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新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唐新世-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他是李璟的心腹,南唐“五鬼”的幕后后台,虽然不在太学现场,却也能遥控指挥!

    刑部郎中萧俨一脸凝重,听着冯延巳滔滔不绝地演说,心头本就腻烦的情绪一点点发酵!终于,他再也忍不住了,一甩袖子:“老冯,别口若悬河,说正事!你究竟想怎么改革太学体制?”

    冯延巳脸色一红,却没有任何后退之意:“太学是国之重鼎所在,必然要严明纪律,如军队一样,令行禁止。做为祭酒,我有责任为太学立规矩!今天请各位来,就是希望大家做个见证,到时候不要被宵小利用,攻讦我冯某人!”

    说到这儿,他一拱手:“先帝立太学,为国选士。贫贱者免钱,富裕者贴之,这是均贫富,选圣贤!可是现在,因为某些皇子的主意,竟然让莘莘学子去当私塾先生,竟然以国之学费为要挟,使其无暇读书,哭诉到我这儿!”

    未等李丛嘉反驳,冯延巳又道:“皇子入太学,也应该与太学生一样,不能什么时候感兴趣就来听一听;不感兴趣,转身离席而去,成何提统?业精于勤,荒于嬉,此等行径,当一力除之!”

    二皇子李弘茂脸色变了变,上前几步,大声道:

    “冯祭酒此话说的是我吗?我在太学读书,是父皇恩准,特地向各位长者深究学问,不曾有过离席之举!而且太学一向学习氛围轻松惬意,此等环境才是各国学子奔涌而来的原因!不知道……”

    “二皇子不用对号入座!我冯某人还要说,因为某些皇子学风不端,引得众太学生争相效仿。前几日,竟然有人转学四国学、算学,成何体统?堂堂经学,竟然不敌算学?”

    李丛嘉听到这儿,再不明白这老家伙是冲自己而来,就是笨蛋一个了!

    他猛然上前一步,一首词掷地有声。

    (本章完)

第73章 太学辩倒众文臣() 
李丛嘉微摇纸扇,一幅大义凛然的样子,但一曲《临江仙》清词,却把一众老者气了个倒仰:

    莫怪太学鬼易进,钱神尽是愚顿。为何内鬼频相与,只因大人故,袖长泣穷途。

    孔氏有文曾饯汝,破旧立新踌躇。魑魅魍魉为己图。颠倒黑白事,唯信老陶朱。

    这首词既是一种暗喻,更是骂人的话:你们这些老大人,颠倒黑白胡诌,其实就是为了捞钱而已!

    尤其是冯延巳,刚刚被皇帝李璟重新信任,又兼领了太学祭酒之责,虽然与原来职务相比,明显被贬,却表明他重新在朝堂上立稳了脚跟。

    现在,李丛嘉直言不讳说他来太学整顿秩序,就是为了捞钱!

    赤裸裸的打脸!

    如果是普通太学生,一定会被冯祭酒冯大人立马开革,任你有通天之才,在南唐再无半点立足之地!

    可是,面对的是自己刚刚指责的皇子,他冯延巳有苦说不出啊!

    徐铉眼睛一亮,站在人群后面微微向李丛嘉点头,那意思再明白不过:说得好,说得好!

    韩熙载一脸得色,盯着冯延巳,看他如何应对?

    冯延巳真是一肚子苦水却倒不出啊:他要是直接和李丛嘉对掐,说以前管太学的祭酒、博士、教授们没有收富商的钱招人进来,那简直就是睁睁说瞎话!

    满街随便叫一个老百姓,都知道太学生有钱,花钱买就可以进太学!而且金陵城内,有人明目张胆地帮人拉线找关系进太学。

    这种“掮客”在场官员谁不认识几个?他们哪一个敢说自己没收过钱,送人进太学?

    所以,冯延巳不敢犟嘴,更不能把周围所有官员都拉下这滩子混水!但是人家李丛嘉就敢啊!

    他年龄小,又是皇子,童言无忌加上胆大妄为,一下子把冯延巳弄得哑口无言!

    李丛嘉傲然抬头:“刚才冯大人说什么有人不务正业,从国子学转到四国学、算学?这叫不务正业吗?我看是符合实际,不读死书,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未等冯延巳抓住他话中漏洞反击,李丛嘉接着道:“看看你们满朝文武,一说国政方针口若悬河,却连衣服坏了都不能缝,热水都不知道晾凉了再喝……真是手无缚鸡之力,百无一用是书生啊!”

    周围哄堂大笑,而冯延巳的脸瞬间红到了脖子。

    骂人别揭短啊!

    李丛嘉这小崽子,是从哪儿听说自己喝开水烫破嘴的笑话的?他这张嘴可真损啊!

    关于冯延巳喝开水的故事,其实是有人杜撰出来埋汰他的!但是,朝臣附庸风雅,也没什么笑话可说,就把这事传来传去,渐渐仿佛真的一般!

    谁也没想到,今天让李丛嘉当众说出来,指责冯延巳只会夸夸其谈,无真本事,甚至连基本的生活技能都不具备!

    看着冯延巳的计划要进行不下去,旁边立即站出一个仁兄,正是太子洗马魏岑。

    他也是冯延巳一伙的,怎么会不知道冯延巳妒忌害怕六殿下李丛嘉即将举办的“兴唐学院”,准备给他下绊子:

    以太学学规为由,将李丛嘉牢牢控制在手心,更兼让二皇子李弘茂难受!同时,也将兴唐学院用“勤工俭学”为由挖去的贫寒学子重新禁锢在太学之中,成为他们一党的后备力量。

    也就是说,这一次冯延巳动用了如此庞大的官员团体来太学视察,完全是针对李丛嘉的“兴唐学院”,哪一个明眼人看不出来?

    可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啊!做为主攻手,冯延巳让人骂得狗血喷头却无法反击!这个时候,他魏岑再不站出来,恐怕不行了!

    他咳嗽一声,吸引目光过来,微微颌首:“六殿下不要跑题!冯大人是想规范太学的管理,这是为所有学生着想。眼看明年春闱将到,秋天还要科考,如果都游手好闲,到时候一事无成,岂不枉费先帝重立太学的美意?”

    李丛嘉盯着他:“大人你是哪儿位?恕在下记性受损,真不认得大人了!”

    李丛嘉说的是实话。虽然他病愈之时这位魏大人来看过他,但是哪儿时就不认识,这几天更没空搭理这些不相干的老家伙,所以李丛嘉一时真就不知道他官职和称呼!

    魏岑尴尬地一笑,马上自打圆场:“我是太子洗马魏岑,陛下信任,还兼殿前侍讲!”

    李丛嘉马上明白,这就是民间传说中的“南唐五鬼”之一啊!那还客气什么,骂死他!

    他马上一揖到地:“见过魏大人,魏大人英明千古,流芳百世,遗臭万年啊!”

    开始时,大家以为是好话,听到后面四个字“遗臭万年”,瞬间一片惊叹:这六皇子真是急眼了,直接弃厮文不顾,差一点就直接动手打人了!

    大家再细想: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凭李丛嘉一张嘴,再能说,也对付不了这些老奸巨滑的家伙!想讲道理,恐怕会被冯、魏二人绕晕了!

    看来,干脆直接的单刀切入,打二人措手不及,让他俩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魏岑有点不会唠了:真是第一次碰到如此有身份的愣头青,该怎么把自己的歪理邪说光明正大说出来呢?

    未等他考虑好,李丛嘉微微点头:“大家不要以为我是骂人的话,这是夸奖魏大人德高望重呢!听我分析一下,你们就知道魏大人的为人在民间如何香飘十里,家家皆知了!”

    他也不管魏岑气得直吹胡子,轻轻扭着身形,缓缓踱起步来:“大家想一想,魏大人是殿前侍讲。这是什么名头?就是陪各位老大人读书的!他的英名自然会随着大家的千古而流传下去!”

    老大臣们知道这小皇子要使坏,恐怕所有人都跑不掉挨骂!

    果不其然,李丛嘉微微一指韩熙载:“比如韩大人、徐大人,还有诸位老大人,你们在朝堂上刚刚说一句话,魏大人就帮腔作势,父皇和史官自然要把他的名字写进史书!这样子魏大人就要留芳百世了!”

    (本章完)

第74章 文坛泰斗不识数() 
说到这儿,他又一指冯延巳:“当然了,魏大人一般时候都是附和冯大人的,所以多数时候都是遗臭万年!”

    冯延巳脸色更苦:他不是不想和李丛嘉辩论,而是真怕他口无遮拦,信口胡说,将上不得台面的乡间俚语、市井传说搬出来,那样的话,自己就算辩赢了,恐怕也声名狼藉!

    但是,他不说话,不等于李丛嘉会放过他,这一绕圈,又把他给骂了!

    冯延巳倒底是久在朝堂,眼睛猛然一瞪,挥着袖子,大声道:“我是太学祭酒,我说的算!现在我宣布太学学规。第一条,不得无故请假,但凡有事,要向我请假!”

    这一条刚说完,远处学舍中瞬间一片沸腾。一个声音缓缓道:“既然南唐太学祭酒如此霸道,我们不在此地学习就是了!我赵普退学!”

    冯延巳哪儿会不知道赵普就是李丛嘉的左膀右臂,瞬间点头:“本不是我国士子,占用资源,早该自己走了!”

    结果这一句话惹麻烦了,瞬间又站起数十人,吵嚷着南唐歧视他国学子,违背了烈祖皇帝李昪的本意,篡改先皇旨意云云。

    冯延巳马上解释,除非自己主动退学,其他情况不会赶大家走的!

    好容易平息这一波,他又不顾李弘茂的指责,大声宣布第二条:“但凡太学学生,不得兼修其他学科!”

    轰然而炸!就算李丛嘉不吱声,恐怕其他教授都不干了!

    整个太学的学生中,很多人兼修四国学、算学、律学等,如果把这些人刨出去,恐怕不少老教授就得成光杆司令!

    尤其是算学的张魁反应最为激烈。他原是工部侍郎,对于重文轻工早就不满,现在听冯延巳宣布这一荒唐学规,立即炸了庙:“冯小鬼,你再胡咧咧,信不信我一砚台将你砸得头破血流!都不学工,工部上哪儿招人去?”

    他年纪大了,又兼笨嘴拙腮,一时半会也说不出什么太有力的反驳!

    可是他嘴笨,不等于李丛嘉老实啊!李丛嘉冷冷地盯着冯延巳:“冯大人,如果你说别的事情,我可能也忍了!大不了我不在太学念书,反正我的兴唐学院也要正式成立了!不过您这条学规误国矣,不得不批驳!”

    说到这儿,他面向北方,深深一揖,行的却不是下跪之礼,显然不是向皇帝行礼。

    “孔圣人啊,你要是活着,也会被冯延巳这个混蛋给气死的!”

    一瞬间,所有人都不言语了,包括外面看热闹的老百姓都噤了声:皇子是牛,敢把太学掀翻了,老百姓都不稀奇,但是,敢拿孔圣人说事的,还真没见过!

    冯延巳可算抓着把柄在手了,大声斥责道:“逆障,居然不尊儒学,不尊孔圣,你……你枉为圣贤弟子!”

    “你才枉为圣贤弟子呢!冯大人我问你,孔子圣贤当年传授几部学问?”

    面对李丛嘉的诘难,冯延巳大喜:他可是儒家信徒,岂能不知道?他马上大声道:“六艺尔,即为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哪一个有工学、算学和御学的?你不要把西周贵族所学六艺混淆了!”

    李丛嘉心头一抖:在前世他曾经听老师说过,孔子六艺,表明孔子不仅学问强,其他方面也很厉害,甚至武功极佳!

    现在看来,恐怕后人多有误解啊!有唐以来,许多人研究过此事,绝不会弄错的!想这从个角度驳倒冯延巳,恐怕万难!

    他眼珠一转:“说得对!不过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孔子倒底教学生几门学问?”

    冯延巳有些懵懂:“不就是这些吗?”

    “错了!孔子教授学生的,不仅是六经,更有御、射、书、数。西汉·戴圣《礼记·射义》中有记载‘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后面的话我不想多解释,其实还有人夸过他驾车也很厉害!据我所知,孔子弟子三千,圣贤七十二。那剩下的都干吗呢?”

    李丛嘉有点强词夺理!不过孔子会的东西肯定不少!做为一个师者,不可能光教书,尤其是春秋时期,无武技傍身,他敢四处溜达?

    冯延巳正要与李丛嘉辩论,李丛嘉一摆手:“听我说完,如果我没记错,有两个学生还愿意学农,结果让孔子将他们一顿数落,认为他们没出息。但字里行间表明,孔子不但会农学,而且很精!”

    韩熙载点头:“这点不用争论,孔子教学生一定不是光教六经,还有其他的!如果老冯你不服气,咱们俩哪儿好好论论!六殿下,你认为冯大人这条校规错在哪儿?”

    韩熙载和冯延巳一向不对付,他深知李丛嘉在这些咬文嚼字上绝不是冯延巳的对手,久论必失。所以,他直接将炮火引向自己,却想让李丛嘉从冯延巳最大的破绽入手,一击中的!

    李丛嘉微微看天:“世间万物,就没有独立存在的!如果禁止太学生学其他科,他们会不会和冯大人一样光能高谈阔论,连喝茶都不知冷热,除了搬弄是非而一无是处?”

    冯延巳心中暗骂:小兔崽子,你怎么总拿讹传说事啊!再说了,我哪儿搬弄过是非啊!

    他立即反驳,刚说上几句,李丛嘉又来了一句:“要不要比试一下,你和门对面的那个卖鸡的老伯比一下算帐?堂堂文坛泰斗光学六经了,恐怕会不识数!”

    骂他不识数,一下子真激怒了冯延巳:“谁不识数,谁不识数?我就和那老农比一下!”

    李丛嘉大步向外走去,到了老农身前轻声道:“老人家请了!你不用怕!我问您,你的鸡多少铜钱一只?”

    “大人要是用,我送给大人!小的自家养的,不要钱的!”老农哪儿见过如此阵仗,竟然有些颤抖了!

    李丛嘉微微一笑:“如果您答对了,而冯大人答错了,我就包下您今后所有的鸡,按市场最高价算给您!”

    听到这儿,老农一下子激动了:“你说,你说!关于算数我还是有两下子的!”

    (本章完)

第75章 算学高手在民间() 
李丛嘉轻轻转身:“冯大人,听清了!其他各位大人、学子、路人们,不要帮忙啊!如果胡乱张嘴,可是要赔一万贯钱的!我出一题不容易,可值这个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