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新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唐新世-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等李丛嘉解释,李平挥手道:“老祖掐指算来,天下已现五龙脉,必然是战乱纷起。于是他让我投入大唐之国,辅佐明君。而取出唐初镇压之物,正如你所讲,就是为了激活金陵龙脉!”

    李丛嘉原本并不相信这些迷信,现在看来,自己能穿越重生,还有什么事情不可能发生?或许这种观星、勘地、占卜之术本身就是一种科学!

    他轻轻点头:“李道人,如果我所料不错,你师门是在各方下注而已。相信汉国周威身边、蜀国,吴越、南汉都有你们的人吧?只是不知道你李平在这些师兄弟中,究竟处在何种程度?”

    单刀直入,李丛嘉不喜欢兜圈子,也不愿意浪费精力:既然你们道家四处下注,那我自然要问清楚,你们认为我夺得天下有几分可能?

    李平傲然一笑:“殿下的聪慧常人不及!我是师兄,当然最厉害!不过小师弟,也就是救你的那位,还没去吴越国呢,他也很厉害,得到了师傅的真传!”

    李丛嘉表情凝重:“那就把他留在这儿!二人之力总比一人之力强!如果真有所成,你们不负我,我必不负你们!”

    “殿下既然如此说,那就请大胆印书,不用顾忌道家、儒家感受而特意修改内容!”

    (本章完)

第84章 步入正轨百事多() 
李丛嘉紧紧地盯着李平,语气微松:“道长的意思是,不屑于与佛门争个雌雄?”

    “非是不争,而是无争!道家修行宗旨是什么?无为而治!如果我们陷于门派之见、世俗之利,与庸人何异?当然,如果殿下有意为我们正名,我们也……”

    李丛嘉狡猾一笑:“如果陈抟老祖全力支持我,我就再写一部书,将佛本是道的原理讲清楚,让众神佛归位,各安其职如何?”

    李平眼睛一亮:“果真?”

    李丛嘉郑重一揖,面向北方:“佛本就是道。如来佛祖年幼为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受各方文明影响,创建了佛教修行法门,汉末渐渐东进到我国。夏周时期我中华文明已经扩散到世界各地,因此很难说两者谁影响了谁!其实,天地万物起源本一,佛道本就是一体!”

    李平长叹一声:“说来容易,但如何能让道、佛两宗认可?现在不是除道卫佛,就是卫道驱佛,长此以往……”

    看他担心的样子,李丛嘉有点相信了:这个时代真有人虔诚的信仰着道、佛两教!而且这两教中恐怕真有一些超越自然力量的手段。

    他拍拍手:“别多想了,你只要把那个救我的道人留下来,再帮我完成一件事情,我就负责帮你把佛道渊源说清楚!这个交易如何?”

    李平嘿嘿一笑:“你先说说那本书大致内容,我才相信的!”

    李丛嘉简单将《封神演义》提了一提,然后道:“我安排你的事情,与火硝有关!我觉得此物,应该与硫璜、硝和纯净的木炭配比有关。如果配比合适,加上纯度高的话,或者能用在军事上!”

    李平乐了:“这东西是师弟最擅长的啊!等我找到他,一定劝他留下来!不过殿下你的书要抓紧,师弟可是急性子!”

    二人约定好,李丛嘉让他做了一首通俗“谶语”加在李丛嘉新编《西游记》章节之中。

    ******

    转眼两天过去了,李丛嘉一点没休息着:他和几个老工匠盯着那“脚踏式缝纫机”各个部件一点点组装完成,如同看着自己的孩子一点点长大,充满喜悦。

    现在,关键的部件都用铁制,平台、外壳、踏板、飞轮等损耗小的部位则用硬木制成。总体看,这机器有一多半还是木制品,估计寿命不会超过半年。

    在众人的期盼中,“锦玉阁”的钟老板看着女儿钟汝佳坐在机器前,按照李丛嘉的培训,一点点踏着脚踏板,缓慢极了,生怕一使劲给踏碎了!

    随着她熟悉起来,缝纫针脚开始细密起来,渐渐地,一件“三角裤”出现在众人面前,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

    如果让钟汝佳用手工缝制,至少得一天时间,还累得腰酸腿疼,但是现在,则省力许多、速度快了几十倍。

    又拽过几件裁好的绸衣,钟汝佳越缝越快,充满了对新鲜事物的热情。

    很快,一些问题也反应了出来:连接处的“轴承”是木制的,不到两个时辰,就得加润滑油——牛油而已。过两三个时辰,就需要紧一下“传送皮带”——这也是牛筋所做,时间一长就有些松了!

    总之,铁制机器各部分间,经常需要滴油,而几件铁制零件间的磨合还要观察。

    即便如此,这件机器预计也能使一个月!

    所有参与此项工作的工匠都一脸喜色:总算完成了六殿下交给的工作,应该可以分到一部分利润了吧?

    李丛嘉让人将大盘盛装的黄金直接摆到了面前:“各位老师傅,你们费尽心血,将此物研究成功,虽然还有许多不足,却让制衣技术前进了一大截。从此以后,军服军鞋、百姓服装都有了大规模生产的可能。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不用别人回答,他挥着手臂激情四射:“意味着大唐境内百姓都能穿上衣服了!如果大家再努努力,将舂米机器、水车、四轮马车等加以改进,相信大唐子民生活的更幸福!”

    陶匠莫侗拱拱手:“六殿下,我们完成了这项工作,需要回家休息一段时间,好久没看到老婆孩子了!另外,家里的几亩地还要铲、趟一下呢!”

    其他人也点头:虽然大家不在乎那点地的产粮,却总是割舍不下那点农民情怀!看着地里荒草漫天,总感觉有愧于老天!

    李丛嘉微微一笑:“地的问题我已经找人帮你们种了!到秋时给你们家点粮食就得了!从今往后,你们就是专业的工匠,是领导几百、几千甚至几万人生产用品的匠师,还种什么地啊?”

    将大家放了几天假,同时将各户需要搬到兴唐学院附近住的人统计一下——不是所有老人家都愿意迁离故土的,哪怕离家几十里地,都不愿意搬家!

    因此,李丛嘉决定,这些老工匠任意来往,每人配备两名禁军将士贴身保护。

    这种待遇,让所有老者感激不已——这可不是怕他们跑。事实上这个时代,没有官府的路引凭证,想离开本县都困难!除非你想当流民,被人四处驱赶,不能进城!

    看着人去屋空,李丛嘉心头的喜悦渐渐冷静下来,盯着数十个太学的学生,心里暗暗叫苦。

    冯延巳成为太学祭酒,虽然没捆缚住李丛嘉,却将太学内的贫穷学子给捆住了:他规定,想出城“勤工俭学”可以,每半年的大考要成绩优异才行,同时全年的太学补贴没有了!

    这些学子,开始忐忑不安:万一六殿下这儿不能长久呆下去,太学那头的“饭碗”又弄砸了,可怎么读书啊!

    所以这几天陆续有人向李丛嘉请求返回太学。

    李丛嘉可不听那套,直接告诉一百多学子:自己这里,可以直接给他们九品官员待遇,签订合同,为期三年。如果担心无人支付,可以提前拿钱然后再干活。

    但是这样的话,挣得就少!反之,按月领薪,会根据你工作变化、成绩而有提成!

    听说李丛嘉光刻字这一项,就得用几十人,而且木工、挖沟、盖房子、当助教、教童军识字等都可以挣到钱,还有大把时间读书,所有人已经要归去的心,又想留下来了!

    李丛嘉趁热打铁,直接告诉他们,未来将建一个藏书楼,随意借阅无需花钱。将来还要建宿舍,免费住。

    前提只有一个:你为“兴唐学院”做了多少事情?你有多大价值?

    一切的事情开始如李丛嘉想像那般顺利步入正轨,但麻烦也越来越多啦!

    (本章完)

第85章 组建强军欲选兵() 
就在李丛嘉巡视刻“泥活字”的太学学生时,一个年轻人从里面走出来,轻声道:“六殿下,你教我们的‘唐体字’(注:就是现在满街广告牌上的宋体字)我制了几十个,您看看合格不?”

    看着一个橡皮大小的“唐体字”的“永”,李丛嘉赞许地点了一下头。

    “常冒,你有没有办法让它更小?比如手指盖大小?毕竟我们是印书,都这么大个,一页也印不了几个字不是?”

    常冒笑笑:“其实刻字这活,本身就不是太学学生能干的!我提一个建议,由我们撰写这种唐体字,然后找一些木工,将纸张贴在泥块上刻出!然后由我们挑出成品,按照您所教的拼音顺序排好!”

    李丛嘉微微点头:这些太学生很聪明,又肯学,不过就是动手能力太差。这一天一夜时间,竟然刻坏了八百多块泥方,让负责制泥方的泥水匠们大为不满。

    术业有专攻!李丛嘉觉得,自己应该考虑安排一个人来统筹活字印刷这项工作了。

    面前这个常冒就不错!他是南州(现在的漳州)人,陪泉州刺史留从效的小儿子在太学读书,实际上这是大将在外,为防止藩镇割据而采取的手段。

    常冒愿意留在兴唐学院,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那点钱——他缺钱,但留从效的小儿子留一帆却是有钱的主!

    常冒主要是对活字印刷术感兴趣。从见到此物起,他就知道,这东西必将对文化的传播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做为一个好男儿,他怎么可能不想在青史上留下姓名?

    于是,他陪着陶匠莫侗几人,从胶泥制作,到活字成型、缩小、唐体字的撰写,甚至连排版都向李丛嘉一一请教了!

    李丛嘉当然喜欢这样有志于学的青年,毫无保留地教会了他,还将他聘为学院的算学教授,除负责教授那些童军的算学,就是盯紧这个陶字作坊。

    同时,李丛嘉直接派出查文徽之子查元天去了福建,一方面了解福州城吴越军情况,调查泉州刺史留从效对朝廷是否忠心,最后去往南州将常冒家人接进京城。

    不是李丛嘉愿意多想,而是这个常冒极为精明。万一他学成之后,忽然开溜,自己可损失大了!

    毕竟是一个大活人,没有确定他忠心之前,最有效控制他的手段就是把家属放在兴唐学院附近。

    常冒明白李丛嘉的担心,直接写了一封信让查元天带给家人。

    事实上,他早就对留从效不太满意:此人明面听从朝廷指令,暗地里派他哥哥留从去了南州,对南唐皇帝委派的南州刺史董思安阳奉阴违,处于“山高皇帝远,我自称大王”状态。

    一旦此人举兵做乱,或者与南唐朝廷有了龌龊,第一个挨刀的肯定是他!

    所以,李丛嘉将他家属接过来的举动,等于间接告诉他:你常冒是个人才,我李丛嘉相中了,我保定你了!

    当着活字作坊所有人的面,李丛嘉宣布常冒的新职位:活字印刷坊总监。具体职责是全面负责各项工作,除了研究不归他管,继续由陶匠莫侗负责,其他由他统一调度。

    扔下二十章《西游记》文稿,李丛嘉转头离开,一头扎回金陵城内,钻进自己的“安定公”府邸里睡不到半天功夫,贴身太监洪公公找上门来了!

    李丛嘉看着他身后的宫女和太监,明白这是母亲让人送来的!

    整个安定公府,就他一个主人,剩下的都是周娥皇、冯四娘和贾娇凤三家送来的丫环婆妇,再配合上这些宫中来的铁杆心腹,一个像模像样的新家诞生了!

    缺少的,就是一个指手画脚安排事情的女主人!

    想到这儿,李丛嘉微乐:自己才十一岁,为什么一提媳妇就有点着忙呢!难道自己身体长大了?

    正当他安排完府内所有人的差事后,准备再睡一觉时,贾娇凤提着鞭子进来了!

    大门敞开——是被她一脚给踢开的!这位女主,根本不管别人咋想,上前一把将李丛嘉从床上拽了起来:“大白天睡什么懒觉?快点走,我爹说带你去军营挑兵呢!”

    李丛嘉一骨碌爬起来,对着“无影剑”夫妻道:“婶婶留在这儿,等娥皇她们俩来了,好好设计一下,包括你们俩每人一个屋,咱们家怎么也得十几口人吧?干脆布置三十间,有客人来了也有地方住!”

    杨清铉笑笑:“去吧,选兵的事情要紧。大皇子向陛下给你请的一千兵,定要选好。体格不好,怎么训练也是白搭的!老吴,每一个人的筋骨都要摸一摸。想用大盾硬扛契丹骑兵,抡动陌刀的话,一般体格肯定不行!”

    所有人都想到了大唐历史上著名的“陌刀军”:始于“开元盛世”的陌刀军,以血腥、残酷和无坚不摧,照亮了整个大唐北方、西方诸多战役,震惊四方,慑服八荒。

    听说李丛嘉要训练五百步兵对抗契丹铁骑,所有人都想到了这支军队建制:明光甲、长陌刀,重铁盾……所以,皇帝陛下特地允许李丛嘉从全国各地抽调人员,组建这支新的强军!

    一千人的编制。如果比试过后还能剩下七八百,就是一支非常了不得的战斗力了!

    要知道,大唐最强横时的陌刀军,以一敌十尚有余力。大唐名将高仙芝西出丝绸古道,陌刀所向披靡,让整个波斯军团负出了惨痛代价,再不敢轻视大唐。

    当然,巨大的威力后面,是巨大的负担:军队行动迟缓,后勤保障要求极高。对于北方有马地区还好说,到了南唐地界,这一千人的装备运输都是个麻烦!

    所以,满朝文武尽管想再现大唐最巅峰时期的最强步军,却不得不考虑实际,定下一千人的编制。

    李丛嘉骑着老马,一面走着,一面思考着陌刀军的军制、战法、装备,满脑子都是疑问:如果自己装备这样一支军队,契丹骑兵不主动进攻,该如何是好?

    立足于防守,必定会有破绽,最好的防守永远是进攻!

    因此,在他的印象中,应该建立一支攻守兼备的强军,而不是单纯的防守。如果有足够数量的战马就好了!一人双骑,装备随身带着,战时下马布阵,敌逃脱甲追击……

    正越想越乐时,旁边的贾娇凤一声断喝:“你们几个小地痞,滚开!”

    (本章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