑袋“嗡”的一声,自己怎么不长长脑袋啊:明魁可是李金全的“心腹加财政部长”,在江都的地位岂能一般?

    怎么办?现在改口已经不及!

    后面一个懒懒的声音传了过来:“我明府的亲戚?从哪儿个穷山恶水来的亲戚?一年没有一百也有八十!”

    李丛嘉正要说话,轿内一声轻叱:“混蛋,明魁那老东西就是这么教导你们这群下属的?”

    (本章完)

第159章 最美扬州到明府() 
明天齐被斥责的一愣神,他老奸巨滑,未敢轻意回嘴,而是盯着一身绸缎的李丛嘉:“这位兄弟看着柔弱,不知道与明家是何亲戚?”

    李丛嘉不敢再开口了!他江湖经验太少,明显无法应对复杂局面。

    轿内,杨清铉一声冷笑:“算起来我还是明魁的长辈呢?一晃十多年没联系啦!不知道这兄弟俩都长成什么样了?”

    明天齐更不确准二人身份:和以往来投靠明家的穷亲戚不同,这二人穿着打扮,极为精致,加上骑着的高头大马,绝不是一般人家!

    看他贼眉鼠眼地张望,李丛嘉一提马缰绳,差一点将他踢倒,吓得他连忙跳开。

    同行之人暗乐,却不能在表面上表现出来。

    为首老者诧异地看着李丛嘉:“听口音是金陵人,而那轿内夫的则有点洪州口音,据我所知,明家从未在那儿住过啊!”

    轿内杨清铉的声音充满尊敬:“老人家见多识广,果然是走南闯北的老商户了!我家祖上是汴梁人,我表姐俞氏嫁给了明汉荣,结果我们杨家也受了牵连。幸好老父人脉遍及军中,得到李将军逃归大唐,一族迅速离开后晋,辗转多年,从洪州又拱到金陵。”

    说到这儿,她长叹一声:“家世飘零,唯有长兄和我还苟存于世,幸好在金陵城内开了几家小生意,还算勉强渡日。前几日,长兄来信,说是寻到了明家踪迹,让我来看看!”

    明天齐这时终于搭上话了:“明大老爷就住在金陵城啊!你们为什么不早去认亲?”

    李丛嘉一马鞭甩过去:“贱奴才,哪儿轮得到你说话!”

    明天齐挨了一下,反倒瞬间消停了!

    车队继续前行,杨清铉和那个老者扯着洪州的风土人情,又谈及金陵商业的一些“内幕”,知识面之广,让李丛嘉汗颜:自己总以为了解许多,但真正想融入这个时代,还早着呢!

    似乎有意向李丛嘉传授这些知识,杨清铉一改往日的沉稳,东拉西扯,天南海北,仿佛没有她不知道的!百里路途,足足天快黑时才看到前方出现小镇。

    这里离江都已经不足二十里了,而整个商队则驻扎在这儿,不想继续前进了。

    李丛嘉心急如焚:路行比顺水行舟慢得多!这个时候,贾崇已经早就到了江都军营了吧?万一他出了事,自己还未到地方,黄花菜都凉了!

    杨清铉明白他的焦急,轻声道:“明家那个随从,带我们连夜赶路吧?家中银钱还要我回去打理,看一眼呆个三五天就要返回去呢!这浪费一天,哪儿浪费一宿,亲戚情份本就不浓,倒显得更淡了!”

    明天齐早就对二人身份笃定不疑,立即屁巅地凑上来:“好,反正这二十里都是官路,天色还没有黑,咱们快点走,估计能到!”

    说着,他向那个老者借了驴,骑在前面带路,足足又奔跑一个时辰,才看到江都城的大门。

    数个士兵正在落闸,看到明天齐,又慢了下来。一个都头大笑:“明小七,跑那么急干吗?从来没见过你着急,难道有大生意?”

    明天齐嘿嘿一笑:“有老太太的老亲属寻来了,二爷定会大喜的!”

    夜色笼罩,古老的城市展现出绝美之姿。

    内城宽数千米,12座城门:南三,东、西各四,北一。城内南北向主干道6条,东西向主干道14条,道路10米之宽,数辆马车穿城而过。

    古运河穿城而过,水质清澈,“二十四桥明月夜”中的广济桥、新桥、开明桥、通泗桥等均设在古运河上。瓜洲古渡口、建于隋代的名刹高旻寺、盛唐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扬子津、鉴真东渡码头……李丛嘉想像着前世的繁华,不由得心有期盼。

    但是,此时的扬州城,却没有烟花三月的繁华,更无车马人烟的稠密,整个城池笼罩着一种压抑。

    踏街而过的马蹄声似乎惊醒了沉闷,一队军士迎面冲来,看到明天齐在前,这些士兵立刻退到两侧,大声道:“明家小爷,大老爷刚刚回府呢!整个一天,他都陪着李节度使校军场阅军!”

    李丛嘉心头急抖:阅军?莫非是真要造反?

    不可能吧?如果造反,还需要阅军吗?直接将不服气的将领一顿砍杀,抢了全城,裹胁士兵逶迤而去,还管什么江都府乱不乱?

    他笑着看向那队士兵:“明魁表兄回府最好,听说他在整个江都府势力极大,今天一见,果真如此。李、明两家联手,生意定能大进!”

    那都头诧异地看了他一眼,见是生面孔,年龄不大,却称明魁为表兄,不敢轻视,微微一抱拳:“明老爷累坏了!那个京城来的老家伙太腻烦,硬是把所有军演看完,还调阅了附近的县团练,明老爷安排吃喝,差一点累弯了腰……”

    李丛嘉心头暗自镇定:看来是贾崇临时检阅军队,他要干什么?难道是他要谋反?

    更不可能啊!如果他真有异心,敢放自己离开吗?

    想到这儿,他也不再和这些小兵们询问,立即纵马向东城而去,远远的,就看到一个巨大豪华宅第,几个老者正站在门外等着求见!

    两个高傲的家丁半倚在石狮子上,眼睛挑得老高,根本不搭理这些人。直到一个老者掏出一包东西递过去,他才微微瞟了一眼,哼了一声:

    “等一会儿吧!老爷累得不行,正在吃饭呢!恐怕一会儿还要去卫圣军指挥府,抽空儿我把你的意思说一下,能不能成,就不好说啦!”

    那老者又要递过去一包东西,李丛嘉纵马冲到近前,冷冷地瞪了他一眼:“快去通报表兄,就说他姨妈来看望明老夫人来了!”

    那家丁抬头愣了一下,刚想反驳,却见明天齐在后面紧赶慢跑,追了上来:“不用通报,将侧门打开,请两位先去见老夫人!”

    所谓的老夫人,就是明魁的母亲俞氏!

    听到这儿,那二人马上弯腰施礼,脸上的笑容如春花灿烂,未等李丛嘉适应过来,一声呼啸从墙头飞来,直奔李丛嘉的马头!

    (本章完)

第160章 淘气丫头是晚辈() 
李丛嘉吓了一跳,本能想掏出怀中的“鱼肠剑”,却猛然收手,一带马缰,让开那团黑乎乎的东西。借着府前两只“气死风”的大红灯笼,看到墙头半坐着一个少女,与李丛嘉个头差不多,正掏出另一件黑乎乎的东西。

    是一个淘气丫头?

    李丛嘉长出口气,正欲向侧门走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